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第十四課《克洛德.格》雨果

2020-12-22 西紅柿麵湯

一,雨果文學常識:

維克多雨果,法國著名詩人,戲劇家和小說家。創作20年代出版詩集《頌詩集》歌頌了波旁王朝。20年代後期雨果的政治思想和文學觀發生積極地轉變,政治上轉向了自由, 1827年《克倫威爾》序言,被認為是一篇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宣言,雨果成為法國積極浪漫主義運動領袖。

1830年雨果的創作打破了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的劇本《歐那尼》在法蘭西大劇院上演,引發了古典主義衛士和浪漫主義鬥士之間的正面衝突,史稱」《歐那尼》之戰「。

1831年雨果發表了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

路易波拿巴上臺後,雨果流亡國外十九年,流亡期間創作了《悲慘世界》《海上勞工》等,在悲慘世界的序言中雨果提出了法國當代社會面臨的三個尖銳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是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

小說悲慘世界:通過主人公冉阿讓從貧苦工人,苦役犯到人道主義慈善家的一生經歷,表現了他在仁慈米裡哀主教的感召下的人生變化和善舉,也表現了警長沙威由一個惡人被人道主義感化良心發現的過程。

晚年的雨果創作力扔很旺盛,《兇年集》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和深厚的人道主義思想,最後一部長篇小說《九三年》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描繪了1793年法國資本階級共和國軍隊鎮壓旺岱反革命叛亂的故事。

小說提出了:「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的觀點,表現了他人道主義思想的局限性。

二,作品梗概:

1,中篇小說《克洛德格》描寫了一個貧窮的失業工人,在商店裡為自己因為飢餓而瀕臨死亡的女人和孩子偷了點麵包和柴火,結果為自己帶來了五年的監禁。

2,在監獄裡,他由於正直嚴肅而被人尊敬,但他的這種聲望並沒有幫助他填飽肚子,反而招致了監獄長處心積慮的打擊和折磨,經過內心的審判,克洛德最後以良心的名義判處了監獄長死刑。

三,思想內容:

《克洛德格》被認為是雨果創作長篇小說《悲慘世界》的前奏性作品。

1,同情貧苦人們的悲慘境遇。

通過孩子,情婦以及苦役犯人處境的描寫,揭示了當時法國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命運,總是貧窮的,不幸的,悲傷的,可怕現實。

如,克洛德格的所謂罪行,其實就是飢餓逼出來的,所以小說中寫到,「人民正處在饑寒交迫當中,貧困是男人犯罪,迫使女人墮落。」

2,描寫了資本主義法律本身的反人民本質和執法官的殘暴無情。

如,克洛德格僅僅偷了一點點的麵包和柴火,就被判處五年的徒刑,在監獄裡被監獄長任意欺辱和侮辱,在議會那些議員和官員們為著私利和黨派的利益勾心鬥角等。

3,探討了社會的出路。

在作家看來,烙鐵,鐐銬,監獄,死刑是不能解決社會問題的。

1)主張一方面統治者要「在窮人的命運裡,在苦難的盤子裡加進美好的前途,加進對於永恆幸福的嚮往,加進天堂的福樂。

2)另一方面,所有墮落的人身上都隱藏著一種野獸的原型,通過良好的教育把她們休整好,實質上是宗教中的仁愛感化思想,這樣的出路體現了雨果思想的歷史局限性。

四,人物分析。

1,出身低微但性格剛毅堅強,體現了勇於反抗社會不公平的勇氣和果敢。

2,體現出了人性中美好的東西。

總,通過具體的敘述,作者將他對人性美的讚頌投射到克洛德這個人物形象上。

五,藝術特色:小說在藝術上也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1,通過美醜對照原則。

把克洛德格的高尚與監獄長的醜陋對比,表現的極為鮮明。

2,故事描寫和作者議論有機結合。

交相呼應,相得益彰。

六,《歐那尼》之戰

1830年雨果創作的《歐那尼》在法蘭西大劇院上演,引發了古典主義衛士和浪漫主義鬥士之間的正面衝突,

最後《歐那尼》的演出大獲成功,標誌著法國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最終勝利,確立了浪漫主義在法國文壇上的主導地位。

相關焦點

  • 《克洛德·格》:從弗洛伊德人格理論剖析克洛德·格的救贖之路
    致敬經典,尊重傳統;聽古今神話,看中外文學把一個頭腦清醒的人放在一群頭腦糊塗的人中間,過了一段時間後,由於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定律,所有頭腦糊塗的人都會謙恭地、不無欽佩地集結在頭腦清醒的人周圍。有的人是鐵,有的人是吸鐵石。
  • 高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第五課
    第五課 《十日談》薄伽丘一,文學常識:(1)薄伽丘:1,文藝復興早期義大利傑出的人文主義作家。2,《十日談》歐洲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近代短篇小說的奠基之作。3,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但丁,彼得拉特,薄伽丘,文藝復興三傑。(2)《十日談》是一部短片小說集。
  •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00534真題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00534真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在《伊利亞特》中,希臘聯軍攻打的城邦是A.威尼斯B.特洛亞C.斯巴達D,迦太基2.古希臘女詩人薩福被柏拉圖稱為A.第十位祭司B.第十位女神C.第十位詩神D.第十位繆斯3.被稱為「戲劇藝術的荷馬」的是古希臘悲劇家
  • 薦書丨外國文學作品選(第二版)-「享書社」
    #外國文學作品選(第二版)(博學·外國文學系列)【 內容簡介 】《外國文學作品選》(第三版)系國家重點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系列叢書之一,也是鄭克魯教授主編的《外國文學史》(全國統編教材)相配套的作品選。
  • 克洛德與愛思梅拉達:雨果《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中譯本,陳敬容譯副主教克洛德在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中,副主教無疑是個大反派。儘管克洛德的做法是極為錯誤的,但他對愛思梅拉達還是不能完全歸結為純粹的赤裸裸的性慾。當他們二人單獨相處時,必須要承認,克洛德並不乏真誠,他並非一開始就想傷害她,而且不妨說他對她投入了真正的愛情,幻想著能夠和她一起生活,一起逃走。
  • 領讀經典-外國文學 |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領讀經典-外國文學 | [法國]雨果:《悲慘世界》 2020-04-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國文學】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從5月開始,到10月結束,一往為各位文學考研的同學準備了兩個流程(基礎階段、強化階段)、四個科目(古代文學史、現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古代文論)的知識點分享推送。所有推文內容由在讀研究生學長學姐原創整理,每篇推送都有自己的分析講解,系統而實用。1、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產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上半葉為繁榮時期。
  • 原標題:1802年2月26日法國作家雨果誕辰 著有《悲慘世界》等不朽名著
    維克多·雨果於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他在中學時代就對文學發生了濃厚興趣。他的文學活動是從他為《文學保守派》雜誌寫稿開始的。由於家庭的影響,雨果最初的詩歌大都歌頌保王主義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漢·伊斯蘭特》獲得了小說家諾蒂埃的讚賞。與諾蒂埃的結緣,促使雨果開始轉向浪漫主義並逐漸成為浪漫派的首領。
  • 2012年1月外國文學作品選自考試題
    全國2012年1月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試題課程代碼:0053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古希臘最傑出的悲劇作家是(      )A.荷馬 B.埃斯庫羅斯C.索福克勒斯 D.歐裡庇得斯2.歐洲第一部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是(      )A.《神曲》 B.《十日談》C.《堂吉訶德》 D.
  • 習近平的文學情緣:雨果的作品最讓我感到震撼
    原標題:習近平自述:我的文學情緣2016年10月15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兩周年。在那次座談會上,總書記鮮明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吹響了推動文藝創作繁榮發展的集結號。
  • 《巴黎聖母院》:雨果積極浪漫主義的反諷和啟迪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引起轟動效應的積極浪漫主義小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裡程碑式代表作,其瑰麗的想像,奔放的語言,對真善美的熱烈追求,將積極浪漫主義文學推向了文學史上的制高點。小說以十五世紀路易十一統治下的法國為背景,講述了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絲美拉達。
  • 外國文學作家作品大匯總
    柏拉圖《文藝對話集》:對話體,希臘文學作品中出色的散文作品,對歐美一些重要的文藝創作者、理論家產生影響5. 亞里斯多德《詩學》:奠定了歐洲現實主義文論的基礎6. 埃斯庫羅斯:悲劇之父。《俄瑞斯忒斯》、《普羅米修斯》7. 索福克勒斯:戲劇界中的荷馬。
  • 外國文學作品選試題_全國2009年1月自考試卷
    全國2009年1月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試題課程代碼:00534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1.
  • 漢語言文學本科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知識要點
    漢語言文學本科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知識要點一、荷馬《伊利亞特》(1-19)荷馬史詩《伊裡亞特》(共24卷,15693行。第十九歌:第八圈第三層。懲罰神職人員。教皇尼古拉三世,菩尼腓斯八世。7、神曲表現手法:A、既有中世紀文學的一般特徵,又具有新文學特徵。(夢幻故事,但取材於現實,從現實出發來評價人物)B、善於運用豐富的想像和大量取自現實的比喻。
  • 從現在開始積累,語文文學常識(4):外國作家及作品簡介
    鑑於此,家長通新高考平臺開設了目前這個專題——高中語文文學常識分享,主要將一些常考的文學常識歸納總結,供大家參考。第四期的內容主要講的是外國作家及作品簡介。(四)外國作家及作品簡介一大起源一大起源指悲劇有《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李爾王》(合稱「四大悲劇」)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喜劇有《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歷史劇有《亨利四世》等。馬克思稱之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 世界十大名著中這幾本書值得一讀,堪稱大師的文學「結晶」!
    世界十大名著想必愛讀書的人都有所了解,所謂的世界十大名著是在2000年的時候才選出來,依據則是來自《紐約時報》和美國的《讀者文摘》做的一場票選活動,這一場票選有十萬熱愛讀書的讀者參與其中,而這些讀者也是來自五大洲百餘城市,可以說也十分具有權威了,而這選出的十分書也堪稱世界文學大師的文學
  • 《紅樓夢》妙玉與《巴黎聖母院》克洛德:兩個何其相似的悲劇人物
    文學無國度。一部優秀的小說,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總是能塑造出一些讓人刻骨銘心的角色,通過這些角色來展現人性,引人思考。《紅樓夢》是一部展現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小說刻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其中妙玉是一位別具一格的女子,她在困境中掙扎而不得解脫,並最終導致了其悲情的結局。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外國文學作品選考試真題及答案
    C.與童年聽到的一模一樣那時,你們的啼鳴使我向林莽,樹梢,天上,千百遍張望不停D.這歌聲卻仿佛向我講述如夢年華的故事11.在《罪與罰》中,陪同拉斯柯爾尼科夫前往西伯利亞服苦役的人是A.盧仁B.杜尼婭C.馬爾美拉陀夫D.索尼雅12.在《克洛徳·格》中,克洛德殺死典獄長後準備自殺,他用來自殺的工具是
  • 《悲慘世界》: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最經典的作品,雨果最深沉的思考
    它堪稱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法國文學作品之一。至今,人們對它仍是愛不釋手,好萊塢曾多次將它搬上電影銀幕。音樂劇也廣受讚譽。託爾斯泰甚至將《悲慘世界》居於小說之冠。巴黎大學教授雅辛斯基在他所著的《法國文學史》中說:"雨果是我國唯一的一位過去和現在都能打動讀者心靈的偉大作家。"
  • 外國文學最佳中譯本推薦
    關於外國文學最佳翻譯的網上總結有不少,這裡且列出一個來做個買書的參考~~本文來自網上的集合,參以樓下諸友之見。多有不到之處,還請列位指教。歡迎討論! 補充:其實國內外國文學翻譯界經常出現南北對峙,東西各立之局面,倒也不錯,有的選擇。下面就作品從出版社,譯者的角度再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