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會教壞孩子嗎?試用「金字塔溝通法」,實現家庭和諧教育

2020-08-27 包子媽媽育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的父母們工作壓力更大,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很多家庭選擇夫妻兩人都去工作把孩子留給家裡的老人幫帶,這樣就可以解決照顧孩子的問題。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似乎又出現新的問題,那就是老人和孩子爸媽的教育方法衝突問題。

小雲的爸爸媽媽都在外企工作,平時經常要加班熬夜,沒法好好照顧孩子,只好把小雲送到外公外婆家裡。雖然小雲爸媽也很感激兩位老人幫忙照顧孩子,但是總免不了有衝突的地方。

比如在該不該讓孩子吃零食這件事上,小雲爸媽認為小孩子不能吃太多油膩油炸的食物,可是兩個老人總是會屈服於孩子的哭鬧,最後把孩子帶去麥當勞;小雲爸媽覺得小孩子看電視對眼睛不好,但是和外公外婆在家的時候,兩個老人經不住孩子糾纏,又會打開電視給孩子看。這樣的事情在家裡數不勝數,小雲爸媽也和孩子外公外婆說了很多次,但是兩個老人也固執的用自己的教育方法來照顧孩子。

其實不只是小雲家這樣,在這個由老人來照顧小孩子的大環境下,似乎很多家庭都在面臨著隔代教育的問題,但是老人教孩子就真的那麼不可行嗎?當然不是,老人再固執也是愛孩子的,隔代教育出了問題,那是你們的家庭溝通沒有做好。

為什麼「隔代教育」會成為問題呢

1. 老人對孩子的偏愛

由於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多老人都會更疼孩子。我們中國有一個說法叫做「隔代親」,就是說可能現在的爺爺奶奶們在做父母的時候也很嚴格,但是等他們有孫子孫女了,就開始加倍疼愛自己的孫輩。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首先是因為老人會認為嚴格教育孩子的角色應該由孩子爸媽來扮演,老人就只要負責寵著孩子就好了。

其次,自古以來傳宗接代的思想觀念也會影響老人對待孩子的態度,對家庭的新生命總是格外的寬容慈祥。

上周表弟和我說,等再過兩個月他就可以買一雙新的球鞋了。我問他你哪來的錢買鞋子,你爸媽不是按周給你零花錢嗎?表弟說「我奶奶每個月給我三百塊零花錢,我爸媽不知道,等我攢三個月就可以買這雙新款球鞋了」。

先不說表弟想自己買球鞋這個想法對不對,奶奶每個月偷偷給表弟那麼多錢的做法就不好。父母不想讓孩子亂花錢養成攀比的習慣就嚴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錢,而老人總怕孩子吃苦就背著孩子爸媽偷偷給錢,還一給就是好幾百,這又與孩子爸媽的教育理念相反了。孩子爸媽想讓孩子學會勤儉節約,而孩子奶奶卻用金錢來表達對孩子的愛,這樣的兩種教育方法,很難不衝突。

2. 老人通常堅持自己是對的

很多父母都會因為教育孩子的事情和家裡老人吵過架,而且和老人家說道理他們也不願意聽,甚至可能會被老人說「我什麼也不懂不也把你養到那麼大了」、「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還多,這事你聽我的」等令人很無奈的話。老人們都覺得自己活了大半輩子了,是家裡最有經驗的人,孩子反抗自己就是不聽自己的話,在這樣的觀念下,老人和年輕父母的育兒觀念很容易出現衝突。

用金字塔溝通法,解決家庭矛盾

金字塔溝通法是一種在商業談判、戶外拓展活動中常見的溝通方法,如果學會在我們的家庭中運用這個方法,將會大大減少老人和孩子爸媽之間的育兒矛盾。那麼什麼是金字塔溝通法呢?這種簡單的溝通技巧包括目標、信念、行動三個方面,下面我們來說一說在家庭溝通中如何運用金字塔溝通法。

1. 溝通:一門你必須掌握的藝術

溝通是一門與人交往的藝術,就算是和我們的父母談話時同樣也需要。只有通過溝通父母們才能知道老人對培養孩子這件事是怎麼想的,老人對父母的育兒方法又是持有什麼樣的意見,也只有通過溝通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完完全全的傳達給老人。

因此在和老人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尊重老人的意見,同時還要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在求同存異中尋找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要知道老人畢竟年紀也大了,身體、頭腦精力等各方面可能沒那麼好,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可以體諒體諒老人的心思,畢竟他們是因為我們才背井離鄉的幫忙帶孩子,他們很辛苦也很值得尊敬。

2. 目標:確定一致的育兒目標

良好的溝通必須要有一致的目標,如果沒有一致的目標這樣的溝通就不是成功的溝通。因為只有確定一致的目標,在溝通的時候朝著一致的目標前進,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因此,父母們在和老人確定目標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和老人確定育兒的目標,即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接下來的談話。而且這個目標是父母和老人的總目標,在實際生活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每一次談話的小目標,比如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作息、良好的飲食習慣等。這樣,在具有明確目標之後的談話會更輕鬆更有效。

3. 信念:相信自己一定可以

信念就是一種相信自己能行、一定能做到的執念,在和老人溝通教育孩子這件事時,也要有能力達成一致的信念。萬事開頭難,在剛開始和老人溝通時或許會產生一些爭吵、矛盾,在這個時候你就要堅持一定可以溝通好的信念。

因此,父母們可以通過和老人講述這樣的教育方法對孩子未來成長的重要性,給老人描繪按這樣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孩子將會變成什麼模樣。不僅父母要有能和老人溝通好、能將孩子培養好的信念,還要給老人傳達我們一定可以一起做好培養孩子這件事的信念。

溝通注意事項

1. 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

當你準備和老人開始溝通育兒方法時,可以提前準備一個比較溫馨、舒適、適合談話的環境,讓這次的談話有一個友好的開端。同時在溝通中注意老人的表情、心理變化等,當可能出現衝突時及時緩和局面。

2. 做好溝通準備工作

大家都知道和老人溝通可能遇到困難,這就需要父母們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如查詢一些反面例子作為用來說服老人,給他們講講這些育兒方法的科學依據以及取得的效果,還有作為孩子爸媽的心裡話,這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來說服他們。

養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僅是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要父母很多努力,而這一切的付出都是為了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因此,如果不想讓孩子走上歪路、不想讓自己撫養孩子付出的心血白費,那就做好家庭溝通工作吧!

相關焦點

  • 隔代教育是否更好?巧合的是「金字塔式溝通」實現了家庭和諧教育
    所以有很多家庭是讓家裡的長輩幫忙照顧小孩,老人帶小孩,在養育小孩的觀念上多少會與年輕人有些出入,這也導致了隔代教育容易在家裡引起一些爭論。父母在一家新開的公司上班,小楠經常熬夜到很晚才回來,因此小楠一直由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是比較固執的人,他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尤其喜歡按自己的方式做事。
  • 學會這種溝通方式,隔代教育再也不是難題
    學會這種溝通方式,隔代教育再也不是難題引言90後也開始當媽了,時間真的過的很快吧,現在國家也允許生二胎了,如此怎麼和孩子和諧相處變成了大問題,有時間的自己帶孩子,沒時間直接給父母帶,現在的孩子衣食住行都要用好的,幾乎所有大人都圍著孩子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育兒想法,不免發生衝突。
  • 「家庭和諧計劃」 探討「給孩子更好的隔代教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5日19時訊 隔代教育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與孩子溝通?5月15日,沙坪垻區康居西城社區「家和服務站」裡正熱烈舉行著「給孩子更好的隔代教育」沙龍活動。許多家庭裡,因父母工作繁忙,關心自己的孩子較少,多由祖輩來照料孩子,為了更多人正確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倡導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在重慶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的指導下,沙坪垻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聯合重慶興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對該問題進行探討
  • 奏響家庭隔代教育和諧樂章——慈利縣龍潭河鎮關工委「家庭隔代...
    全鎮中小學及幼兒園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和幼兒教育的未成年人口達1800餘人,其中有近八成的孩子(留守孩子)生活在有祖輩陪伴的家庭。自2019年11月以來,龍潭河鎮關工委在慈利縣關工委、鎮黨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提升政治站位,強化家庭隔代教育家長培訓,夯實家庭隔代教育社會支撐,使家庭隔代教育在全鎮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助推器的作用。
  • 桑植:【隔代家庭教育專題講座走進校園】隔代家庭教育專題講座走進...
    桑植融媒12月4日訊(通訊員 向秀春 劉忠林)為關愛留守兒童,關心下一代成長,12月4日,按照縣教育局關工委工作部署要求,沙塔坪中學及小學開展隔代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本次活動由縣家庭教育講師團專家鍾培生和楊金元主講,吸引了全鄉共三百多名家長到現場學習。
  • 老人帶娃會帶壞孩子?善用「隔代教育」優勢,孩子更容易成才
    別人問他覺得自己打得好嗎,他也直截了當地說:「打得好!」這位孩子的巨大改變,離不開爺爺的陪伴和培養,可見隔代教育也有很多優勢。1、有利於建立隔代的關愛有些年輕父母遠在外地工作,很少在老人身邊。3、老人為年輕父母減輕了壓力現代家庭的父親母親現在正處於事業積累階段,這時帶孩子真是省下了很多精力,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環境,做出巨大貢獻。這樣一來,年輕父母的壓力就減輕了。三、家長應該如何善用「隔代教育」的優勢?
  • 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在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
    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溺愛孩子、不科學的餵養、不適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這是城市和農村隔代教育的普遍問題。此外,城市老人特有的漂泊異鄉的孤獨感、生活習慣的差異化,也正日漸突出。
  • 隔代教育是和諧家庭關係的「絆腳石」?試試這幾招輕鬆破解
    隔代教育使很多家庭在處於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老人犧牲了晚年時間用來幫忙撫養孫女孫子,而子女卻常常抱怨老人陳舊的教育方式。由隔代教育引起的家庭矛盾,已然成為如今中國家庭中主要的矛盾。很多人對隔代教育是又愛又恨,愛,是少了老人幫帶孩子不行,恨,是老人的教育觀念確實落後了。隔代教育的矛盾,其實已經由來已久。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描寫了一個由隔代教育造就的巨嬰案例。賈寶玉自幼跟隨奶奶賈母生活,祖母對寶玉十分溺愛,不僅給予寶玉從小養尊處優的待遇,更處處插手寶玉父親賈政的管教。
  • 【動態】優化隔代教育,實現科學育才
    【動態】優化隔代教育,實現科學育才 2020-10-28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喜歡爺爺奶奶那代人教育方式?教你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是現代社會家庭大部分面臨的問題。什麼隔代教育能打100分?三代之間教育觀念的差異如何命名?更重要的是,根據本文討論的經驗,什麼隔代教育能幫助孩子,父母一定會有答案。「把隔代的孩子帶走」是當今社會常見的現象。子女教育的關鍵不在於誰有,而在於教育概念和教育方法。
  • 努力開創隔代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 全省隔代家庭教育工作現場觀摩...
    今天,全省隔代家庭教育工作現場觀摩活動在長沙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省關工委主任楊泰波出席活動並講話。張宏森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關工委「五老」和同志們表示感謝。他指出,隔代家庭教育把「一老一少」連接起來,對增加代際關係和諧、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 努力開創隔代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 湖南省隔代家庭教育工作現場觀摩...
    華聲在線12月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晗 通訊員 劉海濤)今天,全省隔代家庭教育工作現場觀摩活動在長沙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省關工委主任楊泰波出席活動並講話。 張宏森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關工委「五老」和同志們表示感謝。
  • 隔代教養需策略 家庭和諧最重要
    隔代教養需策略 家庭和諧最重要 2020-03-16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兒園外親見頂配的隔代教育:多個實操經驗助你實現兩代和諧共育
    誠然,隔代教育,一直是備受爭論的話題。人們大多認為,孩子懶惰、拖拉、不懂分享、不愛讀書、思維呆板是老人不當教育方式的結果。 那一刻,我腦中想到的是:在這樣的老人教育下,他的子孫定然會是三觀中正、知禮明德的人。
  • 隔代教育如何做到"三贏"?
    「隔代帶孩子」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教育孩子關鍵不在於誰帶,主要在於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責任撫養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幫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以彌補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會發生衝突,因此需要不斷溝通。
  • 提高隔代家庭教育質量 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環境
    紅網吉首站8月20日訊(記者 王卓 通訊員 楊燕萍)8月19日,吉首市關工委召開隔代家庭教育徵文表彰暨隔代家庭教育座談會,現場對優選徵文進行表彰,並互相學習和借鑑隔代教育經驗。會議,宣讀隔代家庭教育徵文表彰文件,並為獲獎的12名退休、在職教師頒發獎書。會上,李夢濤指出,青少年兒童撫養、教育的責任落在祖輩身上的現象比較普遍,隔代教育已成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和新常態,這些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少年強,則國強,隔代教育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家庭問題,而是一個關乎國家、民族未來的大事,當前做好隔代家庭教育工作意義重大。
  • 隔代教育問題多多?寶媽注意這5方面,讓老人帶娃不「可怕」
    隔代教育,你真的hold住了嗎?成功的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以應對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問題。隔代教育不僅僅是對小孩子的一個培養教育過程,也是老年人保持自身生命活力與精神青春,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針對隔代教育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小摩擦與小事故,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隔代教育的注意事項。
  • 隔代教育有弊端,老人帶娃,家長應該如何溝通規避
    ,在選擇個隔代教育時,一定要注意與老人溝通交流,對這些不良現象進行規避。影響家庭關係不少家庭矛盾的產生,就是因為孩子父母與長輩之間教育觀念的不統一,孩子在由長輩照顧的過程中,難免會養成一些不良習慣,但是在父母想要糾正的時候,孩子往往會不聽管教,並尋求老人充當自己的保護傘,這樣的行為,往往會讓家長非常生氣,甚至會因為孩子的問題與長輩出現爭吵,對家庭關係的和諧非常不利。
  • 資興城區小學開展家庭隔代教育心理健康團輔活動
    表彰隔代教育十佳家庭。心理健康輔導團隊開展心理輔導。祖孫互動活動。「我們不知道該怎樣區分寵愛和溺愛?」「聽了今天的講座覺得收穫很多,學到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6月9日下午,資興市一完小聯合資興市關工委開展以「育健康心理、塑健全人格」為主題的「家庭隔代教育、心理健康團隊輔導」活動在市一完小北校區舉行。
  • 隔代教育的愛與礙
    隔代教育,是很多家庭都會遇到的情況。據統計,在我國有60%的家庭都存在隔代教育,在二胎政策開放後,這一比例甚至達到80%。在這樣的家庭裡普遍存在一個困局:一面老人辛苦撫養孫輩,一面子女抱怨老人帶孩子有問題。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已經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甚至有人指出:隔代教育正在毀掉孩子的一生,必須拒絕隔代教育。那麼,隔代教育真的就一無是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