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子
青山孕秀,綠水揚波。
衡陽縣西渡鎮,素來享有「衡州第一鎮」的美譽。全鎮面積達152.6平方公裡,轄22個村,13個社區,共有22萬人口。這裡山清水秀,交通便利。
多年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西渡鎮學區按照衡陽縣教育發展規劃,以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以改革創新求發展,以規範管理求質量,有效地促進了全鎮教育持續、均衡、健康發展。
目前,西渡鎮共有7所中學,8所完全小學,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下轄校點14個,在校學生27893 人;直屬幼兒園43所,在園幼兒7909人。
優化環境,科學發展上水平
教育無痕,貴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貴在孕育思想。對於學校來說,優化校園環境無疑是最合適有效的選擇之一。為此,西渡鎮學區從改善學校基礎設施入手,不斷加大投入,按照「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全面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合理布局教育資源、提升教學配套設施,提檔升級中小學教學設施設備,全面提升硬體水平。
寬闊潔淨的操場、美觀明亮的教室、趣味十足的功能室……美麗的校園環境讓人感到格外的舒暢,這是西渡鎮學區所有現代化達標學校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藉助黨和政府重教的東風,西渡鎮學區積極爭取縣局和西渡鎮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努力爭取教育投入,加緊重點項目建設,切實改善教育辦學條件,努力化解城區學校大班額現狀,成效顯著。
△西渡鎮楊柳小學
均衡教育資源配置。重視城區學校的規範辦學,同時注重城郊山村學校的發展,協調公辦民辦「兩條腿」均衡發展,切實辦好西渡鎮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個學生。按照縣城劃片招生政策,努力化解消除城區學校大班額。均衡經費配置,統籌師資力量,添置設備設施,努力縮小城鄉差距、校際差距,最大限度地維護西渡鎮義務教育公平、均衡、持續、健康發展。
全力抓好項目建設。一是大手筆新建學校。為大規模增加西渡鎮學位,長遠化解大班額問題,縣委、縣政府科學規劃,在西渡城區重點新建了兩所大規模高規格的學校。2014年將閒置的原衛校整體移交教育部門,創辦了弘揚中學。該項目於2015年6月正式啟動,一、二期共投入資金3000餘萬元,2015年9月正式招生開學。2016年,在西渡鎮高新技術開發區徵地128畝,總投資約4億元,新建一所能容納5000名學生的高規格、高標準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衡陽縣實驗中學,2016年9月1日正式開學,現有學生共4338人,有效化解了城區大班額。二是高規格改造薄弱學校。2016年至2017年,先後投入1800餘萬元,用於楊柳小學全面改造,改造新建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已建成了兩棟教學大樓,體藝樓正在建設中,綜合樓即將動工建設。2015年至2017年,累計規劃投入3328萬元,用於蒸陽中學、蒸陽小學整體改造。其中投入1696萬元,用於新建校舍,建築面積為12111平方米;投入1072萬元,用於運動場建設;投入560萬元,用於附屬設施配套建設。目前已啟動運動場建設,其它項目規劃和設計工作正在抓緊進行。投入340餘萬元,建設濱江學校塑膠運動場和六個燈光塑膠球場。投入120餘萬元,在清平中學新建了900平方米的綜合樓。投入380萬元,改造陡嶺小學。投入1000萬元,用於英陂中學、秋塘中學、鹹水學校校舍的維修改造和配套設施建設。投入20餘萬元,在西渡中學新建兩個燈光球場。各項目學校嚴格按照縣教育局的規劃文件,遵循項目建設要求,主動作為,上下聯動,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啟動,早完成,以確保項目如期交付。對不能及時啟動的項目,提前報告並努力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及時調度,以儘早解決問題,確保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教育現代化、信息化裝備走進課堂,也成為硬體建設水平提高的重要「法寶」,在教學實際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此,西渡鎮學區順應形勢,因時而動,加強「三通兩平臺」建設。今年,全力保障鎮內完小以上的學校全部實現10兆光纖到校,中學建立校園網,並裝備一定數量的「班班通」和錄課教室。
△建設中的弘揚中學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在硬體建設的同時,全鎮各校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標語、板報、文化牆、宣傳欄、校史室等,處處滲透育人氣息。同時,學區還適時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試點,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大大提升了學校發展品位。
「我們竭力改善環境,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在更加良好的氛圍裡幸福學習、健康成長。這些年,我們想方設法改善學校硬體,將公用經費最大限度用於教學,目的就是要徹底解決城區入學難、農村小班額、辦學效益低等問題,讓城鄉孩子上好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從而最終實現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目標……」對於學校環境的改善,西渡鎮學區主任陳衛華如是說。
夯實師資,隊伍建設添活力
「在我們的節日裡受到如此隆重的表彰和嘉獎,我感到非常自豪。今後,我會再接再厲,在教師崗位上奉獻更多的光和熱……」今年9月,在衡陽縣西渡鎮舉行的慶祝第33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上,西渡鎮蒸陽中學的語文老師鄧美英激動不已道。
據了解,鄧美英從教19年,一直是一名「一線」教師,有過付出也有過委屈,但是學生的成長、家長的信任一直讓她為「教師」這個職業感到自豪。
和鄧美英老師一樣,此次受到表彰的還有其他168名優秀教師。「為營造『黨政重教、群眾支教、教師樂教』良好氛圍,鎮政府還專門拿出了近30萬元的專項資金以資嘉獎,以激勵和保障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西渡鎮鎮長溫松柏介紹道,「這樣的獎勵力度在西渡鎮還屬首例。」
△濱江學校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鄉村教育發展的突破口,主要在於基層教師,要引導廣大青年教師、優秀教師,往基層走,往鄉村流。」談及教育發展,衡陽縣教育局局長肖高登意味深長道。他認為,要推進西渡鎮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必須從政策和機制上去推進,要建立「能者上,庸者讓」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讓優秀管理人才脫穎而出。
思路決定行動。近年來,為夯實師資力量,西渡鎮學區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為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打造高效管理團隊。建立「能者上,庸者讓」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學校校長、管理人員樹立「向我看齊」意識,身先士卒,當好表率,勇挑重擔。今年秋季,學校管理幹部全部到一線任教,尤其是楊柳學校有8名行政人員擔任班主任和語數主科教學,目前所有教師已到崗上課。要求校長、管理人員要重視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給自己劃年齡界限,真正做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要做到敢於擔當,在新常態下,敢想敢做,敢於負責;要加強廉潔自律,堅守黨員基本底線,要心存敬畏,嚴格自律。
△西渡鎮初中女子排球賽
打造一流教師隊伍。一是建立教師交流機制。根據《西渡鎮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7-2010)實施方案》的要求,建立和完善鄉村教師長效補充機制。各校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班額、生源情況統籌教職工編制,對外借和離崗教師,限期辦理返崗手續,違反編制管理規定的單位或個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學區還根據學校布局結構調整、不同學段學生規模變化情況等,及時統籌分配、安排教師,實施從超編學校抽調老師到薄弱學校支教制度。提倡超編學校督派優秀教師到薄弱學校支教,城鄉教師相互交流學習,共同提高,實施「三個優先」和「兩個獎勵」。「三個優先」即對支教人員評優評先優先,職稱評聘量化計分加分優先、提拔使用優先。「兩個獎勵」是在每學期末的支教教師考核中,對考核為優秀的教師,每個月補助生活費400元,考核合格每個月補助生活費300元,考核基本合格則每月補助生活費100元;支教教師享受原學校和受援學校雙邊待遇。二是激發教師工作積極性。建立健全教師評價考核機制,讓優秀教師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有更多的獲得感。三是重視教師培養培訓。鼓勵教師自學成才,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外出培訓與交流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學校的教師。採取校本教研與區域交流相結合等方式,切實解決困擾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瓶頸問題。抓好教師教研活動,大力開展教學比武活動,認真開展「一課一名師」評選,達到以優促學、以學提質的目標。四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狠抓教師有償補課、排座位收受紅包、誘導學生購買教輔資料收受回扣等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成立了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各校召開了專項整治工作動員會,層層籤訂了責任狀,並不定期組織明查、暗訪,發現問題就及時予以糾正和嚴肅處理。今年9月19日,學區在全鎮範圍內統一「查書包」,檢查老師是否有意要求學生買課外書籍,做到誰發動誰出錢。與此同時,在新學區成立後,以規範學生座位編排為實破口,制訂了「高矮定前後,左右順時轉,區間內滾動,半月一輪換」的座位編排規則,獲得了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的一致稱讚。
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有效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快速成長,全鎮各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教育質量逐年攀升。
教學為本,教育質量上臺階
教學質量是教育發展的生命線。因此,西渡鎮學區始終將「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理念貫穿於各級各類教育全過程,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開創教育工作新局面。
△衡陽縣西渡鎮聰明寶貝雅恩園
狠抓常規管理。學校要出質量,主要在抓平時,抓常規。為此,學區重視抓好學生在校一日常規、班主任管班常規及教師教學常規,特別注重抓好教師備課、上課、閱卷、輔導等工作。堅決杜絕工作隨心所欲,敷衍塞責的情況;堅決杜絕課上不講重點,課外組織學生開小灶謀利益的現象,學區將每年對各校常規管理情況開展檢查評比,反響良好。
打造高效課堂。「成功在課堂,失敗在課堂,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成為各校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大法寶。老師們採取靈活有效的教育教學方式,精心組織每一次課堂教學。有條件的學校則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大教學容量,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同時,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堅決杜絕滿堂灌,禁錮學生思維。
抓好素質教育。著眼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按省廳要求上好每一堂課,加強音、體、美的教學,辦好興趣小組,使學生們各有所長,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素質教育成效明顯。2016年,西渡鎮初中排球運動員在市、縣比賽中獲得第一名,中小學生參加縣「三獨」比賽分獲一、二等獎;該鎮學生參加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在衡陽市中小學生「爭創文明家庭——致家長的一封信」活動中,楊柳小學戈嘉慧、蒸陽中學廖佳依等多名同學獲獎。蒸陽中學、西渡中學、光華中學代表西渡鎮參加衡陽縣「小先生·十五志於學」國學大賽衡陽縣初賽,光華中學獲一等獎,蒸陽中學、西渡中學均獲二等獎,光華中學代表衡陽縣參加市賽,獲全市第二名。西渡鎮中心學校團組織被評為衡陽縣「五四紅旗團組織」。
重視幼兒教育。根據《衡陽縣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該鎮將學前教育納入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並在保障幼兒園建設用地、政策優惠、師資配置、幼師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開創了公辦和民辦幼兒園競相發展的良好格局,全鎮在縣三年學前入園率100%。近三年來,創辦了中心幼兒園1所,新辦民辦幼兒園12所,市二級幼兒園16所,普惠性幼兒園31所,其中,湧現了聰明寶貝幼兒園、迪斯尼幼兒園、元培幼兒園等優質幼兒園。
△衡陽縣實驗學校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在當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衡陽縣西渡鎮學區牢固樹立「抓教育就是促發展、抓教育就是惠民生、抓教育就是打基礎」的理念,大力推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幅「甘霖盡灑、桃李滿園」的教育發展新畫卷,正在西渡大地徐徐鋪展……
(本文圖片均由西渡鎮學區統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