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行深耕「銀政合作」 發力長三角一體化、科創、普惠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交行深耕「銀政合作」 發力長三角一體化、科創、普惠

作者: 周艾琳 陳多多

[ 大型銀行的優勢是規模大、管理規範以及國有品牌,這往往是政府願意合作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交通銀行也深耕銀政合作,在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支持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助力地方政府工作、推進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績。 ]

[ 據了解,交行境內37家省直分行中位於長三角地區的有7家,已實現長三角地區4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機構全覆蓋。 ]

[ 目前交通銀行在長三角全融資總量近2萬億元,其中G60科創走廊區域佔比近50%。 ]

[ 江蘇省分行大力支持江蘇省地方債承銷工作,今年已完成六批次超200億元的承銷,有效支撐了全省棚戶區改造、汙染防治等重點工程的推進。 ]

大型銀行的優勢是規模大、管理規範以及國有品牌,這往往是政府願意合作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交通銀行(下稱「交行」)也深耕銀政合作,在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支持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助力地方政府工作、推進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績。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已於12月1日發布,長三角一體化有望加速。就整體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而言,交行不斷發揮「銀政合作」的優勢,在政府重大項目及重點任務上給予各項金融支持。

長三角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中,歷來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去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進入全面提速的新階段。交行作為總部在滬的唯一一家國有大型銀行,將區域優勢和「走國際化綜合化道路,建最佳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優勢有機融合,深化長三角地區金融機構之間的協同,有力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交行境內37家省直分行中位於長三角地區的有7家,已實現長三角地區4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機構全覆蓋。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包含26個城市(上海1個、江蘇9個、浙江8個、安徽8個),交行的各地分行也各具特色。

以上海為例,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中國的經濟中心,大量大型集團及跨國企業將總部設立於上海,交行上海市分行也發揮了總部經濟優勢。交行上海市分行聚焦政府「三區一廊」重點區域建設,研究探索針對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虹橋商務區、自貿區新片區及G60科創走廊的特色服務方案,與區域管委會形成對接,在政府重大項目及重點任務上給予各項金融支持。

銀政合作搭建金融「虹橋」也就是近期的突出案例。11月11日,交行上海市分行與上海虹橋商務區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此次籤約是交通銀行與上海虹橋商務區等機構共同成立金融創新聯合實驗室後的又一次攜手,雙方將圍繞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這一主題,在國際貿易業務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區域科創業務發展、共建一流商務生態等方面深化合作,探索重點領域開放的先行先試,全力將虹橋商務區建設成為國際化中央商務區和國際貿易中心新平臺,助力虹橋商務區在重塑上海城市發展形態格局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助推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此外,交行上海市分行也深度參與上海自貿區及自貿區新片區建設。例如,上海市分行成立了自貿區新片區分行,組建了自貿區分行信貸團隊、重大項目攻堅團隊以及自貿區與離岸業務專業團隊「三支力量」,發揮「內引外聯」優勢,持續提高自貿區業務創新和金融服務水平,全方位服務臨港自貿區新片區,實現了多項業務首單。

9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滿月之際,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16家金融機構開展集中簽約儀式。臨港一直是浦東改革開放的前沿與熱土,交行已深耕於此十二餘年。作為唯一一家總部在滬的中管金融企業,交行積極響應和主動服務這一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未來,交行將緊緊圍繞新片區「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的要求,以交行金融服務的「四大優勢」和「四化服務」特色,助力新片區發展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標杆。

具體而言,四大優勢分別包括;發揮總部在滬優勢、推進服務一體化,加強總分行一體化經營,推動區域業務聯動,提升集團協同服務能力;發揮綜合經營優勢、促進服務便利化,充分發揮全牌照經營優勢,全面對接新片區「6」+「2」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制度體系,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發揮特色跨境優勢、支撐服務自由化,依託交行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的23家海外銀行機構,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的自貿區產品體系;發揮科技創新優勢、打造服務數位化,支持堅持科技引領,設立新片區智慧服務平臺,為新片區金融服務提供技術和人才保障,助力新片區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建設。

金融支持長三角G60科創走廊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部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已被寫入國家戰略。產業體系和協同創新體系,是G60科創走廊的發展內核。交行也無疑是金融支持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表率。

目前,該走廊已集聚七大產業集群龍頭企業845家,2018年產值達2.6萬億元。擁有張江高科技園區、蘇州工業園區、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等42個科技產業園區的九城市2018年R&D研發投入達到1598億元。去年9月,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先進位造業十大代表性集群」,G60科創走廊位於前列。數據顯示,在2016~2018年間,共新設立各類市場主體84051戶,同比增長69.84%。

為有效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交行精準對接區域項目,強化企業金融支持,深化與G60科創走廊在新能源、機器人、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新型產業的合作,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先後支持上海電氣、科大訊飛、科沃斯、海康威視、超威集團、埃夫特機器人等220餘個新項目。

11月8日下午,金融支持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政策發布會舉行。會上,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了《金融支持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服務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明確了15條政策舉措,聚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重點支持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七大產業的先進位造業企業發展。並成立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金融服務聯盟,籤約一批重大項目。

交行行長任德奇在會上致辭稱,交行充分發揮總部在滬優勢,提升集團協同服務能力,相繼出臺了《長三角區域集團客戶管理流程優化和授信支持政策方案》《長三角區域集團客戶營銷服務與授信管理一體化試點方案》等新政策。同時通過在長三角區域優先試點授信管理一體化新流程,集交通銀行全系統之力支持G60科創走廊發展,擴大政策優勢的輻射效應。

他也表示,目前交通銀行在長三角全融資總量近2萬億元,其中G60科創走廊區域佔比近50%。作為一家總部在滬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交行正持續構建全方位合作格局,打造產融結合新高地:聚焦G60新興產業發展特徵,牽頭成立G60科創走廊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引入行業智庫及專家團隊,設立「科技金融服務創新實驗室」;順應「網際網路+金融」新形勢,強化區塊鏈技術等金融科技的運用;構建「交銀跨境e金融」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推動科學化、市場化、一體化的信用信息體系建設;發揮集團國際化綜合化優勢,於今年4月通過交銀國際發起設立了聚焦科創板擬上市企業的銀行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目前已投資上海星環科技、蘇州序康基因等在內的三個項目。

當時,交行長三角推進辦主任、上海市分行行長徐斌代表交行與11家銀行、人民銀行上海總部、G60科創走廊聯席辦公室等單位籤署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發布的《方案》。下階段,交行將與區域內金融同業一起,切實踐行服務實體經濟使命,強化落實《方案》,全力以赴助力G60科創走廊新的發展,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貢獻更大的力量。

對接政府需求、創新合作機制

交行各地分行也不斷整合交銀系統資源,對接政府需求,並在合作機制上不斷創新。

例如,江蘇省分行大力支持江蘇省地方債承銷工作,今年已完成六批次超200億元的承銷,有效支撐了全省棚戶區改造、汙染防治等重點工程的推進。其次,江蘇省分行密切關注江蘇省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及債務化解的相關政策,梳理並明確政府債置換的相關準入要求和審核重點,在合規的前提下加大與各級地方政府和融資平臺的對接,有效化解政府債務,保障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持續推進;江蘇省分行還積極對接江蘇省政府機構改革工作,關注民生社保領域的全新需求,第一時間對接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完成基本戶開立,提供高質量結算服務,並完成擁軍卡發行的行內審批流程。在江蘇省職業年金公開招標中,以優質的服務方案獲得最大份額承辦資格。

交通銀行無錫分行作為總行在長三角區域內直屬管理的市級分行,始終堅持將自身優勢融入發展大局,主動對接滿足區域政府類企業的融資需求,大力支持政府重點重大項目投資建設,實現與區域發展「合拍共舞」。交行於2007年起與無錫市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建發」)開始業務合作,多年來,戰略性合作穩步提升。無錫市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是無錫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作為無錫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主體,無錫建發主要承擔市政道橋、環境綠化、重點水利、太湖水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投融資工作。

2013年交通銀行無錫分行為《平安-無錫建發債權投資計劃》開立了 30 億元融資性保函,為無錫市場首單險資債權投資計劃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支持無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並促成了交行與無錫市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2015年,無錫地區同業首筆15億元債務優化貸款成功發放,起到了良好的行業示範作用;2016年,與交銀租賃合作的9.2億元融資租賃業務落地投放,交行集團全牌照優勢在同業競爭中日益顯現;2018年,交銀施洛德資管為無錫建發子公司財通租賃設計並發行了9.15 億元資產支持計劃,為租賃公司資產出表、滿足風險槓桿率提供了全新的路徑;截至2019 年,交銀國際以聯席簿記管理人及牽頭經辦人的身份,協助無錫建發發行了兩期合計 6億美元境外債券,促成無錫地區首單國企海外發債業務成功落地。「小切口,大合作」,一體化的聯動協同,不僅增加了如無錫分行等地區分行服務客戶的能力與信心,也為客戶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金融支持。

銀政合作、高效利用數據信息服務小微

近年來,國有大行也在通過與政府的合作,高效利用數據信息服務小微企業。從2018年10~11月開始,支持民企的相關政策集中出爐,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紓困基金等一系列措施紛紛落地,國有大行更是在扶持民企方面扮演了「排頭燕」的角色。目前,2019年已進入尾聲,民企紓困已過一年。

就這方面的銀政合作而言,一方面政府層面擁有眾多關鍵數據信息,一旦與銀行共享,便可拓展諸多業務領域;另一方面,政府也可搭臺,引進銀行、擔保、保險等多方共同解決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緩釋。

就數據信息方面的合作,交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相關負責人提及,大行可與工商、稅務合作,強化政府信息運用,順應數據化信息化市場趨勢,例如開發「線上稅融通」等全線上標準化小額信用貸款產品,實現線上辦理融資服務。利用客戶在交行結算資金、客戶涉稅信息等,主動為誠信納稅的小微企業提供小額循環信用貸款,幫助小微企業降低融資門檻,節約企業上門次數、提高信貸效率。此外,銀行也創新開發了稅融通外部引流通用對接系統,實現第三方平臺可幫助推薦小微企業申請小微信貸產品。

一般而言,企業憑納稅信用及繳稅記錄即可申請辦理「稅融通」,最高100萬額度。從申請、籤約、提款到還款,客戶無須準備紙質材料,全程在線申請,5分鐘內即可獲得額度。用款1萬元日息最低只要1.51元,且可以做到隨借隨還,無需抵押擔保。和傳統產品相比,「線上稅融通」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系統實時審批,實時獲知可貸金額和審批結果。

值得一提的還有交行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合作,該合作採取自上而下、共擔風險的方式,

一般政府建立風險補償基金,貸款出了壞帳,銀行承擔20%左右,政府補償基金等多方承擔80%左右,有了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加入,銀行對於部分企業的貸款意願將加強,同時也可以降低企業獲得貸款的成本。

2020年支持民企小微的任務仍將持續,但監管層在關注扶持民企的同時,也開始更為強調銀行的風險把控,預計明年對扶持民企小微方面的考核指標將更加細化。交行未來將進一步加強科技賦能,加強對風險防控薄弱環節的統計監測,提升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自動化、精細化風險管理能力,推進模型細分、監控優化、規則及政策管理等。

相關焦點

  • 從50萬到4個億,交行「四專」模式支持科創企業大發展
    提到因交行的科創普惠行動而獲益的典型案例,比較突出的是江蘇邦融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邦融」),企業從指紋識別晶片產品到目前的人臉識別,發展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用以開拓市場、擴充人力、加速研發。交行於2017年通過「蘇科貸」為邦融發放200萬科技貸款。目前,邦融已完成A輪融資,估值2.5億元。
  • 聚焦小微企業融資痛點 交行普惠發力產業鏈金融
    近五年來,交行普惠產業鏈規模年均增幅達69%,不良率維持較低水平。作為首批與人行徵信中心籤署中徵應收帳款融資服務平臺戰略合作協議的銀行,交行充分利用平臺優勢,發揮核心企業和政府信用在融資中的增信作用,為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題。早在2018年交行珠海分行就落地了中徵平臺首筆政採貸業線上融資業務,向珠海藍龍勞務派遣公司發放了180萬元純線上信用貸款。
  • 交通銀行助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 四地分行都有哪些特色?
    在此背景下,交通銀行(下稱「交行」)作為總部在滬的唯一一家國有大型銀行,將區域優勢和「走國際化綜合化道路,建最佳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優勢有機融合,深化長三角地區金融機構之間的協同,有力助推長三角區域內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據了解,交行境內37家省直分行中位於長三角地區的有7家,已實現長三角地區4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機構全覆蓋。
  • 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為長三角一體化貢獻金融智慧和力量系列之一
    旨在打破職能界限,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推動建立由交行長三角區域七家分行組成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業務營銷聯席會議」機制,促進協同營銷,打造「同城化」金融服務模式。制定集團客戶營銷服務和授信管理一體化方案,從「一家做全國」模式轉變到「全國做一家」模式,開展協作化服務,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切實解決企業在長三角區域經營發展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籤訂系列人才合作協議
    新華社合肥10月29日電(記者 吳慧珺)29日,在第三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上,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共同籤訂了人才聯合培訓合作協議、技能人才合作共建協議、人力資源產業園聯盟章程等一系列人才合作協議。
  •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這家銀行全面做好金融服務工作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金融是經濟核心,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須金融一體化先行。作為國有大行,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始終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緊抓落實,認真貫徹安徽銀保監局關於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一系列指導意見,積極對接省內長三角一體化政策舉措,充分發揮工商銀行的整體金融創新優勢,全面做好長三角區域各項金融服務工作。
  • CMR產業聯盟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工智慧產業聯盟達成戰略合作!
    G60科創走廊人工智慧產業聯盟正式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在各自領域的核心優勢,共享優質科技資源、創新資源、人才資源,促進行業內資源的集聚整合,持續提升人工智慧及移動機器人產業在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的輻射度和影響力,為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協同創新 開放共享 長三角科技合作凝聚共贏「向心力」
    日前,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分論壇暨長三角科技合作交流洽談會在連雲港市召開,本次會議以「長三角城市合作:新動能、新格局、新作為」為主題,長三角區域內眾多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和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圍繞進一步推動長三角科技合作與交流的相關議題展開討論。  科技成果轉化跨越「死亡之谷」  科技成果的產業轉化過程,被業界稱為「死亡之谷」。
  • 新老朋友「赴約」話人才 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10月28日上午,「赴約」第三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人才峰會的九城市參會人員,陸續來到合肥。他們當中,有初次來肥的「新朋友」,也有多年來與合肥有著密切聯繫的「老朋友」。在28、29日兩天中,大家將共話「人才」,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浙江區域性股權市場改革又落重子 科創助力板開板 首批19家企業...
    」活動在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的先行啟動區嘉善片區舉行。 推進資本市場普惠金融服務50億基金助力長三角科創企業浙江省是上交所科創板企業培育中心首批合作落地的省域。服務基地將圍繞滬深兩市人才板上市培育服務、長三角資本市場一體化服務、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服務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等,為浙江的中小企業提供系統的資本市場普惠金融服務。同時,圍繞科創助力板建設,浙江股權服務集團聯合嘉善縣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發起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科創企業產業發展基金。科創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
  •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範園區評估結果揭曉 蜀山區成為全省...
    7月2日,2019年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範園區評估結果揭曉,長三角地區三家單位入選優秀等級,蜀山區環境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合肥蜀山經濟開發區)作為全省唯一單位獲評優秀。2019年10月25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合作示範園區」正式落戶蜀山,成為蜀山區融入長三角開展對接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成為蜀山區環境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目前,園區基本形成「環保技術研發—核心基礎零部件生產—環保裝備製造—環境治理、環保工程及環保服務」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2020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後記
    「一體化」指引下,三省一市交通、科創、人才、資源等要素「相向發展」,「新動能」落子如飛、澎湃有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京港高鐵商合段、鄭阜高鐵和徐鹽、連鎮高鐵連淮段陸續通車,長三角高鐵運營裡程4997公裡,居全國鐵路之首,「軌道上的長三角」呼嘯而來;產業鏈協同合作發展不斷深化
  • 長三角精英人才齊聚烏鎮,30項活動共促一體化
    聚焦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在主題選取、內容安排、設計表現上均突出「長三角」元素、體現「一體化」理念。峰會期間,將發起成立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城市聯盟、舉辦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圓桌會、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高峰論壇、長三角人才發展成果展等活動,力爭將峰會打造成為浙江省推動長三角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標誌性活動。規格全面提升。首次升格為省級層面重大人才活動。
  • 上海市政府與國開行達成戰略合作 將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等全面合作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家開發銀行與上海市籤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推進這些合作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今天(7月29日)在滬籤署合作備忘錄。希望國家開發銀行繼續助力上海推進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強化「四大功能」、建設「五個中心」,並在城市更新等領域持續發力,更好支持上海的高質量發展。
  • 長三角醫保一體化,吳江率先納入!
    6月19日,長三角地區醫保一體化工作座談會在浙江湖州召開。
  • 杭州與長三角八城市共繪「科創同心圓」
    包含杭州在內,以及松江、嘉興、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共九個城市組成的G60科創走廊,是長三角產業技術創新的策源區,也是長三角率先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一塊試驗田。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剛剛閉幕,G60科創走廊九城市圍繞科技創新和區域協作,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謀劃布局。
  • 蜀山區獲評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優秀單位
    合肥在線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李燕 劉亞萍)7月2日,2019年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合作示範園區評估結果揭曉,長三角地區三家單位入選優秀等級,蜀山區環境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合肥蜀山經濟開發區)作為全省唯一單位獲評優秀。
  • 教育一體化長三角還缺點啥?
    「教育一體化可以促進長三角教育資源共享,實現優勢互補,提升長三角教育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進而為經濟社會等領域的一體化提供基礎性支撐,有助於推進長三角一體化。」 江南大學教育系副教授田賢鵬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