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當今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在我國非常常見。為什麼糖尿病會如此高發呢?背後有多種誘因,其中飲食習慣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早餐是一天中最關鍵的一餐,早餐除了要講究吃什麼,還要注意吃的時間。早餐吃得太晚,不利於血糖的穩定,久而久之,糖尿病可能會找上門來。
吃早餐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早餐不能晚於9點30,最好在7點—8點之間吃。
研究發現,受到體內生物鐘基因的影響,吃早餐的時間會影響體內血糖水平和胰島素的調節能力。
人體經過千百萬年的進化,進化出了一套符合自然規律的生物鐘。經研究,體內有9—12組能夠控制晝夜節律的基因,體內的激素分泌有一定的節律性,這種基因能夠幫助我們調節糖分代謝的晝夜變化,還能調節體重、血壓等。這種基因要求我們要規律吃三餐,規律吃三餐符合體內的生物鐘,調節血糖的胰島素會在飯點規律分泌。
九點半之前,就是生物鐘要求的吃早餐的時間。無論你吃還是不吃,身體都會默認你會吃,胰島素分泌會變多。此時吃了早餐,血糖可以被調節得很好,體內的血糖會保持在穩定的狀態。如果不吃,就容易造成低血糖。
一次兩次不吃,並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經常不吃,免疫系統就會察覺到不對勁,為了避免你頻繁的低血糖,會跑去和內分泌系統去做鬥爭。時間長了,代謝容易陷入紊亂的狀態,身體也無法再很好地調節血糖,糖尿病就會偷偷找上門。
為了血糖的穩定,不光早餐要注意時間,午飯和晚飯也不例外。午飯最好在11點—13點之間吃,晚飯最好在5點—7點之間吃,最遲不能晚於8點。
早餐是最關鍵的一餐,除了要注意吃飯的時間,還有幾項注意事項。
首先,吃早餐要講究先後順序,最好先吃蛋白質和蔬菜,然後再吃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也就是肉類、蛋類等食物,還有蔬菜,它們的升糖指數並不算高,先吃它們,血糖不會突然過度升高。但如果先吃麵條、米飯、餅等富含碳水的食物,血糖水平會在吃飯後突然飆升,這會給胰島造成一定的壓力,不利於血糖的穩定。
早餐吃什麼和吃飯順序一樣重要。早餐不能經常吃高油脂、高糖和高鹽的食物,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容易誘發肥胖,心腦血管出問題的風險會增加。早餐要合理的搭配,肉、蛋類、牛奶、主食、蔬菜、水果,都要適量吃,均衡的攝入營養,對健康會大有益處。
早餐要吃飽,但也不能吃太多,八九分飽最好。人在吃飽的狀態下,會產生困意。早餐吃太多,會影響上午精神狀態,進而對工作和學習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現在很多人晚上睡得比較晚,早餐要麼吃得很晚,要麼不吃,作息紊亂,三餐不規律,這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不光容易招來糖尿病,還會招來腸胃問題和心腦血管問題等。要調整作息,每天儘量在11點之前睡覺,7點之前起床,吃一頓營養豐盛的早餐,這樣身體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