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教育:孩子因為喜歡打小報告而被其他小朋友排擠,怎麼辦?

2020-12-19 旺狗狗科技

這段時間總是會在後臺收到很多寶媽們的留言說:我家孩子在小區裡面玩就會被其他小朋友攆出他們的活動區域,作為一個成人也不好意思去責怪小朋友,就只好灰溜溜的帶著自家小孩離開;我家孩子在遊樂園玩沙子,本來四個人玩得好好的,這時候來了一個小朋友我家孩子就被排擠在外,不讓一起玩了...其實當媽的難免會發現這些孩子在成長中的揪心問題,今天旺寶媽媽就帶著幾位家長的真實案例進行了問題的解答。

小花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家寶寶喜歡打小報告,也正是因為這樣被其他小朋友排擠在外,該怎麼辦?

我有一個3歲的女兒,今年在上幼兒園小班。

我女兒很熱情,並且也善於和人交流,但就是不受其他小朋友歡迎,後來通過幼兒園老師了解到因為我家小花喜歡打小報告。

每當我家女兒去老師那裡之後,老師就會來到小朋友之間讓小朋友們回教室,倒是孩子們的遊戲被迫中止。

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好幾次,所以也就讓我家女兒被其他小朋友排擠了。

這該怎麼辦?

旺寶媽媽的回覆:

(關於打小報告)

當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總會有打小報告的習慣,但是打小報告的目的或許並不是要舉報其他小朋友,而恰恰是想要用這種方式吸引老師的注意。

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你可以和老師交流讓老師做出一個決定,因為或許是因為老師的某句話比如說「各位小朋友,如果看到其他小朋友被欺負或者是做了壞事一定要趕緊告訴老師哦!」

其實這樣的語言就會激發孩子們向老師打小報告的習慣。

其次,作為家長也要學會和孩子溝通,你可以這樣說「寶寶,在幼兒園中我們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小朋友們的長處以及優點上,如果你只去看小朋友們做了什麼壞事是不是就無法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成為一個小小衛士呢?」

最後,作為家長的也不要去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因為小朋友們的世界當中需要更多的關懷,可以通過關心讓孩子打小報告的的精力分散。

(關於孩子被排擠)

小孩子肯定不喜歡打小報告的小朋友,可能還會當著其他小朋友的面說這是個「報告精」不要和他玩。

所以想要孩子不被排擠就要做一個讓小朋友們喜歡的小孩,可以讓孩子先慢慢的改變打小報告的習慣,然後試著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

這個時候可以讓老師做調節,改善小朋友們之間的關係。

相關焦點

  • 孩子愛打小報告,被排擠了怎麼破?
    起點君小時候挺不能理解這種打小報告的行為,而且時間久了,大傢伙兒會自然而然地站隊,疏遠這樣的「告狀精」。記得鄭淵潔還曾打趣道:小學班幹部就是培養「漢奸」嘛!當孩子說XXX的錯處時,實際上是在說XXX沒有遵守規則,而這個規則往往是家長/老師或其他權威的人教給他的。
  • 面對孩子打小報告,是提倡還是制止?
    她是這樣回答的:不喜歡打小報告的同學。我繼續問:為什麼?她說:因為打小報告的同學過於小氣,而且經常打小報告,老師也不喜歡。我問:那你有沒有打過小報告?她答:很少。除非同學欺負我,我解決不了,我就會去找老師打小報告。那麼,小朋友打小報告,對不對呢?可能我們作為大人,第一反映就是:不提倡打小報告,除非必要。
  • 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他們心裡有著隱秘的需求,成年人要看到
    我們發現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喜歡打小報告,無論在任何時候他總是跑來告訴老師班裡的同學,這樣不對那樣不對,還有很多的寶寶他們會回家之後告訴自己的父母,今天誰誰誰在學校做了什麼惹怒老師的事情,其實這些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他們並不是壞孩子,家長可千萬別冤枉他們。小朋友有多愛打小報告?
  • 那個打小報告的人,不可恥
    「打小報告」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裡,似乎是一件可恥且卑劣的行為,喜歡打小報告的人自然也都是陰險小人,會被眾人排擠,在職場中尤為如是。
  • 孩子愛打小報告,容易被小夥伴排擠?讀懂原因才能更好應對
    文丨福林媽咪親戚家有個小朋友,同齡小孩子都叫他」李大狀「,之前聽他被小夥伴們這樣叫,還以為是」壯實「的壯,最近才知道,原來是」告狀「的狀,因為他喜歡跟小夥伴的爸爸媽媽告狀,所以小夥伴們就」親切「的給他起外號叫李大狀。
  • 幼兒園小囡愛打小報告 遇到愛告狀孩子怎麼引導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從事幼教工作多年,我發現5-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愛打小報告,很多教師對這種現象感到很頭疼,但又沒有相應的措施解決這一問題。為什麼幼兒對打小報告會樂此不疲呢?怎樣才能減少幼兒的這種告狀行為呢?經過多年的摸索,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首先,平等對待每位幼兒。有些幼兒打小報告的對象往往是教師比較偏愛的兒童。
  • 孩子愛打小報告?這是孩子認知規律發展的結果
    孩子打小報告的心理動機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一般是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這是因為他們正處於「他律道德階段」。如果在小學低年齡段以下的孩子頻繁告狀,家長應該先肯定孩子的發現「我也覺得他這樣做確實不對」,不要對孩子的行為做任何評判,和孩子好好聊聊一下打小報告的原因。
  • 孩子打「小報告」,你是怎麼處理的?|每周一問
    @布魯當了這麼多年班主任,確實總有些孩子喜歡動不動報告老師。我的做法是「可以報告」,但把握幾個前提:一是鼓勵「有話好好說」,即就事論事,實事求是,不添油加醋。@後後每個班級總會有那麼幾個愛打小報告的孩子,特別是在低年級。而他打小報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舉報別人」,而恰恰是一種吸引老師注意的方式。這樣的孩子往往有天生的交際能力,與老師走得親近。當他來打小報告,老師只需說兩句話——「我已經知道了」「那你有沒有和他一樣的行為」。
  • 內向的孩子慘遭排擠?
    開學了,孩子們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但是對於幼兒園的父母來說,免不了擔心:「 我的孩子在學校是如何「社交」的?TA能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平相處?萬一,遭到「排擠」、「欺負」怎麼辦?」今天我們從一部幼兒園生活主題紀錄片中,看看高清攝像頭下的孩子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 南橋:打小報告的孩子沒飯吃
    南橋 旅美學者美國小學老師多半不鼓勵小孩打小報告,有的甚至加以懲罰。我的一個教授琳達上小學時,有次老師上課期間有事出去,臨走前囑咐小孩不要鬧。老師一走,就有小朋友鬧將起來。老師回來後,琳達把這情況報告給老師。當天下午,老師把琳達留下來作為懲罰。我問這是為什麼?憑什麼懲罰一個不鬧的好學生,讓搗鬼的學生逍遙法外?琳達回答說:「因為我出賣了團隊。」 我在網上寫到過這個故事,引起了十分激烈的爭執,這也可能是文化差異和語言的不同所致。
  • 孩子愛打小報告,注意幾點,幫助父母正確認識背後的原因
    孩子告別幼兒生涯,開始進入集體生活是他們邁向獨立人格的第一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行為會產生諸多新變化,其中打小報告就是最為常見的新行為之一。媽媽詢問老師才得知,最近班上好些小朋友都不和她玩兒,因為他們覺得佳佳特別愛告狀。比如前些天吃午飯時,佳佳看見琪琪趁老師不注意,把沒吃完的飯菜偷偷倒進垃圾桶裡,她立刻舉手告訴老師。琪琪受到了批評,但是別的小朋友也對著佳佳做鬼臉,一副很不滿的樣子。媽媽這才明白,是孩子的告狀行為引起了大家對她的孤立。
  • 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
    看完才發現,原來在學校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1 攻擊性的孩子我們總以為孩子強勢一點就不會被排擠?錯!昊昊是個不被喜歡的孩子。學過兩年拳擊,性格強勢,喜歡用拳頭說話。在分組遊戲中,不耐煩果果的提醒,一把推開。輸掉遊戲後,心生怨恨,搶小橘子的獎盃。
  • 在幼兒園容易被排擠的,多半是這2種孩子
    「班裡有個孩子總打人,怎麼辦?」「沒人跟我們孩子玩,怎麼辦?」,動手打了小橘子。幼兒園開學那天他來晚了,其他小朋友已經有了小夥伴,他的「排擠圈」從一開始就存在。想融入人群,被一把推開。3 孩子被「排擠」怎麼辦?
  • 原來孩子愛打小報告背後的真相是這些!
    老師和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喜歡告狀的孩子? 01 孩子「告狀」的背後 班上總有幾個「告狀大王」,一會是「老師,xx 作業沒寫完」,一會是「他打我」,一會是「老師,他考試作弊」。
  • 孩子愛打小報告?正義感和情商2選一,該如何教孩子選擇?
    但由於此階段孩子尚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這種能力比較薄弱,因此他們才會頻繁出現打小報告的情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打小報告的情況會逐漸減少、那麼,對於孩子打小報告的行為,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找到孩子打小報告的原因。
  • 孩子上幼兒園喜歡獨處,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該怎麼辦呢?
    導讀:孩子上幼兒園喜歡獨處,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該怎麼辦?在回答網友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講講我表妹的小孩吧。表妹家的小孩是個主動型的,老師對她的評價是:「在我們班裡,你總是聲音響亮,很大方地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訴大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你會主動關心夥伴,熱情地幫助同伴,玩遊戲的時候,你會記住老師的要求,愉快地和小朋友一起玩。」表妹家孩子的性格跟這位寶媽家的孩子正相反。那麼,表妹家孩子積極開朗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呢?
  • 在班級裡容易被排擠的孩子是這5種,最後一種尤其討人嫌
    誰又會被大家排擠呢?家長們對於孩子們在學校的相互相處總有這樣的疑問,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就是被排擠的那個,但其實孩子們的世界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被排擠基本上都是孩子與群體之間有矛盾,而這種矛盾主要有5種。有這種性格的孩子天生就喜歡自己一個人玩,也許會有一兩個非常要好而又親切的朋友,但卻總與大多數人格格不入。
  • 不做萬人嫌,幫愛打小報告的孩子走出「社交黑洞」
    但有一類孩子卻例外,也許他們成績還算不錯,性格不內向孤僻,也受老師喜歡,甚至還擔任著班幹部的工作,但沒什麼朋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問一個孩子,他會告訴你:這樣的同學不受歡迎,是因為他們「愛打小報告」。一個「愛打小報告」的孩子,首先破壞掉的是社交圈中最核心的價值體系—信任。誰都不放心跟「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交朋友,因為大家都擔心自己會被舉報。
  • 如果有人打你的孩子,該怎麼辦?避而遠之,還是打回去
    但是,遇到愛欺負別人的小朋友該怎麼辦呢?帶寶寶出去玩,都會帶幾個玩具,小丫頭也會跟別的小朋友分享,今天剛出去在玩泡泡機,一個比她大的小孩子過來就搶,丫頭躲開了。結果那個小孩上來就推我家丫頭,沒推倒,丫頭也沒哭。
  • 幼兒園裝了高清攝像頭,你的孩子可能正在受排擠,真戳心
    幼兒園入學季來臨,年度大戲「寶寶開學了」正在上演,讓媽媽和爸爸最擔心的還是孩子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的狀況。孩子在幼兒園是否會受到排擠?老師是否會忽略孩子?孩子能不能交到朋友?孩子打人怎麼辦?爸爸媽媽們用大人思維慣性在自己的鬧鐘寫下了不下於100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