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指導原創京劇《天下歸心》 只留「一桌二椅」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張藝謀偕京劇界大腕名角演繹《天下歸心》

  原創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劇照。舞臺上只保留了京劇傳統道具「一桌二椅」。 圖片來源 國家大劇院官微

  和郭寶昌帶領眾多老戲骨的《大宅門》一樣,以張藝謀執導吸引眾多眼球的大型原創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同樣也是京劇界明星的大集合。昨晚,這一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作品同樣作為藝術節劇目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並將連演三場。整臺演出尚長榮、安平、陳少雲、楊乃彭、李鳴巖、史依弘、朱世慧、康靜、翟墨等名家悉數加盟,集中了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劇中幾位演員的演唱個個出彩。尤其是李鳴巖的登場引發觀眾一陣歡呼,老太太的演唱更是一句一彩,與尚長榮的最後一段對手戲讓全場觀眾沸騰。此外,陳少雲、安平和史依弘的對唱也是高潮迭起。

  《天下歸心》是國家大劇院繼大型京劇《赤壁》之後的又一原創京劇,編劇蔡赴朝、作曲朱紹興都是《赤壁》的原班人馬,全劇故事取材於《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表達出中國古人「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和非凡智慧。不過,對於大部分觀眾而言,導演張藝謀和劇中眾多明星大角兒才是這部新戲的最大看點。

  在嘗試了大型景觀劇、歌劇、舞劇之後,張藝謀這一次涉足京劇,不過,這一次的張藝謀表示自己對京劇充滿敬畏之心,因此這部作品完全是一次向傳統致敬以及中國傳統美學「回歸之旅」。

  因而,一貫以大場面讓人印象深刻的張藝謀,這一次意外摒棄了近年來有些舞臺劇大投入、大場面

  的製作模式,舞臺上只保留了京劇傳統道具「一桌二椅」,但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在舞臺上變換出各種不同形式。它將傳統美學中的「程式化」與「寫意性」進行了最大化體現,並配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水墨、皮影、宣紙等元素,在極盡簡約卻充滿想像智慧的舞臺時空之內,將「克段」、「慶功」、「私訪」、「天問」、「見母」五幕大戲,一一呈現。張藝謀此前表示,在舞臺呈現方面力圖做到簡約樸實,舞美方面投入不超過60萬元,加之服裝、化裝、多媒體、音響、燈光等方面的總投資不超過150萬元。

  舞美設計是演出一大亮點,白色基調的舞臺上,紅色的一桌二椅元素出現在舞臺不同空間,可以推拉伸移,伴隨燈光和多媒體圖像的變化,時而是門時而是窗,時而是桌時而是椅,下半場的一桌二椅都變成了黑色的調子。配上一個塗彩的月亮,和一個水墨的屋頂就變成了月夜深宮,舞臺因此顯得簡約寫意,既傳統也現代。

  不過,京劇對於張藝謀而言畢竟「隔行」,《天下歸心》還有執行導演陳霖蒼。而來自全國各地一流名角才是真正撐起這臺大戲的「中流砥柱」。全劇每個角色都有幾組演員,此次來滬演出的三場將由尚長榮、安平分別飾演鄭莊公,陳少雲、楊乃彭分別飾演潁考叔。鄭莊公的母親武姜則由79歲高齡的李鳴巖一人連演三場,李鳴巖近年來幾乎謝絕了各方關於舞臺大戲的演出邀請,此次重新登臺極為難得。而「當今中國京劇第一名醜」朱世慧則在劇中出演公子呂一角,為這部以嚴肅深刻見長的歷史題材增添一抹幽默亮色。

相關焦點

  • 張藝謀執導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二椅」
    導語:尚長榮「破例」出演、張藝謀首次跨界執導,網羅了京津滬鄂眾多當今京劇界各行當的領軍人物,陳少雲、李鳴巖、楊乃彭、朱世慧等眾位藝術大家悉數登場。這齣尚未登場的舞臺大戲建組之初便讓人吊足了胃口。
  • 《天下歸心》主打簡約 張藝謀強調「一桌二椅」
    這一次,張藝謀執導的是他的首部舞臺京劇作品、國家大劇院製作京劇《天下歸心》 。  9月2日,記者從京劇《天下歸心》媒體見面會上獲悉,該劇將於9月30日至10月7日國慶檔期登陸國家大劇院舞臺。雖因故未能到場,張藝謀也在提前錄製的視頻中表達了對進劇場看京劇的觀眾的感謝,希望「這樣的觀眾能多一點,讓京劇在舞臺上煥發它的美麗」 。
  • 京劇《天下歸心》回歸一桌兩椅 一掃舞臺豪華風
    張藝謀導演京劇《天下歸心》登臺東方藝術中心  今晚起至15日,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新編京劇《天下歸心》在東方藝術中心上演。經過近五年時間的醞釀籌劃,《天下歸心》由張藝謀擔綱總導演,作曲、唱腔設計兼指揮朱紹玉,執行導演陳霖蒼參與創作,尚長榮、安平、陳少雲、楊乃彭、李鳴巖、史依弘、朱世慧、康靜、翟墨等梨園名家傾情獻演。這也是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繼去年引進新編歷史京劇 《赤壁》後,引進的又一部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京劇作品。
  • 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
    原標題: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  9月30日晚,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新編歷史京劇《天下歸心》在京首演。該劇由張藝謀跨界執導,他對京劇傳統道具「一桌二椅」的運用是演出的亮點,尚長榮、李鳴巖、陳少雲、史依弘等名家的表演則依舊精湛。
  • 張藝謀京劇處女作亮相 "一桌二椅"現代手法致敬傳統
    尚長榮飾演的鄭莊公霸氣十足,而巨型的與小型的兩套「一桌二椅」也在不同場景中呼應變換。蘇巖 攝 昨晚,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天下歸心》在大劇院戲劇場與觀眾見面。該劇由導演張藝謀領銜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合力打造,首輪演出將演至10月7日。 「一桌二椅」 現代手法致敬傳統 《天下歸心》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講述春秋時期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
  • 張藝謀跨界執導京劇 「一桌兩椅」傳達簡約美感
    由張藝謀任總導演、匯集尚長榮和陳少雲等眾多名家的新編京劇《天下歸心》,11月13日至15日將上演於東方藝術中心。這部由國家大劇院之作的京劇巨獻,也是2013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壓軸大戲。  據悉《天下歸心》故事取材於《左轉》「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了中國古人「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
  • 看張藝謀用「一桌二椅」說故事
    央廣網上海11月13日消息  張藝謀首部京劇作品《天下歸心》,從11月13日起在東方藝術中心連演3場。作為國家大劇院耗時近5年醞釀籌備的年度大戲,該劇此前已經在北京完成了首輪演出。記者昨天採訪了北京的部分京劇界人士,有評論家說,一桌二椅的京劇程式被完整保留,甚至被多媒體放大,張藝謀是《天下歸心》的最大賣點,演員的唱功則是整臺戲的最大看點。
  • 京劇《天下歸心》開始排練 舞臺僅「一桌二椅」
    本報記者 李繼輝攝  9月2日,在北京京劇院排練廳,國家大劇院出品的京劇《天下歸心》已經開始排練,尚長榮、安平、陳少雲、楊乃彭、李鳴巖、朱世慧、袁慧琴、史依弘、張慧芳、徐孟珂、康靜、翟墨等梨園名角首次與媒體見面,講述他們心目中的《天下歸心》。導演張藝謀並沒有現身,只是通過一段視頻隔空傳話。
  • 《天下歸心》將演 張藝謀:一桌二椅就是舞臺
    天下歸心發布會  經過近五年的精心醞釀與籌劃,大劇院製作京劇《天下歸心》將於9月30日至10月7日的國慶檔期正式上演,該劇由導演張藝謀領銜  《天下歸心》的故事取材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通過描述春秋時期一代賢君鄭莊公摒棄前嫌與母親重歸於好的故事,表達了中國古人「血濃於水」的孝道親情、非凡智慧以及和諧之美。  據介紹,在舞臺視覺呈現上,《天下歸心》主打「傳統牌」,通過「一桌二椅」體現寫意性,而水墨、皮影、宣紙等元素也都將配合出現。
  • 《天下歸心》主創開藝術導賞課 一桌二椅不簡單
    京劇《天下歸心》主演尚長榮表演念白。晨報記者 史春陽/攝  國家大劇院製作的京劇《天下歸心》是繼京劇《赤壁》之後推出的又一部新編歷史京劇作品,該劇同樣集結了強大的主創陣容,9月8日執行導演陳霖蒼,主演尚長榮、安平和史依弘做客大劇院「經典藝術講堂」,和戲迷朋友分享了創作過程。
  • 張藝謀玩轉「一桌二椅」(圖)
    頭回執導京劇,張藝謀會有怎樣的靈感?由國家大劇院出品,張藝謀領銜執導、聚集老中青三代梨園群英的原創京劇《天下歸心》正式亮相國家大劇院。
  • 【文化】一桌二椅
    舞臺上的道具幾乎不能再簡陋了,在沒有光影的年代,戲臺背景除了幻燈,多是幾塊屏幅,屏幅前,擺著一張桌子,二把椅子,空蕩寂寥。沒有擴音器,燈光有夜壺燈、汽燈和動力發電。 演員妝容、服飾也十分簡陋,僅就服飾來講,戲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數借用生活中的衣衫、長袍、褂、盔帽、靴鞋、蟒袍等古裝衣。
  • 崑劇的虛擬性與「一桌二椅」
    崑劇有二個最基本的特徵,一是它的綜合性,它通過音樂、舞蹈、表演、歌唱,又通過繪畫、建築、雕塑、文學劇本等,把時間藝術樣式與空間藝術樣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其綜合性之廣泛,在各種綜合藝術中是絕無僅有的;二是它的虛擬性(或稱寫意性),這和西方戲劇的寫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正好相反。
  • 京劇《鑑證》:以「一桌二椅」揭秘光緒之死
    作為中國首部以國粹京劇呈現史學前沿課題的作品,京劇《鑑證》從「清光緒帝死於砒霜中毒」這一重大史學研究成果說起,講述光緒帝在死前十天裡,與歷史傳聞中有投毒嫌疑的慈禧太后、隆裕皇后、袁世凱、李蓮英的最後接觸,以及同珍妃超越生死的真摯愛情。京劇《鑑證》由李卓群編劇、導演,馬博通、範樂新、索明芳領銜主演,張訓菘、唐談等南京市京劇團優秀演員聯袂出演。
  • 《一桌二椅-夜奔 朱䴉記》榮膺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
    導讀:《一桌二椅-夜奔》《一桌二椅朱䴉記》是華人實驗藝術先驅榮念曾策劃、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柯軍主編、新華日報高級記者王曉映編著的姊妹書。榮念曾於1997年開創的「一桌兩椅」計劃,建立了跨越時代與國界的藝術交流平臺,共超過100位文化藝術工作者參與。
  • 柯軍:現代布景不應破壞崑劇「一桌二椅」的傳統
    「一桌二椅,你和母親兩個人怎麼坐?和父親呢?和愛人呢?」12月11日,梅花獎得主、崑劇表演藝術家柯軍做客先鋒書店,帶來一場主題為《一桌二椅,從過去到未來》的崑曲講座。
  • 《楚宮恨》玩味"一桌兩椅" 葉少蘭親導"骨子老戲"
    該劇導演葉派名小生葉少蘭昨天在滬上對記者介紹說,《楚宮恨》舞臺表演虛實結合,寫意與誇張相融,採取傳統京劇一桌兩椅的規範程式,來反映「骨子戲」的內在精華。「這齣塵封了幾十年的老戲,終於重現舞臺了。」"  這齣由李瑞環同志根據《馬昭儀》、《武昭關》兩個劇本剪裁改編的戲,眾多名家攜手幕前幕後。如杜近芳出任藝術指導,上海觀眾十分喜愛的張克在劇中飾演伍員,趙秀君飾演馬昭儀。
  • 京劇遇上西洋樂 《花樣中國》張藝謀呈現東西方藝術對話
    京劇遇上西洋樂 《花樣中國》張藝謀呈現東西方藝術對話 時間:2019.07.05 來源: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 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在上戲實驗劇院上演
    上海戲劇學院師生創作排演的新編歷史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日前在上戲實驗劇院精彩上演。舞臺上寫意的背景和燈光在一桌二椅的舞臺上傳遞人物精神和哲理寓意,不僅保持並發揚了國粹京劇的傳統審美特色,還頻出「亮點」。京劇《徐光啟與利瑪竇》是上海戲劇學院與義大利最大的劇院米蘭比克洛劇院多年合作的產物,此前已兩度前往義大利演出簡版。
  • 突破「一桌二椅」,並非「評彈+劇」生硬組合
    導演吳佳斯表示,《醫聖》在藝術樣式上有別於傳統的評彈作品,打破評彈表演中不注重舞臺調度的傳統定式,對「一桌二椅」進行格局的突破,將視聽效果從演員身上延至全部舞臺。穩健流暢的蔣調、柔美清麗的麗調、蒼勁有力的張調、樸實風趣的嚴調中還穿插節奏獨特的評彈曲牌,如山歌調、剪剪花和道情調等。  《醫聖》要讓演員「動起來」,還要揚長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