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生孩子,想必每位媽媽都深有感觸。
"選順產就好了!"我身邊的同事煥煥這樣說道。她是剖宮產媽媽,當時想著切一刀寶寶就出來了,很痛快。但產後恢復上,卻是真的遭了罪。聽著她的經歷,我暗暗為她捏把汗,太不易了。
我和煥煥都是高級育嬰師,在護理我們的顧客(產後媽媽和寶寶)的時候,雖然很專業,很認真。但真的到了自己生完孩子,好像那些護理、心理輔導、新生兒照料的知識,都不頂用了。到自己身上跟別人生娃,真的有不同啊!我是順產還好,月子裡有老公照顧著,同事們也常常來指導,產後三個月就恢復了身材很快就過去了。而煥煥就不一樣了,她是剖宮產,產後還出現了腸粘連,有幾次疼的她都不想說話了,後來醫生進行了二次幹預,我去看她的時候,也心疼的落淚了。
我的老師說,你們常常學的產後護理怎麼都忘了呢?剖宮產坐月子,要注意"四早一晚",護理別人很到位,自己身上卻馬馬虎虎了。想來也是,煥煥由於光稀罕小寶寶,自己的身體卻忘記也要儘快恢復了。
剖宮產後坐月子,注意"四早一晚"原則
剖宮產是一場手術,身體也會受到影響,如果不及時且正確的給予照料,可能就會出現煥煥那樣,產後腸粘連。
關於"四早":
一早:早翻身
現在的剖宮產和以前的麻醉技術有不同,產婦不需要"去枕平躺",建議臥床休息6小時(可以側臥,身體後面放小墊子或被子)。等度過6小時,再翻身活動,促進其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行,也可以幫助惡露更快排出。有些媽媽可能像煥煥一樣,只顧著看寶寶,忘了自己活動了。可以跟家人打好招呼,幫忙定時翻身,醫生也會及時提醒的。
二早:早排氣
剖宮產由於對內臟器官有移動,腸道會受到影響,進而胃腸蠕動減慢,可能會導致產婦有腹脹現象。而排氣後則說明腸道功能已經開始恢復了,可以進食一些流質食物了。排氣後也就意味著可以拔掉導尿管,慢慢下床活動了。
Ps:排氣是非常關鍵的,護士會定時來壓肚子。如果36小時還未排氣,需要及時跟醫生說明情況(一般在24小時內就會排氣)。
三早:早下床
當產婦可以拔掉導尿管後,就要及時下床了,這樣可以幫助身體更快恢復體力。煥煥當時由於前期在逗娃,等拔了導尿管,就睡覺了。醫生說這是她出現腸粘連的主要原因。
Ps:下床可以由家人產婦,儘量慢慢來,以免拉扯到傷口。
四早:早排便
這點順產媽媽和剖宮產媽媽,都一樣煎熬,因為產後排便真的太痛苦了。順產由於側切,不敢用力,剖宮產則害怕拉扯到腹部的傷口,也不敢太蹲著用力。
而排便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剖宮產媽媽,由於手術中使用了導尿管,可能會有尿路感染的現象,所以更建議及時排便,如果疼痛感強烈,也可以諮詢醫生,尋求解決方案。
關於"一晚":
這裡說的晚,就是儘量延後。主要是說晚一點進補。有些產婦認為,自己生產遭罪了,身體虛弱,需要馬上補充營養,才能有利於母乳餵養。但其實,產後腸道功能還在恢復過程中,過早進補,不僅會增加腸胃功能的負擔,還可能造成堵奶的現象。
有些媽媽說,自己產後為了喝鴿子湯,生完第二天就讓媽媽燉好了送醫院了,結果喝了反而沒效果,而且下奶也不多。其實,產後喝鴿子湯是有好處的,對傷口的癒合有一定幫助。但儘量選擇醫院提供或專門的月子餐機構熬煮的鴿子湯。
我們自己做的可能鹽巴、鴿子油都比較多,油膩膩、鹹滋滋的湯水,並不是很適合產後媽媽們飲用。
剖宮產生寶寶,還要注意哪些事情?
其實,以上的事項已經很全面了,但剖宮產媽媽還要注意,照顧好自己,從生理上到心理上。產後身體虛弱,體內的激素水平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媽媽們不重視自己的身體、情緒,可能會因此患上產後抑鬱或身體恢復很慢。
我在工作中接觸到一位媽媽,她產後掉頭髮很厲害,而且膚色暗黃,一點色澤都沒有。當時我問她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就是帶孩子太累,別人(月嫂)幫忙帶也不放心,搞得自己很疲憊。
產後媽媽們更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我們的身體沒有恢復好,哪裡還有精力照顧寶寶呢?產後六個月是身體恢復的黃金階段,抓住這個時期,才能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如果有人能幫忙照顧寶寶,那是再好不過了,別因為照料方式不同,就特別擔心。我們老家有句話說得好"一家一個養孩子的法",說的就是每個家庭的育兒方式不同,但並沒有對錯之分。如果真的是有重大分歧,可以諮詢專業人士後定奪,而不要爭吵。
枕邊育兒寄語:
作為一名高級育嬰師,我親自護理過的寶寶和產後媽媽,有上千名。在這些人當中,剖宮產佔大多數。剖宮產的產後護理,希望各位孕媽、產婦都能多掌握一些知識,提前預習,及時諮詢,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能儘快得到調整。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產後如何讓內臟「歸位」,把握黃金42天,別讓大肚子「放任自流」
產後坐月子「門窗緊閉」?科學坐月子避開五「雷區」,恢復好又快
產後刀口鑽心痛?剖宮產坐月子守住四底線,新手媽媽恢復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