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測英語朗文成績出來後,姐姐跟我說:「媽媽,我們班的XX同學,英語考了96分,哭了。」
我說:「那你有沒有安慰一下她?」
姐姐說:「沒有,我也考96分,我也很傷心,只是我沒哭。」
原來,我們一直以來都忽略了,其實孩子比家長更在意自己的成績!有些家長說:「我們急得捶胸頓足,他卻無動於衷。」我們真的誤會了孩子,當考試失利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會難受的。只是每個孩子的表現各不相同。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跟孩子溝通考試成績呢?
1、孩子考得好
有些上一輩的家長,還仍然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覺得不能誇孩子,誇多了孩子就容易驕傲、自滿,所以很是吝嗇誇孩子。但是到了我們這一代家長,我們有了正面教育的意識,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是怎麼誇呢?
誇孩子,我們常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鼓勵,一種是表揚。有什麼區別嗎?
比如,孩子考了100分。
家長說:「你真棒!」「獎勵你一個玩具!」「你真是爸爸的驕傲!」「做得真好,我很開心!」……這些就是表揚。
「這是你努力的結果,你成功了,你感覺怎麼樣?」「你成功了,你是怎麼做到的?」這就是鼓勵。
感受一下,有什麼不同?
很多家長總是把表揚和鼓勵混淆,或者混為一談。覺得都是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其實不然。表揚關注結果,常常讓孩子覺得成功是依靠天賦,成功往往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一旦遭遇失敗他們就會輕易放棄。而鼓勵更關注過程,鼓勵讓孩子感受到成功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成敗由我不由天,哪怕考砸了也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反轉的。
2、孩子考砸了
有家長說,考得好當然鼓勵。考得不好那怎麼鼓勵?當然可以鼓勵!哪怕考了59分,也是可以鼓勵的。具體怎麼做?
首先,接納孩子,保持鎮定。考試沒有考好,是學習中的正常現象。先接納,不責罵,也不要表現得失望痛心。家長的情緒會感染到孩子,心思細膩的孩子會有心理負擔。也不要諷刺挖苦打擊孩子,會消磨他們的自信心,如果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後面說的話,孩子也聽不進去了。
我們可以說:」孩子,不管你考得怎麼樣,媽媽一樣愛你。」 「來,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你的考卷吧「。
跟孩子一起分析考卷,挖掘孩子的進步加以鼓勵。只是夠細心,59分也能找出孩子進步的地方。比如,分數比上次測驗高了,或者上次做錯的題型,這次做對了,或者字寫得好看了,這些一點點的進步,我們要去發現。孩子主動愧疚的態度,積極檢討的表現,也算是一種進步。
陪孩子找到沒有考好的原因。是基礎知識不紮實,還是學習方法不當,是考試時身體不適,還是怯場?是讀題能力問題,還是理解能力的問題?找到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鼓勵在孩子失敗的時候,仍然能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愛。不管孩子考得好不好,我們應該更關注過程,而不是結果,給予孩子更多的鼓勵。
3、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人一生都在考試,大大小小的考試。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考試觀,讓每一場考試成為孩子的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每一次的考試,只是一次打怪升級。
通過考試查漏補缺,檢查自己之前的學習方法是否科學,之前的努力是否足夠。從而在下一場考試中有所進步。
這次的考試已經結束,結果也不能改變。但是可以把它變成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工具,讓孩子在下一場考試中進步。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