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好!
當前,一場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讓我們趕上了延期開學的居家學習模式。這個特殊時期,不僅是對同學們自律品格的極大考驗,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更靈活的英語自主學習體驗。
今天,李老師就把當下居家的「三自」(自信、自主、自律)英語學習方法送給同學們,為同學們的英語學習支招。
自信:「聽說」相結合學習
自信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難的保證;自信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大家去克服困難,不斷進步。高爾基指出:「只有滿懷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中,並實現自己的理想。」
對於英語學習來說,每天10分鐘「聽說」練習必不可少。推薦大家制定英語「聽說」10分鐘學習計劃。學習語言的初衷是為了溝通交流,英語的聽說能力需要日積月累的養成。「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嘗試「聽說」相結合的學習方式,會幫助同學們增強自信心,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如何制定「10分鐘聽說學習」計劃呢?李老師建議同學們採用聽說作業與課外聽說相結合的方式。
聽說作業——認真對待英語聽說作業。比如:聽前可以圈畫出聽力題目中重要的、關鍵的信息,聚焦主要內容,提高聽力的準確性。聽中可以嘗試做注釋和批註,把聽到的重要內容用寫關鍵詞或做標記的方式記錄下來,聽中注釋和批註有助於大家把聽力的瞬間記憶轉換為長久記憶。聽後需要把聽前圈出的關鍵信息與聽中批註信息建立意義聯繫,嘗試複述訓練,進行口語的表達。在口語表達時要注重模仿,如發音的準確性、語調的抑揚頓挫, 流利地進行口語表達等。
課外聽說——通過信息技術和智能媒體軟體,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英語聽說內容,不斷地豐富聽說語言學習的體驗。比如:通過電視和廣播收聽英文節目,通過網絡進行英語聽說學習,聆聽英文TED演講,觀看有教育意義的英文電影,聆聽英文歌曲等。課外聽說內容豐富,涉及政治、歷史、天文、地理、軍事、外交等,能幫助同學們開闊眼界。通過課外聽說,同學們可以看到面對疫情,全國人民是如何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可以看到什麼是正直、堅強、無畏、忠誠和大愛;可以更好地認識當前學習的真正意義所在,比如為什麼要堅持真理,為什麼要團結協作,為什麼要同舟共濟等等;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特殊時期自己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這些都會增強同學們不懼挑戰、堅定成長的信心,從而產生愉悅的英語聽說學習體驗。
自主:「讀寫」相結合學習
如果說「自信」是居家學習的一種態度,那麼「自主」就是居家學習的一種行動。自主獨立就是要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同學們要學會科學安排在家自主生活和學習的起居日常表,養成良好的居家清潔衛生和體育鍛鍊的好習慣,積極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同時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課程的複習鞏固。其中「讀寫」相結合的英語學習。就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英語常見的寫作話題是問題解決類,同學們可以將目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寫下來,再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建構自己的讀寫積累本——這就是英語讀寫學習法,希望對同學們的英語學習有幫助。
第一類:話題讀寫積累方法
有的同學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出已學過的常見英語話題。把教材上的話題按內容分類歸納,形成自己的英語讀寫學習筆記。
第二類:主題類讀寫作文方法
一位初三同學在「居」家學習時,把有關應用文類的英語作文積累起來並整理成冊,充分利用居家時間,自主完成作文修改,為中考複習制定自己的讀寫方案,並通過微信語音,與自己的英語教師互動,做到「一對一」的英語學習輔導。這種方法是不是獨一無二的嘗試呢?同學們可以積極探索。
第三類:自主英語閱讀書單
很多同學在居家學習時,建構了自己的英文讀寫閱讀書單,把平日想讀但沒有時間讀的英文讀物整理出來,準備有計劃有步驟進行讀寫能力的提升。
比如:Night Workers講述了辛勤的工作者在夜晚辛勤工作的故事,同學們可以藉此感受到祖國建設者在平凡工作中默默奉獻的精神;What’s Inside Me?講解了人體各個器官的作用和自我防護基本常識,同學們可以藉此了解疫情防控期間有關自我防護的基本常識;All about Bats是科普英語讀物,介紹了蝙蝠的日常作息和生活習慣,同學們可以藉此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道理。有的同學在閱讀後還嘗試創作自己的英文繪本,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體驗。大家可以行動起來,一起閱讀,一起寫作,在閱讀中思考,在寫作中成長。
自律:建構自己的英語學習之法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疫情當前,特殊時期的「學」不僅是英語學科文化知識的學習,把已有知識與新知識相結合,融入生命思考的學習才更有意義。比如:居家期間,同學們要學會與家人和睦相處之道,可以用英文給自己的長輩寫一封充滿真情實感的感謝信並讀給他們聽,感謝他們在特殊時期對自己全身心的陪伴和呵護。居家期間,同學們還應學會信息篩選,學會辨別真偽,懂得學為求真的道理。居家期間,同學們還應關注時事報導,學習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千千萬萬的工作者的責任擔當意識和敬業奉獻精神,懂得未來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居家期間,同學們可以嘗試用英文來表達身邊感人的故事,用自己的畫筆、文字、視頻,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對家長的理解、對疫病的觀點、對防疫一線醫護人員的敬佩和祝福,以此為抗擊疫情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向投身抗疫前線的英雄們致敬。比如:As a teenager, I wrote a poem to make my own contribution to overcome the epidemic;We have strong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to prevail over the virus in a near future! 等等。
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學們要以對人生的思考、「家國天下」的情懷和肩負的時代使命,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動力,用英文來講述中國故事,建構自己的英語學習之法,把學習英語轉變成自我成長的行動。
同學們,現實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老師希望同學們以自信積極的態度、自主獨立的行動和自律創新的精神,嘗試以上「三自」英語學習方法,鍛鍊品格,提升能力,在這場特殊的戰「疫」中得到歷練,獲得成長!
作者 李豔
北京十二中教師,北京市英語特級教師,從事英語教育24年,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市級、區級科研課題;撰寫的多篇教育教學論文榮獲國家級、市級、區級以上獎項,並發表在核心期刊;「國培計劃」教育部中小學骨幹教師遠程培訓項目專題主持專家,北京市中小學教師資格國考面試考官,北京市中小學特級教師工作室實踐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語言文學學院英文系校外導師,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中學英語學科兼職教研員,豐臺區「青藍工程」帶教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