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這次是銀保監會首次將數據治理提高到銀行常規管理的戰略高度,明確要將銀行數據治理工作常態化、持久化,標誌著銀行已經全面進入數據治理時代。在金融科技引領的大數據時代,數據治理的落腳點應在合規需求與商業需求。隨著大數據、人工 智能 等金融科技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推動銀行業在數據治理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
銀行數據治理面臨挑戰
當前,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質量存在較多問題,主要表現為數據準確性和完整性欠缺,時效性和適應性不足,導致合規評級難度加大,增加合規處罰的風險,甚至直接影響銀行的評級與經營資格。
銀行數據治理面臨以下幾個挑戰:
首先是數據不夠多。銀行內部可用數據不全,外部數據不安全、不合規。
其次是數據不夠好。也就是數據標準統一、數據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最後是數據應用難。從目前情況看,數據問題不僅影響監管效率,更是阻礙銀行業金融機構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數據治理亟待加強。
對公帳戶數據治理成難題
對公業務佔據著銀行的半壁江山,一直是銀行業的最主要的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來源,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對公帳戶的數量隨之日漸增多,據統計,截至2015年末,單位銀行結算帳戶累計0.44億戶。對公帳戶是對公業務的主體之一,對公帳戶的數據治理也成為銀行的重點工作。
一方面,近年來利用對公帳戶洗錢犯罪案件頻發,洗錢者利用公對公,公對私等複雜的轉帳活動掩人耳目,逃避監管。另一方面,對公帳戶中存在大量非在營帳戶、非實名帳戶、未被識別出的境外帳戶等「異常帳戶」。不法分子利用」異常帳戶「的漏洞進行洗錢、詐騙等違法行為。不僅破壞了金融秩序,而且危害到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此外,目前銀行開戶核驗手段主要依賴於客戶上報信息,無標準數據支持導致難以辨別真偽,核驗方式相對複雜且易出現紕漏;由於不能快速準確的完成規定信息核驗,導致開戶審核時間長、效率慢,客戶在線申請開戶預約信息錄入效率低,影響客戶體驗。
中數智匯率先推出《銀行對公帳戶數據治理方案》
針對上述分析的銀行業對公帳戶治理中存在的問題,中數智匯推出了《銀行業對公帳戶數據治理方案》幫助銀行找出「異常帳戶」進行排查、清理;及時獲取最新的企業信息變更數據,做好對公帳戶的監管、治理工作,降低其帶來的詐騙、洗錢等金融風險,構建穩定的有序的金融環境。方案從以下4個方面系統化解決銀行對公帳戶數據治理方面的問題:
1. 排查「異常帳戶」
依託於全網精準工商數據對銀行沉澱的大量公帳戶進行標準化清洗,排查出異常帳戶進行分類,並生成清理報告、提供清理意見。讓銀行對自己的存量對公帳戶有清晰的了解,對異常帳戶、存在較高潛在風險的帳戶可以及時採取加強監控等處理措施。
2. 及時更新數據
採取文件推送方式實現「表對表」無縫對接,幫助銀行及時獲取對公帳戶背後的企業工商變動,關聯風險等信息。提高數據治理效率,減少成本,同時研發了可以實現實時監控,主動推送更新數據的「刷庫大師」產品。
3. 開戶信息核驗
基於國家工商信息--對公帳戶的法人、股東、高管數據,為銀行提供眾多業務場景的多要素核驗,快速驗證企業身份信息,高效精準驗證企業與自然人關聯情況,滿足企業準入快速審核、批量業務準入等應用場景。
4. 識別受益所有人
聯合業內反洗錢專家解讀央行出臺的一系列法規,推出存量受益所有人識別、查詢、監控以及對公帳戶風險識別的完整解決方案。為方便開戶的企業客戶與銀行反洗錢工作人員實時、便捷的查詢企業受益所有人信息,研發了輕量級的查詢工具「受益所有人」小程序。
中數智匯作為為國內第一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證》的金融科技公司,多年來依託於精準全量的大數據信息,採用人工智慧知識圖譜技術,聚焦金融業服務,持續為客戶提供合法合規的數據服務。目前已經為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京東金融等客戶提供千萬級別對公帳戶數據治理服務。在已處理的近2000萬數據中,排查出27%的異常帳戶,幫助銀行全面了解對公帳戶詳情,輕鬆識別受益所有人。用大數據為銀行做好對公帳戶的監管、治理工作奠定基石;用科技降低帳戶帶來的洗錢、詐騙等金融風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