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宮產後坐月子,注意「四早一晚」原則,促進身體恢復防粘連

2020-12-22 IF枕邊育兒

說起來生孩子,想必每位媽媽都深有感觸。

"選順產就好了!"我身邊的同事煥煥這樣說道。她是剖宮產媽媽,當時想著切一刀寶寶就出來了,很痛快。但產後恢復上,卻是真的遭了罪。聽著她的經歷,我暗暗為她捏把汗,太不易了。

我和煥煥都是高級育嬰師,在護理我們的顧客(產後媽媽和寶寶)的時候,雖然很專業,很認真。但真的到了自己生完孩子,好像那些護理、心理輔導、新生兒照料的知識,都不頂用了。到自己身上跟別人生娃,真的有不同啊!我是順產還好,月子裡有老公照顧著,同事們也常常來指導,產後三個月就恢復了身材很快就過去了。而煥煥就不一樣了,她是剖宮產,產後還出現了腸粘連,有幾次疼的她都不想說話了,後來醫生進行了二次幹預,我去看她的時候,也心疼的落淚了。

我的老師說,你們常常學的產後護理怎麼都忘了呢?剖宮產坐月子,要注意"四早一晚",護理別人很到位,自己身上卻馬馬虎虎了。想來也是,煥煥由於光稀罕小寶寶,自己的身體卻忘記也要儘快恢復了。

剖宮產後坐月子,注意"四早一晚"原則

剖宮產是一場手術,身體也會受到影響,如果不及時且正確的給予照料,可能就會出現煥煥那樣,產後腸粘連。

關於"四早":

一早:早翻身

現在的剖宮產和以前的麻醉技術有不同,產婦不需要"去枕平躺",建議臥床休息6小時(可以側臥,身體後面放小墊子或被子)。等度過6小時,再翻身活動,促進其內分泌系統的正常運行,也可以幫助惡露更快排出。有些媽媽可能像煥煥一樣,只顧著看寶寶,忘了自己活動了。可以跟家人打好招呼,幫忙定時翻身,醫生也會及時提醒的。

二早:早排氣

剖宮產由於對內臟器官有移動,腸道會受到影響,進而胃腸蠕動減慢,可能會導致產婦有腹脹現象。而排氣後則說明腸道功能已經開始恢復了,可以進食一些流質食物了。排氣後也就意味著可以拔掉導尿管,慢慢下床活動了。

Ps:排氣是非常關鍵的,護士會定時來壓肚子。如果36小時還未排氣,需要及時跟醫生說明情況(一般在24小時內就會排氣)。

三早:早下床

當產婦可以拔掉導尿管後,就要及時下床了,這樣可以幫助身體更快恢復體力。煥煥當時由於前期在逗娃,等拔了導尿管,就睡覺了。醫生說這是她出現腸粘連的主要原因。

Ps:下床可以由家人產婦,儘量慢慢來,以免拉扯到傷口。

四早:早排便

這點順產媽媽和剖宮產媽媽,都一樣煎熬,因為產後排便真的太痛苦了。順產由於側切,不敢用力,剖宮產則害怕拉扯到腹部的傷口,也不敢太蹲著用力。

而排便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剖宮產媽媽,由於手術中使用了導尿管,可能會有尿路感染的現象,所以更建議及時排便,如果疼痛感強烈,也可以諮詢醫生,尋求解決方案。

關於"一晚":

這裡說的晚,就是儘量延後。主要是說晚一點進補。有些產婦認為,自己生產遭罪了,身體虛弱,需要馬上補充營養,才能有利於母乳餵養。但其實,產後腸道功能還在恢復過程中,過早進補,不僅會增加腸胃功能的負擔,還可能造成堵奶的現象。

有些媽媽說,自己產後為了喝鴿子湯,生完第二天就讓媽媽燉好了送醫院了,結果喝了反而沒效果,而且下奶也不多。其實,產後喝鴿子湯是有好處的,對傷口的癒合有一定幫助。但儘量選擇醫院提供或專門的月子餐機構熬煮的鴿子湯。

我們自己做的可能鹽巴、鴿子油都比較多,油膩膩、鹹滋滋的湯水,並不是很適合產後媽媽們飲用。

剖宮產生寶寶,還要注意哪些事情?

其實,以上的事項已經很全面了,但剖宮產媽媽還要注意,照顧好自己,從生理上到心理上。產後身體虛弱,體內的激素水平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媽媽們不重視自己的身體、情緒,可能會因此患上產後抑鬱或身體恢復很慢。

我在工作中接觸到一位媽媽,她產後掉頭髮很厲害,而且膚色暗黃,一點色澤都沒有。當時我問她是不是家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她說就是帶孩子太累,別人(月嫂)幫忙帶也不放心,搞得自己很疲憊。

產後媽媽們更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我們的身體沒有恢復好,哪裡還有精力照顧寶寶呢?產後六個月是身體恢復的黃金階段,抓住這個時期,才能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如果有人能幫忙照顧寶寶,那是再好不過了,別因為照料方式不同,就特別擔心。我們老家有句話說得好"一家一個養孩子的法",說的就是每個家庭的育兒方式不同,但並沒有對錯之分。如果真的是有重大分歧,可以諮詢專業人士後定奪,而不要爭吵。

枕邊育兒寄語:

作為一名高級育嬰師,我親自護理過的寶寶和產後媽媽,有上千名。在這些人當中,剖宮產佔大多數。剖宮產的產後護理,希望各位孕媽、產婦都能多掌握一些知識,提前預習,及時諮詢,讓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能儘快得到調整。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產後如何讓內臟「歸位」,把握黃金42天,別讓大肚子「放任自流」

產後坐月子「門窗緊閉」?科學坐月子避開五「雷區」,恢復好又快

產後刀口鑽心痛?剖宮產坐月子守住四底線,新手媽媽恢復快又好

相關焦點

  • 剖宮產後記住「四早三晚」,寶媽注意事項多,是為身體恢復快又好
    目前國內平均的剖宮產率,已經達到40%左右,而在一些較高的地區,甚至突破了50%。儘管我們支持順產,但面對胎兒不正、宮內窘迫等問題,剖宮產卻是保命的最後方法。經歷剖宮產的寶媽,產後恢復要注意「四早三晚」,雖然比順產要麻煩一些,卻是有助於身體恢復、產後少遭罪的方法。
  • 產科醫生:剖腹產坐月子,堅持「4早1晚」,身材自然恢復得好
    在坐月子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說總覺得腹部有不適的感覺,身體恢復得比較慢。在產後兩個月的時候還總是有出虛汗的問題,身上總覺得很乏力。媽媽進行閒聊的時候,總會說到生產的問題,其實坐月子也是個技術活兒,尤其是剖腹產的媽媽,在坐月子的時候需要注意問題很多,尤其是產科醫生建議的話,一定要聽。
  • 剖腹產後第一天,若遵守「四早一晚」的原則,產婦身體好少遭罪
    導讀:剖腹產後第一天,若遵守「四早一晚」的原則,產婦身體好少遭罪雖說順產是最自然的分娩方式,對寶寶和產婦都有很多好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可以順產,有些產婦身體不適,無法承擔分娩的辛苦;有些產婦身體虛弱,產力不足;有些產婦骨盆狹窄,或者胎兒偏大,胎位不正,頭盆不相稱……種種原因,都會讓順產變難產,危害產婦和胎兒的安全健康,所以只能剖腹產!
  • 剖腹產後第一天,若遵守「四早一晚」的原則,少遭罪
    順產結束後,產婦的身體幾乎不存在傷口,最多有點輕微撕裂或者側切,後期恢復非常快,也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但是剖腹產就不同了。剖腹產又稱剖宮產,是外科手術的一種,手術切開產婦的腹部和子宮,然後把胎兒和胎盤拿出來。剖腹產過後,產婦的腹部都會留下一條10-17釐米的疤痕,這條疤痕是從內而外至少8層的疤痕,所以後期恢復非常麻煩,一年半載能痊癒就不錯了。除了影響,後期護理也不一樣。
  • 醫生囑咐:剖腹產後「第一天」,產婦要遵守「四早一晚」的原則
    導讀:剖腹產後第一天,若遵守「四早一晚」的原則,產婦身體好少遭罪雖說順產是最自然的分娩方式,對寶寶和產婦都有很多好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可以順產,有些產婦身體不適,無法承擔分娩的辛苦;有些產婦身體虛弱,產力不足;有些產婦骨盆狹窄,或者胎兒偏大,胎位不正,頭盆不相稱……種種原因,都會讓順產變難產
  • 剖宮產牢記「四早三晚」,看似繁瑣實則關乎健康,寶媽術後少遭罪
    剖宮產記住「四早」1)早活動手術後需要平躺6小時,是為了讓臟腑復位以及不拉扯到傷口,有利於後期更好的恢復。那麼過了6小時之後孕媽就可以進行翻身活動。孕媽多喝水促進排尿,如果排尿困難可以把水龍頭打開,流水聲會刺激尿液的排出。剖宮產還有「三晚」1)晚洗澡 雖然產後身體虛弱出汗會比較多,但是產後7-10天內不要進行洗澡。
  • 剖腹產坐月子和順產哪不同?記住「三早兩晚」知識點,體力早恢復
    剖腹產後在坐月子時,護理重點與注意事項確實要比順產產婦更多一些。對於剖腹產產婦的產後護理,,除了注意刀口的精心呵護,在坐月子的方式上與順產產婦也略有不同。一旦忽略這些護理細節,很容易造成產婦身體恢復緩慢,甚至留下一些後遺症。
  • 剖宮產坐月子守住四底線,新手媽媽恢復快又好
    生完孩子的一瞬間,會覺得自己解放了,但坐月子卻又是一道坎兒,恢復不好,會落下"月子病"。尤其是剖宮產媽媽,刀口恢復不好,以後陰天下雨都會又疼又癢,挺遭罪的。不知道你的刀口恢復如何了?別人坐月子30天就完了,彤宸坐了足足兩個月,刀口還是沒恢復好。現在孩子兩歲了,每次陰天下雨,腹部的傷口都會隱隱作痛,又疼又癢,別提多難受了。是不是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剖宮產媽媽有多不易?其實,產後護理多上心,剖宮產媽媽也能恢復好又快的!
  • 坐月子牢記這5大飲食原則 身體恢復快還下奶
    女性在生產後身體元氣大傷,需要通過休養以及飲食來幫助恢復。在生活中女性生完孩子後會坐月子,會通過攝取各種高營養、高熱量食物來補充營養恢復精力,但其實想要在月子期間快速恢復身體並且分泌乳汁,飲食要牢記這五大原則。月子飲食要牢記哪五大原則?
  • 醫生有妙招:記住「五早三晚」,身體恢復又快又好
    一般來說,順產是對女性傷害最小的,對媽媽的身體恢復和寶寶的發育都比較好。但並不是每個準媽媽都適合順產,當胎兒過大、胎位不正、產婦有高X壓、心Z病等特殊情況下,醫生就會選擇剖腹產的方式幫助胎兒降生。但大家都知道剖腹產的護理很麻煩,恢復不好的話就會留下很多後遺症。常見的併發症有腸粘連、尿瀦留、切後感染、脂肪液化等等。
  • 剖腹產媽媽月子餐飲食要注意什麼?產後怎麼樣吃才恢復得快?
    6小時後宜服用一些排氣類食物(如蘿蔔湯等),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腹脹,並使大小便通暢。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澱粉等,產婦也要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五、剖腹產後進食原則剖腹產坐月子的飲食按照流質-軟質-固體的進補原則補充身體營養,給腸胃慢慢適應的過程。
  • 剖腹產後坐月子需要注意哪些呢?切記的7大事項,產婦須知
    對於剖腹產產婦,如果科學地坐月子?月子期間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一、儘早地下床運動。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產婦,在生完寶寶之後,醫生都會要求媽媽們儘快下床運動。特別是對於剖腹產的媽媽們,下床運動有助於排氣,防止腸粘連。
  • 產後媽媽坐月子,多喝3種湯,有利於補氣血,奶水多還瘦得快
    生完孩子坐月子,我們常常被逼著喝很多「下奶湯」,「大補」湯,主要是為了身體恢復,還有就是寶寶的「口糧」。但有些媽媽發現,自己出月子後,居然比臨產前還胖,就又開始拼命減肥。真的是太難了有沒有?我在懷孕前身高163,體重110斤,算不瘦不胖。
  • 陳赫被曝已經停工陪月子 新媽媽月子飲食要注意哪些
    張子萱產女,陳赫被曝已經停工陪月子,近日初晉升為父親的陳赫,在活動現場缺席,好友稱目前已經停工在家陪張子萱坐月子,雖然這對夫妻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不過如今既然孩子已經誕生了,不少網友還是紛紛送來祝福。10月28日,電視劇《複合大師》開放媒體探班,賈乃亮、王曉晨等主演集體亮相,而陳赫卻缺席。
  • 寶媽坐月子記住「三禁忌五注意」,身體恢復快,寶寶也能長得好
    惡露,身體器官都在飛速地恢復著。月子裡怎樣做,才能讓產婦媽媽身體恢復快、同時讓寶寶也能發育好呢?寶媽們記住「三禁忌五注意」,才能養好身體。媽媽們生娃之後,子宮恢復、惡露排出,一般都需要42天左右的時間,在42天結束之後,還需要去醫院做一次身體檢查,確保身體恢復好、寶寶發育正常。
  • 寶媽坐月子記住「三禁忌五注意」,身體恢復快,寶寶也能長得好
    編輯:邱寫寫月子期是寶媽產後恢復的一段關鍵期,這段時間內產婦媽媽體內要排出惡露,身體器官都在飛速地恢復著。月子裡怎樣做,才能讓產婦媽媽身體恢復快、同時讓寶寶也能發育好呢?寶媽們記住「三禁忌五注意」,才能養好身體。傳統習俗「坐月子」,到底是怎麼來的坐月子是我國傳統習俗,從古時候就有坐月子的習俗,過去產婦媽媽們飲食上缺乏優質蛋白,因此月子裡為了補充足夠的營養,需要適當補充一些肉類食物。
  • 剖腹產坐月子吃什麼好 剖腹產率居高不下的背後…..
    由於剖腹產的新媽媽們身體恢復會比順產者更慢一些,所以剖腹產坐月子吃什麼好對每一個剖腹產的媽媽意義重大,剖宮產產婦術中出血、術後血栓形成率、再次妊娠發生前置胎盤和子宮破裂的機率遠高於經因道分娩的產婦;懷孕生產都會消耗媽媽大量的氣血,特別是剖腹產的媽媽傷口創傷是比較大的,雖然我們有坐月子的傳統,但僅僅靠月子裡的保養是不夠的。一個孩子三桶血,生育傷元氣,損耗氣血,加重氣血虧虛。
  • 坐月子飲食調養有講究,月子餐遵守4個原則,新媽媽營養足恢復快
    懷胎十月是一個辛苦的過程,但其實生產後的媽媽們,也並不輕鬆。因為生產時傷了元氣,所以一般生產後的女性會進入一個月的休養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坐月子」。坐月子是中國女性重要一課,而「月子餐」則是這堂課的重中之重了。那麼,月子期間怎樣科學的飲食呢?月子進補有講究,盲目「大補」危害多!
  • 坐月子飲食調養有講究,月子餐遵守4個原則,新媽媽營養足恢復快
    新媽媽經過一輪的分娩後,體虛氣弱,能量損耗很大,所以,坐月子期間要吃好,才能在自身恢復的情況下,給寶寶提供更多的營養。但不少家庭矯枉過正,陷入「大補特補」的誤區,導致適得其反。月子餐講究質量先行,食物要少而精,少食多餐,建議一天有6餐。時間可以安排為早、中、晚3次主餐和上午10點、下午3點、晚上8點3次加餐。中、晚餐要葷素搭配,外加一湯。
  • 順產和剖宮產孕媽月子餐的注意事項
    有時候坐月子也需要勇氣,因為吃得多長得壯。有時候特別想吃一些垃圾食品,可媽和婆婆都盯著孕媽,還是恢復身體健康最重要!原則一:數量要精。等到分泌乳汁後,就可以多喝湯啦,雞湯、豬蹄湯、鮮魚湯,全都是吃貨的最愛,不對,是對孕媽乳汁分泌有好處的食物,可以大量的吃,不過孕媽別光吃肉不吃素喲,蔬菜含有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的蠕動,能讓孕媽不被便秘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