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打小報告的人,不可恥

2021-02-18 智聯招聘

「打小報告」在絕大多數人的認知裡,似乎是一件可恥且卑劣的行為,喜歡打小報告的人自然也都是陰險小人,會被眾人排擠,在職場中尤為如是。

 

當我們聽說某某向領導打小報告,本能就會想:他是不是「借刀殺人」,解決私人恩怨?是不是獻媚邀功,巴結領導?是不是搬弄是非,推卸責任?

 

但,在職場中真的不應該打小報告嗎?

打小報告為解決問題打開一條通道

 

有句名言說:「人類最大的弱點就是不能全面思考來挖掘真相。」

 

打小報告這事古來有之,歷朝歷代都建立了言官一類職務或相關機構,目的就是為了監督百官,及時向皇帝報告哪些官員不配合工作,懶散懈怠,新中國的紀檢部門和人大代表亦與之類似。

 

一個公司裡,光憑老闆一人之力,不可能了解公司每個部門的所有問題,這時就需要「言官『,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來指出問題。如果只是藏著掖著,問題只會越積越多,當所有問題一起爆發時,公司可能已經岌岌可危。

 

不同部門的KPI和目標難免存在衝突,一個公司有分工合作,就必然會有矛盾存在。

 

比如,採購部門要靠省錢彰顯業績,在置辦設備時會以價格為導向,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優先購入便宜的設備節約成本,有時候為了帳面美觀,甚至可能稍微犧牲一點性能。而生產部門則希望購買貴的高性能設備,節約人力,提高產能。

 

基於不同的KPI和目標,各部門出現矛盾在所難免,當各部門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去爭論時,雙方可能陷入僵局,工作進度就會停滯。這個時候,適當向上級求助,請上級出面調解問題就再正常不過了。

 

很多有經驗的領導並不介意下屬打小報告,因為對他來說,這樣才能將他看不到的問題顯性化,才能尋找事實真相,從而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只有問題暴露出來並得到解決,才能進一步提升工作效能、公司利益。

 

錯的不是打報告的決定

而是打報告的方式

 

既然,打小報告是每個企業必經之路,那為什麼很多打小報告的人,都為人不齒,不是被領導猜疑,就是被同事排擠呢?

 

梅子升任銷售部經理不久,就面臨一個重要考驗——新產品定價。梅子根據市場調研結果,對比各家競爭對手的價格和銷量,並依據自家產品優勢和成本,制定價格。卻遭到了財務部反對,財務部覺得定價太低,無法體現產品高端大氣的定位,更影響報表的「美觀」。

 

但如果按照財務報價,則會使銷售業績大打折扣,梅子自然不同意。定價不確定,梅子的銷售方案就無法完成,加之領導反覆催促,梅子對財務部的牴觸情緒日益高漲。

 

思來想去,梅子決定向上級求援,以車子維修為由,與領導下班同行。

 

路上領導問起工作進展,梅子做了一個簡要匯報,然後假裝不經意透露出財務部的阻礙,言語中難免帶出幾句抱怨,認為財務經理不通人情,定價只想著自己業績漂亮,卻不考慮公司利益。

 

雖然最後定價如梅子所願,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事情傳到了財務部耳裡,大家覺得梅子是個喜歡背後給人放毒槍的小人,都對她敬而遠之。

 

因為大家若有似無的排擠,導致梅子的銷售策略得不到有效配合,幾個月下來銷售業績都完成得不理想,領導甚至動了改弦易張的念頭。

 

看到這裡,你是否心裡暗笑:「看吧,早就說了打小報告就是作繭自縛,活該!」但我要提醒你的是,梅子打報告的決定並沒有錯,而是錯在了方式上:一偷偷摸摸,引人猜忌;二主觀負面情緒過多,立場偏激。

 

在工作中,誰都難免會遇到同事不配合,溝通無效,或者同事工作能力有限,導致工作進度停滯的情況,如果忍氣吞聲,完不成業績被老闆罵不說,還可能丟了飯碗,此時為了推進工作進度,與領導及時溝通並申請援助就成了必要的手段。

 

打小報告的3個正確姿勢

 

打小報告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恐怖,但如果不懂得這3大法則,就可能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誤解和刁難。

 

1、坦蕩行事,不鼠頭鼠尾

 

很多人想告狀,但是又害怕告狀帶來的不利後果,總是不敢大大方方找領導直接說明問題,老想著耍小聰明,玩一些拐彎抹角的把戲,就像梅子一樣,假裝和老闆閒聊,然後假裝不經意間打了個小報告,又或者假借他人的嘴在公司範圍內肆意傳播。

 

這種迂迴婉轉的方式,很多時候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過於曖昧的態度,會讓老闆對你的動機產生不必要的猜疑。

 

所以,與其偷偷摸摸,倒不如坦坦蕩蕩,大方溝通問題。人性是很微妙的,你越是坦蕩,就越容易取信於人。

 

2、實事求是,對事不對人

 

想要公司蓬勃發展的老闆,都不會介意員工告狀,老闆在意的是員工告狀的動機,是為了推動工作?還是解決私人恩怨?

 

當我們和同事發生難以協商的矛盾時,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矛盾持續時間越久,負面情緒可能越重。當我們向上級反饋問題時,不經意間就會帶入我們對同事的動機或能力的主觀臆斷,甚至是抱怨。

 

而這正是職場打小報告之大忌,過多的負面情緒不僅不能輔助表達你的需求,反而會引起老闆對你動機的猜疑,你的負面情緒越多,老闆可能會認為你們積怨頗深,而且也會引起同事的牴觸。所以在投訴的時候要儘可能避免主觀描述,要用客觀數據或分析證明你的想法,對事不對人。

 

3、反思自己,提出建議方案,要求援助

 

永遠別忘了,老闆請你來,是解決問題的,而你向老闆打小報告最重要的目的是解決問題,推動工作。

 

一定要反思自己究竟做了什麼努力,要想完成目標可以採取什麼解決方案,需要老闆給予什麼支持。如果只是單純抱怨對方不配合,容易讓老闆覺得你在推卸責任。如果只提出問題,卻沒有任何解決建議,會讓老闆覺得你能力有限。

老闆不是你的情侶,別指望他日理萬機還花心思猜你的需求,需要援助一定要直接準確地提出來。

 

在必要的情況下,為了推動工作,在職場上打報告不可恥,可恥的是用錯了姿勢。

 

在一家公司1年和5年,有什麼區別?

哪些職業相親時不被看好?

工作後孝敬父母,只能靠給錢嗎?

剛拒了offer又後悔了,怎麼辦?

老闆身上有這3個特徵,可以離職了

《智聯招聘》長期招聘坐班實習生/線上作者,後臺回復關鍵字「實習」或「線上作者」查看詳情。

點擊閱讀原文,參與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

相關焦點

  • 打小報告的人,我從小打到大
    比如,職人樹洞脈脈裡一位字節跳動的員工吐槽小報告的帖子,就吸引了不少人注意。但有趣的是:絕大多數留言者都建議帖主毆打打小報告的。  比如宋朝那個寫《夢溪筆談》的沈括在遊長安古宮的時候,看見了一塊紅色的大石頭。作為一個什麼都懂的人,他馬上意識到這就是《周禮》記載的肺石。它是周朝舉報制度的證明,是上訪的雛形,其目的在於「使百姓冤屈達於上」。
  • 如何對付愛打小報告的人?
    千百年來,由於『小報告』的騷擾和肆虐,給國家、社會、民族乃至我們的家庭和個人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命運轉折,大則國破、小則家亡。放到當代,你更會發現:小時候有人喜歡向老師打小報告,長大了,你發現有人會舉報你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的言論。本書非常嚴肅認真的研究了『小報告』的意義、主要特徵和傳播性質。
  • 打小報告的人,活得有多討厭?!
    打小報告的人,活得有多討厭?!
  • 面對孩子打小報告,是提倡還是制止?
    她是這樣回答的:不喜歡打小報告的同學。我繼續問:為什麼?她說:因為打小報告的同學過於小氣,而且經常打小報告,老師也不喜歡。我問:那你有沒有打過小報告?她答:很少。除非同學欺負我,我解決不了,我就會去找老師打小報告。那麼,小朋友打小報告,對不對呢?可能我們作為大人,第一反映就是:不提倡打小報告,除非必要。
  • 愛打小報告的人往往不會有好下場
    愛打小報告的人往往不會有好下場                      
  • 南橋:打小報告的孩子沒飯吃
    南橋 旅美學者美國小學老師多半不鼓勵小孩打小報告,有的甚至加以懲罰。我的一個教授琳達上小學時,有次老師上課期間有事出去,臨走前囑咐小孩不要鬧。憑什麼懲罰一個不鬧的好學生,讓搗鬼的學生逍遙法外?琳達回答說:「因為我出賣了團隊。」 我在網上寫到過這個故事,引起了十分激烈的爭執,這也可能是文化差異和語言的不同所致。中文在概念的區分上,有時候沒有英文明確,比如中文裡提到的告密、打小報告,可以用於小孩,也可以用於「文革」中整人式的告密。
  • 「搬動是非」「愛打小報告」的英語口語表達有哪些?
    人多的地方就有是非,總有那些愛搬動是非,愛打小報告的人。那你是一個愛搬動是非,愛打小報告的人嗎?在你年少的時候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緣姐現在還能回憶起當初上學時候愛打小報告的同學。愛搬動是非,愛打小報告的人總是遭到人們的討厭。他們有的時候是想表明自己立場,有的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通過這些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搬動是非」「愛打小報告」的英語口語表達有哪些?那麼英語中類似這樣的表達,又該如何說呢?
  • 打小報告,是品德低劣,還是天性使然
    媽媽沒再問,但總覺得兒子打小報告這種行為不好,尤其是給同學抄完作業再去告訴老師。在孩子這個年齡,打小報告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昨天有,今天有,明天還會繼續有。不僅我們國家有,估計任何一個國家的孩子都會有。因為,遇到困難——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求助父母、老師一定是大多數孩子多年養成的習慣。媽,我餓了;爸,我走不動了;老師,他搶我的玩具;老師,他們抄我作業……這是一脈相承的。
  • 熱衷於打「小報告」,同學關係變疏遠,愛「告狀」的娃還能拉回來
    文|皮球兒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幾乎在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會遇到那麼一兩個愛打小報告的人,他們總是留在老師的身邊,做老師的「情報員」。面對這種人,同學們幾乎都是憤而遠之的。如果您的孩子也是一個愛打小報告的人,您又應該怎樣教育和引導他呢?
  • 孩子打「小報告」,你是怎麼處理的?|每周一問
    @後後每個班級總會有那麼幾個愛打小報告的孩子,特別是在低年級。而他打小報告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舉報別人」,而恰恰是一種吸引老師注意的方式。這樣的孩子往往有天生的交際能力,與老師走得親近。當他來打小報告,老師只需說兩句話——「我已經知道了」「那你有沒有和他一樣的行為」。
  • 育兒教育:孩子因為喜歡打小報告而被其他小朋友排擠,怎麼辦?
    小花媽媽: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家寶寶喜歡打小報告,也正是因為這樣被其他小朋友排擠在外,該怎麼辦?我有一個3歲的女兒,今年在上幼兒園小班。我女兒很熱情,並且也善於和人交流,但就是不受其他小朋友歡迎,後來通過幼兒園老師了解到因為我家小花喜歡打小報告。
  • 有人向領導打你的小報告,這3招能自保,簡單實用
    工作上被人打小報告,可能是最令人頭疼的事情。先不管自己的把柄是不是被人給抓住了,但是被別人欺騙或者有人在背後故意說你的壞話,就會讓你受不了。不知道你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怎麼辦?大多數人都會情緒上有激烈的行為吧,其實呢,你越是這樣,就越容易讓自己在不好的情況中失去自我,今天我們跟大家介紹三個小絕招,讓輕鬆應對被別人打小報告的情況:一、不要急於解釋---越說越讓自己沒有理,先查明情況再考慮怎麼辦:當自己確認無誤,已經被別人打小報告了,切忌在情緒上有任何衝動,也不要過於著急的解釋
  • 不做萬人嫌,幫愛打小報告的孩子走出「社交黑洞」
    但有一類孩子卻例外,也許他們成績還算不錯,性格不內向孤僻,也受老師喜歡,甚至還擔任著班幹部的工作,但沒什麼朋友,這是為什麼呢?如果你問一個孩子,他會告訴你:這樣的同學不受歡迎,是因為他們「愛打小報告」。一個「愛打小報告」的孩子,首先破壞掉的是社交圈中最核心的價值體系—信任。誰都不放心跟「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交朋友,因為大家都擔心自己會被舉報。
  • 幼兒園小囡愛打小報告 遇到愛告狀孩子怎麼引導
    他們之所以打小報告,一方面是希望對方受到老師的懲罰,破壞其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另一方面是為了引起老師的注意,尋求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基於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應做到不偏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並且指導幼兒正確表現自己。其次,引導幼兒正確地解決問題。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有幼兒告狀說:「老師,××把垃圾扔到地上了。」
  • 打小報告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打小報告,暗地裡向領導反映別人問題。出自:梁實秋《槐園夢憶》:「這時候有人向香山慈幼院的院長打小報告:『程季淑不久要結婚了,下半年的聘書最好不要發給她。』」近義詞有:暗箭傷人,反義詞有:直言不諱,打小報告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暗中匯報。
  • 孩子愛打小報告?這是孩子認知規律發展的結果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愛打小報告」的孩子:有人打架了他跑去告訴老;有人推他了,他回家告訴家長;有人被媽媽教訓了孩子打小報告的心理動機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一般是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這是因為他們正處於「他律道德階段」。
  • 土地公經常打小報告,為何妖怪不除掉他?你看他背後的人是誰?
    西遊記可謂是一代影視經典,不知是多少人的暑假回憶。在西遊記中,除了師徒四人與妖怪的出鏡率非常高之外,還有一個角色出鏡率也很高,那就是土地公。我們都知道,土地公有這幾個妙用,一能知一方水土文化,二能洞悉妖怪洞穴,所以呢,師徒四人總喜歡找土地公搜集情報。
  • 孩子愛打小報告?正義感和情商2選一,該如何教孩子選擇?
    相信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曾碰到過孩子打小報告的情況,並且絕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幼兒階段,這其實是一種特別常見的現象。但由於此階段孩子尚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這種能力比較薄弱,因此他們才會頻繁出現打小報告的情況。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打小報告的情況會逐漸減少、那麼,對於孩子打小報告的行為,父母究竟該如何應對呢?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找到孩子打小報告的原因。
  • 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他們心裡有著隱秘的需求,成年人要看到
    我們發現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喜歡打小報告,無論在任何時候他總是跑來告訴老師班裡的同學,這樣不對那樣不對,還有很多的寶寶他們會回家之後告訴自己的父母,今天誰誰誰在學校做了什麼惹怒老師的事情,其實這些愛打小報告的孩子,他們並不是壞孩子,家長可千萬別冤枉他們。小朋友有多愛打小報告?
  • 馬天宇吐槽吳磊打斷別人說話沒禮貌,網友調侃:打小報告可行?
    人與人相處,尤其是首次見面的陌生人,是會主動保持距離感的,看到好的一面會點讚,看到不好的一面會選擇包容,絕對不會講出來,因為這些事情一旦說出口,就不好相處了,最新一期《親愛的客棧》裡,一向是老好人形象的馬天宇居然破天荒地吐槽起了自己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