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實體經濟 泉州致力再創「晉江經驗」新輝煌

2020-12-25 閩南網

黨政在行動

「用『跳出』思維抓產業謀政策」

  實體經濟有根,企業家有夢,這背後,離不開黨委政府以「跳出產業抓產業、跳出部門謀政策」的跳出思維,致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全力以赴優化營商環境。

  創新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撐。精準施策,泉州各級各部門把民營企業家當做「自己人」,有事多商量、溝通促實效。於是,去年年底出臺的「1+X」惠企政策包,包含《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行動方案》及17個配套細化措施;今年年初,《關於鼓勵民營企業未分配利潤再投資的通知》,或可鼓勵增加投資130億元,卻僅一頁紙300多字。不管是厚重還是簡明,字裡行間都是企業發展最需要的真金白銀。數據表明,政策實施後,企業僅社保費一項減輕4億元;以「稅」換「貸」一項,為中小企業輸送資金超60億元。

  創新發展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槓桿撬動。在有限的財政資金裡,泉州以「萬」為單位,體現重視和誠意——撬動研發投入,高研發投入企業最高每年可獲500萬元績效獎勵;撬動高新企業落地,新認定、新遷入高新企業分別可獲20萬元、100萬元補助,高成長性科技企業——「瞪羚企業」每家最高貼息貸款額度50萬元;撬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新認定省、市、縣三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可獲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獎勵。

  創新發展離不開平臺載體的搭建。建設平臺,泉州創新「一院一策」模式,按照各高校院所的不同需求,量身打造扶持政策,並依據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瞄準智能製造、新材料和新一代通信技術等領域,已引進共建了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製造研究所、泉州華中科大智能製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術研究院、泉州南京大學環保產業研究院等一批高端平臺,開展了300多項產學研合作項目。

  創新發展,人才是核心競爭力。以「營商」首要是「贏人」的理念,泉州縱深推進人才「港灣計劃」。人才認定權交到了企業手中,安踏、恆安、九牧等首批31家企業進行試點,預計可新增市高層次人才約600人。為幫助企業服務人才、留住人才,全市打造了人才公共服務等六大平臺,實現人才價值。在泉州,高層次人才享有包括資金、住房、教育、醫療、出行等在內的20項工作生活待遇;產業發展急需的高校畢業生來泉就業創業亦有11項優待。

  創新發展,更在於服務加速度。讓企業和群眾有感,泉州行政審批服務提速增效在行動。去年國慶期間,市行政服務中心搬遷至東海,82個單位、2021項事項全部進駐中心,整合設置五個主題式辦事體驗廳,基本實現了「進一個門,辦百樣事」。而隨著「放管服」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個體工商戶全程智能化登記;投資建設項目試行「一窗收件、網上並聯、限時辦結、信息共享」,越來越多的審批領域,「數據跑路」代替了「群眾跑路」。

  這樣的同頻共振,讓泉州成為做企業、上項目的好地方。28天,晉江市高鐵新區項目完成2512幢、157萬平方米的房屋籤約工作。不到4個月,三安高端半導體系列項目徵地近4000畝、搬遷1000多畝荒料石,相關項目即將試投產。

城市更宜居

用「繡花功夫」打造一個「家」

  4月1日,在泉州低調開啟創業,網際網路科技大咖、金山軟體前副總裁陳飛舟正式拿到了企業工商執照。談及在泉創業的原因,他說,泉州不僅是家鄉,還是個能安居樂業的城市,泉州房價溫和友好,有很大競爭力、吸引力,增強了他的創業信心。

  誠如斯言。做優環境,泉州政策、人才、資金、平臺、服務全方位發力。泉州還高處著眼,用更宏觀的視野,於城市運營的層面,以讓「近者悅、遠者來」為目標,用「繡花功夫」打造一個「家」。

  「家」的城市,「家人」生活安心、舒心至關重要。著眼老百姓關心的教育、醫療等問題,泉州以民生補短板「四心工程」和「XIN」行動為抓手,悉心打理「民生家事」。

  教育,僅去年一年,全市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1萬個,新增中小學學位1萬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75%;今年泉州將繼續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3萬個,確保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0%。

  醫療,以建設「健康泉州」為抓手,去年全市新增醫療機構床位2550張,並在全市2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暖心服務」三年行動。今年,泉州將進一步合理布局優質資源,新增床位3500張,力爭保持全省公立醫院滿意度排名「四連冠」。

  養老,隨著市老年醫院完工,城市、農村社區居家養老設施覆蓋率分別達100%和57%,新增養老床位3840張。今年,泉州將優先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支持12個街道和重點鄉鎮建設照料中心、139個村建設養老服務站,推廣智慧養老服務,同時加快推進醫養結合,力爭護理型養老床位達40%,養老機構醫養結合率100%。

  「家」的城市,也要讓「家人」有美的享受、美好體驗。從細節入手建設和管理,泉州城市日益風華綻放。以「生態修復、城市修補」試點為契機,泉州實施了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和綠化改造工程,全市37條城鄉重要通道景觀提升有序推進,白水營等9個水線公園陸續建成開放。在今年年初開展的「春季攻堅行動」城鄉環境大整治專項行動中,生態連綿帶及中心市區綠化景觀提升工作持續推進,實施15個綠化景觀提升項目。

  如今,漫步在古城街巷,或是街角的一簇三角梅,或是巷尾的一方街頭小品,不小心就能與春天撞個滿懷;行駛在新城道路,不論是綠化帶中間迎風搖曳的虞美人,還是公園裡成片盛開的金魚草、油菜花,讓人於城市感受一份田園之美。

  「以前總感慨泉州這麼好的水線資源沒有好好利用有點可惜,現在好了,出門就是公園,入眼滿滿新綠,泉州現在真是越來越美、越來越精緻了。」在泉州從事律師行業近9年,「新泉州人」張倩雯用置業和落戶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泉州的滿意。(記者 蔡紫旻 陳林森 郭雅瑩)

原標題:闊步春天裡實體向未來 泉州致力再創「晉江經驗」新輝煌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弘揚「晉江經驗」 再創泉州民營經濟新輝煌
    弘揚「晉江經驗」 再創泉州民營經濟新輝煌——習近平總書記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要講話在我市引起熱烈反響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了十分重要的講話對此,從泉州這一民營經濟發展熱土成長起來的廣大民營企業家,反響尤為強烈。大家信心滿滿、幹勁十足,表示將秉承習總書記親自總結的「晉江經驗」思想財富,再創泉州民營經濟發展新輝煌。吃下「定心丸」 思想再解放剛剛參加完民營企業座談會,恆安集團CEO許連捷便帶著滿腔激情返泉,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
  • 走一線看泉州:大膽試、勇敢改,力爭再創「晉江經驗」新輝煌
    正是得益於這樣良好的營商環境,泉州民營經濟異軍突起,探索出一條以「晉江經驗」「泉州模式」為代表的發展道路,湧現出了恆安、安踏等一批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泉州速度」由此而來。1992年,泉州GDP突破百億元,2002年突破千億元。2010年以後,泉州更以一年一個千億元的速度向前邁進。
  • 「晉江經驗」是怎樣煉成的
    目前,晉江全市民營企業達4.8萬家,形成紡織服裝、製鞋2個超千億元和食品飲料等5個超百億元產業集群,民營經濟創造出的經濟總量、稅收和就業崗位佔比都在全市的95%以上。咬住實體經濟不放鬆「晉江經驗」最為鮮明的特色,就是緊緊咬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鬆。
  • 品牌的力量——「晉江經驗」啟示錄
    晉江95%的企業為民營企業。全市GDP總量中,實體經濟佔比達60%以上。擁有紡織服裝、製鞋2個千億集群,建材陶瓷、食品飲料、紙製品等5個超百億產業集群。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履職期間,曾7次到晉江考察調研,提出「晉江經驗」。其最為鮮明的時代特色,就是緊緊咬住實體經濟發展不放鬆,其核心動力就是改革創新。
  • 快看這群學霸如何「玩轉」泉州
    ,深情講述了泉州從宋元時期到改革開放再到如今的發展歷程,並勉勵「準」大學生們要堅定理想信念,熱愛祖國心懷桑梓;珍惜青春韶華,勤學篤行苦練本領;磨礪高尚品格,立德修身弘揚正氣。營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從晉江的歷史文化、改革開放、經濟社會、城鄉建設、生態保護和黨的建設等多個視角,全方位立體式地探尋「晉江經驗」的總結提煉、傳承發展和實踐成果。
  • 劉文儒在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分組討論發言:傳承發展「晉江經驗」
    傳承發展「晉江經驗」  中共晉江市委書記劉文儒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我們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省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與傳承發展習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總結的「晉江經驗」結合起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力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品質城市,持續當好「新福建」「五個泉州」建設的排頭兵。  一、在跨越趕超中多作貢獻。
  • 東石鎮開展 「晉江經驗」專題學習會
    ­  昨日上午,東石鎮召開專題會議,學習《人民日報》關於「晉江經驗」頭版頭條文章,傳達、貫徹泉州市委常委會、晉江市委常擴會精神。­  3月18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發《晉江之路—「晉江經驗」15年發展傳承綜述》。報導見報後,引發晉江社會各界及海內外鄉親廣泛熱議。
  • 晉江經濟開發區、三創園 開展「人才服務日」活動
    晉江新聞網12月11日訊  昨日下午,晉江市金融工作局聯合晉江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管委會、三創園辦,在福建佶龍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晉江經濟開發區「人才服務日」主題交流活動,為66名各級認定的開發區、三創園的人才,精準講解人才政策和解讀相關福利,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米」。
  • 泉州市長鄭新聰昨日到晉江代表團 指出要做好總部經濟
    閩南網1月9日訊 昨天下午3時許,泉州市長鄭新聰來到晉江代表團,為晉江發展提出10條建議。他說:「晉江要挑大梁走前列,當好老大!」 「晉江黨政領導班子見勢早、反應快、思路清、措施實,我很滿意。」鄭新聰說,目前泉州包括晉江的經濟都處在換檔期,要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在大泉州家庭中,晉江要帶好頭,當好老大!」
  • 「習近平同志總結提出寶貴的『晉江經驗』」
    敢想敢幹的晉江人充分發揮這兩種模式的經驗,走遍全國去做市場調查,了解市場需求,回來之後就組織原材料,再聘用工程技術人員針對市場需求進行生產。後來,晉江生產的服裝鞋帽、日用品等豐富多彩的商品,遠銷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形成了晉江整體的一種發展模式。 20世紀90年代初,我們國家經過十幾年的改革開放,面貌有了很大變化。特別是廣大農村,變化更是天翻地覆。
  • 作為福建經濟第一強市,為什麼說泉州是個很有特點的城市?
    今天的泉州也在努力重現當年的輝煌,但無論和廣州比,還是跟寧波比,還是差了一兩截。另一方面,泉州今天是福建第一經濟強市,佔據福建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而且有希望在2020年首先進入萬億俱樂部。而且,泉州不像江西贛州,贛州經濟總量江西第二,但人均GDP確實墊底。泉州的人均GDP則和廈門、福州不相上下。
  • 泉州:70年實現四大變化 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9月5日,福建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泉州專場舉行。泉州市委書記康濤,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永禮,泉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洪自強,圍繞「弘揚『晉江經驗』 心無旁騖做實業 實現高質量發展」介紹有關泉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2019中國金融發展與泉州金融改革論壇在泉州召開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深化金融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展開討論,並就泉州金融發展提供了新時期下的金融發展對策與建議。  據悉,此次論壇由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與王亞南經濟研究院主辦、泉州金融研究院協辦、廈門大學七匹狼金融研究中心承辦。論壇由廈門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黃鴻德主持,來自泉州市的企業家代表、各區縣金融辦、銀行界、證券界和實業界的代表共百餘人參加了論壇開幕式。
  • 「晉江經驗」的深入探索與實踐:勇立潮頭,敢拼敢闖
    中國社會科學院「『晉江經驗』新發展新啟示」課題組認為,晉江黨委、政府頂住壓力,因地制宜,及時調整政策,打破市場主體發展瓶頸,是晉江民營企業和實體經濟沒有停下奮力創業腳步的重要原因。  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指出,「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
  • 泉州:用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實幹實效鋪陳彎道超車路軌
    2020年07月13日 14:37:07 來源:泉州晚報   炎炎夏日,沙場點兵。  「『晉江經驗』現在仍然有指導意義。」「實實在在、心無旁騖做實業,這才是本分。」
  • 咱厝也有老外「創客」 晉江經濟報英文版再獲關注
    晉江新聞網5月17日訊 昨日,晉江經濟報英文新聞版《新晉江》推出第四期,講述了在晉江創業的外國人故事,在晉江又掀起了一陣英文熱潮。  晉江經濟報將中英文翻譯對照發布在微信公眾號上,以便市民閱讀。網友Over The Rainbow對此表示讚賞,留言道:「中英對照方便讀者閱讀,感受到編輯們的用心。送上點讚與支持。」
  • 「晉江經驗」為什麼行: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審批調解從快從簡
    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再度專門到晉江深入調研,從改革開放事業與中國經濟融入全球格局的角度,系統、完整總結並首次提出了「晉江經驗」理論成果。16年來,晉江始終以「晉江經驗」為遵循,凝心聚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推動「晉江經驗」創新發展。
  • 「更名」成功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成為晉江本土首所本科大學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校長臧樹良告訴記者,作為試點,使命十分光榮,但任務很艱巨,此前沒有可以借鑑的範本,不過該校會堅持職業教育的底色和特色,不斷探索,並對加大師資力量建設,努力為晉江的人才培養做貢獻。  「我校將堅持職業教育辦學定位,以區域社會經濟及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原有優勢專業為依託,重點構建與區域產業對接的學科專業群。未來五年,學校將逐年增批2-3個本科專業,並逐年減少專科批次專業,爭創職業教育的『晉江經驗』。」吳濱如說。  臧樹良表示,普通高等教育以升學為目標,而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要對標企業生產崗位標準。
  • 「晉江經驗」的文學表達
    「晉江經驗」的文學表達光明日報光明視野版刊發報告文學《本固枝榮 晉江之魂》  光明日報北京7月16日電(記者王國平)在改革開放迎來40年、「晉江經驗」提出16年之際,光明視野版刊發報告文學《本固枝榮 晉江之魂
  • 晉江「三創園」選址 草庵-林口水庫地塊最合適
    東南網-晉江經濟報1月20日訊(記者 吳道淼) 經過充分的規劃論證,實地踏勘比較,昨日下午,晉江決定將「三創園」(創意創業創新園)建在草庵-林口水庫這一地塊。據了解,晉江「三創園」將打造成為以工業設計和技術研發為核心,兼具創業、投資、創意、總部功能的「高端智慧園區」和兩岸產業對接的「兩岸特別合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