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大學每月生活費2000,畢業後月入1500,為何很多人還願意上大學?
有些人面臨著進入大學,這可是幾百萬大學新生從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走進了大學校園當中,開啟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但是如果說到大學的話,很多人也會想到自己可以自由了,那麼其實在這個「自由」的背後,大部分的人還是需要家裡的資助的,畢竟很多人還沒有經濟能力去承擔自己的每個月的生活費,其實對於在之前高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可以一周回一次家的,那麼大學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是在自己家鄉上大學了,所以可能一學期才會一趟家,那麼在外生活的話,難免向家裡拿生活費,那麼一個月拿多少生活費就是一個問題了。很多人也會好奇現在的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的話,我們並不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值,但是根據一些網上的調查數據,我們也是能夠大概的知道現在大學生的生活費一般會是在多少。其實隨著現在的社會發展,現在一般大學生的每個月生活費少的會在一千塊左右,大部分的人生活費會是在一千五左右,有一部分人的生活費會是在兩千塊以上,其實這樣去細算的話,也就是一天的開銷在三十塊到六十塊之間,那麼這些也是包含了日常的一些開銷,買買衣服、鞋子,有些女孩子還買化妝品。那麼看到這裡大家就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的大學生畢業之後,每個月的工資也差不多在兩千塊左右,甚至有的只有一千五百塊,那麼很多人都會覺得上大學還有什麼意義呢?最後工作能夠拿到的薪資都還沒有自己從家裡拿到的生活費來得多,掙這麼少。還有就是上大學的那些學費還是沒有算進來的。但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人願意去上大學呢?其實主要還是有以下的這個原因的。
第一個就是:上大學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標配。現在的大學新生適齡人群,正好是計劃生育嚴格執行之後的這一群人群,相比之前的學生來說,其實算是少了很多的,但是大學的招生人數並沒有減少,所以說對於現在的人來說考一個大學並不是非常難的事情,所以說上大學成為了一個標配一樣,根本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算是沒有什麼天賦的話,那還是需要讀一個大學的。
第二個原因就是現在的大學生的就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現在每一年都是有幾百萬的大學生畢業進入到社會當中去參加工作,不過每一年企業所增加的崗位都是有限的,甚至有一些根本就沒有招聘,還有就是對於應屆畢業生他們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應屆畢業生,很多時候還有一些往屆畢業生的競爭,所以說現在的大學生畢業之後找工作,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有很多的用人單位搶著要了,還有就是企業的買方市場都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所以他們會更希望自己能夠用最少的工資去找到能力更強的人,當然也就是樂享其成了,所以也就是這樣的原因,才出現了大學生畢業之後的薪資一個月一千五百塊,甚至還有更低的工資,其實就算你不願意,但是還是有其他的人是可以接受這樣的工資的,其實像是這樣打破了「底線」之後,整體市場的價格也就會整體都被拉低了。
第三點原因就是一些大學生缺少核心競爭力。對於企業單位來說,他們都是希望能夠招聘仁慈啊,希望招到能夠為企業創造出價值的人,但是現在的大學生,四年的大學生涯其實並沒有教到他們太多的東西,或者是說他們並沒有學習到太多的東西,完全就是在「享受」大學生活,四年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學習到什麼,增加的也許只有年齡,他們能夠做到的事情很多時候可能都不如一個高中生,所以說用人單位給到他們的薪資也就大大降低了。
其實整體上來說的話,現在上大學的成本是提高了,在這當中包含著學費以及不低的生活費,很多的人更是抱著混文憑的心態去上大學,其實這樣的心態是不行的。因為如果是這樣去上大學的話,到最後你什麼都沒有學到,可能讀完這四年的大學,你最後都賺不回每個月都生活費,大家都不希望這樣的尷尬局面出現在自己身上吧,所以說還是要好好的利用時間,利用資源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夠讓自己以後有更強的實力去和別人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