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 | 1500元-2000元!大學生活費兩年漲了500元!來看調查結果!

2021-02-19 山東高考指南

又是一年開學季,家長們不僅要為即將步入大學的學生準備開學的行囊,當然少不了的還有生活費。近日,一位大一女生的「投訴」登上了微博熱搜,該生向家長索要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遭到了拒絕,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有人說4500太高,也有人說在大城市消費本來就高。昨天,小編在微信上與大家討論過這個問題,還沒看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回顧一下:

重磅 | 新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費被拒上熱搜!大學生活費到底多少才合適?

在昨天的推送中,小編還做了一個調查,徵集了咱們山東高考指南的家長粉絲對生活費問題的看法,今天,小編的同事也去省城各高校問了一下山東學生的生活費情況,一起來看結果!  

熱搜中的大一新生向家長索要4500元的生活費遭到拒絕,那麼每個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是合適的?山東的家長一般會為孩子準備多少生活費呢?

對此,記者面向家長就生活費問題進行了調查,截至記者發稿,共有500多人參與了「山東高考指南」的此次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4%的家長提供的生活費在每月1500元左右,35%的家長會為孩子提供2000元左右的生活費,兩者相加佔到了參與調查總人數的79%,其中會為孩子提供3000元左右生活費的家長僅佔4%,僅有4人選擇為孩子提供3000元以上的生活費。

記者注意到,從此次調查的結果來看,生活費金額主要集中在1500至2000元左右,選擇1000元及以下的家長只佔9%,就在兩年前本報進行的類似調查中,這一金額佔比高達40%,在2017年進行的調查中,提供1500元左右生活費的家長同樣佔40%,而選擇提供1500-2000元生活費的家長僅佔16%。從最近兩年的調查結果看,家長們為孩子提供生活費的整體水平提升了500元左右。

2017年數據↑↑↑

在這一事件中,這名新生自稱在新一線城市上學,有家長表示,學校所在的城市對於生活費金額的高低確實有比較大的影響。「孩子在上海上大學,消費確實比較高,一般一個月要花掉四五千塊錢,有時候不夠還要臨時再打一些。」王女士告訴記者,就算是這樣的消費金額,與其身邊不少上海本地的學生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從山東走出去的大三學生小超在河南的一座小城市上學,他每月的生活費只有1000元左右,「每個月得算著花才能幹成一件事,如果這個月想買件衣服,那別的支出就要減少。」

而記者採訪到的最高的生活費來自山東藝術學院大二學生小劉,一個月生活費6000元,「平時衣服和化妝品之類的日用品都會在這筆錢裡出,不會再跟家裡要錢。」小劉表示,她每個月最大的消費是買衣服和吃飯。

半數家長願為孩子提供戀愛經費
四分之一家長不支持學生本科談戀愛

在網絡流傳的大學生生活費支出項目中,談戀愛一般都作為花銷相對比較大的單列項目,排除在日常的生活費支出之外,有的家長會為孩子談戀愛提供單獨的「戀愛經費」,記者就戀愛支出也調查了家長的看法。

調查結果顯示,對於給孩子單獨的戀愛經費這件事情,家長們意見分明,表示贊成和不贊成的家長各佔一半,表示贊成的家長認為,給孩子提供戀愛經費可以讓孩子在戀愛過程中不會因為缺錢而虧欠對方,這樣孩子在戀愛過程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

表示不贊成的家長也旗幟鮮明的分成了兩種立場,其中一半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在現有的生活費中合理分配戀愛的支出,而另一半的家長則不希望孩子在本科階段談戀愛。

而使用生活費談戀愛,學生們也有自己的方法,小超與女朋友也會時常一起吃飯,費用往往都是雙方輪流付,「再就是節日的時候送點禮物,我們一般都會買生活中用得到的,兩個人換著買對方需要的。」

對於不少大學生來說,由於課餘時間相對較多,做兼職成了很多學生生活費「開源」的方法。對於學生們「自給自足」,通過勞動掙生活費,家長們普遍表示贊成。

其中63%的家長贊成孩子在大學期間做兼職,但前提是注意安全,不影響學習;另有13%的家長支持學生自給自足,認識到工作不易,更懂得珍惜,兩者相加,支持學生兼職的家長佔到了76%。這一數據比兩年前的調查結果增加了8%。


從今年的結果來看,還有20%的家長不贊成孩子們做兼職是考慮到大學生應以學習為重,不宜做兼職浪費時間。另有極少數家長因為擔心安全問題不支持孩子兼職。

2017年數據↑↑↑

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學生做兼職大多都是為了滿足個人額外的心願,例如更換手機,遊戲充值,購買電子設備、化妝品、背包等等。其中,外出旅遊也是兼職收入的常見用途。「出去玩一般花銷比較大,生活費負擔不起,上了大學也不太好意思單獨向家長要錢。」大三學生小王表示,用自己掙的錢外出旅遊會更有成就感,旅遊過程中也會比較節省,更懂得合理計劃開銷。

對於大學期間的旅遊,家長們也普遍比較支持。84%的家長支持孩子利用大學時間多出去走走,少部分家長出於安全方面的考慮,不太贊成學生出遊。而這一比例與兩年前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

大部分生活費用於休閒娛樂
很多學生都會有「花唄」等超前花費

根據記者走訪調查學生的消費情況來看,受訪中有95%的學生對待吃喝都持「吃飯不算亂花錢」的意見。很多學生都表示,舍友、好友生日出去「搓一頓」已成慣例,偶爾沒課的時候三五人也會習慣性地出去大快朵頤,身邊有朋友想出去吃個「新鮮的」,他們也會跟著出去消費。「一頓飯「AA制」的話,一個人需要花100元錢左右。」山東財經大學學生小曲說。

還有很多大學生會將生活費攢出來用於自己的愛好。山東財經大學的小馬是「文玩」愛好者,他每個月的生活費有1500元,大部分都用來支持自己的愛好了,有時候生活費不夠,還會做一些兼職工作,「受我叔叔的影響,我比較喜歡『文玩』,自己買的會比較多,每個月大約會花1000元左右去購買『文玩』。」

如今,在大學生中,「花唄」、「白條」等超前消費的現象也比較普遍。小峰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學校在濟南市長清區,進入大學後,喜歡交際的他飯局也逐步多起來,幾乎每天都會有朋友邀約出去吃飯,唱KTV,小峰只能硬著頭皮參與。「到了大學,班級聚會、朋友聚餐越來越多,你要是不去,就顯得不合群,平時生活費不夠,只能是用『花唄』來消費」,小峰說,他也曾想過改變自己的「消費狀況」,但平日的交際和吃穿消費讓他每個月都處在「透支」狀態,「就像是一個窟窿,怎麼也補不上。」

記者還發現電子產品是學生產生超前消費的重要原因。小趙就讀於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上學期自己的手機摔壞了,在網絡購物平臺上挑選了一番後,他相中了一款5000多元的手機,因為自己的生活費不夠,於是用朋友的「白條」分期付款購買了這款手機,現在小趙需要從每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中,拿出600多元用以償還貸款。

更多可支配生活費考驗規劃能力
家長支付可用「年薪制」

昨天,當這一話題的討論在山東高考指南公眾號發起,立刻得到了家長們的熱切回應,留言區成了家長們回憶個人學生時光的平臺。「1992年上學,學校每月補貼18元,每月家裡給10元,我還能攢出5元買貼花,一年12個月中了七次末等獎(兩元),都拿來打『牙祭』了。」一位家長留言道。


從二三十年前一二十元的生活費,到如今一兩千元,即便是最近的兩年間,大學生生活費的水準也普遍上升了500元左右。學生手頭可支配的金額增加了,對學生管理資金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了。


王先生在濟南經營著一家餐飲店,他的兒子就讀於菏澤學院,「每個月會給他1800元,我給孩子說過,應該花的就花,別人出去吃頓飯,咱自己也可以跟著出去吃,但是不能太高消費,」王先生說,就算兒子不夠用也不會追加,「在平時,我也會要求孩子記帳。一不夠用就給錢,這樣可不行,孩子會養成不好的習慣,之前孩子的奶奶偷偷給孩子錢,我知道後也制止了。」


曾經在山東商報高考交流群裡學習過的,一位暱稱為「腳印」的大學生家長也分享了他為孩子支付生活費的方法,這種方式類似於「年薪制」,即在每年交學費的時候給孩子的帳號裡打入2萬元錢,學校扣除了這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後,剩下的就是孩子這一學年的生活費。「這樣孩子需要自己控制每個月的支出,如果某個月有花銷比較大的事項,支配起來也更加靈活。」

昨天文章的投票窗口還沒有關閉

大家感興趣可以繼續

通過投票的形式表達您的意見

關於這個話題

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版權說明:本文由山東商報山東高考指南原創,文/記者 鄒元德 宗兆洋,轉載請註明出處。

提醒一下:大家可以根據下方名片裡的群號加入我們的「山東商報高考交流群」,進群的時候要正確填寫驗證信息,小編在群裡等著大家!

如果覺得本文有幫助,點個「在看」

或者轉發分享至「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焦點

  • 2017大學生月生活費調查報告:49.28%高於1500元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調查顯示,49.28%的受訪大學生月生活費高於1500元——  超七成受訪大學生曾陷入「生活費不夠用」的窘境  西南交通大學 白羽 南開大學 伍玉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馬宇平  上個月,一條關於「大學生嫌1200元生活費太少而抱怨母親
  • 大一新生每月1500元生活費夠嗎?父母結合3點,孩子開源節流
    看看相關調查,也聽聽過來人怎麼說1.相關調查2019年,相關媒體記者,在昆明的4所高校裡調查到,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普遍花費在1000元—2000元/月之間不等,有少量學生費用高於2000元/月。2020年,針對大一新生的生活費,網絡上也做了40萬份調查,其結果顯示,大部分孩子的生活費1500元—2000元/月之間,有少部分花費超過3000元/月。這讓有些父母想不通了,認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經濟上「坑慘」?
  • 新生要4500元生活費:2千不夠花
    如今正值開學季,生活費成了不可迴避的話題。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呢?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了解當前大學生每個月究竟使用多少生活費。  生活費普遍在1500-2000元  個別學生3000仍不夠  根據記者走訪調查,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 2000元不夠花?大學生活費多少才合適?
    ;為了多要500元生活費,重慶大一新生離家出走逼父母妥協;調查顯示,近3成在京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超1600元……圖文無關  鍾旖 攝李先生在2000年考入河南新鄉的一所大學,每月生活費大概花160元。圖文無關  張雲 攝2007年進入中國礦業大學的衛衛每個月生活費要2000元。
  • 每月多少生活費夠用 500多人參與本報調查
    對此,記者調查了山東學生的生活費情況,調查顯示,多數家長傾向於每月給孩子1500元至2000元左右的生活費,相比兩年前同樣問題的調查,整體提高了500元左右。但是也有學生一月生活費高達6000元的情況,還有學生愛好「文玩」,甚至有學生為了「交際」,用「花唄」等方式進行超前消費。
  • 大一女生要4500元生活費被拒 大學生活費多少才夠?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遭到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  如今正值開學季,生活費成了不可迴避的話題。  學生說  生活費普遍1500~2000元 個別學生3000元仍不夠  根據記者走訪調查,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少部分在1000~1500元,個別學生在3000元以上。
  • 大學生一個月1500元生活費夠用嗎?
    孩子大學期間,很多家長開始糾結每個月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比較合適。如果兩個大學生家長見面的話第一個探討問題,我相信就是一個月給孩子多少錢了。學生每個月從家長那裡拿到的生活費都不一樣,這個還是要根據具體的家庭情況以及學校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來定的。但是現在普遍的標準是一個月1500-2000元,愛花錢的同學可能連2000塊都不夠,比較省錢的同學可能連1500塊錢都用不完。
  • 每月2000不夠花?各地大學生活費檔次出爐,甘肅意外墊底
    隨著各大高校陸續迎來開學季,大學生的「開學裝備」和消費水平再次成為輿論熱話題。那麼上大學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夠花?不同地域間的學生有何區別?近日,有媒體在北京大學生群體中隨機調查發現,近三成在京大學生每月生活費超過2000元。
  • 大學生一個月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網友吵翻天……
    如今正值開學季,生活費成了不可迴避的話題。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呢?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 西安近六成大學生月生活費800~1000元 你覺得夠花嗎?
    近日,伴隨著開學季,一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大一的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她4500元生活費遭到拒絕,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大學生生活費多少錢才夠花?記者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300名參與調查的西安大學生中,近六成月生活費800元~1000元,半數人認為1000元~1500元足夠花。
  • 女大學生要每月生活費4500元被拒,給多少生活費都「不合適」
    又是一年開學季,今年邁入大學門檻兒的學生們可絕大多數都是「00後」了!在忍不住沉浸於一代新人換舊人時,這樣一條新聞卻突然出現在師師眼前: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
  • 畢業季到來 杭州單身公寓租金三個月漲500元
    僅有的一套電梯房在一個中檔小區,位於16樓,總體條件比前幾套好許多,但租金要4200元左右,每月還要繳300元的物業費。「我們畢業實習收入一個月也就3000元左右,看來只有找合租房了。」小李無奈地說。合租房單間的價格基本上在2000元上下,最低的只要1400元到1500元。
  • 「新三樣」已成「標配」 生活費平均1500元
    9月開始,重慶各大高校陸續開學,這一批被稱為「生於非典,考於新冠」的大一新生,因疫情影響,迎來的開學季和往年不同。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重慶北站和各大高校迎新現場看到,口罩、免洗洗手液、酒精溼巾成為入學「標配」。
  • 孩子上大學,老媽一次只給500元生活費。得知真相,網友吵翻了
    孩子上大學,老媽一次只給500元生活費。得知真相,網友吵翻了大學開學季,特別是對於大一新生,每月給多少生活費,成了不少家長頭疼的事。按理說,生活費多少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孩子大學所在城市不同,消費水平不同,生活費標準自然不同。再者,家庭經濟條件不同,孩子上大學的花費也會有不小的差別。一般而言,大城市、沿海城市,消費水平高,孩子的生活費相對較高,每月2500元左右,也不一定寬裕。
  • 大一新生要每月4500元生活費遭拒!到底多少才夠用?調查顯示…
    被媒體報導後這條新聞今天衝上熱搜第二 「大學裡每月2000元生活費  到底夠不夠?」 早中晚飯,買水果、飲料和零食:5+10+10+20=45,45×30=1350;每周和同學唱歌、看電影、聚餐,大約150,一個月共600;話費網費電費水卡公交卡,一個月120;買衣服、鞋、化妝品、護膚品、日用品每月差不多500;合計1350+600+120+500=2570。
  • 大學生活費2000元算什麼水平?看看最新等級表,就知道處哪個檔次
    第二個檔次:1000至1500元,還算湊合按每天30元的夥食費來算,一個月需要900元,生活費裡有一部分節餘,可以偶爾打打牙祭改善夥食,也可以和同學逛逛街小資一把喝杯奶茶,還可以買點日常用品和水果。比起生活費1000元以下的同學來說,大學生活還算過得去,最起碼不用為一日三餐摳摳索索費盡心思省錢。第三個檔次:1500元至2000元,開銷自由俗話說:倉裡有糧,心中不慌!大學生們手裡有可以自由開銷的生活費,遠離了捉襟見肘的窘困日子,這是大多數大學生的生活檔次。
  • 又一批大一新生要開學了,你覺得一個月生活費1500元夠不夠?
    每到開學季,大一新生的家長們都要考慮很多的問題,因為孩子離家在外,頭一次獨立生活,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學習環境都不一樣,肯定是要考慮周全的。那麼,讓點豹小編來猜一下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是不是學生們的生活費啊!學費既然是國家規定那肯定改變不了,但生活費卻是因人而異,每個同學都不一樣。家長們既想讓孩子學會節約,又不希望孩子受委屈,那麼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給多少合適呢?
  • 大一新生每月2000的生活費夠嗎?父母需了解現實版的大學生活
    文|教育智多星再過一個周左右的時間,將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大一新生也會踏入大學校門,續寫嶄新的人生篇章。據有關新聞報導,某些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僅僅500元,而有的同學每個月生活費超過了5000元,這可比一個普通工人月薪還要高。父母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非常為難,給太多怕孩子鋪張浪費,因為掙錢真的不容易,而給太少又怕孩子受委屈。
  • 大一新生每月2000的生活費夠嗎?父母需了解現實版的大學生活
    文|教育智多星再過一個周左右的時間,將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大一新生也會踏入大學校門,續寫嶄新的人生篇章。每位學子可能還沉浸在忘我的歡樂之中,也可能在焦急地等待著開學日的到來,每天情緒比較激動又有些許緊張,更多的或許是對未來四年校園生活的憧憬。
  • 新生問父母要4000元生活費被拒!大學生活費到底多少才合適?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