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醫院主辦召開中藥製劑技術及臨床應用培訓班暨第三屆中藥...

2020-12-17 瀟湘名醫

8月27日--28日,由北京中醫藥學會和北京中醫醫院藥學部聯合主辦的北京市繼續教育項目「中藥製劑技術及臨床應用培訓班暨第三屆中藥傳承發展高峰論壇」在醫院多功能廳召開。國醫大師金世元教授、北京中醫藥學會秘書長王春生、劉清泉院長等領導以及金老弟子、全市醫療機構的百餘位藥學同仁參加論壇。本次論壇同步線上直播,眾多對中醫藥感興趣的朋友相聚雲端,共享學術盛宴。

徐春軍副院長主持開幕式

劉清泉院長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十分重要,應將傳統與現代融合,以提升臨床療效為根本點,中醫、中藥領域的專家共同攜手,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的精華。

王春生秘書長指出,中藥製劑的深入研究是新藥開發的搖籃。用新理念、新思維、新方法對傳統中醫藥製劑進行科學的傳承與開發,是我們中醫藥人的責任和擔當。

學術講座中,國醫大師金世元教授以《鮮藥的歷史與臨床應用》為題,進行了精彩講座。金老表示,有醫就有藥,鮮藥有顯效。鮮藥的應用起源早,用法多樣,往往療效顯著。鮮藥的應用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均有記載;明朝名方「銀翹散」、「五汁飲」中皆有應用;民國至今,鮮藥應用更為盛行,京城「四大名醫」,如蕭友龍、孔伯華、施今墨、汪逢春及其後人都喜用鮮藥。金老表示,中醫要懂中藥。隨著科技發展,振興傳統中藥應用、不斷提高臨床治療功效,功在千秋。

劉清泉院長講座圍繞溫病用藥展開,分享了吳鞠通關於溫病的闡述和分類,及明清兩代醫家不斷完善溫病診治的理論和實踐,結合吳鞠通醫案講解了「溫病三寶: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的組方特點與在溫病救治中的運用,並分享了他在武漢、北京救治新冠患者的臨床體會。

毛克臣教授講座主題是《傳統中藥製劑蜜丸的製備工藝技術》,結合安宮牛黃丸的製備過程,詳細介紹了中藥蜜丸的整個生產流程和工藝。讓我們領略了傳統製藥「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匠人精神。

隨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詹志來副研究員帶來《道地藥材的歷史、內涵及分布》的講座,講解了產地對藥材質量的影響。北京市東城區食品藥品安全監控中心侯揚副主任帶來《傳統飲片經驗鑑別及夏季養護》的講座,介紹了不同中藥材的養護、防蟲知識,分享了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藥材的鑑別經驗。

8月28日,王國瑋教授帶來《千年古方》的講座,介紹了蘇合香丸和牛黃清心丸的歷史由來和傳承。北京中醫藥大學裴雪重教授圍繞《用科學方法研究紅樓夢藥方和版本》展開講座,分析冷香丸的組方、藥效、藥理及現代醫學的驗證結果,並對《紅樓夢》的歷史版本進行了論證。

「人命至重,貴於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中藥的製備技術很重要,而直面患者的中藥調劑技術同樣重要。北京中醫藥大學翟華強教授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金豔副研究員分別分享了《國醫大師金世元中藥調劑學術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講座和《國醫大師金世元傳統調配視頻紀錄片》。翟華強教授詳細介紹了金老「立德、明理、授業、解惑、傳道」的中藥調劑學術思想和工匠精神。金豔副研究員則通過視頻資料,展示了金老在藥櫃前進行中藥調劑的親身示範,盡顯閘櫃精神和大師風範。

藥學部主任吳劍坤總結髮言,感謝與會專家的精彩講座。今年是第三屆中藥傳承發展高峰論壇,既延續了前兩屆的傳承特色,又融入了現代前沿研究。中藥傳承,習古、化古而不泥古;發展創新,源於傳承經典。

參會學員表示,大會培訓內容豐富,名師匯聚,傳道授業解惑,為線上線下的藥學同仁和中醫藥愛好者帶來一場豐盛的學術盛宴。期待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提高專業素養,為發展創新中藥做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北京中醫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學會通知】2020年中藥製劑分會學術年會暨中藥製劑的傳承與創新...
    【學會通知】2020年中藥製劑分會學術年會暨中藥製劑的傳承與創新培訓班於11月27日-29日在紹興… 2020-11-09 1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召開第三屆中藥臨床評價關鍵技術論壇的通知(第一輪)
    關於召開第三屆中藥臨床評價關鍵技術論壇的通知(第一輪) 2020-08-14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藥監局召開《藥品管理法》培訓暨傳統中藥製劑備案工作座談會
    11月29日,為貫徹實施《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法》,切實做好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製中藥製劑的備案管理工作,省藥監局在運城市召開《藥品管理法》培訓暨傳統中藥製劑備案工作座談會。省藥監局、運城市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員和運城市部分醫療機構負責人參加會議。
  • 醫院經典價廉中藥製劑長期斷檔 因生產門檻太高
    最近,他來到北京中醫醫院,醫生給他開了一種便宜的黑色藥膏,很快就痊癒了。據了解,這種具有百年歷史叫做黑色拔膏棍的藥膏已斷檔多年,最近才重獲生產。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周東梅說,按照傳統方法炮製的丸、散、膏、丹,僅限於醫療機構內部使用,被稱為中藥院內製劑。黑色拔膏棍就是其中之一,用於治療慢性溼疹等皮膚病,這是醫院在整理著名中醫專家趙炳南臨床經驗方時發現。
  • 北京中醫醫院協辦第五屆糖尿病足中西醫結合辨治精粹學習班暨慢性...
    11月7日,"第五屆糖尿病足中西醫結合辨治精粹學習班暨慢性皮膚潰瘍診療研修班"在京舉辦。本次會議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和北京中醫藥學會主辦,北京中醫藥學會外治專業委員會承辦,北京中醫醫院及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王玉章名家研究室、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房芝萱名家研究室、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呂培文名家傳承工作站以及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呂培文傳承工作室共同協辦。國家級名老中醫呂培文教授、北京中醫醫院瘡瘍血管外科主任徐旭英分别致詞。
  • 山西省中醫院已免費向一萬多人發放獲批的中藥製劑
    山西省中醫院2月18日召開防治新冠肺炎中醫方案應用暨五種製劑獲批新聞發布會,省中醫院已免費向一萬多人發放獲批的中藥製劑,為我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貢獻了中醫智慧。,從易感人群、輕症、中症、重症、恢復期患者入手,凝練出防治新冠肺炎的五種不同方案,2月14號,益氣除瘟顆粒、除溼清肺顆粒、解毒護肺顆粒、葶藶瀉肺顆粒、補肺健脾顆粒等五種製劑通過了省衛健委、省藥監局的批准。
  • 北京首個中醫發熱門診今日開診 專備兩劑抗疫中藥製劑
    本報訊(記者劉歡)今天上午,北京中醫醫院全新打造的發熱門診正式啟用接診。該院新建的發熱門診樓建築面積達1800平方米,不僅配置獨立CT室、負壓留觀病房、負壓手術室,還將為發熱患者提供「一人一方」的中醫診療服務。這也是北京地區首個開診的中醫發熱門診。
  • 河北省藥監局批准6種防治新冠肺炎中藥製劑
    河北省藥監局批准6種防治新冠肺炎中藥製劑 2020-02-28 0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簡述中藥破壁飲片的臨床應用研究
    作者:小米蟲中藥破壁飲片是將符合法定標準的具有細胞結構的植物藥材通過現代超微粉碎技術,粉碎至粉體粒徑D90<45μm(300目以上),供直接口服的粉末中藥飲片。中藥破壁飲片具有質量均一,煎煮方便,不加任何輔料保留全成分,藥材溶出率高等優點。藥材利用率提高的同時藥效增強,因此,中藥破壁飲片在臨床研究應用上備受青睞。
  • 「2020版中國藥典中藥標準及檢測技術專項培訓班」在杭州召開
    >begin--> 日前,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聯合省藥學會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成藥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藥標準及檢測技術專項培訓班在杭州順利召開。本次會議以宣貫培訓2020新版藥典為目的,為參會人員搭建了良好的學習交流平臺,進一步加深了省內中藥生產企業和藥品檢驗機構對新版藥典及相關指導原則的了解,切實解決新法規在運用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充實了一線技術人員的中藥檢驗知識儲備,明確中藥檢驗領域的發展方向,對提升全省藥檢系統中藥檢驗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國家食藥監總局:傳統中藥製劑將實施備案管理
    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第三十二條中有關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起草了《關於對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製中藥製劑實施備案管理的公告(徵求意見稿)》(全文及起草說明附後),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粵澳中藥製劑孵化平臺初見成效 推動兩地醫療臨床合作
    馮推順 攝中新網廣州12月16日電 (蔡敏婕 李婷婷)廣東省藥監局行政許可處四級調研員吳波林1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作為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的創新孵化平臺,粵澳醫療機構中藥製劑中心建設初見成效。未來一年,該製劑中心將承接更多粵港澳大灣區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的委託研發及配製工作,推動粵澳兩地醫療臨床及學術相互交流與合作。
  • 經典名方中藥複方製劑開發的淺思
    現供職於北京振東光明藥物研究院,主要從事中藥新藥開發及質量評價研究。   迄今共發表學術論文 6 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 3 篇,SCI 收錄 2 篇,中文核心 1 篇;申請發明專利 2 項。
  • 關於新冠,中藥經典名方,守正創新,聽聽中醫藥大咖都怎麼說……
    11月29日,《中華中醫藥協會醫院藥學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中國藥學會臨床中藥學臨床委員會年會暨北京中醫藥協會中藥人才培養工作委員會年會》於北京河南大廈成功舉辦。會議現場 ▲ 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中西醫結合肝病中心主任、中國藥學會臨床中藥學專委會主任委員肖小河,中國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執行副院長馮錄召,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民族藥檢定所長馬雙成等數位中醫藥大咖齊聚於此進行經驗分享與學術探討
  • 王階:重視院內中藥製劑研發 提高臨床療效
    新華健康3月11日消息 (孫慧)「重視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研發,促進臨床療效提高。」    王階說,目前,這三條基本原則在臨床有了更多的創新。如在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重大疾病的早期預防階段,應用「治未病」理念來進行治療。在「治未病」的科學研究上,通過冬病夏治等方法,使冬天有咳嗽哮喘的人在夏天通過貼敷消喘膏,利用中醫中藥的方法有效緩解病痛。「治未病」是以預防為主,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
  • 了解中藥,熱愛中藥,用好中藥!
    本屆民族中藥專業論壇,由福建省中藥材產業協會主辦,福建松輝醫藥有限公司、泉州福惠藥業有限公司、福建歸真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承辦,泉州市中醫藥學會協辦。論壇主題為『因為了解,所以熱愛』,旨在弘揚國藥,健康民生,讓全球華人了解民族中藥、熱愛民族中藥、用好民族中藥!據組委會介紹,論壇計劃每年一屆,每屆主題不同。
  • 新時代 中藥製劑傳承發展要注重這三點
    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治學精神,辨析中藥製劑及相關藥物概念內涵,有利於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中藥製劑是中醫藥臨床應用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中藥製劑研究是方劑研究概念內涵的拓展延伸。旨在研究以中藥飲片為主要原料,由無形的「方」製成有形的「藥」的技術、方法、規律,尋求處方、劑量、劑型、工藝四要素各自安全有效的最佳契合點。
  • 經典價廉中藥停產 「靈驗藥膏」為何消失
    最近,他來到北京中醫醫院,醫生給他開了一種便宜的黑色藥膏,很快就痊癒了。據了解,這種具有百年歷史叫做黑色拔膏棍的藥膏已斷檔多年,最近才重獲生產。  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周東梅說,按照傳統方法炮製的丸、散、膏、丹,僅限於醫療機構內部使用,被稱為中藥院內製劑。黑色拔膏棍就是其中之一,用於治療慢性溼疹等皮膚病,這是醫院在整理著名中醫專家趙炳南臨床經驗方時發現。
  • 院內中藥製劑難出門,於聖臣委員:降門檻促其服務大眾
    面對今年的疫情,結合自身多年醫藥行業的工作經驗,來自醫衛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於聖臣5月24日提出了《弘揚中醫傳統文化推動中藥製劑研發》的提案。他表示,至今許多院內中藥製劑宛如「閨中少女」仍邁不出醫院大門,有關部門應降低審批門檻通過廣泛應用讓更多患者受益。
  • 《中藥配方顆粒臨床應用國際專家共識》正式發布——濰坊市中醫院...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4日訊 2020年11月28日,由TMR(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出版集團主辦、培力集團承辦的第一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論壇在中國貴州隆重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