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物類輔食是輔食食品中消費佔比最高的一類,而米粉又佔據了穀物類輔食的「半壁江山」。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生產更為嚴苛的有機米粉應運而生。
很多輔食企業都已經推出了有機米粉系列,在原料選擇、生產工藝、產品檢驗等方面均執行嚴格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讓有機不再是噱頭,而是品質的保障。
有機米粉是更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新品類,也是當下輔食產品升級的代表,在「有機」已經逐漸成為「剛需」的當下,有機米粉市場可能會迎來進一步的發展。
01
有機米粉「走紅」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國嬰幼兒輔食食品的消費中,穀物類輔食消費高達55%,輔零食佔比25%,輔食營養補充品佔比12%,佐餐輔食佔比8%。
米粉口感清淡、方便吞咽、便於消化,是常見的寶寶輔食、通常作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添加。雖然我國嬰幼兒米粉起步較晚,但是近些年的發展卻十分迅速。
歐睿數據顯示:2008年營養米粉市場的銷售額已達18.7億元,2013年市場規模上升至39億元,2018年市場規模約為85.7億元。根據輔食線上統計來看,2019年米粉市場份額達到了44.94%,銷售佔比也達到了40%左右。
輔食是給嬰幼兒食用的,因此產品的安全性是家長們重點關注的方面。對於基本佔據了輔食「半壁江山」的米粉來說,有機化也是應運而生。
並且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有機食品的消費一直在快速增長,認可度也越來越高。消費者選擇有機食品,大多都是認為這樣的產品更讓人放心、更安全。
現在已經有很多輔食企業都將「有機」作為了發展戰略,不斷推出嬰幼兒有機輔食產品,而有機米粉也是輔食企業最先進行升級的一個品類。
在「米粉生產大省」江西,輔食企業之間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再加上國家發布了嚴格的嬰幼兒輔食政策,當地的企業若想生存下來,產品僅僅達到合格標準是遠遠不夠的,品質升級非常關鍵。所以江西的很多輔食企業在生產普通米粉的同時,也在不斷推出有機產品。
當下,普通米粉同質化嚴重、增速緩慢,生產有機米粉顯然也是輔食市場中的一個機會點。
02
有機並非「噱頭」
有機米粉要比普通有機食品經受更為嚴苛的考驗,需要同時符合嬰幼兒食品國家標準和國家有機產品標準。
首先原料必須選用非轉基因的大米,土壤及種植中禁止使用農藥、化肥、飼料添加劑,全程施有機肥。其次要有獨立的生產線,通過有機產品生產認證,加工過程中不添加化學合成的防腐劑、添加劑等,有機的原料成分還要達到95%以上。最後還必須符合國家嬰幼兒輔食政策的相關要求。
目前擁有有機米粉產品的輔食品牌有很多,比如嘉寶、小皮、愛思貝、方廣、貝斯美等。
嘉寶在2018年定位中高端產品,進入「有機」和「天然」領域,目前有有機米粉系列也有非有機米粉系列。愛思貝和小皮則是在創立時就瞄準了有機,方廣從2008年開始採用有機大米為原料生產米粉,貝斯美定位「高端」和「有機」,重視上遊原料掌控,旗下產品涵蓋有機米粉和非有機米粉系列。
這些品牌都非常重視「有機」的概念,在生產有機米粉時從原材料選擇、生產工藝,到產品檢驗、產品追溯的各個環節都非常嚴格。
比如小皮的食材都來自親自考察、選定的農場,原材料有機、無汙染是底線。方廣將「有機」作為重要的發展戰略,建設有機農業基地,逐步啟用自有的有機大米。伊威有機米粉在10萬級淨化車間中生產,採用無菌真空擠壓工藝,全程跟蹤、質量監控,還在包裝上粘貼了有機認證防偽碼。貝斯美除了產品自檢之外,還要經過SGS等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結果遠遠優於中國和歐盟雙重標準。
只有在生產的各個環節堅持嚴格標準,才能保證產品全程可進行有機追溯,進而保證產品的品質和安全。
「有機」不能只是產品銷售的噱頭,而是要成為質量保證的代名詞,企業在生產有機產品時需要牢記這條準則。
03
發展潛力大
在嬰幼兒輔食市場中,米粉市場的發展催生了有機等高端、細分品類的出現,有機米粉憑藉天然、安全的特色而備受消費者青睞,但是真正知名的有機米粉品牌卻寥寥無幾。
主要是因為有機米粉的生產要求非常嚴格,企業研發、生產的各個環節都需要經過嚴格的考驗,也只有擁有雄厚實力的企業才能推出有機米粉並獲得市場的認可。
隨著大大小小的輔食企業陸續推出有機米粉系列,產品也能夠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足以說明有機米粉是符合時代發展新趨勢的產品。
嬰幼兒輔食市場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是目前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產品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急需進行產品品質升級。有機作為高端品類,理念也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所以已經基本成為了包括米粉在內的嬰幼兒輔食產品的一大賣點,甚至成為了剛需品類。
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企業產品的升級,未來有機米粉市場可能會被進一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