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的2難與3做到,你做到了嗎?

2020-08-27 親子教育劉老師

之前分享過一篇育兒文章《隔代教育有哪些問題?老人帶孩子8種情況需警惕!》,談代隔代教育問題時,有很多寶媽留言分享了各種問題。

1. 全職帶娃經濟有壓力。

有寶媽提到:「現在真的是沒辦法呀,壓力那麼大,如果不工作全職帶孩子,老公一個人掙錢養全家,上有老下有小,經濟壓力太大了,完全沒有自由的感覺。」

2. 老人教育引爭吵。

我們都知道,隔代親,老人對小輩肯定都是比較溺愛的。孩子父母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之間肯定避免不了爭吵。加上如果是爺爺奶奶帶孫子的話,婆媳關係本來就不好相處的情況下,更加難以平衡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有寶媽吐槽:「每天都是夾縫裡逃生一般的生活,要教育孩子,又要照顧老人的情緒,稍有不慎,老人就不高興了,就可能在老公那裡哭訴,然後就面臨著罵孩子,跟老公吵的局面,真是太難了。」

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我們要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關係,怎樣才能讓家庭和諧,處理好隔代教育問題呢?做到這三點,相信能夠得到一些改善。

第一,放寬心,寬容對待長輩與孩子。不論我們是自己帶還是老人帶孩子,請多一份寬容,對待孩子要求嚴格但也寬容,不是一犯錯就必須受到嚴懲(老人看到孩子被懲罰會心疼),可以用其他方式教育(我之前在《孩子犯錯只能懲罰嗎?不,掌握7個技巧,孩子不再受罰!》一文中分享過)。對待老人多一些理解,有一個詞叫「老小孩兒」,老人有時候就是小孩子脾氣,寬容一點,哄一哄就好了。

第二,堅持教育原則,把握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時,我們必須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有時候孩子如果不遵守規則,一旦打破,以後則更難教育,父母的話更不會放在眼裡。不過,我們在堅持自己育兒方式的時候,減少與老人的衝突,千萬不可在孩子面前直接長輩,否則孩子有樣學樣,你懂的。可以把長輩與孩子分開,先教育孩子,讓長輩冷靜一下,技巧性地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更讓老人信服。

第三,掌握溝通技巧。如果父母對老人的教育觀念不贊同的話,可以嘗試私下和自己父母溝通,愛人的父母由愛人負責溝通。畢竟父母和自己的子女之間有再大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你在教育孩子方面還遇到哪些問題呢?有什麼方法解決的?留言分享吧!

相關焦點

  • 隔代教育的2難與3做到,你做到了嗎?
    2. 老人教育引爭吵。我們都知道,隔代親,老人對小輩肯定都是比較溺愛的。孩子父母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之間肯定避免不了爭吵。加上如果是爺爺奶奶帶孫子的話,婆媳關係本來就不好相處的情況下,更加難以平衡孩子的教育問題。
  • 隔代教育,家長該如何趨利避害?試試做到這3點
    雖然有的家長明知道隔代教育不利於孩子的教育,但是現在依然有不少家庭存在隔代教育的情況。為什麼明知隔代教育不好,但是不少家庭依然存在?對於有的家庭來說隔代教育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家長要儘可能的做到家庭教育能統一,因為如果家庭教育不能統一,對於孩子來說還是挺有傷害的。隔代教育帶給孩子的影響?
  • 隔代教育,媽媽如何做到見招拆招
    「1、2、3,快點把果皮撿起來!要不然你舅舅會趕你出門去,再也不讓你過來住啦!」聽到母親的訓斥聲,正在收拾衣服的我一下子愣住了。這話雖然聽得耳朵都起繭了,可每次聽著都來氣。於是,我二話不說直接扔下手中的衣服,直奔客廳而去。
  • 隔代教育如何做到"三贏"?
    「隔代帶孩子」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教育孩子關鍵不在於誰帶,主要在於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責任撫養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幫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以彌補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會發生衝突,因此需要不斷溝通。
  • 隔代教育總出問題?看看這四個關鍵點你們家做到了沒!
    每一個存在隔代教育的家庭,年輕父母幾乎都會為老人的教育觀念和方式發愁,偶爾還會為孩子的事大動幹戈,甚至搞得全家雞犬不寧。那麼,年輕的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既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又不至於冒犯老人呢?
  • 家長做到這3點,隔代教育也能帶好娃
    因此不少年輕媽媽在產後毅然選擇了工作,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帶,那孩子的教養就成了首要的問題,尤其是隔代教育對孩子產生的弊端。一、隔代教養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2、不利於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老人教育孩子只關心孩子有沒有吃飽、穿暖、睡好、玩好等這些問題,他們不懂如何去教育孩子品德方面的問題,甚至自己有時候還會做出一些違背道德底線的行為,例如帶孩子買東西從不排隊,公交車上搶佔座位等等這些不良行為會嚴重影響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
  • 別再指責隔代教育,老人帶娃能做到的事,有些父母未必就能做到
    75歲的爺爺為了給孫女扎出好看的辮子,專門去學習了多種辮子技巧,如今能做到一個月不重樣。兩人坐在火柴垛旁邊,爺爺認真地給孫女扎辮子,還細心地將碎發別到耳後,小女孩回過頭衝爺爺一笑,這一幕十分感人。在平時生活中,爺孫倆的感情就很好,爺爺在外頭得了好吃的總會留著給孫女帶回來,每天準時準點地接送孫女上下學,爺爺對孫女的愛護毫無保留地體現在生活中。
  • 隔代教育難在哪裡?
    隔代教育一般來說,隔代親,所以都很嬌慣,但是嬌慣的結果往往很糟糕。這是年輕家長最想防範的結果。侄女不願意,說公公可以教育,但是不能打孩子。公公說,我自己的孫子我怎麼就不能打了,他太調皮!侄女又說,老師都不敢打孩子,做父母的可以打,做爺爺奶奶的就不能打。僵持不下,好說歹說,說到凌晨五點,婆婆也說公公,只管教育就行了,真管不了再交給兒子兒媳管不就好了嗎。
  • 「父母管,奶奶護」,隔代教育真的不可行嗎?4招教你怎樣避免
    「父母管,奶奶護」,隔代教育真的不可行嗎? 01.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其實很多父母都是比較反對隔代教育的,有時候因為孩子的教育還會引起家庭矛盾,有人說「隔代教育就是在毀孩子」,但是隔代教育真的不可行嗎?
  • 隔代教育應當注意的三點
    咱們國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常見存在「隔代教育」問題的國家。在國外,小孩很小就上幼兒園,18歲獨立大人,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而咱們國家呢,城鎮有近五成的小孩跟著姥爺、姥姥、外公外婆長大,小孩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 隔代教育,好還是不好?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年輕父母在打拼工作,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隔代教育在社會中仍然普遍存在。對於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這件事,一直頗有爭議。隔代教育的好處隔代教育的最大好處就是,爺爺奶奶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和孩子相處。
  • 隔代教育會教壞孩子嗎?試用「金字塔溝通法」,實現家庭和諧教育
    其實不只是小雲家這樣,在這個由老人來照顧小孩子的大環境下,似乎很多家庭都在面臨著隔代教育的問題,但是老人教孩子就真的那麼不可行嗎當然不是,老人再固執也是愛孩子的,隔代教育出了問題,那是你們的家庭溝通沒有做好。為什麼「隔代教育」會成為問題呢1. 老人對孩子的偏愛由於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多老人都會更疼孩子。
  • 隔代教育,就真的一無是處嗎?網友:未必!
    提到家庭教育,有一種教育模式,備受父母吐槽。那就是:隔代教育。何為隔代教育呢?都說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想要怎樣的色彩,都是由你決定,看來隔代教育,真的能毀人不假。03、隔代教育真的一無是處嗎?從第一個例子中,我們看到了隔代教育的好處。一、隔代教育解決了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難題。
  • 還在杜絕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利弊皆有,剖析好壞供你選擇
    隔代教育,是指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父母離異而將孩子轉交給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而父母的父母則承擔起了養育孫輩的責任,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二.為什麼會有隔代教育?
  • 父母工作壓力大,沒時間照顧孩子推給父母,隔代教育沒問題嗎?
    自從00後跟10後出生以後,隔代教育時不時的就上了熱搜了。有人覺得老一輩的教育方式已經落伍了,沒有辦法教育好現在的孩子。但是也有的人覺得,畢竟長輩的育兒經驗豐富,比起我們這些新手父母,顯然更加容易教育孩子一些。
  • 讓孩子做好3點,長大後想沒出息都難,看看你做到了嗎?
    老子在《道德經》中曾提到:教育孩子要教育他吃三樣東西,第一吃飯,第二吃苦,第三吃虧。讓孩子做好3點,長大後想沒出息都難,看看你做到了嗎?2、讓孩子能接受吃虧肯於吃虧,不是傻子,而是一種睿智。為了讓孩子在未來走得更順,家長可以適當讓孩子吃點虧。
  • 洋際中小:隔代有愛,教育有方
    為落實縣教育系統關工委關於「隔代教育」的有關精神,發揮退休教師的教育優勢,著力抓好家長學校建設和隔代教育工作,12月16日,洋際中小特別邀請退休教師黃南耕老師,進行《做「隔代教育」的小喇叭,促進少兒健康快樂成長》主題講座。天寒峭,卻擋不住家長們的熱情,受邀家長早早地來到學校。
  • 對隔代教養幼兒的教育建議
    (1)隔代撫養人(祖輩)要掌控把握好自己在幼兒教育中的角色在現代家庭教育中,祖輩要掌控把握好自己在幼兒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輔助為主,配合幼兒父輩進行教育,及時更新幼兒教育觀念,掌握科學育兒方法,和幼兒父母達成統一教養目標及戰線,在對幼兒的要求上做到步伐一致
  • 奏響家庭隔代教育和諧樂章——慈利縣龍潭河鎮關工委「家庭隔代...
    全鎮轄1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和1個社區,人口約2.23萬人。全鎮中小學及幼兒園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和幼兒教育的未成年人口達1800餘人,其中有近八成的孩子(留守孩子)生活在有祖輩陪伴的家庭。自2019年11月以來,龍潭河鎮關工委在慈利縣關工委、鎮黨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提升政治站位,強化家庭隔代教育家長培訓,夯實家庭隔代教育社會支撐,使家庭隔代教育在全鎮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助推器的作用。
  • 家庭教育|你不知道的隔代教育那些事兒
    作為父母的你,是否經常有以下疑惑:被隔代教育所困擾以及認為爸媽帶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孩子差別很大——經驗和現實會出現一定差距上面的故事也適用於現在的隔代教育,我小時候就是按這個方法培養你的,怎麼到了孫輩就不管用了呢?當初出現這樣的差距,長輩該如何平衡?這其中存在的差距,和任何一方有責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