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美好的階段就是青春期階段,這時孩子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他們不再懵懂無知,更有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青春期也是孩子與家長更應該注意的時期,孩子的性格發生變化,家長的微微疏忽教育就可能使孩子的青春期成為悲劇。
近日,武漢的一名初三的男孩因在教室裡與同學打撲克而被老師請家長。在家長來了之後,站在走廊上的男孩被母親當眾打了一個耳光,在視頻中男孩靠牆站著,母親氣勢洶洶地朝兒子走走過來後說了幾句什麼就打了兒子一個耳光,一旁路過的老師和同學聽到聲音後都側目看唄打的男孩。隨後這位媽媽和一位可能是老師的女士離開。但是當媽媽走後,男孩靠著牆低頭站了幾分鐘後突然轉身從五樓上跳了下去;而這一跳就再也沒有醒過來。
14歲的孩子正是處於青春期階段,此時的孩子們覺得世界都在他們的腳下,心中充滿激情與幻想,但同時又敏感脆弱,父母一個看似正常的教導對他們來說可能就是無法忍受的打擊。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心理上都出現了一些變化。
1、性意識逐漸增強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對男孩女孩的認識就會較之前有所不同,在青春期之前,男孩女孩之間更多是朋友、同學的關係,但到了青春期時,由於孩子生理上發育以及性知識的增加,孩子們對異性的好奇心也會加重。
2、生理上的變化
孩子步入青春期後,最明顯的變化特徵就是生理上的變化。青春期時是孩子身高變化最快的階段,特別是男孩子的身高會快速地增長;女孩子會出現初潮的現象,此時孩子們的生理機能正逐漸完善,趨於成年人。
3、心理上的變化
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心理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孩子的情緒起伏會比較大,此時的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對父母的話也常常會產生不耐煩的情緒,此時父母不要和孩子在情緒上硬碰硬,要學會理解孩子的情緒,家長應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衝動而造成孩子的悲劇。
姑姑家的孩子正在上高中,一次姑姑跟我說自己家的兒子現在都有了女朋友,我聽到後很是驚訝,因為在我的印象中,孩子早戀是家長絕對不允許的事情,但姑姑知道兒子有女朋友還是她的兒子自己告訴她的,我問姑姑為什麼會同意孩子談戀愛,姑姑卻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好,這麼大了有這樣的心思也很正常,而且兩個孩子總是比著學習,這也是一種進步。」姑姑的對青春期兒子的態度使我感動,同時也在想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家長應該這樣教育孩子呢?
1、注意與孩子說話時的語氣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個特點就是家長說往東他偏往西;家長認為對的,他一定認為錯。面對這樣的逆反心理,家長通常也是難以抑制住自己的「暴脾氣」從而對孩子大聲地吼叫,而父母的大聲吼叫並不會讓孩子聽從、順從家長,相反可能使叛逆加重。當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父母更應該恐慌準住自己的脾氣,注意自己與孩子說話的語氣,讓孩子在言語中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暖意。
2、學會理解孩子的想法與情緒
每一個人都經歷過青春期,父母也一樣,因此當面對青春期孩子情緒波動大,想法獨特時父母應學會換位思考,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與包容。父母可以學會和孩子溝通,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即使面對孩子犯錯或者早戀。父母也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況且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在不斷成長中,父母應用最大的耐心與愛幫助孩子順利成長。
3、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青春期孩子叛逆、不聽話,不向父母表達情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父母總是以一個絕對長輩的身份教導、教訓孩子,因此孩子就會和父母產生隔閡的心理。父母不應該僅僅是孩子的長輩,更應該是最孩子最親近的朋友。父母應學會和孩子說一些小秘密,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甚至學會參考孩子的意見,讓孩子不再覺得父母是施壓自己人。當父母與孩子成為朋友,是一種最佳的親子關係,更是青春期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