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每月2000的生活費夠嗎?父母需了解現實版的大學生活

2020-09-04 教育智多星

文|教育智多星

再過一個周左右的時間,將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大一新生也會踏入大學校門,續寫嶄新的人生篇章。每位學子可能還沉浸在忘我的歡樂之中,也可能在焦急地等待著開學日的到來,每天情緒比較激動又有些許緊張,更多的或許是對未來四年校園生活的憧憬。


當我們沉醉在開心玩耍的時候,我們可能忽視了我們的父母,他們正在為孩子上大學的事發愁呢。因為上大學,意味著要去繁華的大城市,各種費用一定不少。開學就要上交學費,住宿費,生活費,保險費以及其他一大推的生活物品都需要用到錢。而生活費更是一個謎,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清楚到底要多少生活費才夠孩子用?


多少生活費才夠?

孩子進入大學,意味著生活上更加獨立,經濟雖然大部分都是父母支撐,但是使用權還是需要學生自己決定。據有關新聞報導,某些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僅僅500元,而有的同學每個月生活費超過了5000元,這可比一個普通工人月薪還要高。父母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非常為難,給太多怕孩子鋪張浪費,因為掙錢真的不容易,而給太少又怕孩子受委屈。



其實,有學者對我國不同地區多所大學調查後發現,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普遍都是在1000-2000元之間,高過2000或者低於1000的也有一部分,主要是因為地域因素和家庭因素影響。因此很多家長喜歡採取「折中」,給孩子的生活費差不多都是每個月1500元,其實具體需要多少生活費才夠用學生也很迷茫的。


生活費都用來幹了什麼?

大學就像一個小型的社會,但更像一個籠罩在溫室裡的花園,基本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大學生除了每天正常的學習,吃喝拉撒睡也沒其他重要的事了,因此「夥食費」佔據生活費當中的半壁江山,這裡面也有一部分屬於聚會吃飯的開銷,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娛樂開銷,女生每個月喜歡買衣服、化妝品等等,因人而異,差異比較大。


生活費受哪些因素影響?

第一、地域環境

北京和上海可以說是國內消費比較高的城市了,這兩個地方高校雲集,但學生的生活費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高,據有關數據統計,北京地區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平均水平是2400元,上海則是2000元。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確實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一些,但也屬於比較正常的範圍。緊接著新一線城市和大部分省城,諸如南京,成都,在校大學生生活費平均1500-2000元。所以,在國內大部分城市上學,一個月2000生活費是足夠的。


第二、家庭因素

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和家庭收入息息相關,有的家庭比較富足,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5000元甚至10000元以上都很常見,而有的父母在工地上打拼,生活費在1000元左右,因此也沒有固定的需要多少生活費。編者在網絡上看到有網友說到:「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500餓不死,50000也不夠用」。或許這才是當下大學生生活費真實寫照!

現實版大學生活

在很多父母眼裡,大學是一個非常神奇非常夢幻的地方,可能很多人都「高估」了這一切,往簡單一點想,大學僅僅是一個教育機構,然後規劃不同部門,不同學院分層管理學生學習而已。因此,大學是不存在「亂收費」現象的。


比如學校食堂飯菜價格,可能精細到一毛錢,也不會隨意更改價格。而每個學生學費不一樣,也是要根據相關部門重重決議,最後給出的比較合理的收費標準,書本費資料費等等由學生自行決定。

(編者的意思就是大學其實只有少部分硬性收費,其他大分部消費支出還是由學生自己決定,比如:學生嫌課本教材貴都可以自行複印)


最後總結:大學並沒有每個月固定的生活費,對於家庭條件不是很優越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還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做到不鋪張,不浪費,體會父母掙錢的艱辛,合理規劃好每一分錢的支出。

分享至此,期待您的點讚、分享與關注!

相關焦點

  • 大一新生每月2000的生活費夠嗎?父母需了解現實版的大學生活
    文|教育智多星再過一個周左右的時間,將會迎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大一新生也會踏入大學校門,續寫嶄新的人生篇章。每位學子可能還沉浸在忘我的歡樂之中,也可能在焦急地等待著開學日的到來,每天情緒比較激動又有些許緊張,更多的或許是對未來四年校園生活的憧憬。當我們沉醉在開心玩耍的時候,我們可能忽視了我們的父母,他們正在為孩子上大學的事發愁呢。因為上大學,意味著要去繁華的大城市,各種費用一定不少。
  • 大一新生每月1500元生活費夠嗎?父母結合3點,孩子開源節流
    再過一個月多的時間,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大一新生們,就要陸陸續續踏入新的校園,開啟新的徵程了。此時,大一新生每月的生活費開支成了關注熱點。與中學時期不同,大學生的自主性比較強,從吃到住到學習都在學校,有的學生所在大學離家還比較遠。
  • 作為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算過分嗎?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到底算不算過分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各人家庭條件不同,生活費包括的內容也不同,所以需要綜合分析判斷。我一個朋友也算是小康之家,他的兒子在上海上某985院校上大學,每月給孩子3500元生活費,節假日還會給孩子發個紅包。
  • 大一新生每月需給多少生活費?看到這份調查結果後,家長:被坑了
    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結束,考生們也即將陸續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2020年的高考也悄然地落下帷幕,大一新生們即將踏入大學的校門,開啟他們人生新的階和新的旅程。大學多姿多彩的生活,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學的生活費也是家長們和準大一們所關注的話題。
  •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索要7000元生活費,你心安理得嗎
    轉眼間就到了大學生開學的季節,大學生們開始陸陸續續的返校了,開啟了他們新一年的校園生活,一說到校園生活,就難免會想到一個生活費的問題,弟弟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和我說他的一名舍友每個月都要向家裡要7000元的生活費用於日常花銷。弟弟說,他非常羨慕這名室友,而自己每個月只有3000元的生活費。
  •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生活費不到800元,卻要父母給4500元
    「我媽每月給我4500元生活費,其實我生活上的費用只花了800元左右……」有一位去年考上大學的小女生跟我聊天的時候說到了她上學時的生活費,然後沾沾自喜的說出了她的心裡話。她就是去年考上大學的一位大一新生,今年開學她馬上就大二了。每月生活費4500元,每一分錢都花得有理有據。
  • 新生問父母要4000元生活費被拒!大學生活費到底多少才合適?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 索每月兩千生活費只得1500,重慶大學生躲網吧逼父母妥協
    17日,一個準大學生在重慶某大學貼吧發帖,問在學校一個月2000元生活費夠不夠。他還稱,父母一個月只願意給1500元生活費,為了多爭取500元,他在網吧呆了兩天,不理父母,直到父母妥協他才回家。還有十多天,大學新生即將報到。不少家長糾結,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才合適?
  • 大學開學,生活費多少合適:2000低了?有的學生800就夠了
    9月即將步入中旬,開學季今年大一新生陸陸續續報到。很多家長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生活費給多少合適?給多了怕孩子過於浪費,給少了怕孩子生活質量不好。今天我們從大學生的角度來看看這個問題。絕大部分的大學生是需要家裡提供生活費的,特別是剛開學大一大二。雖然有少部分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可能從暑假兼職就賺了不少錢,但是基於大多數來說只是個例,因此我們重點談需要給的情況。
  • 大學生每月需多少生活費?看完各地大學生生活費排行,你就明白了
    ​這幾天,全國各地的準大學生們應該都收到錄取通知書吧,上大學的東西都準備好了嗎?生活費和父母談妥了沒?小景從小被父母捧在手心裡,可以說是要星星不給月亮,高中時期她屬於走讀生,但每個月的零花錢都要1000元左右。小景覺得,上了大學肯定要多出很多開銷,吃的穿的用的到處都用錢,一定不能在生活費方面讓同學們看不起,生活費至少要3000元,但她的媽媽覺得,女孩子如果過度虛榮容易在大學期間學壞,所以生活費最多2000元。
  •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還說就這還不夠花,父母無奈流淚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自己說這才哪兒到哪兒,就這還是我省著花,父母無奈留下了眼淚。我們都知道,高考生基本上都填完了自己的高考志願,準備收到錄取通知書,等待開學的日子。因為都是第一次遠離家鄉或者遠離自己的城鎮進入大學,父母難免會擔心孩子。
  • 大學新生入學生活費需要多少,學姐告訴你2000到底夠不夠
    每年九月的開學季,一批新生來到陌生的校園,帶著期待和嚮往,但是在進入校園之前一定要準備好需要的東西,很多情況和以前不一樣了,離開了父母,來到了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學校,一切都是從頭開始。,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到別的城市生活,父母會給孩子準備很多東西,最主要的就是生活費,那麼一個月給孩子準備多少生活費合適呢?
  • 大一新生,上大學生活費四個檔次!你每月花多少錢?
    大學開學,新生報到,生活費多少,成了每一個家有大學生的人關注的一個話題。 今天,看到一位網友發表文章,認為,大一新生上大學生活費四個檔次。
  • 大一新生每月要4500生活費,網友:少了,至少1萬吧
    隨著高考結束,曾經的高中生進入大學校園,開始人生中新的階段,家長與孩子的生活費矛盾就凸顯出來。有個大一新生問父母要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父母給2000元,學生說不夠花。網友覺得太過分,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父母的錢並不是大風颳來的!
  • 這是大一新生支出明細!那個每月要4500的大一女生,你覺得過分嗎
    由於是大一第一學期,大學地點又在北京,初到學校有很多東西需要添置,購物方面的花費明顯高了一些,再者飯卡、遊泳卡、理髮卡、水果卡等充值餘額仍然還有一些。這樣核算下來,從大一下學期起,平均每月2500元生活費,基本上就完全夠用了。看完孩子大一上期的全部支出明細,挖挖機又想起了秋季學期開學之初那名在問答社區提問的大一女生。
  • 學生表示每月2000生活費不夠,今年的大學新生,應該給多少生活費
    學生表示每月2000生活費不夠,今年的大學新生,應該給多少生活費大學生的主要生活來源,就是家長們給出的生活費,因為家庭經濟情況的不同,每個大學生可以領到的生活費也各有不同,不過近年來不少家長抱怨,哪怕每個月給出2000至3000的生活費,孩子依然表示不夠用
  • 大學每月生活費4500,要多了嗎?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4500夠花嗎?」看到這個問題的你,第一反應是不是以為自己眼睛花了,「確定是4500,不是1500?」2019年9月份,一位大一新生向父母索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的求助帖走紅了。她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不夠花,不能理解為何向父母提出4500元的生活費會被拒絕,畢竟,高中時父母支持她上4000、6000元的補習班連眼睛都不眨。不少人在上大學後才開始獨立生活,也很憧憬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生活,上了大學才知道,吃飯、聚餐、水電、假期回家的車票......該花的一點都不少,還總覺得錢不夠花。
  • 大學生每月需要多少生活費?報告給出「答案」,「這個數」就夠了
    但是,當我們上了大學之後,對於生活費的標準也就提高了,可能需要父母多掏錢了。很多人上了大學之後,都會選擇離開家鄉,去往一個陌生的城市,而一個人在外地,父母自然也是不會很放心,所以會從經濟方面來多多寬裕子女。很多父母一來想給孩子更多的生活費,同時也會擔心孩子的自制力不夠,會亂花錢,導致生活費被亂用了。
  • 大學生每月需給多少生活費?看到這份調查結果後,家長:被坑了
    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結束,考生們也即將陸續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2020年的高考也悄然地落下帷幕,大一新生們即將踏入大學的校門,開啟他們人生新的階和新的旅程。大學多姿多彩的生活,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學的生活費也是家長們和準大一們所關注的話題。
  • 大一新生即將開學,家長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合適?1000元夠嗎?
    高考錄取工作還在進行中,不少高校已經發布了秋季的開學時間,各大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也相繼發放,不到一個月,準大學生們就要迎來嶄新的大學生活了!開學之前,家長們會面臨一個糾結的問題,那就是每個月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較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