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叫人,還要當眾表演才藝?「中國式禮貌」的危害正在蔓延

2020-08-28 熊娃控

文丨熊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這個時代的孩子,總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受到的約束也很多,不僅在學校需要受到老師的管理,回到家還要被父母去控制。有時候根本是違背自己意願的事,家長還是要強迫自己去做,比如家長最喜歡要求孩子做的一件事,就是當眾為大家表演才藝,對於內向的孩子無疑是一種考驗。

李女士有個5歲的女兒,因為性格比較內向,父母都很擔心孩子在學校會被欺負,所以一直都在培養孩子變得開朗自信,經常會要求孩子在大眾面前表演,孩子不僅不願意,還因此變得比以前更加內向了。有時候孩子為了讓李女士夫妻高興,也只是委屈地順從父母的意思,在大家面前表演,可是表演顯得尷尬和生硬,因此孩子覺得不開心之餘,還認為自己在出醜,情緒久久不能平復。有時候孩子如果不願意表演,還會受到父母的譴責,這讓李女士的孩子感到很受傷。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遵循這樣的「中國式禮貌」,其實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正在傷害孩子的身心發育。

「中國式禮貌」的危害有哪些

1.直接地影響孩子的交際能力

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意思,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內向,就隨意地幫助他們去做決定,以一種為孩子好的思想,把自己希望孩子成為的樣子,而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家長這樣的控制欲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造成孩子一直都沒有自我,只會迎合別人不會考慮自己。如果父母因為私人,強迫孩子在人群中表現自己,不僅會造成孩子的社交恐懼,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孩子的心理疾病,走向極端。

2.滿足父母虛榮,孩子卻不快樂

很多家長總是要求孩子在外人面前表演,其實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希望孩的表演可以帶來別人對自己的讚揚。其實這種為了私心的做法,或者可以滿足家長的虛榮,可是絲毫都不會給孩子帶來快樂。作為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願,而不是只為了自己,要盡到做父母的責任,時刻把孩子的快樂放在第一位。

3.不斷地增加孩子的負面情緒

如果父母總是強迫孩子去打招呼,無論是見到熟人還是陌生人,都要求孩子要講禮貌,當孩子不願意去順從父母的時候,家長會對孩子一頓教訓,這樣會徒增孩子的負面情緒,會導致孩子變得自卑懦弱沒主見。雖然說孩子應該講家教,懂得講禮貌,可是這些的前提應該是家長做好引導,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做,不要影響到孩子的情緒之餘,還讓孩子產生一種愧疚心理,覺得自己無法滿足父母的要求而感到難過。

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的天性

1.相信孩子可以做得到

作為家長應該給予孩子自信和勇氣,並時刻對孩子說他們可以的,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有些家長總是喜歡採取打擊式教育,一旦看到孩子做得達不到自己的標準,他們就會對孩子否定,認為孩子的能力不足,從來不會給孩子一份鼓勵,讓孩子從自信滿滿變得對自己絲毫沒有肯定,在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沒有勇氣和信心去挑戰,只能做一個躲在父母身後的逃兵。

2.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

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會第一時間想跟自己爸爸媽媽分享,希望父母可以給予他們意見和幫忙。不管孩子最後是否挑戰成功,家長都應該時刻關注到孩子的心理,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感覺沮喪,所以父母的關心會讓他們感到窩心。家長不要隨意去敷衍安慰,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真心,這樣會家長親子之間的親密度,讓孩子動力十足。

3.無條件地支持孩子的興趣

其實,只要孩子不是走上歪路,家長應該允許和支持孩子有自己的興趣,無條件地支持孩子去完成自己的興趣。未來的世界是多元化的,孩子擁有自己愛好是好事,家長應該在他們熱愛的領域默默支持就行。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採取中國式禮貌的教育方式,無非是想讓孩子講禮貌,變自信,多鍛鍊,能成才。家長希望孩子可以變得越來越好,這個毋庸置疑,相信全部的家長都有這份心。可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要捫心自問,到底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有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真正教育的意義是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領悟到需要改變,而不是家長去強迫孩子,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育兒難題找熊媽,家庭教育從小做起,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萌娃很熊,幫你解決育兒大難題。

相關焦點

  • 這「中國式禮貌」看似在培育孩子的品行,卻正在悄悄毀掉孩子
    important}導讀:我們中國自古以來都會被稱呼為「禮儀之邦」,因此,在孩子從小的教育之中,懂禮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個人美德,但有時候,過分盲目的懂禮貌,對於孩子來說卻並不是一件好事。和善良一樣,人與人之間的禮貌也依舊是要有度的,在適當範圍內的禮貌是美德,過度的禮貌則是愚蠢。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不少家長卻還在沾沾自喜
    ",正在慢慢毀掉你家孩子欣欣一直以來都是眾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她不僅長的好看,從小還特別懂事,見到比自己年長的人都會打招呼。有一次她邀請了好友來家裡做客,趁著大家都在客廳就把欣欣叫了出來,讓她給大家表演一段鋼琴和舞蹈。但是欣欣卻以作業太多為由拒絕了。雖然客人們都表示理解,但是欣欣的媽媽卻很生氣,等到好友一走,她就衝到孩子的房間裡怒斥她不懂事。欣欣對此感到很委屈,哭著對媽媽說:"我的時間本來就不多,每天要上課還要上補習班,您還整天讓我做這做那的,我還有沒有自由了!再這樣我就不想呆在家裡了!
  • 你所認為的「中國式禮貌」其實正在傷害孩子
    作為一個「禮儀之邦」,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懂禮貌,然後我們也沿用著那一套「理論」繼續教育著我們的後代......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知禮懂事的孩子,也常常會提醒孩子謙虛有禮。殊不知,有些中國式的禮貌,真的很傷害孩子。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總視而不見
    總是習慣性犧牲大寶,要求大寶忍讓,但家長要知道一味的追求這樣的禮貌是會傷害孩子的同理心,導致孩子形成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必須無條件退讓。家長常讓孩子做這3種「中國式禮貌」,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是在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不要視而不見。
  • 這3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悄悄毀掉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
    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禮貌和道德品質,只是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長為了擁有一個「懂禮貌」的孩子而刻意訓練孩子,而這種刻意的「中國式禮貌」其實反而傷害了孩子,多數家長卻都還不自知。培養孩子懂禮貌固然是一件好事情,這是在教會一個孩子的生存之道,也是讓孩子今後在社會上的有一定的立足之本。
  • 見面打招呼、當眾表演節目「中國式禮貌」傷了孩子父母卻還很得意
    如果一個孩子嘴甜懂事又外向的話,做父母總感覺在人前「倍有面子」,還會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很成功。但對個別做不到這些的孩子來說,真的是煎熬啊。尤其是以下這3種「中國式禮貌」,真的不要再強迫孩子做了。強迫打招呼打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這樣教我們遇人要懂得打招呼。以至於當在外面老遠的看見有熟人時,內心總是要做一番掙扎。
  • 「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家長卻不知,這3種行為請停止
    「禮貌」是每個家庭都會教孩子的事情,也是我國自古以來所看重的事情,當一個孩子擁有禮貌時,外人對孩子的父母也會高看一眼,孩子也會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有一些所謂的「中國式禮貌」,其實並不被別人贊同,而且還正在一步一步摧毀孩子。
  • 拒絕"中國式禮貌",別讓孩子慢慢被毀掉,家長仍不自知
    "中國式禮貌">正在逐漸毀掉孩子,不少孩子從小便會報藝術班、興趣班,他們的一技之長成為了家長向眾人展示的資本。經常會有朋友、長輩來家裡做客,家長讓孩子"表演"一段才藝,家長認為這是對他人的禮貌,但孩子卻越來越抗拒這種行為。孩子的內心並不喜歡這種束縛,他們成天忙於各種補習班,根本沒有精力應付這種"禮貌的場合"。家長應該意識到孩子的這一變化,並及時糾正自己的行為。
  • 「來,快叫阿姨「,這4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摧毀孩子
    而這位鄰居也很是熱情,經常在家裡弄一些兒童活動,那天,依依媽開心地帶孩子去參加,結果在表演環節,依依媽希望孩子可以去表演一下新學的英文歌,可依依正在玩玩具,滿臉的不願意。依依媽這時候一下就生氣了,大聲地呵斥孩子,最後惹得依依哇哇大哭。其實,孩子和媽媽都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媽媽被這種中國式禮貌束縛住了,並不認為是在傷害孩子,而是自己覺得沒有面子。
  • 這5種「中國式禮貌」千萬別逼孩子學,90%的家長踩雷了
    從小家長就開始教育我們要懂禮貌,無論是長輩還是老師,都要問聲好,不然就是不乖不聽話。但是,家長認為的一些禮貌行為,只是家長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尤其是以下5種「中國式禮貌」,反而對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因此,如果你家孩子沒有叫人,家家月嫂請家長不要認為孩子沒禮貌,或者強迫孩子去叫人。孩子只是因為怕生,就算你這時候強迫他叫了,你心情也不會好哪裡去,還可能對孩子發脾氣,只會適得其反。
  • 逼孩子學這5種「中國式禮貌」,是害不是愛
    一旦娃哭鬧喊叫,就被定義為「不聽話」,而說著說著,矛頭就直接指向家裡的老人:他們真的太慣著孩子!中國是禮儀之邦,與人來往之間一直非常注重禮節。我們教孩子禮貌是好事,但是不過問孩子的意見,不顧及孩子的成長規律,看不到孩子內心的感受,硬逼她踐行所謂的「中國式禮貌」,這一點我還真不認同。尤其是下面這5種,真的會傷害孩子!
  • 「中國式禮貌」,是推孩子步入深淵的元兇,你是「中國式家長」嗎
    但是僅限於正確的禮節,不少家長只是單純的要求孩子「守禮」,卻沒想到自己認為的禮貌是「中國式禮貌」。「中國式禮貌」,是推孩子步入深淵的元兇,你是「中國式家長」嗎典型的中國式禮貌有4種,這幾種中國式禮貌看似是對孩子的教育,實則是把孩子推入深淵的元兇。
  • 孩子懂禮貌,不是用來爭光的工具,太多孩子被「中國式禮貌」套牢
    還剩最後幾個人的時候,小姑娘舉著杯子實在不知道說什麼了,憋得小臉通紅出門大哭……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會認為這位媽媽的做法有問題,生意場上的東西交給孩子,她能學到什麼呢?實際上,不少大人也都在用自己的行為逼孩子「懂禮貌」。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沾沾自喜
    講文明懂禮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良傳統,即便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家長會非常注重孩子的禮儀教育,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但是也許大家並不知道,如今的中國式禮貌,正在一點點的毀掉孩子,父母千萬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沾沾自喜,一定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這三種「中國式禮貌」,對孩子的傷害肉眼可見,很多家長卻還在做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懂禮貌的人,畢竟懂禮貌又嘴甜的孩子總是能更受人喜愛。而且孩子講禮貌也能從側面反映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很成功。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是很講究禮儀的,所以也就衍生出了&34;,就是具有中國傳統方式的禮貌教育。
  • 「中國式禮貌」裡,學興趣班為在人前賣弄,這禮貌你還要繼續?
    一、「中國式禮貌」其實很久之前「中國式」流行起來但是似乎並不是什麼好詞。這次流行的「中國式禮貌」仿佛也並不怎麼好。泱泱大國五千年,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們非常注重禮儀,這也是我們優良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前也有漫畫,一位外國小朋友誇讚中國小朋友很好看,但是中國小朋友卻過分謙虛說沒有沒有,但外國小朋友如果聽到別人的誇獎會說謝謝,而並不是過分去謙虛。像這類「中國式禮貌」並不少,對孩子成長其實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毀了中國孩子。
  • 催娃叫人、強迫娃「營業」,這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孩子
    「中國式禮貌」並不會讓孩子變得禮貌,反而可能傷害他們。一方面,我很喜歡人多的熱鬧氛圍,也能見到久違的親戚朋友,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反感和他們的禮貌應酬,尤其是我媽喊我打招呼的時候。後來和朋友聊起這個事,發現跟我一樣對這種「中國式禮貌」反感的人不止我自己。
  • 催娃叫人、強迫娃「營業」,這5種「中國式禮貌」,正在毀掉孩子
    「中國式禮貌」並不會讓孩子變得禮貌,反而可能傷害他們。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小時候最讓我糾結的事兒,就是逢年過節家裡來客人。一方面,我很喜歡人多的熱鬧氛圍,也能見到久違的親戚朋友,另一方面,我又十分反感和他們的禮貌應酬,尤其是我媽喊我打招呼的時候。後來和朋友聊起這個事,發現跟我一樣對這種「中國式禮貌」反感的人不止我自己。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父母不但視而不見,還引以為豪
    讓孩子講禮貌,是幾乎所有家長對孩子的要求。畢竟我國是個禮儀之邦,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優良習俗不能改變。講禮貌的孩子會更受歡迎,當聽到他人的稱讚時,不僅孩子會自信,家長也會很開心。但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講禮貌漸漸演變為中國式禮貌,很顯然這是中國才會有的形式。
  • 「中國式禮貌」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家長不但視而不見,還引以為豪
    但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講禮貌漸漸演變為中國式禮貌,很顯然這是中國才會有的形式。只是中國式禮貌,不僅不會讓孩子越來越優秀,反而會一步步的毀掉孩子,更讓大家同情的是很多家長還不自知,反而引以為豪。01什麼是中國式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