最近,我開始反思自己究竟該怎麼跟孩子溝通?每次她考試成績差、出現各種各樣我不滿意的行為時,講題講了半天還不懂的時候,我那個血壓不斷上升的時候,我該怎麼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
從前,我總是簡單粗暴的動手,打孩子!
在打的同時還會忍不住的說出一下不該說的話,傷害孩子的自尊。
你是豬嗎?
你要是這樣就不要去學校了,浪費資源!
這麼簡單都錯,講了那麼多次,你難道是個傻子?
沒錯,我說了很多這麼傷害孩子的話,儘管氣消了之後後悔的要死,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肯定對孩子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
反思之後,我反覆琢磨究竟該怎麼跟孩子溝通?
難道我說的這麼氣話是我的本意?我意識到語言及表達方式的巨大影響。這些語言除了引發自己和孩子的痛苦,對事情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助。
聽到批評時,我們一般會申辯、退縮或反擊,可是孩子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她只有一味接受我的負能量,害怕、恐懼,不敢申辯,而我,自以為是的、肆無忌憚的傷害她,寫到這裡,我鼻子酸了。
我相信,人天生熱愛生命。可是,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我明明那麼愛我的孩子,為什麼要用暴力語言傷害她?
所以,我嘗試著直接說出我的想法
比如:這次考試,你成績不好,媽媽覺得很難過,畢竟你付出了那麼多。
而不是:你是豬嘛考成這個樣子!對得起我嘛!
再不如:因為你沒有儘快完成作業,導致你不能玩了,你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而不是:你磨磨唧唧幹嘛呢,能不能快一點!(不斷催促)
一點點地改變自己,我知道我不是完美的媽媽,但我會努力,希望以後能做到更好。
你們都是怎麼跟孩子溝通的呢?有什麼和孩子的故事,留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