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律協公布律師違規辦案典型案例 哪些行為值得警示?

2021-01-0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27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律師私自接受委託並收取費用、以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為尚未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的人員違法執業提供便利……律師事務所放任律師這些行為,將有什麼後果?全國律協新聞發言人蔣敏昨天(2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律師事務所疏於管理,至少面臨被律協公開譴責的處分。

全國律協公布的典型案例顯示,河南省安陽市某房產公司在一起借貸糾紛案件的審理及執行中,為在法院採取訴訟保全、儘快執行案件等事項上牟取不正當利益,由公司法人及法律顧問河南萬昆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向陽向安陽中院執行局原副局長行賄206萬元。劉向陽被以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之後被司法廳吊銷律師執業證書。蔣敏說:「吊銷律師執照以後,按照行業協會的規則要求,我們取消了他的會員資格。」

典型案例顯示,河南佳鑫律師事務所律師婁秀珍在為朱某、王某等擔任辯護人時,私自接受委託並收取費用。被律協給予中止會員權利一年的行業紀律處分。蔣敏表示:「律師接受委託必須依法辦理相關的委託和辯護手續,沒有權利私自接受委託並收取費用。如果有這樣的行為,毫無疑問要受到行業的紀律處分。」

典型案例顯示,福建歐頓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峰在為傅某某辯護過程中,幫助其親屬將借條帶給在看守所羈押的傅某某,並由傅某某在擔保人一欄中簽字,作虛假擔保,被公安立案偵查,後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鑑於張峰系初次違規,且事後配合調查,認錯態度誠懇,並主動作出誠懇書面反省,律協給予張峰中止會員權利十個月的行業紀律處分。蔣敏說:「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律師幫助當事人親屬向在看守所羈押的當事人不正當地提供幫助,影響了相關案件的辦理。律師在執業過程中不僅要謹言慎行,同時要嚴格依照法律規定予以辦理。」

典型案例顯示,浙江萬向光明律師事務所律師施宏民在明知委託人餘某某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的情況下接受委託,並同意其親屬冒充餘某某在授權委託書上簽字,將虛假的授權委託書提交給司法機關,被律協給予中止會員權利六個月的行業紀律處分。「你接受當事人委託是建立在他確認他的行為的前提下的,你沒有權利替當事人籤字。」蔣敏表示。

典型案例顯示,浙江省杭州市律師協會因何瀟律師故意提供虛假證據,給予其中止會員權利六個月的處分。蔣敏說:「這名律師在辦理有關民間借貸的糾紛案件中,明知道自己的委託人有在借款合同上私自添加內容的事實,依然將存在爭議的證據,也就是借款合同,提交給司法機關。毫無疑問,這是存在執業違法行為的。」

典型案例顯示,北京市律師協會因劉忠誠律師以不正當方式影響依法辦理案件,給予其中止會員權利十一個月的處分;同時,他所在的北京市博天律師事務所因疏於管理,被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江蘇省南京市律師協會因江蘇墨翰律師事務所違規收費、疏於管理,給予其公開譴責的處分。此前,全國律協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律師事務所接到的最嚴厲處罰是被吊銷執業證書。

蔣敏表示:「律師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必須依據專業知識、依據法律來為當事人提供幫助和法律服務,不可以用不正當的方式影響相關案件的辦理。律師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涉嫌偽造相關證據,他所在的律師事務所也因為疏於管理給予公開譴責,不僅律師要承擔責任,律師所在的執業機構也同樣要擔責任。」

最後,蔣敏再次強調了律師事務所對律師加強監管的重要性:「律師事務所是律師職業最基本的單位,也是最重要的機構,它是我們管理律師最重要的基本單元。沒有它,如何能夠真正保障律師依法依規、合法合規地為當事人提供服務?如果監管不力,那毫無疑問,我們會按照律師協會規則給予處分。」

相關焦點

  • 全國律協發布2019年5月份律師協會維權懲戒典型案例
    全國律協發布2019年5月份律師協會維權懲戒典型案例 發表時間:2019-07-29 10:37:28 作者: 來源:
  • 全國律協發布3起維權和3起懲戒典型案例
    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司法部網站消息,今日全國律協召開1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全國律協副會長、新聞發言人蔣敏進行10月份律師協會維權懲戒工作通報,發布維權懲戒典型案例,表示律師協會繼續加強維權和懲戒工作。  蔣敏透露,10月份,全國律協維權中心共收到維權申請9起,各省(區、市)律師協會和設區的市律師協會維權中心共收到維權申請43起。
  • 全國律協通報:律師懲戒(21個)典型案例(附名單)
    5月22日,全國律協召開新聞發布會。全國律協新聞發言人、副會長蔣敏通報2019年3月全國律協維權中心與投訴中心工作情況。懲戒典型案例1湖南省律師協會因周楊律師犯挪用資金罪,給予其取消會員資格的處分。
  • 全國律協:5月份共收到投訴律師案件600餘件
    中國日報北京6月29日電(記者 張琰)記者今天從全國律協獲悉,全國律協投訴中心5月份共收到投訴21件,經過審核,向地方律協發出投訴轉函9件,通過網上受理平臺轉地方律協辦理3件,因不屬於投訴案件受理範圍答覆投訴人9件。各省(區、市)和設區的市律師協會投訴中心5月份共收到投訴578件。
  • 全國律協女律師協會積極參與「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3月30日電 今天,全國律協副會長蔣敏在全國律協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全國律協女律師協會積極參與全國婦聯第二屆「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 評選活動。由女律師協會推薦的「浙江智仁律師事務所承辦的陶某訴陳某某離婚糾紛案」,浙江省瑞安市婦聯「虞愛萍工作室」、浙江信泰律師事務所共同承辦的「李某陳某離婚損害賠償案」入選其中。蔣敏說,十大案例評選的目的是及時發現好案例、好典型、好經驗,倡導全社會形成共同促進男女平等、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良好氛圍。
  • 全國律協發聲:律師不得免費提供法律服務
    眾所周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現實中,更多的人對免費的律師服務卻趨之若鶩。何以至此呢?有的是愛賺小便宜的心理,有的認為律師就是動動嘴皮子舉手之勞,更多的是我想是人們對於法律服務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的不適應。近日全國律師協會明文規定律師在執業過程中,不得免費或者減少收費。
  • 一批違規律師受到行業處分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白陽)在同一案件中「兩頭吃」、誘導當事人向法官行賄、夥同他人辦理虛假訴訟案件……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日前公布了21件各地律協懲戒典型案例,一批違規律師受到公開譴責以上的行業紀律處分。
  • 嚴懲死磕派律師?全國律協擬修規引發史上最強烈反彈
    全國律協的新規將對律師的網上行為進行約束,引發了極大爭議。  CFP 資料       尚在小範圍徵求意見的《律師執業行為規範》和《律師協會會員違規行為處分規則》修訂草案(下稱《行為規範》草案和《處分規則》草案),已在律師圈子中廣為流傳,且引起了極大爭議。
  • 廣東律協發布律師服務疫情防控12個典型案例
    發布會上,黃思周副會長發布了廣東律師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典型案例。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律師事務所和廣大律師為疫情防控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支持復工復產復市方面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湧現了很多典型事跡和案例。省律協從中篩選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向公眾發布,希望能帶動更多律師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公益法律服務工作。案例排序不分先後。
  • 全國律協發布2018年上半年律師協會維權工作數據統計與分析
    全國律協發布2018年上半年律師協會維權工作數據統計與分析 發表時間:2018-09-03 09:05:58 作者:全國律協 來源:
  • 全國律協通報5起律師維權案件,涉及侵犯會見權、人身傷害等
    被毆打、被限制人身自由、看守所會見遭拒絕,針對這些律師執業中遇到涉及會見權、人身權被侵犯的情形,2月28日,全國律協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全國律協副會長、新聞發言人蔣敏通報了5起維權案件。蔣敏介紹,各省(區、市)律師協會1月份收到維權申請51起。
  • 杭州一律師百倍收費「撈人」遭律協調查
    本報記者 郝嘉奇 郝成 合肥 杭州報導一封寫給杭州律協、司法局的舉報信,披露出律師沈攀峰以替嫌疑人取保為名,收取240萬元「撈人費」的違規行為。12月8日,杭州市司法局一名處長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稱,司法局正調查此事,會依法依規處理,並向舉報人反饋結果。
  • 司法部關於2019年度司法鑑定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典型案例的通報
    近年來,各地司法行政機關切實履行監管職能,綜合運用多種方式,依據投訴、舉報、「雙隨機,一公開」執業檢查和鑑定意見使用部門提供線索,依法對違法違規鑑定行為進行查處,維護了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對司法鑑定監管工作和司法鑑定行業起到示範及警示作用。現將2019年度司法鑑定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典型案例予以通報(見附件)。
  • 李某某律師洩露不公開審理案件案情 被律協處分
    李某某強姦案二審終審判決後,北京律協針對律師洩露當事人隱私、不當披露案件信息等違規行為做出處分,並於今年初做出處分決定。律師提出複查申請後,日前,律協做出最終處理決定。  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市律協對李某某強姦案違規律師於4月14日做出最終處理決定,並於當天通過快遞方式送達相關律師。據北青報記者了解,李案中王某的辯護人周翠麗律師目前已接到北京市律師協會「京律協復字(2014)第2號複查決定書。其他律師拒絕透露相關情況。市律協有關人士表示,將於近一兩日公布最終處理結果。
  • 2020,工傷賠償5步走(清晰明確);2020年5月份律師協會維權典型案例及懲戒典型案例;律師調查取證研究報告
    湖北省委依法治省辦選聘全省首屆法治督察員466名✈不用一張紙,案子辦完了✈全國律師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始了!(江蘇試點)✈最高人民法院為加強著作權及其有關權利保護,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併購重組監管問答今起廢止,16大重組問題明確,證監會修訂併購重組規則✈向法官行賄、違規收費…全國律協通報5月份律師協會維權
  • 全國律協:近期涉黑涉眾等案件偵查階段出現限制律師會見趨勢
    8月31日,全國律協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律協維護律師執業權利中心副主任高子程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律師協會維權工作數據統計與分析。高子程介紹,2018年上半年,全國各地律師協會共接待維權案件321件,受理維權案件291件,成功解決了141件,與前幾年同期相比有了大幅增長。高子程說,維權案事件數量的增長,一方面說明了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對維護律師執業權利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律師執業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改善。
  • 全國律協發布2019年中國律師行業最受關注事件和人物
    4、中國律師「走出去」2019年,司法部、全國律協持續加大對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推動中國律所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更好地服務全方位對外開放,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公布《全國千名涉外律師人才名單》,制定出臺《律師事務所境外分支機構備案管理規定》,成立「一帶一路」律師聯盟,舉辦世界律師大會,
  • 多地律協發布倡議抵制低價競爭!這記「耳光」打了誰?丨律新社觀察
    銀行所採取的超低限價行為,其實是一種變相引導律師之間進行低價競爭的行為,而當時也確實有六家律所前去投標,並由其中兩家以較低價中標。該年11月,全國律協召開了自新聞發布會制度實施以來,第一次邀請地方律協會長發布相關事項的發布會。會上,福州市律師協會會長許明表示,銀行該行為客觀上造成低價中標、服務質量得不到保障的惡性循環,更不利於律師事業健康長遠發展。
  • 第六屆中國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法律實務研討會暨全國律協信息委...
    本次研討會和研修班由全國律協信息委和廣東省律師協會共同主辦,由廣東律協信息委、廣州律協網委會、廣州律協版權委共同承辦。一、研討會(一)開幕式9月16日上午的開幕式由全國律協信息委副主任、廣東省律師協會副監事長蔡海寧主持。全國律協信息委主任壽步、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歐永良先後致辭。廣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葉乃鋒和副監事長汪騰鋒出席會議。
  • 最高檢典型案例「十連發」:釋放哪些法治信號?
    2月11日至4月17日,最高檢以每周一次的頻率,連續發布十批次共計55個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既對涉疫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從嚴從快打擊彰顯刑罰威懾力,又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聚焦「化解矛盾、消弭對抗、修復損害、促進和諧」,體現司法謙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