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排擠怎麼辦?家長這5點做的好,孩子不愁沒朋友

2020-09-14 關山老師育兒

老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作為每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朋友佔據著僅次於親人的重要地位。

我們從上幼兒園開始與人接觸,雖然身邊的朋友隨著年齡和身份的改變不斷變化更迭,但是總有些人身邊從不缺好朋友,而有些人經常鬱鬱寡歡獨來獨往。究其原因,就是每個人不同的交友觀決定的。

何女士近日因兒子在學校的人際關係頭疼不已。何女士的兒子樂樂今年剛上一年級,剛開學一周老師就打來電話,說孩子在學校不聽管教,哭著鬧著要回家。

何女士趕到學校後才了解到,兒子與自己幼兒園時的好友糖糖鬧了彆扭,被同學們孤立,沒人願意跟他玩,因此不願意在學校待。何女士覺得很奇怪,樂樂對人一直真誠善良,怎麼會造成這個局面呢?

原來,到了新學校後糖糖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樂樂有些「吃醋」了,賭氣不理糖糖了。時間長了糖糖帶著別的小朋友一起不跟樂樂玩,樂樂就被同學們孤立了。

其實,剛開學兩天時樂樂回家就跟媽媽說過這件事情,但是何女士當時不在意,覺得是小孩子的小打小鬧不礙事,沒想到竟讓孩子受到了排擠,何女士對孩子也是十分的內疚和自責。

何女士的案例給許多家長提了個醒,不要以為孩子還小就忽略掉培養他們正確的交友觀。

為了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交友觀,家長能做些什麼呢?

1、多帶孩子與同齡人接觸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與別的小朋友接觸的機會並不多,因此可能習慣性地獨處。作為家長,應該多帶孩子與同齡人接觸,讓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的優點,發現和別人共同的興趣愛好,這有這樣,才能交到適合自己的朋友。

2、教育孩子分享的重要性

獨生子女交友過程中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不懂得分享,他們在家裡當小公主小王子慣了,因此不明白分享的重要性。而家長應該主動教育孩子學會分享,避免孩子在交友時因習慣性的自私被別的小朋友排斥。

3、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的孩子不善於表達,常常會讓人覺得沒有想法,無趣,這樣別人自然不會喜歡與之交往。家長應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語言向別人展現真實的自己,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4、不要給孩子規定擇友標準

有的家長對孩子交友規定了條條框框,例如:「不許和成績差的孩子玩」、「不許和調皮搗蛋的孩子玩」、「不許和看起來窮酸的孩子玩」等等。其實在孩子們的世界裡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交友標準,他們可以判斷那些是適合自己的朋友,那些是「不相為謀」的人,家長不應過多幹涉。

5、不要經常拿孩子和同齡人比較

很多家長常常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這種行為非但不能激勵孩子,還會讓孩子從心底牴觸那些「別人家的孩子」,甚至把他們當作敵人。實際上,這對孩子的交友是不利的,因此,家長應注意不要經常拿孩子和同齡人比較。

很多父母都覺得小孩子們的友情就像是過家家,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因為一塊糖果打架,當孩子們出現「友誼危機」的時候,許多家長都並不重視。

而實際上,如果不能妥善的處理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會對孩子的心理和學業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應儘早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交友觀,讓孩子身心健康地長大。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遭同學排擠怎麼辦?你只教會孩子和睦相處,卻沒告訴他這5點!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成績太好而被人排擠;有的孩子因為長相出眾而遭別人排擠;有的因為學習成績太差而被人排擠;有的因為長相一般而遭別人排擠;有的因為家庭條件太差而被人排擠;有的認為過於自信而遭人排擠;有的因為過於肥胖而被人排擠……當孩子回家告訴父母,自己被同學排擠之後,很多家長還未來得及詢問緣由,就一句話堵住孩子——「叫你在學校要跟同學和睦相處
  • 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
    寶媽劉芳(化名)說自己的孩子小明,性格有一些軟,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原本在客廳看著電視的小明,好像遇到什麼可怕的事情一樣,馬上灰溜溜地跑進自己的房間,叫他出來打招呼都不願意。後來小明上學了,老師經常反映孩子在學校有被同學排擠的情況。
  • 孩子性格懦弱,上學容易被排擠,家長要做到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
    ①不合群性格懦弱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些內向,在班集體裡也不喜歡說話。而這類孩子,通常是一些壞孩子欺負的對象。因為孩子不合群,就算是被欺負了,也不會有人幫他說話。家長要做到這3點,培養孩子好性格:①磨礪孩子我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過:&34;其實,這句話很有道理,父母要懂得磨礪孩子,讓他們多多鍛鍊身體,如練習跆拳道等。這樣孩子不僅有堅強的內心,還有強健的體格。
  • 孩子考不上大學怎麼辦?李玫瑾:父母教育好這3點,將來不愁沒出息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還有不到10天就高考了,很多家長變得十分焦慮:孩子考不上大學怎麼辦?李先生為這個問題愁得頭髮都白了,他的兒子小偉偏科十分嚴重,數學考120,語文卻不到60分,加上其他科目,總分也不一定能過二本線。
  • 孩子愛吃零食不吃飯,家長愁壞,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愛吃零食不吃飯,家長愁壞,到底該怎麼辦?孩子吃飯香,身體才能長得棒。我們都希望自家娃是個愛吃飯的寶寶,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零食成了孩子吃飯路上最大的攔路虎。總是能聽到家長抱怨,孩子愛吃零食,一到飯點就說不想吃飯。不給零食,孩子又鬧脾氣。有些家長火氣一上頭,就完全杜絕了孩子的零食。
  • 孩子幼兒園遇排擠有3個危害,家長可用這5個方式,幫孩子應對
    小宇媽媽開始沒有重視,認為小孩子不想去幼兒園很正常,只是不愛學習想在家偷懶,於是不顧小宇的反對,強硬的把他送去上學。沒想到接連幾天,小宇都是哭著回來,小宇媽媽這才上了心。一方面把小宇留在家中,幫他舒緩情緒,另一方面拜託老師去和同學們了解情況。結果發現小宇在幼兒園中受到了排擠,班裡的小夥伴都不帶他玩,也沒有人願意和他說話,所以小宇才對幼兒園產生了恐懼的心理。
  • 孩子性格懦弱,在學校容易被排擠,家長做到3點,孩子養成好性格
    文/小朵朵說育兒孩子的性格大多數是遺傳父母,還有很多是後天環境的影響,一般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通常都比較受歡迎,而性格懦弱的孩子,往往因為不會表達而受欺負,想要孩子不受欺負,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好的性格呢?
  • 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
    開學快一個月,最近我收到太多這樣的擔心:「孩子太內向,被欺負怎們辦?」「班裡有個孩子總打人,怎麼辦?」「沒人跟我們孩子玩,怎麼辦?」繼分離焦慮之後,老母親們又開始了新一波社交焦慮!每天盯著監控,套孩子話,檢查身體有沒有傷痕,草木皆兵...特別能理解!
  • 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
    「班裡有個孩子總打人,怎麼辦?」「沒人跟我們孩子玩,怎麼辦?」看完才發現,原來在學校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2 不自信的孩子這類孩子最容易被群體排擠。3 孩子被「排擠」怎麼辦?4 這類孩子最容易交到朋友強勢和內向的孩子都不容易交到朋友,但也不是絕對的。
  • 教師節沒給老師禮物,孩子受到了排擠,怎麼辦?
    甚至這幾年有這樣的怪象,即使家長還沒主動給老師送禮,卻讓孩子捎來了口信,教師節到了,要給老師送禮。那麼如果真的沒有在教師節給老師送禮,孩子受到了排擠,相信是很多家長都不願意看到的。其實現在教師節給孩子送禮的家長都是有自己的心裡打算的。那麼都是有哪些心裡打算呢?
  • 《朋友還是敵人》:孩子被孤立排擠?家長可助其建立良好社交關係
    很多人糾結於孩子被人打了要不要還手,被搶了玩具不敢去要回來怎麼辦,還有,當孩子回家哭訴「媽媽,有小朋友欺欺負我!」時,大人該不該幹預。孩子在同伴交往中遇到問題時,很多家長都會顯得異常焦慮。尤其是近年來校園欺凌時常發生,家長們不知道該如何去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懂得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關係,不清楚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避免陷入受欺凌、遭排擠的泥潭。
  • 育兒教育:孩子因為喜歡打小報告而被其他小朋友排擠,怎麼辦?
    這段時間總是會在後臺收到很多寶媽們的留言說:我家孩子在小區裡面玩就會被其他小朋友攆出他們的活動區域,作為一個成人也不好意思去責怪小朋友,就只好灰溜溜的帶著自家小孩離開;我家孩子在遊樂園玩沙子,本來四個人玩得好好的,這時候來了一個小朋友我家孩子就被排擠在外,不讓一起玩了...其實當媽的難免會發現這些孩子在成長中的揪心問題
  • 因為教師節沒給老師禮物,孩子受到了排擠,怎麼辦?
    在中秋節,過年我們都會走親串友,是為了溝通和親人們的感情,怕因為長時間不走動,親戚們變得陌生了,那麼對於教師節給老師送禮,無疑也成了每個家長心裡必須過的節日。甚至這幾年有這樣的怪象,即使家長還沒主動給老師送禮,卻讓孩子捎來了口信,教師節到了,要給老師送禮。
  • 假如孩子被小夥伴排擠該怎麼辦
    這孩子打不得也罵不得,教育起來還不能簡單粗暴,父母要做心理輔導工作還真是不容易。就比如,我的孩子性格有些內向,不善於表達自己,喜歡把事情憋在心裡,我就總擔心他會因此而產生心理方面的問題。有一次放學後,他看上去情緒很低落。我問他:「兒子,為什麼你今天看上去有點不開心啊?」他抬起頭,看了我一眼,只是說了一句:「你別管了。」見他不願說,我也不好太勉強。
  • 孩子被排擠了怎麼辦(下)
    首先,從孩子層面來說,孩子必須學會做的第一件事叫還擊,也就是「懟」回去,這個是要家長跟孩子在家練習的第三:一定要立刻、馬上讓孩子去做一些她喜歡並擅長的事情,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看到她自己的價值,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別人對他的肯定、認可、讚賞。 最後呢是留給孩子們的思考題,我們家長們平時跟孩子聊天要多聊這方面的問題,第一個什麼是友誼?真正的友誼是什麼樣子的?第二,這些校園欺凌的實施者是什麼讓她想做並敢做這樣的事情?
  • 「媽媽,他們不跟我玩」:當孩子被排擠,家長應該怎麼做?
    去年暑假,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引起全民關注,作為一名老母親,影片中最讓我唏噓的,是那個一出生就幾乎被所有人排擠的小哪吒。儘管一開始小哪吒什麼也沒做,但是所有人都對他避之不及,小朋友嘲笑、欺負他,大人像防魔鬼一樣防著他。
  • 孩子不合群、沒朋友?家長了解這5點,幫助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都說"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朋友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有朋友,就意味著孩子有玩伴,能夠一起玩耍、一起學習,遇到什麼困難和不願意讓父母知道的煩惱,也有人可以傾訴。不過,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朋友,還有些孩子人緣特別差,遭到了大家的疏遠。對於這些"不合群"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呢?
  • 孩子人緣差,在學校被孤立怎麼辦?家長做到5點孩子輕鬆融入集體
    不少家長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放學回家了這些話:「我們班的同學總是說我壞話,我不喜歡上學。」,「班裡的同學都不喜歡我,沒人跟我玩!」,「我覺得跟把爸爸媽媽玩就好了,不喜歡跟同學玩,不想上學。」坐沒坐相、不講衛生等。
  • 乾貨|孩子交不到朋友、身邊沒朋友怎麼辦?家長應該這樣做
    ,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放手讓孩子去社交見過很多爸爸媽媽因為擔心孩子獨立無法交到朋友,於是總會給孩子苦口婆心的上一堂課,比如說,怕靦腆的孩子剛上幼兒園不適應,無法和小夥伴搞好關係,所以孩子兒帶到其他小朋友面前,主動並強制性的跟孩子說:「快跟小夥伴打個招呼,以後你們就是同學了」等等,讓本就本靦腆的孩子,更處於尷尬的境地,不知道怎麼辦了
  • 做到這幾點,幫助孩子不受「排擠」
    這時候,很多家長就開始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社交問題。他們會不會很孤獨?萬一孩子在幼兒園交不到朋友、被「排擠」、被「欺負」怎麼辦?幾個小朋友熱乎地在一起玩,唯獨許家潤一個人杵在中間,好不尷尬。他起身,離開,又往教室外走。走到外面,眼淚止不住就下來了:「我想找我姥姥了。」然而,姥姥並沒在學校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