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油田開發史,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40年的城市發展史,與改革開放同頻共振,是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
□ 本報記者 袁小峰
大慶,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60年的油田開發史,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被譽為「共和國的加油機」;大慶40年的城市發展史,與改革開放的脈動同頻共振,是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
2009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出席大慶油田發現50周年慶祝大會時指出:「大慶的成長和輝煌,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長和輝煌;大慶的探索和成功,體現了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進行改革開放的探索和成功;大慶的成績和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強調,「大慶就是全國的標杆和旗幟,大慶精神激勵著工業戰線廣大幹部群眾奮發有為」。大慶人備受鼓舞和鞭策,今天正砥礪前行,爭當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
鐵人精神演繹城市發展
眾所周知,大慶因油而生,因油而興,是一座資源型城市。大慶的城市發展歷經「三個階段」、貫穿著「三條脈絡」、體現出「三大主題」。
城市序篇,主題是「我為祖國獻石油」。大慶油田開發建設大體走過三個歷史時期,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多找油、多採油。
「石油大會戰、拿下大油田」時期。1960年,以開展石油大會戰為標誌,大慶書寫了「一次創業」的輝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一舉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了太平洋。1963年,周恩來總理在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由於大慶油田的發現和建成,中國需要的石油已經基本實現自給了,中國人民使用「洋油」的時代,即將一去不復返了!1964年,毛澤東主席向全國發出「工業學大慶」的號召,親手樹起「共和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
「科技興油、高產穩產」時期。進入上世紀70年代,以「二代」鐵人王啟民為代表的廣大石油工人,堅持「寧肯把心血熬幹,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的信念,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主力油田採收率達到50%、超過國際先進水平10個百分點~15個百分點。1976年~2002年,大慶油田連續27年高產5000萬噸以上;2003年~2014年,持續12年穩產4000萬噸以上,創造了世界同類油田開發史上的奇蹟。
「本土戰略調減、海外業務拓展」時期。從2015年開始,大慶油田每年有計劃減產150萬噸左右,以「三代」鐵人李新民為代表的新一代石油工人,秉承鐵人王進喜「把石油打到國外去」的夙願,積極「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油田海外業務已覆蓋亞洲、非洲、美洲26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全線貫通、年輸油量增加到3000萬噸,380億立方米/年俄氣東線管道項目進展順利,大慶能源供給地、集散地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2018年,大慶油田國內原油產量3204.4萬噸、海外權益產量617萬噸、天然氣產量43.3億立方米,油氣當量保持4000萬噸以上,正朝著創建「百年油田」目標紮實邁進。
60年來,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23.9億噸、佔全國同期陸上原油產量的40%以上,累計上繳稅費及各種資金2.9萬億元、多年穩居全國納稅百強排行榜首位,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持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培育形成的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主要內涵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成為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和激勵了幾代人。
城市誕生,主題是「踏著鐵人腳步走」。1978年,鄧小平同志第三次視察大慶時,作出「要把大慶油田建設成美麗的大油田」的重要指示。1979年大慶建市,正式開啟了城市建設新階段。特別是以1992年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為標誌,大慶踏上「二次創業」新徵程,不單創「百年油田」之業,更創接續產業之業、宜居城市之業、小康民生之業。
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大慶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實力大幅躍升,地區生產總值從1979年的35.7億元發展到2018年的2801.2億元,增長了77倍;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從350元、83元增加到41,091元、15,978元,分別增長了116倍、191倍。人口人氣加速集聚,建成區面積由44.8平方公裡拓展到247.4平方公裡,戶籍人口由194萬增加到273萬、常住人口達到320萬。城市功能現代完備,歌劇院、博物館、奧林匹克公園等設施日益完善,哈齊高鐵穿城而過、大廣高速貫通南北,薩爾圖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83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56%。生態環境優良宜居,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13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3.68%,呈現「組群組團布局、綠色空間相隔、湖澤水系相通、森林草原相擁」的風格特色,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被譽為「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
人民生活富足安康,市區和四縣最低工資標準分別達到1680元、1270元,保持全省領先;市區學生享受優質高中教育比例達到90%、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達標率100%;每百戶家庭私家車保有量53.7臺、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26張,處於全省前列。
如今的大慶,不僅在昔日莽莽荒原上建成了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而且正在崛起為中國新興的高端製造城市、中國綠色生態典範城市,躋身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68位、全國小康城市100強第65位、中國產業競爭力城市百強榜第87位、中國宜居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第26位。
城市轉型振興,主題是「砥礪奮進新時代」。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對黑龍江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大慶就是全國的標杆和旗幟,大慶精神激勵著工業戰線廣大幹部群眾奮發有為」「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推動『油城』發展轉型」,給大慶人以巨大鼓舞和鞭策。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原油「量價雙降」等嚴峻形勢,大慶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黑龍江省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黑龍江省委關於「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部署要求,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在深化市情認識、把握階段特徵基礎上,制定出臺了《關於推動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意見》及《行動計劃》《關於深入挖掘和踐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的決定》,作為統領全局工作的總抓手,深度融入「六個強省」建設,積極探索符合大慶實際、具有大慶特色的高質量發展新路,推動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
高質量發展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大慶,堅定不移重構產業,奮力開拓經濟結構更優的新路子。變「一油獨大」為「多條腿走路」,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著力打造6個千億元級、4個超500億元級「雁陣式」產業板塊,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沃爾沃汽車、伊品玉米深加工、豫港龍泉鋁合金加工材等龍頭項目領銜帶動,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堅定不移重組要素,奮力開拓體制機制更活的新路子。著眼破除「三大矛盾」「三偏問題」「四個短板」,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創新,機構改革、國資國企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縱深推進,人民調解介入信訪矛盾化解「4543」模式被司法部稱為「楓橋經驗」大慶升級版、推向全國,高水平承辦2017年央視秋晚等文化活動,斯諾克國錦賽、國際賽車等體育賽事推動了文體旅融合發展,全市旅遊收入達到174.5億元、年均增長22%,讓更多人了解大慶,讓大慶人更愛大慶。
堅定不移重聚動能,奮力開拓內生動力更足的新路子。以培育市場主體為突破口、增加有效供給,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到20.2萬戶、近3年年均增長29%,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7家、增加值佔GDP的23.4%。「豬八戒網」平臺數據顯示,黑龍江中小企業活躍度最高的地市是大慶、約為全省平均值的兩倍左右。以保障改善民生為落腳點、釋放消費需求,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每年佔公共財政支出80%左右。3年累計減貧8099戶、17,353人,全市貧困發生率由1.15%下降到0.61%。堅定不移重塑環境,奮力開拓承載功能更強的新路子。堅持把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作為長期戰略任務,突出淨化政治生態,大力整頓工作作風,深入挖掘和踐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新的時代內涵,風清氣正、昂揚向上的社會氛圍加速形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高效、信用、法治大慶,政務服務辦事便捷度被省政府評為A級;著力修復生態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成效顯著,全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40天。
經過不懈努力,大慶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主要表現為:發展速度持續回升,經濟增速由2015年的 -2.3%、2016年的1.7%、2017年的2.8%、2018年的3.5%,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4%;質量持續提高,全口徑財政收入佔GDP比重達到2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持續高於經濟增速、農村高於城鎮;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比例調整到7.1:53.9:39.0,地方經濟、非油經濟、非公經濟佔比分別達到58.3%、69.7%、38.8%;環境持續改善,大慶信用綜合指數在全國地級城市中排名第44位,營商環境指數位列全國經濟總量百強城市第74位、東北地級城市第1位,大慶高新區成為東北地區唯一榮膺「中國十佳優質營商環境產業園區」;後勁持續增強,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進出口貿易總值連續4年保持全省第1,9個產業項目納入全省「百大」項目,產業項目個數、投資總額和年度計劃投資均列全省第1位。2016年~2018年,大慶連續三年因「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今年初又因「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和政策激勵支持。
宜居宜業凸顯新時代城市魅力
過去,大慶是全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而今,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
大慶經濟,在2015年經歷了歷史上首次負增長以後,大慶的轉型發展更是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弦。大慶人時刻牢記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大慶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目標,全力以赴抓產業、抓項目,扎紮實實地打基礎、挖潛能,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了發展低谷。
從增速上看,大慶不僅實現了翻身,而且步子越走越穩健。2015年,大慶市經濟負增長2.3%。2016年實現了由負轉正,在穩住局面的基礎上,2018年增長了3.5%,今年上半年又達到了4%。與2015年相比,這一負一正提高了6.3個百分點,呈現出持續向好的良好態勢。
從結構上看,增長動力日趨均衡,發展根基越來越牢固。過去五年,大慶在鞏固油經濟這塊「壓艙石」的同時,堅持依託油但不依賴油,加快壯大非油產業,2018年大慶非油經濟佔 GDP比重提高到了70%,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慶的經濟結構也實現了從過去的「一油獨大」向多點多元發展的歷史性轉變。
從質量上看,經濟活躍度不斷增強,市場主體活力越來越充沛。今年上半年,大慶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公路貨運量、機場進出港旅客等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各類市場主體總數已經突破了20萬個。
從後勁上看,牽動型的大項目扎堆建設,接續產業的「四梁八柱」越來越堅實。今年,大慶不僅有9個產業項目列入了全省「百大」,還有30多個億元以上招商項目正在加速落地。這些項目不僅本身能夠貢獻重要的增量,還能支持「油頭化尾」、汽車、中高端農副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加快壯大,進一步提升大慶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抓產業抓項目,抓牢發展是第一要務。大慶市委、市政府在抓轉型發展上的認識是深刻的,大慶是一座石油化工城市,油經濟與非油經濟的佔比是30:70。這種產業結構的優化,得益於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視察黑龍江省時提出的「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推動『油城』發展轉型」的指示要求,深刻認識到轉型發展靠產業、產業靠項目、項目靠招商、招商靠的是優良的營商環境。在抓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抓經濟結構的提升、抓支柱產業的接續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推動了沃爾沃、伊品玉米、伊利乳業等一批牽動型大項目落地開花,為大慶市的轉型發展奠定了基礎。
今年,大慶市又提出了「三百行動」計劃,目的就是要大力推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促進增長方式的儘快轉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三百行動」計劃的第一個「百」是狠抓100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就是抓增量,通過抓增量做大工業經濟;第二個「百」是狠抓100戶工業企業提質增效,就是抓存量,通過抓存量來強壯產業筋骨;第三個「百」是狠抓100個億元以上招商項目籤約落地,這是抓儲備,積攢經濟發展的後勁。上半年,大慶市100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已經開工89個,完成投資70.5億元;100個提質增效的工業企業已經晉規了30個、扭虧增盈3個、盤活10個;100個謀劃招商項目已經籤約落地了36個、計劃投資132.1億元,為大慶的轉型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推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具體過程中,大慶建立了「五項服務機制」。第一個是實行了承諾制,就是企業在項目建設前,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態環保要求等方面,向政府作出承諾,政府即可批准項目先期開工建設,政府主要是加強後期監管。目前,大慶市已經在9個省級以上園區中實施了承諾制,像去年開工的龍油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項目,從承諾到開工僅用了28天,跑出了項目落地開工的「大慶速度」。第二個是實行了審批代辦制,就是從機關各部門抽調了一批懂經濟、懂業務的幹部充實到項目建設一線,擔當「首席服務官」,全流程為企業提供代辦服務,變「企業辦」為「我幫辦」。第三個是實行了駐場服務制,就是把抽調的幹部組成服務團隊,入駐項目現場,和企業一道參與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幫助企業解決建設過程當中的所有難題。第四個是實行了集中會辦制,就是針對駐場團隊和部門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市級領導牽頭集中會辦,幫助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第五個是實行了領導包保制,大慶市委確定市委、市政府的領導都要包保一個企業,了解企業建設、生產情況,牽頭解決企業遇到的難題。
大慶是一座「油」城,又是一座「遊」城。這裡,湖清岸綠、林草豐美,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40天以上,是一個宜業宜居的城市。大慶完全可以用「一快、一慢、一高」來做個詮釋。
「快」就是「快節奏」。大慶每年承辦的國家級賽事有20多項,這些賽事不僅給大慶聚集了人氣,也對外展示了大慶形象,吸引來了產業項目、吸引了資本資金,吸引了人才和技術,各種優質生產要素在這裡匯集和碰撞,讓大慶始終充滿了創業創造的激情,助推轉型發展的節奏快了起來。
「慢」就是「慢生活」。大慶人對生活充滿激情,幸福感非常強。有這樣幾組數據,大慶人均住房面積是30平方米,較10年前翻了一番;電影院有30多座,是10年前的6倍;電影票房收入連續4年突破1億元,是10年前的5倍,這些都說明大慶人熱愛生活、創造生活,也會享受生活。
「高」就是「高品質」。大慶市公共財政用於民生領域的支出佔比已經達到80%,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先進的醫療條件、完善的場館設施,就學就醫、運動健身、休閒娛樂、購物消費都很方便,市民用於教育、文化、娛樂等方面的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重超過了50%。除了這些生活品質方面的體現,這個高品質還表現在居住的品質上,大慶全市有204個湖泊,主城區就有51個,集中規劃建設了一批圍湖而建的現代居住社區,形成了湖在城中、城在綠中的風格特色。
大慶,是一座活力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