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2017年榮獲諾貝爾獎以來,其作品在中國市場受到歡迎。今年6月,《莫失莫忘》(即《別讓我走》)中文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至此,石黑一雄授權中方的全部作品《遠山淡影》《無可慰藉》《浮世畫家》《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我輩孤雛》《長日將盡》《莫失莫忘》均已出版問世。
6月30日,《無可慰藉》譯者郭國良、《被掩埋的巨人》譯者周小進、《莫失莫忘》譯者張坤、《長日將盡》譯者馮濤,以及石黑一雄中文版作品的編輯宋僉、宋玲齊聚建投書局,為讀者解讀石黑一雄的作品。
發布會現場
創作近40年寫了8本小說,嚴苛態度保證作品的質量
「揭示出人類充滿激情的力量,以及面對晦暗不明的世界的痛苦」,這是瑞典學院將201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石黑一雄時對他作品的評價。
石黑一雄在寫作題材上跳躍很大,幾乎沒有一部作品是重複的。1989年出版的《長日留痕》講述了一位英國管家在二戰後回憶自己在戰時的職責與戀情;1995年的《無可慰藉》追隨一位知名鋼琴家在歐洲小鎮進行演出的詭譎經歷;5年後的《上海孤兒》講述一名英國偵探調查在上海度過的童年發生的一場疑案;2005年,《莫失莫忘》(《別讓我走》)又跳到了1990年代的英國,聚焦一個培養複製人的教育機構裡少男少女追尋身世之謎的故事。
「他的每一部小說外殼都不一樣,但精神是一樣的。」 馮濤覺得諾獎對石黑一雄的評價一語中的。此外,瑞典學院還總結了石黑一雄的小說創作中三個關鍵詞「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他每部作品剝開看寫的都是這三個主題。」
榮獲諾獎之前,中國讀者對石黑一雄的認知較村上春樹稍顯陌生,但在英國,石黑一雄早已家喻戶曉。
石黑一雄在文壇的首秀《遠山淡影》便獲得當年英國皇家學會的「溫尼弗雷德·霍爾比獎」。第二部小說《浮世畫家》獲英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惠特布萊德獎」。第三部小說《長日將盡》摘得當年代表英國文學最高成就獎項的「布克獎」。隨後,他的長篇小說《無法慰藉》獲切爾特納姆文學藝術獎。5年後面世的《我輩孤雛》再度獲得布克獎提名。第六部小說《莫失莫忘》入圍2005年布克獎和美國書評人協會獎決選名單,同時獲得英美兩大文學獎項的認可。十年磨一劍的《被掩埋的巨人》面世後即進入當年的布克獎決選名單。
創作近40年,石黑一雄寫了8本小說。對於一個職業作家,這是一個很難想像的低產量。
「他是一個對自己非常嚴苛的作家。」 張坤表示,石黑一雄寫作速度有快有慢,《長日將盡》的初稿只用了4周就寫好了,但《被掩埋的巨人》足足寫了10年,歷經11稿的修改。每一部作品,石黑一雄都會寫到自己滿意為止,他交出的也是一份不俗的答卷,「他足夠有名,僅僅是《長日將盡》在英國就賣出100萬本。」
移民身份造就作品獨有的張力和向度
石黑一雄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他的作品將日本文學含蓄內斂的品質融入英國文學的古典風格中,碰撞出別具一格的美學張力;處於多重文化漩渦的身份使得他的作品有著更廣博的人性觀照和更多元的歷史向度。
石黑一雄的作品總是聚焦於傷痛,寫回憶、創傷、痛苦……宋僉很直白地總結,「他所有的作品都非常『喪』。」
與作品中時刻流露的「喪」不同,石黑一雄的人生其實一帆風順。他5歲隨家人移居英國,很好地適應了新環境,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第一部作品就獲得了不錯的反響,此後的每一本小說都把他推向新的高度。甚至在愛情上,他也並未受到挫折,20多歲就和妻子洛娜結婚,洛娜在文學上還給了他很多幫助。
「但我認為他受了很深的創傷。」 宋僉認為石黑一雄的創傷埋藏在他5歲離開日本到英國的這段經歷之中,「不管他之後如何順暢地融入了英國環境,但那個孩子永遠在尋找自己的根。他所有的作品都在寫浪人,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
馮濤認為,石黑一雄的作品中,最有突破性的是《無可慰藉》和《被掩埋的巨人》。「《無可慰藉》以夢境方式呈現,主人公遇到的每個人都是他個人經驗的投射,但記憶過於痛苦又不願直面 所以敘述上推推諉諉,遮遮掩掩。《被掩埋的巨人》則是石黑一雄想在創作上把個人記憶推向種族記憶,清理自己的過去,用作品探討一個種族、民族面對過往的歷史傷痛該怎麼辦。」
此次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三本石黑一雄作品,書名的譯法都有了調整。《上海孤兒》更名為《我輩孤雛》,《長日留痕》更名為《長日將盡》,《別讓我走》更名為《莫失莫忘》。對此,馮濤解釋:「石黑一雄是輓歌情緒的作家。他在小說最後一段,寫到了主人公到海邊的一個小鎮上去,跟一個不認識的人聊天,說黃昏才是一天中最好的時光。這感覺很有感傷的氣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所以我覺得強調『盡』比強調『留痕』,更能體現他的輓歌式。」
連結:三部新出譯本介紹
《我輩孤雛》:諾獎作家筆下的上海往事
《我輩孤雛》曾入圍布克獎短名單。這本書以令人驚嘆的歷史細節把握再現了20世紀上半葉的老上海灘,是石黑一雄關於「記憶、時間與自我欺騙」的又一傑作,筆法精湛,充滿懸念,對人心的把握尤為精準,波瀾不驚的表象下蘊藏著巨大的情感力量。書中年少得志的克里斯多福·班克斯是全英國聞名遐邇的大偵探。多年來,一樁未解的懸案卻久久地在名偵探的心頭揮之不去,那便是兒時他生身父母在舊上海灘的離奇失蹤案。主人公從紙醉金迷的倫敦上流社會一路尋覓,最終回到了侵華日軍炮口下的上海。但這絕非一次溫存的歸鄉。在這座曾經車水馬龍,如今遍地狼煙的城市中,等待著他的是一個黑暗的秘密,一個殘酷的真相……
《長日將盡》:一個人的遺憾,一個帝國的衰落
《長日將盡》曾於1989年獲得過布克獎,很多讀者一定看過它的同名電影(又譯《告別有情天》)。這部影片由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奧斯卡影后愛瑪·湯普森主演,曾獲多項奧斯卡獎。不過和電影將焦點放在主人公的感情線上不同,《長日將盡》的小說本身更像是通過一部地道的「管家小說」給讀者獻上了一曲帝國衰落的輓歌。這部作品是石黑一雄最重要的代表作。小說以管家史蒂文斯的回憶展開,講述了自己為達林頓勳爵服務的三十餘年時光裡的種種經歷;雖然達到了職業巔峰,但史蒂文斯過於冷酷地壓抑自我情感,追求完美履行職責,而在父親臨終前錯過最後一面,之後又與愛情擦肩而過。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回憶,將一個人的生命旅程在讀者眼前抽絲剝繭,同時也折射出一戰與二戰之間那段非常時期的國際政治格局。
《莫失莫忘》:生物工程時代的《一九八四》
《莫失莫忘》可以說是石黑一雄迄今為止最感人的作品,曾入圍2005年布克獎和美國書評人協會獎決選名單。2010年翻拍為同名電影,由英國女星凱拉·奈特莉主演。在2016年又被翻拍成10集日劇,由綾瀨遙、三浦春馬等主演。《莫失莫忘》筆觸細膩,通過一個複製人的回憶,透過層層懸念,展現了洶湧強大的情感,反思生命的意義。英格蘭鄉村深處的黑爾舍姆學校中,凱西、露絲和湯米三個好朋友在這裡悠然成長。他們被導師小心呵護,接受良好的詩歌和藝術教育。然而,看似一座世外桃源的黑爾舍姆,卻隱藏著許多秘密。凱西三人長大後,逐漸發現記憶中美好的成長過程,處處都是無法追尋的惶惑與駭人的問號……
據了解,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特別喜歡石黑一雄的作品,他說:「近半世紀的書,我最喜歡的是《莫失莫忘》。」村上春樹稱石黑一雄的小說中有「特別坦誠和溫柔的品質,既親切又自然」,「迄今為止,我閱讀石黑的作品時從來不曾失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