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網購卻被忽悠線下付款,謹防網購新騙局!

2020-12-20 澎湃新聞

線上網購卻被忽悠線下付款,謹防網購新騙局!

2020-09-05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你網購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網絡購物不僅已經成為老百姓的消費習慣,也成為許多公司採購貨品的重要方式。本來「網來網去」圖的就是線上交易支付上的便利,可是溫州一家商貿公司最近遇上了一件「稀罕」事兒。線上的賣家居然主動要求線下交易!

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近日,鹿城區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或許能給大家提個醒。

案件過程與結果

2019年6月7日

溫州某商貿公司(以下簡稱「商貿公司」)的採購員,通過阿里巴巴平臺找到了河北滄州的一家日用品銷售公司(以下簡稱「日用品公司」),想要採購一批智能音響、電飯煲、電子手錶等。滄州的這家日用品公司以「線上下單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為由,要求商貿公司線下付款,雙方互相加了「QQ」聯絡。

6月24日

雙方籤訂《訂購合同》一份,而後買方商貿公司把50%貨款,即2.5萬餘元通過銀行轉帳方式支付給滄州的日用品公司對公帳戶。

6月25日

買家商貿公司又追加購買空調、冰箱等電器,為此又向滄州的賣家日用品公司支付了4萬餘元。

至此,買家總共支付了6.5萬餘元的貨款,賣家日用品公司方只提供了一個快遞單號,但是沒有任何信息,此後買家一直沒有收到貨物,也聯絡不上賣家公司的人員。

2020年8月

買家商貿公司向鹿城區法院起訴,要求被告日用品公司償還6.5萬餘元及相關費用,並提供了雙方的QQ聊天記錄、銀行匯款記錄。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雙方買賣合同成立後,買方商貿公司已經支付貨款,但之後未收到所購貨物,其要求返還6.5萬餘元貨款法院予以支持。

網絡購物便利快捷,已成為新經濟形態的亮點。隨之而來的網絡騙局,卻也越發五花八門。對此,我們普通消費者可如何應對是好呢?

別慌!法官提醒來啦!

由於網絡上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類似於本案的網絡購物騙局事件時有發生。一般情況下,不法分子誘騙買家線下交易的理由還有:「線下交易有價格優惠」、「平臺有手續費」、「線下先行支付定金」等。一旦買家付了款,他們便會銷聲匿跡。並且,若是買家選擇了線下交易,第三方平臺將無法對雙方的交易行為進行監管亦無法保證資金安全。所以,消費者在網購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強防範意識,謹慎選擇交易對象,謹防線下交易,務必使用購物平臺提供的聊天工具進行對話,並保存交易憑證,以利日後維權。

圖片來源於網絡

素材來源:鹿城法院

原標題:《線上網購卻被忽悠線下付款,謹防網購新騙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資深買家遭遇網購騙局 貨到付款也可能是網購騙術
    浙江在線09月14日訊貨到付款,在許多人看來是種非常安全的交易方式。但有著近十年「淘寶」經驗的四黃鑽買家錢小姐,日前就被「貨到付款」給騙了。  市民報料:  半個月前,錢小姐想買一個蘋果的MP3,因為之前家裡的電腦、單眼相機、蘋果iphone手機都是在淘寶網上買的,也沒什麼問題。
  • 網購時代 限塑令也應線上線下全覆蓋
    ■江德斌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同一家超市,人們線下購物時自己帶環保袋或為塑膠袋付費,線上購物時電商平臺卻免費提供塑膠袋,且打包時毫無節制。外賣時,「打包盒+塑膠袋」是標配,部分中小商家所使用的塑膠袋質量低下。一個個塑膠袋串聯起了網購生活,平臺卻鮮有給用戶在使用塑膠袋時更環保的選項。
  • 網購新騙局,收到來歷不明的包裹我們該怎麼辦?
    嗨小夥伴們大家好,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經常網購的習慣呢?小編就經常網購,比較便宜又方便,而且還有很多選擇性。不得不說,網購治好了小編多年的逛街恐懼症。但是話說回來,網購什麼的其實還是有風險的。今天小編的一個同事也遇到了一個關於快遞的糟心事,不過不是網購惹出來。今天小編的同事接到了一個快遞電話說她有一個包裹到了,要貨到付款39元。小編的同事以為是最近網購的化妝品系列送過來的,沒多想就付了錢。結果打開一看,是一款黑漆漆的圍巾,還是那種做工十分粗糙的,當抹布都不吸水的質量。
  • 春節網購當心五大騙術:連結要看清 貨到得警惕
    春節臨近,消費者們的購物熱情愈發漸長,網絡購物車中早早相中的年貨也可以點下「確認購買」了,但需要留心的是,此時也是一年中網絡騙子最猖獗的時候。近日,淘寶網發布《2013春節網購安全寶典》,揭露代付騙局、貨到付款、陌生來信、刷信譽兼職、微博虛假廣告5大騙術。
  • 謹防虛假網站「姜太公式」出售iPhone,貨到付款騙局普及任重道遠
    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讓更多人都開始習慣任何事情都在網上操作.早些年許多人還不敢隨意將錢放在網上或者手機軟體上的時候,各種著名的病毒程序確實挑戰著網絡的安全性質,不過在經過了數年的發展之後網購已經成為小到肥皂大到汽車房產君有人在網上購買,人們似乎已經認定了網購的安全性。
  • 揭秘網購十大騙局 專櫃驗貨不可全信
    在南都2010年底的網民生活調查中八成以上網民有網購經驗,其中不泛50後、60後參與網購。淘寶官方數據顯示,近聚划算從2010年3月開團至今總團購下單人次超過500萬,總交易額超過2億元。但是,在網購中,又有多少網購真相是你所了解的。記者在總結網民各方意見,以及綜合南都2010年關於網購消費提醒的報導,總結了網購十大真相,不知其中的真相你又知道多少呢?
  • 警惕「6.18」網購理賠退款騙局!
    警惕「6.18」網購理賠退款騙局!假借網購理賠退款騙局卻正在燃燒這是怎麼回事呢?案例6月18日,楊女士接到了一個自稱是某理賠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其購買的化妝品質量有問題,要召回,可退款。並表示該店與XX借款APP有合作,賠償金需楊女士先從借款app中提現,然後理賠公司會再還進去。
  • 揭秘網購十大騙局:交易價與支付價不符
    在南都2010年底的網民生活調查中八成以上網民有網購經驗,其中不泛50後、60後參與網購。淘寶官方數據顯示,近聚划算從2010年3月開團至今總團購下單人次超過500萬,總交易額超過2億元。但是,在網購中,又有多少網購真相是你所了解的。
  • 美國跨州網購要徵稅:線上線下公平競爭
    在美國最高法院的此次判決之前,美國的網購還是沿襲了幾十年前的規定。即如果一個網購商家在A州,其在B州沒有實體業務,那麼B州消費者從該商家購物,則可以不用在B州繳納消費稅。而在判決之後,不管該商家在B州有沒有實體店,B州消費者都必須根據本地消費稅率繳稅。讓我們先回到過去......
  • 美國「黑五」線上線下角力 消費者51%購物預算為網購
    同時,移動終端購物金額也創下14億美元的新紀錄。該公司負責人泰勒·施萊納預測,到聖誕新年期間,整個年終購物季美國的網上零售銷售總額將達到1074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13.8%。  電商巨頭亞馬遜佔據美國網購市場半壁江山,該公司24日表示,其訂單數量「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在當天的前5個小時內出售了超過20萬件玩具。得益於喜人的銷售業績,亞馬遜股價在「黑五」當天刷新紀錄高位。
  • 網購的同學請注意!騙局出現
    【網購的同學請注意!騙局出現!】據南京警方8月28日消息:近日,南京市民葛女士接到一個客服電話,對方稱她之前在網上購買的杯子查出質量問題需要召回,按規定公司會給予葛女士158元的補償。如此老套的騙術葛女士當然沒有輕信,她立即聯繫了平臺客服進行核實,得知沒有此種情況後便拒絕了賠償。可就在這時,客服的一條簡訊讓整個情況發生了反轉。
  • 淘寶網發布網購安全提醒
    日前,淘寶在其發布的網購安全提醒中,列舉了近期網購各個環節常見的幾種網購騙局及防騙技巧,同時提醒消費者,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購物習慣,在購買過程中,只要嚴格按照淘寶網的交易流程,保護好自己的帳號信息,保管好他人的信息資料,同時,對陌生人發送的連結加以防範,購買商品後隨時關注貨物的物流信息等等,網購防騙其實很輕鬆。
  • 疫情下的美國「黑五」:線下慘澹、網購完勝!
    她的情況可謂美國普通居民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下面臨「黑五」心情的縮影。  鮮有人排隊、不再需要在停車場兜兜轉轉找車位、一些商場裡店員比顧客還多……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黑五」美國各地商店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場景。不過,與線下購物的慘澹形成對比的,則是創紀錄的線上購物銷量。與此同時,「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依舊火熱,也有望創下銷售歷史紀錄。
  • 達人揭秘網購五大新騙局
    根據正望諮詢的分析報告,在2011年僅中國服裝網購市場就預計突破千億大關。但是,在網購中,又有多少網購真相是你所了解的?網購達人們為您揭開網購騙局。  專櫃驗貨不可全信真相:在購物網站上,類似「支持專櫃驗貨」、「保證正品」的消息並不少見,但是,並非所有打有此信息的就代表產品正宗。解決之道:有以下幾種方式可以借鑑,一是品牌自身的官方網站,二是有品牌廠家的網上經銷許可證;第三是銷售方對產品給出了非常明確的防偽商標以及真假辨認法等。
  • 網購騙局之遇到網購退款賠錢是真的嗎?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這種騙局就是通過網購的時候被騙子鑽了空子!所以經常網購的朋友一定要時刻提高警覺。案件說明:12月2日上午,龍口市民張某接到自稱是「淘寶客服」的電話,稱其購買的紙尿褲有質量問題,要給予退款和補償,並發來一個客服QQ號碼讓張某添加。
  • 網購席夢思床墊,付款預定後,賣家:我已經高價賣了!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購已經成了生活中不可少的愛好,隨著產品的快速換代,很多人都會把多餘的產品進行二次售賣,而這些二手產品也會有很多人購買,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也成了很多人淘寶貝的地方,同時也有很多商家放棄了傳統行業轉型電商,除了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二手交易平臺在近年來也發展迅速,而阿里巴巴旗下的閒魚二手交易平臺入駐很多個人賣家以及二手商家
  • 業內人士揭秘家電同款產品線上線下存在巨大差異?
    不得不說,如果是選購服裝箱包產品,這種方法的確是可行的,因為不涉及配置與工藝,最多在做工上有些許差別,但煙機灶具熱水器差的卻很多。有網友表示,此前網購一臺吸油煙機,到實體店體驗完以後,再到電商平臺購買近似款產品,收到貨以後,發現產品的工藝比實體店的差太多,噪音比實體店的機器高很多,還有就是重量比實體店的輕很多。
  • 貨到付款請收貨? 小心騙局,謹慎籤收
    記者了解到,近來,小額「代收」快遞成了新騙局:不法分子藉助快遞「貨到付款」和「代收貨款」這兩種業務,玩起了花樣。  「代收」與「到付」不一樣,快遞公司稱維權難度大  李先生收到的包裹是一件小包,快遞單上非常詳細地寫著他的名字、地址和電話。當時,快遞員告訴他,領這個包裹需要支付48元「代收費」。
  • 大家電可以網購嗎?線上和線下購買家電有什麼區別?
    對於大型家電來說,線上與線下的唯一區別就是線上型號多一點——除此以外,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我們從大家最關心的:服務、型號與價格來分析。 服務
  • 網購和實體店買手機區別很大?線下店老闆的爆料很實在,一針見血
    有數據研究顯示,網上購物的普及正在取代傳統的線下店模式,成為大眾最主流的購物方式之一。說到這很多人會產生疑問,既然大家都熱衷於網購,那為什麼手機的線下實體店還越開越多呢?網購手機和實體店購買二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或者說存在什麼行業內幕?別急,線下店的張老闆今天給大家一一爆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