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如何做到"三贏"?

2021-01-19 搜狐網

  「隔代帶孩子」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教育孩子關鍵不在於誰帶,主要在於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責任撫養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幫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以彌補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會發生衝突,因此需要不斷溝通。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不妨避開孩子,找個時間和老人好好談談,多與老人交流新的教育理念、方法。

  1. 兩代人統一思想認識,求同存異

  由於出生與成長的環境和時代有著顯著的差異,兩代人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自然也會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比如,年輕一代可能更注重寶寶智力培養、個性發展,他們往往會更多地向寶寶傳遞知識,給他更多自由,讓他自由探索;而祖輩們則更看重道德教育,可能就會給寶寶更多的約束。

  在教育寶寶的事情上,兩代人要儘量平心靜氣多一些溝通,只有統一認識,才能避免在寶寶面前暴露分歧,防止他利用這種分歧要挾父母或者祖輩,引發更多的問題。父母們最好儘量多向祖輩請教,多一些溫和的溝通,而祖輩們最好利用各種渠道多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用科學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

  面對孩子的偏食,家庭中每一位成員必須建立「統一戰線」,形成「合力育兒」。作為冬冬的奶奶不能沒有原則的遷就孫子的不合理要求,甚至抵消兒媳對冬冬的教育。如果我是冬冬奶奶,面對孫子的目光,首先應態度鮮明,對孫子表明自己的觀點:多吃蔬菜,才能使自己的身體更健壯。積極鼓勵孩子多吃蔬菜,當好兒媳的配角。如果「這一招」仍然無效的話,那麼與其在孩子面前與冬冬媽媽「對著幹」還不如暫時迴避,使冬冬失去一個支撐他的「靠山」。

  2. 尋找合適的平衡點,理智控制感情

  祖輩在養育寶寶時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愛得適度。父輩也是如此,要權衡自由與規則之間的界限,不能給了自由而缺乏規則。否則,沒有規則的環境並不能幫助寶寶獲得更好的發展,相反,一個缺乏規則的環境反而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

  此外,祖輩和父輩之間很容易爭搶寶寶的愛,出現親子嫉妒的現象。寶寶本質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依附於任何人。祖輩育兒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親子育兒相比,畢竟是一個配角,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感和安全感是一種天然的情感關係,誰也無法取而代之。祖輩育兒固然有其時間和空間上的優勢,但在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上難以擺脫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在家庭生活中,常對孩子過度限制和保護,處處百依百順、遷就、溺愛,心甘情願成為孩子的「防空洞」,容易使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性格,對幼兒的個性發展難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所以,祖輩在養育孫輩時,關鍵是如何擅長用其長而避其短,合理定位,做到不錯位,不越位,樂於當配角。

  因此,無論祖輩還是父輩都要冷靜地看待寶寶,積極創造機會,讓寶寶有更多的機會儘可能多接觸家庭裡其他的成員,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3. 父母應承擔必要的責任,不能出了問題找老人

  年輕父母有難處,爺爺奶奶們也有苦衷。在養育孩子方面,老人絕非主體。父母首先要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主動承擔為人父母的責任,不能過分依賴自己的父母。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一旦錯過就不能再來,年輕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儘量多抽時間與寶寶在一起,不要以忙為藉口,把對寶寶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如果父母長期忽視寶寶渴望跟父母在一起的這種心理需求,他的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影響,比如,寶寶可能變得非常缺乏安全感,對周圍環境和人群缺乏信任,並且,為了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他也可能出現更多的問題行為,讓父母頭痛不已。

  4. 加強聆聽和理解,多溝通避免衝突

  有些事情父母要多聆聽老人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何優劣,從源頭抓起。多渠道多方式地溝通,避免產生正面衝突。祖父母認為父母沒有經驗,所以對父母的做法感到質疑。父母可以用事實說明,也可以通過身邊人的交流加以間接影響,例如多與祖父母的好友交流,傳播育兒知識,再通過他們將育兒知識教給祖父母的間接傳播法,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當父輩與祖輩之間在教育寶寶的問題上發生分歧時,最好不要當著寶寶的面發生衝突。寶寶雖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就會聰明地鑽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寶寶更多的不安全感,對他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5,隔代育兒培訓班

  近來,廣州、上海等城市裡一些知名早教機構的「育兒課堂」裡80%的「學生」並不是父母,而是爺 爺爺奶奶進課堂。隔代育兒培訓班又叫「爺爺奶奶培訓班」,是城市裡興起的培訓班。專門傳授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培養、教育孫子、孫女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培育方法。

  調查表明,目前隔代教育有不斷增加的趨勢。有的老人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只是起到輔助的教育作用,而有的老人擔當的角色更多。但祖父母帶孩子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孩子的教育疑惑、與孩子父母的觀念衝突等都是產生家庭矛盾和心理壓力的原因。

  隔代教育亟待心理輔導,「爺爺奶奶培訓班」的出現是一件好事。這些「爺爺奶奶培訓班」可以教祖父母們學會新規則,比如新的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等。老年人通常都已到了退休賦閒的年齡,社會競爭壓力降低,生存危機意識減弱,知識結構相對陳舊,教育方法也相對簡單,在孩子的道德培養、營養健康、體能訓練、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可能都力不從心。但是很多年輕父母因為怕與老人發生衝突就儘可能按照老人的意願去養育孩子,可這樣的結果對孩子並不好。 培訓班會跟老人們傳授「如何培養孩子的能力」、「如何做早教」等話題,尤其著重在語言能力培養方面,讓爺爺奶奶們很受啟發。

(責任編輯:蔡雅)

相關焦點

  • 隔代教育,家長該如何趨利避害?試試做到這3點
    文/小庚庚爸爸隔代教育這個話題是不少家庭不得不面臨的,大部分家庭的組成模式是這樣的爸爸、媽媽、孩子、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雖然有的家長明知道隔代教育不利於孩子的教育,但是現在依然有不少家庭存在隔代教育的情況。為什麼明知隔代教育不好,但是不少家庭依然存在?
  • 隔代教育,媽媽如何做到見招拆招
    只要我們媽媽擔起自己的責任,做好榜樣,並在隔代教育之間做好引導工作,幫助孩子一起成長,孩子就不會受到長輩教育的影響。」隔代教育的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使我十分焦慮,因為我一直怕不當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正當我困惑不已時,突然在社群看到龍老師與寶媽們討論關於隔代教育的問題,我也把自己的困惑說了出來,龍老師的一句回答點醒了我:「教育孩子的責任在於父母,只要父母及時正確引導孩子,孩子便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 隔代教育的2難與3做到,你做到了嗎?
    之前分享過一篇育兒文章《隔代教育有哪些問題?老人帶孩子8種情況需警惕!》,談代隔代教育問題時,有很多寶媽留言分享了各種問題。老人教育引爭吵。我們都知道,隔代親,老人對小輩肯定都是比較溺愛的。孩子父母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之間肯定避免不了爭吵。加上如果是爺爺奶奶帶孫子的話,婆媳關係本來就不好相處的情況下,更加難以平衡孩子的教育問題。
  • 隔代教育的2難與3做到,你做到了嗎?
    之前分享過一篇育兒文章《隔代教育有哪些問題?老人帶孩子8種情況需警惕!》,談代隔代教育問題時,有很多寶媽留言分享了各種問題。1. 全職帶娃經濟有壓力。老人教育引爭吵。我們都知道,隔代親,老人對小輩肯定都是比較溺愛的。孩子父母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之間肯定避免不了爭吵。加上如果是爺爺奶奶帶孫子的話,婆媳關係本來就不好相處的情況下,更加難以平衡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有寶媽吐槽:「每天都是夾縫裡逃生一般的生活,要教育孩子,又要照顧老人的情緒,稍有不慎,老人就不高興了,就可能在老公那裡哭訴,然後就面臨著罵孩子,跟老公吵的局面,真是太難了。」
  • 隔代教育如何「揚長避短」?
    當越來越多的人將寶寶出現的一些問題行為歸咎於隔代教育,而隔代教育又成為一種無法迴避的社會現象的時候,究竟該如何看待隔代教育?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讓隔代教育揚長避短,發揮更好的作用呢?隔代教育的弊端案例:小王夫妻倆因忙於做生意,在兒子3歲以後就將他交給了鄉下的爺爺奶奶帶。現在孩子已經10歲了,媽媽想把他接回來,接受更好的教育。可孩子回來後卻發現他身上有很多壞毛病,如任性、自私、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摔東西,而且跟父母很生分,不太主動與父母講話。1.
  • 怎樣避免「隔代教養」帶來的缺點?
    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已經是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有激烈人士喊出:隔代教育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必須拒絕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真的罪孽深重麼?歡迎大家參與探討。《中國教育報》曾經刊登過一篇文章,以媽媽的視角,描述了孩子如何因為外祖父過度保護而有了自閉症傾向,又被媽媽艱難治癒的全過程。
  • 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的隔代教育
    由隔代教育所產生的家庭爭議,成為當下中國城市家庭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不久前一項關於「隔代教育」的全國範圍調查結果顯示:中國近一半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  在上海,目前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於隔代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佔到總數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達70%。
  • 隔代教育優劣如何,樹袋寶寶來說明
    隔代教育 昨天寫了關於隔代教育的問題的文章(具體可見《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樹袋寶寶覺得也不錯》)後,也和部分網友有過一些溝通討論,有部分寶媽認為隔代教育很不可取,但是也有說並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今天就借這篇文章,來好好梳理下隔代教育吧。需要辯證看待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大前提,即:不管是長輩還是我們,不管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本質都是希望孩子更好。而矛盾的爆發點在於雙方的生活理念不同帶來的「代溝」差異。
  • 隔代教育問題增加,如何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4個方法建議收藏
    但是由於隔代觀念的差距,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生很多分歧甚至衝突,其實問題的根源並不在於由誰來對孩子進行教育,而是在於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很多家長都明白孩子交給老人可能會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是為什麼家長還會選擇這樣做呢?
  • 縣關工委舉辦隔代教育專題講座
    新田新聞網(記者 黃斌穎 通訊員 何志成)10月20日,新田縣關工委在龍泉三小開展「隔代教育」專題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吸引了100多名家長到場學習。講座中,縣一中原校長龍啟群通過對比隔代教育的優劣提出隔代教養的建議和溝通的技巧,並結合新田的實際情況和文化背景,深入分析了如何做到關愛不溺愛、幫忙不添亂,傳承好家風,讓下一代更好地成長。內容鞭闢近裡,說理生動有趣,爺爺奶奶們紛紛交口稱讚。
  • 隔代養育如何乘風破浪?影響3代人,國寶級兒童心理大師給出答案
    隔代養育,兩代人的出生背景、生活習慣、教育理念以及消費觀等的衝突,矛盾和摩擦在所難免。有人說,隔代養育,就像硬幣的兩面,有好有壞。那麼,如何讓壞的一面轉化為好的一面呢?如何解決隔代養育的痛與難呢?如何讓隔代養育,成為三贏: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開心,爸爸媽媽開心,孩子也開心?
  • 隔代教育總出問題?看看這四個關鍵點你們家做到了沒!
    每一個存在隔代教育的家庭,年輕父母幾乎都會為老人的教育觀念和方式發愁,偶爾還會為孩子的事大動幹戈,甚至搞得全家雞犬不寧。那麼,年輕的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既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又不至於冒犯老人呢?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我們暫且不論老人帶孩子的辛苦,就說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推給老人家、推給「隔代教育」,似乎也過了。客觀地說,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因此,隔代教育不應成為孩子問題的「背鍋俠」。那麼,隔代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影響?作為孩子父母,又該如何正確看待隔代教育呢?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我們暫且不論老人帶孩子的辛苦,就說把孩子所有的問題都推給老人家、推給「隔代教育」,似乎也過了。客觀地說,隔代教育有利也有弊,因此,隔代教育不應成為孩子問題的「背鍋俠」。作為孩子父母,又該如何正確看待隔代教育呢?01 隔代教育應該提倡「民主理解型」的教養方式首先,我們得承認,隔代教育是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為數不少的父母要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既然是個普遍性存在的問題,我們對」隔代教育「的總的原則就是不迴避「隔代教育」的弊端,但要找出一條合理的途徑來消除潛在的弊端。
  • 如何解決隔代教育中的那些問題?
    暑假期間,父母上班,老人在家帶孩子,隔代教育有利有弊,也是家長們無法迴避的問題。為此瀋陽市教育局在今年暑假網上課堂中專門安排了隔代教育專題。在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要找對自己的位置。比如老人的定位只是幫手,不能全包。教育孩子的責任還是要放在父母手上。而父母也要努力承擔這份責任,不能把孩子給老人後就不管不問。
  • 隔代教育,好還是不好?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達人年輕父母在打拼工作,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隔代教育在社會中仍然普遍存在。對於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這件事,一直頗有爭議。隔代教育的好處隔代教育的最大好處就是,爺爺奶奶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來和孩子相處。
  • 奏響家庭隔代教育和諧樂章——慈利縣龍潭河鎮關工委「家庭隔代...
    自2019年11月以來,龍潭河鎮關工委在慈利縣關工委、鎮黨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提升政治站位,強化家庭隔代教育家長培訓,夯實家庭隔代教育社會支撐,使家庭隔代教育在全鎮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助推器的作用。
  • 父母咆哮隔代教育!隔代撫養究竟是阻力還是助力?又該如何雙贏?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老人溺愛孩子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現狀,這也是令很多父母咆哮隔代教育的原因。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父母要忙於工作,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對於孩子的日常生活爺爺奶奶無疑是給了年輕父母很大的助力。但是在育兒觀念上,隔代撫養卻有很大的弊端,對於孩子的成長又成了一種阻力。
  •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如何做好隔代教育?
    但由於育兒觀念、代溝等因素,隔代教育引發的問題也不少。日前,新興街道就邀請專家舉辦了一場《祖輩如何做好隔代教育》的專題講座,引來了近百名老年人前來聆聽,也引出了一場關於隔代教育的大討論。  如今,一個小家庭的寶寶出生後,「4+2+1」模式就成了很多家庭的「標配」。4位老人、一對小夫妻圍著一個孩子轉,可兩代人在育兒方式上往往會產生很大分歧,家庭裡也就多了不少「火藥味」。
  • 洋際中小:隔代有愛,教育有方
    為落實縣教育系統關工委關於「隔代教育」的有關精神,發揮退休教師的教育優勢,著力抓好家長學校建設和隔代教育工作,12月16日,洋際中小特別邀請退休教師黃南耕老師,進行《做「隔代教育」的小喇叭,促進少兒健康快樂成長》主題講座。天寒峭,卻擋不住家長們的熱情,受邀家長早早地來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