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自媒體」這句話在社交平臺上屢屢出現。此外,還有人把微博和微信稱為「微媒體」。「新媒體營銷」「自媒體營銷」「微媒體營銷」的字眼都在網絡上出現,搞得不少運營者暈頭轉向。
自媒體和微媒體的定義
其實,新媒體、自媒體、微媒體三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繫,不要把它們完全看成三個自成一體的概念。
廣義的新媒體指的是「在各種數位技術與網際網路技術的支持下,通過電腦、手機、數位電視等一切網際網路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或服務的新的媒體形態」。自媒體的概念最初來源於美國學者謝因·波曼與克裡斯·威裡斯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We Media》,「We Media」被翻譯為「自媒體」。
他們給自媒體下的定義是「普通大眾通過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聯繫,然後與他人分享新聞以及身邊事件的途徑」。微媒體的定義是「由許多獨立的發布點構成的網絡傳播結構」,比如微博、微信等。
新媒體、自媒體、微媒體之間的異同
由此可見,新媒體的內涵外延更大,包含了自媒體和微媒體。
微媒體強調的是一種由多個信息發布點組成的網絡傳播結構,側重點在平臺。
自媒體雖然被定義為一種信息傳播途徑,但它的側重點在於「普通大眾」和「與他人分享」等關鍵詞。我們提到的新媒體,既包括企業組織的新媒體,也包括普通大眾以新媒體工具形成的自媒體品牌。自媒體運營的門檻是最低的,只需要註冊帳號,把身邊的事情傳遞出去即可。很多時候,私人化、平民化的自媒體僅僅被視為自娛自樂的後花園。只有少數特別有人氣的自媒體才會被企業看中,展開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合作,以便將自媒體的影響力變現為公司財務報表上的利潤。
相對企業新媒體而言,自媒體最大的優點是個性鮮明且擁有較多的話語權,讓運營者有更多機會傳播個性化內容。這使得自媒體成為新媒體產業中最主要的內容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