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農民再也不必為養老問題而發愁:60歲以後,他們也可以像城鎮退休職工那樣,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為讓農村居民老有所養,(
遼寧)省政府出臺《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新型農村
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今(2009)年要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覆蓋到全省10%的縣(市、區),2020年前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的全覆蓋。
《意見》規定,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都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個人繳費標準目前有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
《意見》要求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市、縣兩級政府也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應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市、縣兩級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現有每人每月55元的基礎上,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省政府也將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結合
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我省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
新農保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參保人死亡,個人帳戶中的資金餘額,除政府補貼餘額(本息合計)外,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政府補貼餘額併入新農保基金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後,按規定參保繳費,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居民,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而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須參保繳費。
同時,《意見》規定,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累計繳費低於15年的,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將個人繳費本息一次性返還給本人。
《意見》也考慮到參保農民跨地區流動後的保險金領取問題。新農保的參保人員,可將其新農保關係及個人帳戶資金轉入新參保地,按新參保地有關標準核算,並享受相應待遇;遷入地尚未開展新農保試點的,可將其新農保關係及個人帳戶資金暫存於原參保地,待條件具備時轉移。(記者王笑梅)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地方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