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花、泡沫、黏液……便便的4色7形,都是疾病的信號,3種快就醫

2020-12-11 科學家庭育兒

俗話說得好,大便是寶寶身體狀況的晴雨表。

辛苦養娃的過程中,總有那麼幾款「叛逆大便」,讓老母親揪心難過、夜不能寐,恨不得直接上手做個「深度解剖」: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而這些異常大便很可能提示著娃有消化道出血、腸梗阻、甚至肝膽疾病的風險!

哪些異常大便要送醫?哪些大便不用大驚小怪?

今天就讓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帶爸媽一起走進「粑粑」的世界!

1

4色大便含4種信號,2種快送醫

在細數異常大便之前,科大大首先要給大家講講健康大便是什麼樣子。

一坨上好的寶寶大便應該具備色澤金黃、稠稀得當、軟硬適中等特點。

只有讓娃多做運動,攝入足量膳食的纖維,才能使大便完成華麗的轉型。

於是,智慧的人們,又一次得到了自然的饋贈。↓↓↓

而娃之所以產出「多彩大便」,主要有食物和疾病2種原因。

以下4種顏色大便就可能預示著娃身體出了狀況!

預警1號:綠色大便

寶寶產出綠色大便,有可能是娃吃的奶有點涼了或者腹部、腳部受涼了。

應對:注意給娃腹部保暖,多數在幾天內恢復。

另外,母乳餵養或吃強化鐵配方粉和水解蛋白奶粉的寶寶,也可能出現綠便的情況,爸媽大可放心。

預警2號:黑色大便

食用大量含鐵豐富的動物肝臟、鐵劑等會使寶寶的大便變成黑色,如果寶寶沒有食用這些物質,就要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應對:建議做個便常規加潛血,聽聽醫生的建議。

預警3號:血色大便

如果鮮血在大便裡面混著,提示下消化道出血;如果鮮血在大便表面附著,提示肛裂。

武漢晚報就報導過一則1歲半寶寶大便時流血,檢查發現是早期肛裂的新聞:

新聞來源:武漢晚報

應對:產出血色大便的寶寶一般同時伴有便秘或者遺糞。

一旦出現以上2 種情況,家長不要掉以輕心,需要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檢查。

當然,不是所有紅色大便都是出血,比如吃了紅心火龍果後大便也會變紅哦!

預警4號:白色大便

膽汁是大便的「上色器」,如果大便「顏色盡失」很可能意味著膽汁不足,有肝膽疾病或腸梗阻風險。

江南時報就曾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

新聞來源:江南時報

應對:出現這種便便,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千萬別耽擱!

為了讓大家精準地辨識便便,科大大還準備了大便比色卡,其中1-6都是不正常的,7-9是正常的。

家長可以給便便對號入座。

除了顏色之外,爸媽還可以通過便便的形態來判斷寶寶的健康情況!

2

7種形態大便,最後1種最危險

首先說明,不是所有異常形態的大便都需要時刻擔心,有3種情況爸媽可以先觀察:

1. 泡沫樣便

寶寶拉出泡沫樣大便同時伴有酸味,可能是乳糖不耐受,如果孩子只是偶爾有這種情況,多數可以自己調整好。

如果同時伴有腹瀉,母乳餵養寶寶需要服用乳糖酶,奶粉餵養需要更換無乳糖或者低乳糖奶粉。

出現此情況的寶寶大多會有腸脹氣,可以給寶寶做個排氣操:

讓寶寶平躺在床上,輕輕抬起娃的腿,用TA腿貼近TA的肚子,稍抵一下就可以幫娃放屁拉粑。

2.粘液樣便

粘液是腸道的潤滑劑,一般情況下,大便中都有少量的粘液。

如果寶寶出現粘液便的次數較少,且飲食和精神正常,沒有腹痛,就可能是腸道受到輕度刺激後的反應,不用太過擔心。

但是同時大便帶血,腹痛、腹脹、嘔吐,就需要注意了,這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或腸道疾病的表現,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幹預。

3.奶瓣樣大便

奶瓣就是寶寶喝完奶後,沒有消化完的蛋白。

如果寶寶大便一直有奶瓣、或較稀的情況,但生長發育、飲食等正常,可以繼續觀察;如果生長發育落後,則提示孩子消化功能有損傷,需要到醫院檢查。

爸媽最不能掉以輕心的是以下4種情況:

1.兔子便便

兔子便便,顧名思義,就是像兔子便便一樣的便便。

出現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是寶寶便秘了。

科大大這裡有一張布裡斯託大便分類表,爸媽可以根據便便的形態做出判斷哦!

建議日常多給寶寶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鼓勵多做運動。

早期便秘可以給寶寶吃火龍果、西梅泥,來幫助排便;如效果不理想應該儘快就診,否則容易造成娃習慣性便秘。

2.蛋黃湯大便

如果娃大便呈現黃色,水分多、糞質少,且次數明顯增多,小便減少,同時精神狀態也不佳,就表示寶寶可能得了病毒性腸炎,需要就醫。

3.豆腐渣大便

便便為黃綠色帶粘液的稀便,有時呈「豆腐渣」形狀,表示寶寶可能患有黴菌性腸炎,需要就醫。

4.果醬樣大便

當娃拉出果醬樣血色大便,並伴有不明原因陣發性哭鬧,面色蒼白、嘔吐等症狀時首先該想到的就是腸套疊!

腸套疊多發於嬰幼兒,是非常危險的情況,這種情況就啥也別說了趕緊送醫!

家裡自從添了寶寶之後,曾經不化妝絕不出門的小仙女,一下變成「鑑屎達人」!

前一秒還在啃著美味的雞腿,後一秒寶寶拉了,恨不得立馬叼著雞腿扒拉粑粑,看看顏色、品品氣味…

其實爸媽們不用太焦慮,養娃的路上大家已經很辛苦了,只要寶寶吃的好、睡得好、精神狀態好,爸媽就不用過於追求完美的便便哦!

相關焦點

  • 蛋花、泡沫、黏液……便便4色7形,都是疾病信號!3種快就醫
    14色大便含4種信號,2種快送醫在細數異常大便之前,科大大首先要給大家講講健康大便是什麼樣子。一坨上好的寶寶大便應該具備色澤金黃、稠稀得當、軟硬適中等特點。只有讓娃多做運動,攝入足量膳食的纖維,才能使大便完成華麗的轉型。
  • 蛋花、泡沫、粘液...便便的4色7形,都是娃疾病的信號
    14色大便含4種信號,2種快送醫在細數異常大便之前,科大大首先要給大家講講健康大便是什麼樣子。一坨上好的寶寶大便應該具備色澤金黃、稠稀得當、軟硬適中等特點。只有讓娃多做運動,攝入足量膳食的纖維,才能使大便完成華麗的轉型。
  • 這8種寶寶便便千萬馬虎不得!
    說到寶寶的便便,可是衡量寶寶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食物經過寶寶的口、咽喉、腸胃到達全身器官,再變成便便排出體外,我們通過它的氣味、顏色、性狀,就能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以此來調整餵養方式,保證寶寶健康的腸道消化。今天,悅家母嬰專家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寶寶便便的觀察分析。如果寶寶出現了以下8種便便,媽媽們可要提高警惕了!
  • 詳解寶寶的12種便便,若出現這4種粑粑需立即去醫院
    泡沫便便是因為大便中有氣體,氣體怎麼來的呢?如果寶寶出現黏液便僅有數次,飲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沒有腹痛,可能就是腸道受到一過性輕度刺激後的反應,屬於身體的自行調節,無需擔心。如果寶寶便便裡水的含量增多,呈蛋花水樣或者水樣便,提示寶寶可能是腹瀉了。
  • 這9種寶寶的便便,其中3種需及時就醫,父母別忽視
    (不建議經常給寶寶換奶粉,因為勤換奶粉易造成寶寶過敏體質)注意:如果泡沫狀便便中夾雜著粘液,考慮有炎症,應該及時就醫。蛋花湯樣大便生活中,我們遇到寶寶大便呈蛋花湯樣的情況也是蠻多的如果是母乳餵養,一般不必改變餵養方式;但如果是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可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如果便便中水分多、糞質少(即水/糞分離,考慮寶寶拉肚子),如果寶寶精神不佳,需要就醫諮詢。
  • 大家關心的寶寶便便大全在這裡
    ,最常見的綠色大便的原因有以下3種:1.4.寶寶有胃腸道出血也可能導致黑色大便,先排除了前面3種情況之後平時被問到比較多的寶寶大便性狀,有粘液、泡沫、奶瓣、蛋花湯樣。蛋花湯樣這名字也不知道誰起的,以後大概是沒辦法好好喝蛋花湯了。
  • 大家關心的寶寶便便大全在這裡,重口味,非誠勿點
    綠色便便正常嗎?(點擊空白處查看)▼一般都是正常的,最常見的綠色大便的原因有以下3種:1.腸道蠕動過快,混合了膽汁的大便來不及氧化,直接以膽汁的顏色(綠色)排出了體外。3.部分食物或藥物也可能使大便呈黑色,例如吃動物血液等過多。4.寶寶有胃腸道出血也可能導致黑色大便,先排除了前面3種情況之後,再考慮這一條,建議直接就醫。白色便便(點擊空白處查看內容)▼這張色卡上面2排顏色都不正常,下面1排是正常的。
  • 資深月嫂分析各種寶寶便便,指出這些性狀需就醫(真圖慎入)
    與母乳餵養的寶寶相比,吃奶粉的寶寶排便次數較少,每天約1~3次,略帶酸臭味,但沒有明顯的臭味。既喝母乳又喝奶粉的寶寶,便便和奶粉餵養的寶寶相差無幾,呈淺黃色或者略微深一些都是正常的,但便便可能沒有純奶粉餵養的寶寶成形,每天排便次數會因為添加奶粉和母乳的比例而不一樣,但至少每天要排1~3次大便。
  • 便便裡藏著疾病秘密,出現這幾種便便,爸媽就要警惕了!
    但是,無論網上諮詢還是到醫院面診,跟醫生描述的時候,一定要帶上便便量。寶寶7、8次便便都是放屁帶出來一點跟7、8次拉出來一大坨便便,這兩種情況可差得多。 綠色稀便 便量少,次數多,呈綠色有黏液,多因為腸道蠕動過快所致,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奶粉中含鐵量過高無法完全吸收,會出現綠色便便。
  • 便便發綠、發黃、有泡沫……寶寶身體好不好,看看便便就知道
    面對千奇百怪的便便,媽媽們常常驚慌失措,那到底哪種便便是正常的?哪種是問題便便,需要看醫生呢?今天就和各位新手爸媽來研究下寶寶重要的健康信號燈--粑粑。這些便便都是正常的這種便便被稱為過渡期便便。1個月以後,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為黃色或者淺綠色,呈糊狀或者奶油狀。便便中可能夾雜著一些奶瓣,這並不是消化不良導致的,只要沒有什麼氣味的變化,都是正常的。寶寶拉便便頻率在6次/天~3天/1次。
  • 不同月齡段的便便(一)_超詳細解讀 便便看出身體疾病_嬰兒成長發育...
    但是寶寶還很小,他不懂得用言語去表示自己的不適,但是他卻能夠在他日常種給你種種的表示,例如排出來的便便。便便的顏色、大小、形狀無不是寶寶給媽媽最直接的信息。  有的父母因為怕髒,所以,寶寶拉了大便以後就匆匆忙忙的衝洗,卻不去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或者是形狀等。有的父母雖然知道看寶寶的便便檢測寶寶的健康是非常重要,但是卻不知到寶寶拉出的大便代表著什麼,今天小編就為媽媽們奉上超詳細的講解。
  • 寶寶五顏六色的便便,背後原來有這些信號!你家寶寶是健康色嗎?
    胎便都是寶寶在子宮內吞入了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對寶寶的健康是沒有危害的。二、黃綠色便便一般黃綠色便便是過渡期的便便顏色,也就是胎便排除後向正常大便過渡時候會出現。多數新生人在吃奶2-3天後大便會經歷這一階段,然後逐漸進入黃色的正常階段。這裡說的黃色大便一定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才會有的。
  • 寶寶便便不正常,家長要學會辨別對症處理!
    便便雖然是排洩物,但它的形狀、顏色並不固定,隨著肚子的「變化」而變化。寶寶的便便更是強大,無論是形狀、質地,還是顏色簡直是多種多樣,分分鐘刷新認知。綠便、奶瓣、水樣、泡沫……那叫一個精彩啊!*油珠型便便這類糞便呈淡黃色,液狀,量多,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不可以滑動。這類便便多出現在喝配方粉的寶寶身上,說明寶寶食物中脂肪過多,也可能表明有脂肪吸收不良的狀況。*蛋花湯樣便便這類便便呈黃色,水分多、糞質少。
  • 寶寶拉這4種大便需要立即去醫院!可惜知道的太晚了!
    寶寶年幼,不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而大便就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通過觀察嬰兒大便,可以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今天就帶大家揭秘寶寶的便便!01新生兒的大便新生兒的胎變大多是黑色或瀝青色,出生3、4天後大便變成墨綠或金黃色,這叫過渡便。
  • 寶寶便便出現異樣,是身體發出的信號,媽媽需注意
    蛋花湯樣便便如何判斷:黃色、水分多、糞質少。原因解讀:可能表示有病毒性腸炎了,這種疾病多發於4個月後的寶寶。4個月內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水分也很多,難以判斷是否是蛋花湯樣大便,可參考寶寶的其他情況,如果食慾正常、體重增長良好,那沒有問題。應對方法:及時帶寶寶就醫。
  • 泡沫便?血便?你所關心的寶寶大便問題都在這裡了
    前面說了,寶寶在不同的階段,大便的顏色形狀氣味都是不一樣的,比如: 01 新生兒時期 新生寶寶,即使沒吃一點東西,出生後24小時內也會拉出胎便。胎便一般需要持續2-3天,每天3-5次。
  • 幼兒腹瀉的便便像蛋花?可能是感染了輪狀病毒
    感染後每日有數次至數十次大便,大便稀,偶有黏液,無膿血,不注意補水和電解質可能會誘發脫水。在發病1-2天內還會有嘔吐、噁心發熱的症狀,病程持續一般為7天,可伴有發熱(低熱高熱都可見)。 幼兒得了輪狀病毒需要注意的地方: 1、勤洗手,大人和幼兒接觸前後都要洗手,特別是更換尿不溼的時候; 2、幼兒洗屁屁的盆、毛巾,浴巾、換洗的衣服都要及時消毒; 3、換下來的尿不溼要密封好拿去扔掉,不能讓病毒有時間培養溫室;
  • 月嫂詳細分析幾種危險大便需就醫!
    既喝母乳又喝奶粉的寶寶,便便和奶粉餵養的寶寶相差無幾,呈淺黃色或者略微深一些都是正常的,但便便可能沒有純奶粉餵養的寶寶成形,每天排便次數會因為添加奶粉和母乳的比例而不一樣,但至少每天要排1~3次大便。二、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吃飽了?
  • 寶貝便便色號大全,你家寶寶今天出什麼色?
    寶寶的便便會說話,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黃色、綠色、黑色、紅色、灰白色……這些將會告訴媽媽:我很健康,我肚子疼,我受涼了,我生病了……每種顏色都暗藏了哪些健康秘密呢?小編幫大家整理了一篇寶寶便便色號大全,以及各自的應對方法,寶爸寶媽記得收藏哦。
  • 寶寶水樣、奶瓣蛋花樣、泡沫樣等便便,怎麼護理?
    當然,如果2-3天之後,寶寶的便便沒有好轉,並且次數無下降,就建議就醫。2泡沫狀便便(發酵性腹瀉)大便次數增多,每日達到3-8次,甚至更多。人工餵養的寶寶則需要檢視是否衝奶粉是濃度過高或者餵養過度,可適當稀釋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直到寶寶的便便恢復正常。輔食上,可以停止或者減少進食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肉、蛋、魚、蝦、豆類等,還可以給寶寶適量餵一些蔬菜汁、水果等,增加腸道的鹼性,促進寶寶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