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院士 | 著名昆蟲學家趙善歡

2021-02-15 中國民主同盟

1914年8月16日,我國著名昆蟲學家趙善歡院士出生於廣東省高要縣。

他是大學霸——4年讀完本碩博,26歲當教授;

他是大學者——提出做學問要善於兩頭抓;

他是大教育家——一生治學嚴謹,以實驗室為家……

他是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曾任華南農學院(現華南農業大學)院長。

趙善歡1914年出生於廣東省高要縣,他從小喜歡觀察自然界,捕捉千奇百怪的昆蟲,很早就萌發了研究昆蟲的志向。

1929年,年僅15歲的他進入了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專門部學習。

這個年輕人很快就博得眾多知名教授的青睞,包括水稻專家丁穎、植物學家陳煥鏞、土壤學家鄧植儀和昆蟲學家尤其偉等。他勤奮好學,課餘時間不是上圖書館,就是在野外捉蟲製作昆蟲標本。1933年,趙善歡畢業留校任助教。

1935年,在中山大學農學院推薦下,他被選送至美國俄勒岡農業大學深造,僅一年時間即以優異成績獲得學士學位。

1936年9月,他轉學到康奈爾大學深造,這所學校培養的農科博士,在當時的美國首屈一指。

在康奈爾大學,他除了學好各門必修課,學校的學術活動也幾乎每場必到,課餘還自學了德文、法文。一年暑假,他專程到美國中部的俄亥俄州立大學,在著名昆蟲分類學家和動物生態學家的研究機構裡跟班學習。另一個假期,他又到當時世界著名的加州南部河邊柑桔試驗場去實習。

獨在異鄉,他多數節假日都在實驗室裡度過。每年的聖誕節,寬敞的教室裡空無一人,趙善歡一個人看書做實驗,兼給試驗植物淋淋水。後來,他許多次談論過往時都津津樂道:「這樣的節日過得最愉快!」

功夫不負有心人,趙善歡在康奈爾大學三年,第一年便取得碩士學位,接著又用兩年時間取得了博士學位。學習期間,他在美國多家昆蟲學雜誌包括有學術影響的刊物上發表了論文數篇,受到許多教授和專家的器重,畢業時更受聘於康奈爾大學研究院擔任研究工作。然而,由於他心懷國事,不貪優厚待遇,毅然辭職回國。

1939年底,趙善歡回到了戰亂中撤到雲南澄江的中山大學農學院,擔任副教授。憑著出色表現,次年晉升為教授,當時只有26歲。

趙善歡從事昆蟲研究六十餘載,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他有一句名言:「做學問要善於抓兩頭:一頭是了解國際先進科技成果,一頭是了解國內生產實際,包括學習和總結群眾的生產經驗。」他自己正是這樣踐行的。

趙善歡精通英文,又自學了德文、法文、日文和俄文等多國語言,他常年訂閱十多種國內外雜誌,掌握國際科技發展動態,汲取國際科技最新營養。

另一方面,趙善歡非常重視調研實踐。早在1933年,他獨自跋涉數千裡,深入到廣東十多個縣的鄉村,歷時兩月餘,廣泛調查各地農作物的主要蟲害情況,寫成調查報告在學院刊物上發表,得到教授和同事們的大力肯定。

回國後,他留意到現代科學對殺蟲植物領域缺少研究。1940年至1941年間,他與林世平先生一起在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廣東五省大範圍調查,在1942年編撰完成《我國西南各省殺蟲植物編撰報告》,成為我國殺蟲植物研究的新裡程碑。即使到晚年七八十歲的高齡,趙善歡依然堅持到田間,了解實際生產情況。

正是在這條努力求索的道路上,他取得了受國際學界矚目的研究成果:五十年代,他與王鑑明教授等提出了水稻田三化螟集團分布的學術觀點,他還根據三化螟的越冬習性和生理特點,提出了早春季節灌水浸田的防治措施,大面積推廣獲得很好的效果。

六十年代,他率先提出了昆蟲毒理學與生態學緊密結合的「殺蟲劑田間毒理學」學術觀點,把昆蟲毒理學和生態學緊密結合起來。

八十年代以後,他致力於害蟲綜合防治和植物質殺蟲的研究,提出了以人工合成及天然產品的昆蟲生長發育抑制劑作為第三代殺蟲劑的新概念。晚年出版《昆蟲毒理學原理》科技專著(英文版),是趙善歡研究之大成,影響深遠。

作為殺蟲植物的開山鼻祖,趙善歡在華農校園內開闢了殺蟲植物標本園。這個小園子坐落於校園西南角,堪稱中國植物源農藥的發源地。

趙善歡每次出差都十分注意收集各種殺蟲植物。甚至連出國訪問、講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緊張日程中也從不放過機會。

每當找到一種新的殺蟲植物,他總是十分高興,一回學校,未進家門,就直奔殺蟲植物標本園,囑咐工人立即將帶回的植物種好後,才放心離去。

為了引進一種高效殺蟲植物——印楝,趙善歡與中青年同志通過國外同行,成功將印楝從非洲引進我國。如今,與印楝素相關的農藥,已經成為我國植物制農藥的主流產品。

趙善歡生前共收集栽種了196種殺蟲植物,如今已發展到300多種了。

趙善歡先生一生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致力於教學、科研和學院領導工作。50年代,他主管教學工作,常常一早騎自行車挨家挨戶向各系系主任布置工作,匆匆用完早飯又趕上講臺。

他主講多門課程,儘管內容早已十分熟練,但每學期授完講總要再修改補充講稿。他十分注重提高單位時間的工作效率,強調辦事或約人談話要集中精神,事先應有足夠的準備,把最重要的工作放在每天上午精力充沛的時間幹。

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工作,他習慣在離住所較遠的實驗室用簡單午飯和午休,節假日上實驗室更是慣例。這一習慣一直堅持到1997年,那時83歲的他已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再次走到實驗室。

此後,他依然每天坐車到實驗室指導工作,一直到去世的前幾天。

「文革」結束之後,趙善歡擔任學院院長。儘管百廢待舉,面臨許多困難,但是他勵精圖治,和其他領導成員一起帶領師生,努力加強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認真整頓教學秩序,倡導和發揚良好校風學風,使學院各項工作開始走上正軌,為以後的改革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經過此後多年的努力,他所在的昆蟲學科,被列為全國重點學科;他主持的昆蟲毒理研究室,也成為國家部級開放重點實驗室——昆蟲生態毒理實驗室的一部分。

趙善歡治學以嚴謹著稱。要求總是比別人高一個層次。曾有一位研究生畢業答辯時,部分答辯委員認為論文不錯,可以授予學位了,只有身為導師的趙善歡,堅持認為該生還有一定差距。在他的嚴格要求下,趙善歡的學生總是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華農1號樓總是燈火通明,節假日也忙忙碌碌。

趙善歡培養了一批高級專門人才,包括40多位碩士、博士研究生及2位博士後,他們大多數已成為教學科研骨幹。

1999年12月2日8時30分,趙善歡院士因病在廣州與世長辭,享年85歲。

一年後,他生前好友和學生集資建造的趙善歡院士銅像座落在殺蟲植物園中,深邃的目光凝視著開創了他的事業的這塊土地,關注著繼續他事業的人們。

大師已飄然遠去,唯有精神永流傳。

相關焦點

  • 中國催化科學開拓者之一、百歲著名燃料化學家彭少逸院士逝世
    中國催化科學開拓者之一、百歲著名燃料化學家彭少逸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著名燃料化學家、催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 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剛出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剛出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7-03-01 11:49
  • 昆蟲學家周堯的科學道德
    早在1984年,昆蟲學家周堯針對當時學術界存在的一系列科學道德問題,專門撰寫了《談談科學道德問題》一文,前瞻性地提出了在科學研究中應遵守的十項道德標準。這篇文章被中央黨校《理論動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等多家刊物轉載,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今天讀來仍然富有啟示價值。對照周堯一生的言與行,在近80年的科學生涯中,他也正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 昆蟲學家郵票賞析(之一)
    能夠登上郵票上的昆蟲學家畢竟是鳳毛麟角,然而,郵票上的昆蟲學家大多具備典型意義,閱讀他們,理解他們,就像走進波瀾壯闊的昆蟲學史,從中我們可以把握昆蟲學發展的脈絡,體會昆蟲學家的人文精神與學術思想,獲得學術滋養與精神洗禮。
  • 丁仲禮校長當選民盟中央主席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10日在京閉幕,丁仲禮當選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1957年生,浙江嵊州人。1996年加入民盟。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昆蟲學家龐虹:探索未知,從認識身邊的小精靈開始 科學隊長
    ● ● ●►龐虹,昆蟲學家,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館長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昆蟲學會生物防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環境昆蟲學報》副主編。主要從事昆蟲的物種多樣性起源與演化、鞘翅目昆蟲的分類、天敵瓢蟲資源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說起昆蟲學,可能大家感覺既熟悉又陌生。
  • 祝賀| 5位昆蟲學家入圍「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其中農學與生物科學領域有98位專家入選,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吳孔明院士,中國科學院康樂院士,浙江大學劉樹生教授和馮明光教授,西南大學夏慶友教授五位昆蟲學家入選!特此祝賀~!附:吳孔明院士簡介吳孔明院士長期從事農業害蟲監測預警與防治技術、轉基因植物的生態安全與風險管理技術研究工作。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在Science、Nature等國際SCI源刊物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
  • 我國著名昆蟲學家、教育家嚴家顯曾在永安創辦大學
    近日,關於我國著名昆蟲學家、教育家嚴家顯的傳記:《一片初心能對月——農教先驅嚴家顯》經上海遠東出版社正式推出。
  • 華羅庚是如何從一個初中畢業生成為著名數學家、科學院院士的?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1985年4月,在全國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被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 第五人格昆蟲學家技能怎麼樣?昆蟲學家技能特點分析[多圖]
    第五人格昆蟲學家是新賽季爆料出的全新人物,那麼這個昆蟲學家有什麼技能呢?很多第五人格小夥伴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了,為了幫助大家對新角色昆蟲學家有更全面的了解,下面下邊就為大家帶來第五人格昆蟲學家技能特點分析,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你聽過華南農業大學「一門三院士」的傳奇故事嗎?
    」「一門三院士」的傳奇故事鞭策著一批又一批華農學人。著名稻作學家、「中國稻作學之父」丁穎曾如此語重心長地勉勵華南農學院畢業班的同學。 勇立潮頭: 雄才湧現青史留名 1929年,年僅15歲的趙善歡進入國立中山大學農學院農業專門部學習。當時國民黨政府無能,蟲災嚴峻,趙善歡看到稻田因蟲害而農作物連年歉收,就立志要掌握殺蟲本領,投身生物科學。
  • 深切悼念 | 著名高分子物理化學家張俐娜院士逝世
    著名高分子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俐娜,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0月17日20時在武漢逝世,享年80歲。6月晉升為教授;2011年11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6月光榮退休。
  • 民盟西安創投總支在西安高新區開展送春聯公益活動
    民盟西安創投總支與西安市高新區管委會,組織十多名社會知名書法家,分別在高新藍博社區,高新楓林綠洲社區、高新惠祥社區三個社區,三場聯動,同時走進小區為居民書寫春聯、送福字,為社區居民帶來了年的味道。 以書法為紐帶、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民盟西安創投總支連續兩年為社區群眾寫春聯,贏得了社區群眾的廣泛好評,弘揚了社會正能量。
  • 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當選中國數學會理事長
    中國數學工作者的學術性法人社會團體——中國數學會迎來四年一次的換屆大會,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當選新一屆理事長。田剛院士 北京大學新聞網 圖據北京大學新聞網消息,2019年11月21-24日,中國數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學術年會在廣東省佛山市召開。24日,中國數學會宣布選舉結果,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田剛院士當選為新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 上海各界人士送別著名建築學家羅小未
    同濟大學供圖 中新網上海6月12日電 (黃艾嬌 許婧)中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建築學會名譽理事長,第六屆、七屆民盟中央委員,第九屆、十屆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第十一屆、十二屆民盟上海市委名譽副主委,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羅小未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6月8日6時3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歲。
  • 我與民盟的故事(十六)丨萬子章:我和我的民盟偶像
    陶行知是中國民主同盟早期的傑出領導人,是民盟重要的理論家、演講家和新聞發言人。民盟成為陶行知踐行政治理想的依託,也幫助他完成了國民啟蒙的理想。回首自己懵懂的少年時光,才發現民盟故事早已在心中生根發芽。此後,閱讀了民盟歷史,我了解到了更多優秀的民盟先賢,也有了更多的民盟偶像。在深入學習聞一多詩歌作品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作為學者的聞一多鍥而不捨,瀝盡心血,為探索救國救命的出路而潛心學術,取得累累碩果;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無私無畏,視死如歸,投身民主運動,做爭取民主的戰士,青年運動的領導人。我閱讀了很多聞一多作為「民主戰士」的故事。
  • 第五人格:細讀「昆蟲學家」的秘密,技能很特殊,隨機性也很強?
    新角色會昆蟲學家在6月下旬和大家見面,這次策劃在520網易活動中爆出的猛料!除此之外官方只是扔下了一個昆蟲學家的設計背景和一個設計圖就跑了,對於其他的內核信息閉口不談。還有頭套的問題,這個並不是昆蟲學家特有的裝扮,而是養蜂人的裝扮。只不過昆蟲學家尋找昆蟲也怕被叮咬,所以拿過來就用了。這裡也給玩家留了一個懸念,昆蟲學家可能美豔動人,也可能醜陋不堪,這個等官方設計皮膚就能看出端倪了,不要太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