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放低聲音跟孩子溝通的交流方式,孩子會更開心

2020-11-16 流浪的小飛魚

生活工作中,有人動不動就大吼大叫,生怕你聽不到,而有的人而平和謙虛,說話都能讓賞心悅目,這兩種人,如果與自己相處,大多數不用說都會選擇第二種。

大人世界尚且如此,不諳世事的孩子又是怎麼選擇的呢?首先我們要了解的是,自醫學考察:孩子自母胎開始,他已能洞察母親的情緒和聲音,如果懷孕中母親的情緒波動不穩定,孩子的情緒也跟著波動,那自打出生獨立於母體外,孩子的洞察能力更不用說了,所以,你要以什麼心態跟孩子相處?

在孩子無法溝通哭鬧不止時,我們會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其實是你跟孩子根本找不到有效的溝通方式,很多大人都說,孩子不能慣,該打就打,該罵就罵,然後孩子自然就聽話了,但是問題解決了嗎?沒過幾天,同樣的情景又來一次,這樣的教育方式你能不疲憊嗎?而且長期下去,孩子對你除了恐懼於打罵外只會變得越來越膽怯,孩子真正內心想法得不到有效回應,時間久了也不再主動與你交流。這時你不妨靜下心來想想,如果你把孩子作為你的同事或是個成年人,你會不會動不動就打,罵孩子,想想有時自己會不會因為情緒一激動而忘記了孩子只是想跟你表達他的所求而非一定需要這樣做。

商量,蹲下放低聲音跟孩子溝通的交流方式,也許孩子會更開心,更願意跟你協商內心的需求。事實上是有效果的,當你蹲下來放低聲音跟孩子交流的那刻,你也不再急躁,不再埋怨,而孩子反饋於你的信息如果你細心理解,你會覺得孩子在不合理處的天真可愛,在提到合理處時的成熟懂事,很多時候只要你細心聽孩子訴說,你就會明白孩子,他只不過希望自己的想法需要你的認同而已,而非逼迫彼此就範妥協,如果父母都沒耐心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長大了還會相信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是需要和有得商量的?

蹲下放低聲音跟孩子溝通的交流方式,孩子會更開心,讓自己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做個有心,體諒孩子的家長,相信比給孩子任何物質上的禮物來得用心。

相關焦點

  • 這樣跟孩子交流,孩子會更聽話
    ,犯錯後的交流,都是需要注意的,一旦沒有得到正確的交流,很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心理陰影。,有些不善言辭的孩子可能會放在心上,無法排解,愛交流的孩子可能直接說出來,父母的語氣是情緒牽動的,如果孩子多問,父母可能就會發脾氣了,這樣會給孩子造成恐懼的心理,不敢跟父母講,覺得說出來就會被吼,所以說,交流是需要技巧的,交流也是一門技術。
  • 睡前跟孩子溝通,是父母了解孩子最好的時間與方式
    相關的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情緒最平穩的時候,就是每天睡覺前。在這個時候,最願意和父母進行溝通。因此,不少教育專家建議父母,每天睡覺前,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這對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有很好的作用。 睡前的溝通會讓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進親子關係,這是非常重要的溝通方式與時間
  • 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相處方式:蹲下來,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
    在整個過程中,普京總統和索尼婭說話的時候,都會蹲下來,跟孩子在一個高度上交流。作為一個國家的領袖,普京總統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能蹲下來,不但體現了他對孩子的尊重,更表現出他個人的風度,以及他對兒童教育的深刻認識。
  • 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交流
    我周圍不少同事朋友,都跟我抱怨過類似孩子不說話不交流,怎麼問都問不出來到底今天幹嘛了,以及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難纏之類的問題。我覺得出現這類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家長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有限溝通交流,特別是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大多數家長都特別想知道孩子今天過的如何,肯定會問問情況。簡單的來句:「今天過的怎麼樣?」
  • 「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才能和孩子相互溝通
    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蹲下來看「蹲下來」不只是從生理的高度上與孩子保持相同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的高度也要保持平等。父母要被孩子接受,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了解他們的思想,知道他們要做什麼呢?
  • 父母與孩子沒話談,學會「U型溝通法」,與孩子交流通暢無阻
    1、 家長習慣命令孩子家長總是會跟孩子講,應該這麼做、必須這樣做、不能那樣做、那樣做是不對的,這樣的聊天方式,會讓孩子有非常強烈的被壓迫感,孩子會覺得他總是被約束、被管理,他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和認同,所以孩子就不願意跟家長說太多。
  • 疑惑丨孩子為什麼不願跟我們溝通?
    好心跟孩子溝通,孩子不是默不作聲,就是敷衍幾句了事,搞不好還會大吵一架。自己真心的愛著孩子,怎麼卻成了孩子「不歡迎」的人?有的時候自己真想哭一場!  首先,溝通的前提是了解。兒子所在的幼兒園要求老師要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因為這樣孩子才不必仰望老師,可以平等的面對面與老師交流,蹲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蹲下來說話卻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與老師關係的平等和老師對孩子的尊重。雖然父母也希望能同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的交流,但是我們卻時常會在不經意間拿出父母的權威,把傾聽和協商變成發號施令,把參考和建議變成唯我獨尊,剝奪了孩子應有的選擇權和決定權。
  • 怎樣跟孩子講話
    當你一件一件數落孩子的劣跡試圖證明他調皮搗蛋時,其實你原本不該把這些東西擺出來「講」給孩子聽。平心而論,父母跟孩子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是樹立榜樣。其實,孩子一直在留意你,你的一舉一動都會進入他眼中,藏在他心裡。當你們夫妻關起門來吵架時,他會有所覺察,你以為低聲嘀咕鄰居的種種不是小孩子就會不知道,你錯了。樹立榜樣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但只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四種途徑之一。
  • 如何跟孩子有效溝通
    我們先來看看「溝通」這兩個字,那溝通還有個同義詞叫交流,我們一起來看這兩個詞。 大家有沒有發現什麼?按我們的理解,溝通本來應該是跟說話有關,怎麼不是言字旁,怎麼都是三點水呢?請大家認真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 跟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
    溝通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溝通非常重要!溝通非常重要!學會跟孩子溝通尤其重要!學會正確的跟孩子溝通比重要的事還要重要!正確的溝通是一切正確的開始,錯誤的溝通是一切錯誤的開始。跟孩子溝通很難,但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跟孩子溝通,那麼就是對孩子不負責任,如果你不會正確的跟孩子溝通,那麼你就是在親手毀滅孩子。1、簡單的說教,是糟糕的溝通。2、正確的溝通出優秀的人才,錯誤的溝通,只會出錯誤的結果。3、正確的溝通就是力量,正確的溝通也是財富。4、學會跟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跟孩子溝通不再困難,正確溝通出優秀的孩子!
  • 與孩子溝通的五種妙計✸低聲細語地和孩子溝通交流
    和孩子交流,語氣十分重要,是蠻橫粗暴,還是輕聲細語,其結果會截然不同。一位父親帶著八歲的女兒到野外踏青。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女兒很興奮,不時蹲下來,對那些開得鮮豔,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野花說著什麼。他很詫異,問女兒:「你對花兒說些什麼?」
  • 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淺談怎樣正確與孩子交流溝通
    那你知道怎樣正確與孩子交流溝通?深圳富華醫療美容醫院跟你們來討論這個問題。1、與孩子溝通應正確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喜歡被人誇獎是孩子的特點,首先家長對孩子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全面了解孩子的優缺點,發現優點就要勇敢地表揚。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一個不捨得讚美孩子的家長,往往會使孩子變得令他們無法讚美。」
  • 親子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方式,會讓孩子越來越愛你
    所以說親子之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和孩子溝通,那麼孩子出現問題,家長又怎麼能夠及時幫助和引導孩子呢?下面這4種方法是非常好的親子溝通的方式,家長們一定要學一下:1、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當孩子向家長表達自己的一些情緒和感受時,一些家長可能會直接去否定說,孩子你這樣是不對的,孩子你有這種感受是不對的,孩子你應該這樣想等等。但是家長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一個成年人的角度,怎麼能夠直接去評價孩子的想法呢?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認知都是不足的,家長直接否定他們的感受,會讓他們非常迷茫,他們會覺得自己想的真的是不對的嗎?而且家長又怎麼能夠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是對的呢?
  • 反覆地說就不聽,孩子太難溝通。正確的交流方式讓你和孩子聊得來
    在這段短短的視頻中,看到小男孩與媽媽日常自然的互動,可以看出正確的舒服的親子交流方式並非全是父母作為主導。孩子也一樣可以變成交流的主導。互動式的交流才是親子正確的溝通方式。大多數時候我們與孩子的交流都是有感而發,根據自己的心情來。開心時對孩子柔言細語,不開心了一問三不應也是常有的事。
  • 與孩子溝通的第一步,是理解孩子的感受,3步讓你做孩子的知音
    如何有效地與孩子溝通,溫和地讓孩子聽話?關鍵就在於要真正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這是一把走進孩子的「開心鑰匙」。如果父母樹立起「溝通先理解」的育兒觀念,父母就很容易很受到孩子的感受,當父母理解了孩子的內心感受時,孩子會很信任你,拿你當成是跟他「一夥的」,這樣就建立起了溝通的渠道,為接下來的交流打通任督二脈。02 理解孩子的感受有利於減少對孩子的傷害有人說,很多傷害,都來自於誤會。
  • 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掌握這3條溝通原則,促進親子關係
    事實上,對於親子之間,常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尤其是「父子之間」,看過《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明星在跟自己的孩子獨處一室的時候,經常是自己做自己的,兩人很難有什麼有效的溝通。 除此之外,目前在很多親子關係上,都存在溝通的問題,而一旦家長和孩子,不能進行有效溝通,久而久之,就會影響親子關係。
  • 跟孩子溝通出現問題,父母嘗試把孩子當「客戶」,消除溝通障礙
    一、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多數存在以下問題1、溝通就是嘮叨有些家長認為溝通是單向的,就是家長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不文明的舉止、學習狀況等等的提醒和教訓,因此,家長會以嘮叨來代替溝通。4、溝通就是數落數落和嘮叨往往是相互結合的,嘮叨還好,只是說事,數落就更慘一些,會將孩子的缺點逐一地放大一遍,甚至還可能帶有一點點譴責的語調,讓孩子頭低得更低了,怎麼還能和家長溝通呢?
  • 父母情商課  第4堂:蹲下來和孩子溝通
    這樣的親子關係,絕對培養不出高情商的孩子。作為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個性,就要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和孩子進行交流。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成為有效溝通。所謂「蹲下來」,是讓父母和孩子處於同一個高度,彼此目光碰觸,能夠清晰感受到互相內心情感波動。給與孩子足夠的時間,傾聽和感受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完整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心和耐心,才能真正打開心扉,父母才能真正發現孩子的問題。 而父母和孩子溝通的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給孩子以正確的指引。
  • 真實案例告訴你怎麼跟孩子溝通
    &34;爸爸正在廚房刷碗,耳邊還迴響著小寶媽媽剛才數落自己的聲音。原本就有點煩躁,一聽兒子在提吃巧克力的無理要求,就更加生氣了。&34;原本以為會被允許的小寶,聽到爸爸的一口回絕,立馬就不高興了。&34;雖然小寶不高興,但依然在積極的跟爸爸爭取。小寶媽媽在客廳看電視,聽到父子倆的對話,不禁在心裡給兒子點了個贊,心想孩子思路很清晰,表達也很清楚。
  •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好的交流是成功教育的基礎
    在家長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溝通,說明家長是懂教育的,在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和孩子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傳達下去,往往是家長有心,但孩子未必能夠接受。不僅不能幫助到孩子,有的時候甚至會導致他們的誤會,認為家長在阻攔自己,從而產生親子矛盾。好父母影響孩子一生,天下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沒有不聽話的孩子。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才能夠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