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目前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其中蠡湖大道高浪路口將建造高浪路互通(詳見6月15日A02版《無錫建首座地下三層互通立交》)。昨天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該路口將於7月11日晚上開始大面積圍擋,一直持續到2018年6月底結束。圍擋後,原來的十字路口調整為一個"水龍頭"形狀的不規則環島,環島會設置車行便道,但通行能力將降到不足原來的40%。
圍擋內要建出最大互通立交
秩序科民警介紹,高浪路互通建成後不僅是無錫第一座地下三層互通立交,也將是無錫最大的互通立交。圍擋區域北至大通路、南至觀山路、東至萬順路、西至博大假日廣場,沿蠡湖大道約790米,沿高浪路約557米,呈一個不規則形狀。圍擋區域基本包含整個交叉口範圍,開挖基坑最大深度為25.9米,整個互通工程的出土量非常大,預計相當於3個普通地鐵站的量。
在圍擋區域內,施工方將建出一個五層互通立交,其中地上有兩層,分別是蠡湖大道上跨高浪路的高架和蠡湖大道主線的地面道路。地下共有三層隧道互通:負一層有三個定向匝道,分別是從蠡湖大道北轉向高浪路東的定向匝道隧道,總長925米,從高浪路東轉向蠡湖大道北的定向匝道隧道,總長284米,從蠡湖大道南轉向高浪路東的定向匝道隧道,總長389米;負二層為高浪路東側向蠡湖大道南側的定向匝道隧道,總長1015米;按照規劃,高浪路今後會以隧道形式快速化,負三層為高浪路主線的預留隧道,總長130米。
便道只能保"通"不保"暢"
蠡湖大道高浪路口周邊有不少居民小區和學校等單位,日常早晚高峰車流量比較大。為了方便沿線市民出入,施工期間路口不實施全封閉,在環島外設置了給車輛通行的臨時便道。不過交警指出,原來的路口是5個車道,臨時便道只有10米寬,是單向雙車道。而且,這個環島不是通常市民想像中的圓形,而是一個有點像水龍頭的不規則形狀。經過這裡時,所有的車輛要繞著環島行駛,繞行距離有150-200米長,而且可能要轉上幾個彎。比如說從蠡湖大道南左轉到高浪路西,就要轉6個彎。民警表示,從整體來看,環島的通行能力不足原先路口的40%,圍擋後只能保證"通",不能保證"暢",希望過往市民有心理準備。同時,進入環島後,繞多了可能會發蒙失去方向感,提醒市民要注意看指示牌,跟著指示標誌走。
施工疊加儘量從外圍道路繞行
為了降低繞行距離,交警部門聯繫相關部門改造了蠡湖大道高浪路口南北兩側大通路口、觀山路口,打開路口原中央綠化帶,將路口改造為信號燈控制"T型"交叉路口。因環島圍擋較大通行距離較長,民警建議非機動車在大通路口、觀山路口提前繞行。環島內因圍擋限制無法設置人行過街,建議行人通過大通路、觀山路口過街通行。
事實上,蠡湖大道沿線除了高浪路口外,還有周新路口、震澤路口、具區路口等都在施工,附近片區內又有地鐵4號線一期站點的施工,後期隨著施工展開,交通影響還會疊加。交警建議前往市民中心、江南大學、S19錫張高速公路或者是景區的車輛,儘量從五湖大道、貢湖大道、緣溪道等外圍道路通行,繞開施工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