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制定了《<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規範>團體標準管理暫行辦法》,推進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開展企業自律,發揮規範企業的引領作用,推進行業的標準化、規範化進程。這一政策背後揭示的是傳統線下回收渠道暴露的短板和難點,如何創新回收方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社會上的網際網路舊衣回收平臺紛紛湧現,白鯨魚就是其中之一。白鯨魚舊衣回收依託逆向物流創新廢舊紡織品回收方式,將回收渠道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大大提高回收效率、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服務和管理難度。
作為網際網路廢舊紡織品回收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白鯨魚無疑承擔著重要的行業使命。
低效高成本,傳統線下回收難點
•線下回收箱利用率低,管理難度大
儘管當下許多社區都入駐了舊衣回收箱,但仍然難以喚起人們的回收意識,大量的廢舊紡織品仍被視為「垃圾」而淘汰,舊衣回收箱出現「無人捐贈」、「被當成垃圾桶」、「被不法分子盜取」等問題。
•維護成本高
舊衣回收箱需要專人定期對其進行維護,這加大了管理和維護成本;回收倉庫頻頻搬遷,物流成本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箱體空間受限
一方面社區內放置回收箱的空間有限,最多只能放置1-3個;另一方面,回收箱自身大小有限,無法承載過多衣物,需要人工及時處理。
綜合以上問題,顯而易見,傳統線下廢紡回收模式進入了瓶頸。
白鯨魚創新衣物回收模式,倡導綠色生活
與線下舊衣回收模式不同,白鯨魚開闢了全新的網際網路舊衣回收模式:支持線上預約,順豐快遞免費上門回收;讓用戶足不出戶體驗回收服務,使舊衣回收成為一種新的綠色生活方式。
「我們在320+個城市開通了快遞免費上門服務,希望舊衣回收可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白鯨魚CEO方曉東表示,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率低,是因為整個社會缺乏回收利用的意識,沒有認識到廢舊紡織品也是一種資源;讓舊衣回收進入人們的視野和日常生活,就顯得尤為重要。
相較線下回收渠道,白鯨魚回收範圍更廣,回收品類包括:衣物、鞋子、包包、毛絨玩具、床單被罩等紡織品;回收的衣物除捐贈和出口外,80%的衣物將進入可循環回收渠道進行纖維化或者開花成再生棉,用於製作農業大棚被、毛絨玩具填充物、地毯原材料及工業隔音棉材料等。
2019年4月,白鯨魚作為首家第三方商戶接入螞蟻森林,自此衣物回收業務與螞蟻森林連結,上支付寶預約回收服務所得的螞蟻森林能量最高達9763g。
2020年6月,白鯨魚作為螞蟻森林創新類生態合作夥伴榮登綠色能量榜單,成為首個登榜的舊衣回收平臺。在數據背後,是廣大用戶無數微小的綠色低碳行為的積累,直觀體現了白鯨魚的社會環保影響力。白鯨魚致力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推動綠色低碳生活。
白鯨魚發揮引領作用,推動行業規範化和標準化
Ceo方曉東在一次訪問中提到:「其實我們這些年一直嘗試著去把這個行業標準化,但到現在為止,只能說完成 1% 或者 2%,還是一個「野蠻生長」的狀態。」他認為,白鯨魚本身其實在做的就是如何把垃圾有效利用,並且能夠持續發展,從而推動舊衣回收這個行業往更規範化、更標準化的一個方向發展。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產生超過2000萬噸廢舊紡織品(包括舊服裝、舊家紡、邊角料等),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量約為300萬噸,綜合利用率僅為15%左右,多數舊衣服被當作垃圾最終做填埋或焚燒處理。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白鯨魚一年回收的廢舊衣料僅佔年產總量的1%左右。對白鯨魚來說,要做好行業的規範化標準化,發揮企業的引領作用,這條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