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血壓正常範圍 兒童血壓測量的作用

2020-12-27 三九養生堂

14歲算是大齡兒童,對於14歲歲呀的監測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能很好的監測疾病,除此之外還能更好的監測成長情況,那麼具體14歲血壓正常範圍是多少呢?兒童血壓測量有什麼意義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很多人認為14歲是不會有高血壓的情況的,但是其實不然,14歲也可能會出現高血壓的情況,我們需要了解清楚才可以,這樣才能更好的關注14歲人群的健康。

14歲血壓正常範圍

14歲因血管細小,聲音消失時所對應的血壓值為0的情況較多。因此,14歲測量血壓時,應記下收縮壓、舒張壓變音點和舒張壓消音點三個值,記錄方式為收縮壓/舒張壓變音點/舒張壓消音點。

正常收縮血壓=年齡×2+80,舒張壓相當於收縮壓的2/3~3/5。

兒童血壓測量

1、根據兒童年齡選擇兒童專用的袖帶。袖帶的寬度是上臂長度的1/2~1/3,學齡兒童一般用6釐米或者7釐米寬的袖帶,接到成人的臺式血壓表上即可。

2、測量血壓前1小時讓孩子安靜下來,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不進食物和飲料,排空膀胱。

3、測血壓時取坐位,袖帶縛住右上臂,右上臂及血壓表平心臟高度,手臂外展45度。袖帶下緣應在肘關節上2釐米處,不可過緊過松。

4、將聽診器放在肘動脈上,袖帶充氣使汞柱達到動脈搏動消失的高度後再升高20~30毫米,然後緩慢放氣,汞柱下降的速度以2毫米/秒為宜。

5、聽到的第一音是收縮壓,聲音突然變低沉時即是舒張壓。為了排除因緊張因素造成的血壓異常,要連續測量3次,取後2次的平均值就是孩子的血壓。注意每次測量完後要間隔1分鐘,將上臂上舉5~6秒,再做下一次測量。

6、為慎重起見,血壓偏高的兒童需在2周後複查,複查的程序與第一次相同。連續3次異常者才能確診。

兒童血壓測量的作用

高血壓多見於成年人,但其實兒童甚至新生兒也會有高血壓。高血壓分為原發和繼發兩大類。繼發性高血壓指高血壓是由某些具體疾病引起,原發性高血壓則為無原發病(原因)可尋者。

兒童血壓測量有這巨大的作用,高血壓這類疾病一定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家長需要對孩子的身體健康輔助,這樣就更需要監測14歲孩子的血壓情況。這樣才能預防高血壓。

1、身高不增

身高不增可能是高血壓所導致的慢性病,最常見的是先天性的或後天性的腎臟疾病,常可有相當一段時間無明顯腎臟病的症狀,當腎臟損害至一定程度時才被發現高血壓及腎臟的相應變化。

2、慢性中毒

鉛中毒、維生素D中毒和慢性汞中毒易引起高血壓。

3、肥胖

資料表明,肥胖兒的血壓在同齡兒正常血壓範圍的上限值,其升高程度隨肥胖嚴重度及年齡而增加。

4、性發育異常

性發育異常者,尤其是女孩14歲後仍無乳房發育及月經初潮,體檢時均發現有明顯的血壓升高。

如何診斷兒童高血壓

1、兒童動脈血壓高於該年齡組平均血壓2個標準差以上,或在該年齡組按百分數分布的血壓曲線的95%以上,可診斷為高血壓。

2、學齡前兒童的血壓應低於110/70毫米汞柱,學齡兒童的血壓低於120/80毫米汞柱。凡大於此值的均可視為血壓偏高。

若經血壓檢測發現兒童血壓偏高,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包括血脂、血糖、腎功能等,以便找出原發病並積極進行治療,使疾病不至於延續到成年。

肥胖是兒童高血壓主因

兒童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先天患有心臟病、腎病、內分泌疾病或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兒童是原發性高血壓的高危人群,而不良的作息和飲食習慣則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的主要因素。

肥胖是很多兒童患上高血壓的主要因素,因為現在的生活水平很高,垃圾食品也很多,我們就需要認清楚兒童高血壓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

兒童高血壓早期無自覺症狀

兒童輕度高血壓時,往往無明顯的自覺症狀,也難以將自己的感受清楚的告知,但長期的高血壓卻會在無形之中造成兒童的心臟、大腦和腎臟損害,因此家長應注意兒童高血壓的一些典型症狀。

1. 當血壓明顯升高時,兒童會出現頭痛、頭暈、眼花、噁心嘔吐等症狀;

2. 還不會說話的嬰幼兒會以煩躁、哭鬧、驚厥等表達自己生理上的不適;

3. 血壓驟然上升時,以上症狀常常加劇,並伴有心力衰竭、抽搐等現象。

兒童高血壓可防可控

約有43%的兒童高血壓在20年後會發展成為成人高血壓。因此,兒童高血壓的防控尤為重要。好在只要改善孩子的日常生活習慣,並做好血壓監測,將兒童高血壓遏制在襁褓之中也沒那麼困難。

家長應做好監督工作,減少孩子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讓孩子多進行戶外活動,加強其免疫力。另外,家長還要積極調整孩子的飲食,讓孩子食用充足的動植物蛋白質,克制脂肪和鹽的攝入,少吃油膩、高熱量的垃圾食品。

結語:14歲血壓正常範圍我們是不是了解了呢,14歲測量血壓也是很重要的,能時刻關注他們的成長。現在肥胖的人群太多了,所以高血壓也不是不可能了,所以一定要注意積極的預防肥胖,避免患上高血壓。

相關焦點

  • 正常血壓的標準範圍
    核心提示:人們的血壓和水管內的壓力一樣,如果壓力過高會影響血管的使用壽命,所以了解了血壓的正常標準就能及時去預防血壓過高或者過低。人們血壓的正常標準是收縮壓在90-140mmHg之間為正常的,舒張壓在60-90mmHg之間為正常,還有脈壓為30-40mmHg之間為正常。
  • 正常血壓,理想血壓,血壓值在什麼範圍不容易出問題?
    我們知道,像體溫,每分鐘呼吸次數,血液白血球數值等人體正常生理指標的確定都是通過測量很多所謂「健康人」,然後對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以中間的95%作為「正常」範圍,而兩端的各2.5%作為「異常」。血壓的「正常值」是不是也可以這樣獲得呢?
  • 臨產血壓正常範圍 孕婦血壓如何控制
    孕婦是非常特殊的,不僅僅要保證自己的健康,更要保證寶寶的健康,當然血壓也是要控制的,那您知道臨產血壓正常範圍是多少嗎?日常生活中孕婦血壓高怎麼辦呢?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孕婦的血壓呢?可以從習慣改變其,也可以從飲食改變起,那就來看看具體怎麼做吧。
  • 一般量血壓多少為正常範圍?這5個因素影響血壓數值
    核心提示:血壓是衡量人身體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數據,血壓數值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建議每個人平常一定要多給自己測量血壓,那麼一般量血壓多少為正常範圍呢?首次測量血壓數值為小於120/80mmHg者,認為是正常血壓;首次測量血壓數值120-139/80-89mmHg,認為是正常高值血壓;首次測量血壓≥140/90mmHg,但小於180/110mmHg,認為可能是高血壓。
  • 血壓正常範圍值是多少?孕婦正常血壓範圍是多少?
    人的正常血壓,收縮壓 新生兒正常血壓範圍,收縮壓為50~60mmHg,舒張壓30~40mmHg。
  • 正常血壓範圍多少
    一、正常血壓範圍 血壓:作為人體健康檢查中最能直接反映人身體健康的指標之一,正常成年人在狀態穩定的情況下,血壓的正常範圍為:正常血壓是90mmHg<收縮壓<140mmHg,60mmHg<舒張壓<90mmHg,這是人體正常血壓範圍。
  • 人到了50歲,血壓多少才是正常的,這個範圍內的波動,還算正常
    人上了年齡之後,尤其是到了50歲的時候,血壓是會出現高低不穩的現象,這是很多老人都比較擔心的問題。高血壓是我們生活當中特別常見的一種疾病,現在這種症狀越來越低齡化了,很多的年輕人也會擔心,那麼處於50歲的中年人也是應該要及時的注意。
  • 孕婦正常血壓範圍 孕媽媽必讀文章
    血壓高低的重要性,許多人都知道。下面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孕婦正常血壓範圍 孕媽媽必讀文章」,一起來看下吧!首先來看下孕婦正常血壓範圍:血壓範圍是收縮壓(高壓)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間,舒張壓(低壓)在60-90mmHg(8.0-12.0kpa)之間。高於這個範圍就可能是高血壓或臨界高血壓,要注意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發生;低於這個範圍就可能是低血壓,要注意加強營養。
  • 正常人血壓是多少範圍
    核心提示:血壓的人分為收縮壓和舒張壓,一般情況下,收縮壓在90~140mmHg,舒張壓在60~90mmHg之間是正常的。如果收縮壓大於140且舒張壓大於90的話就說明有高血壓,如果收縮壓小於90且舒張壓小於60這說明患有低血壓。 人的血壓不論是過高還是過低,都是對健康危害非常大的事情。
  • 60歲的人,血壓多少算正常?如何控制好血壓?醫生為你支招
    60歲,可以被認為是一個轉折點,很多人在60歲已經逐漸的退休了,原本忙忙碌碌的生活突然之間就閒了下來,對此好多人都無法適應。人到了60歲這個年齡段,不僅僅心理容易出現問題,隨著身體機能的衰退,身體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血壓異常就是常見的一種現象。那麼60歲的人,血壓多少算正常呢?
  • 50歲男性,血壓多少才正常呢?
    另外還強烈建議大家一點,45歲以上的朋友們,不論男女,儘量的每年去接受一次健康體檢,了解自己的各項生理指標是否正常,即使的發現問題,控制和解決問題,才是對健康負責的態度。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不分年齡性別的對於高血壓的診斷,一般是指診室測量血壓如果首診超過140/90mmhg,在排除由於緊張導致的高血壓後,在4周內再複查2次,如果非同日內三次測量結果均收縮壓超過140mmhg,舒張壓超過90mmhg,即可確診為高血壓。
  • 成人血壓多少為正常範圍
    核心提示:血壓的正常與否對於身體健康很重要,現如今人們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都比較重視健康問題,而血壓疾病在臨床比較多見,多了解這方面的相關常識才可以防患於未然,那麼,成人血壓多少為正常範圍呢?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成人血壓多少為正常範圍?
  • 如何正確測量血壓?
    一、操作方法 水銀血壓計⑴ 測量前要檢查血壓計是否正常,如水銀有無漏出、加壓氣球及橡膠管有無老化、漏氣等,水銀柱平面是否在「0」位。⑵ 協助病人取臥位或坐位,露出一側手臂,伸直肘部,手掌向上。⑶ 血壓計置於適當位置,並使血壓計「0」與手臂、心臟同一水平。⑷ 驅盡壓脈帶內空氣,平整無折纏於上臂中部,使其下緣距肘部2~3cm。壓脈帶鬆緊要適宜,以可容1指插入為宜。⑸ 打開血壓計開關。測試者戴聽診器,一手將聽診器膜面置於病人肘彎肱動脈處,緊貼皮膚,不加壓力。
  • 血壓多少算正常?50歲和70歲一樣嗎?聽醫生怎麼說
    一、血壓多少算正常?50歲和70歲一樣嗎?聽醫生怎麼說在醫學上,血壓也有一個正常標準範圍,血壓分收縮壓和舒張壓兩種,收縮壓的正常範圍是90~140 mmHg,舒張壓的正常範圍是60~90mmHg,如果人的血壓保持在這兩個正常範圍之內,那麼說明血壓是比較正常的弱高於或低於這個範圍則就要引起注意了,那說明你體內的血壓發生了異常。
  • 50歲以後,血壓多少算正常?血壓升高時,身體有何表現?
    不想問題盯上你,就要定期的測量血壓,關注自己的血壓情況,也能隨時去調節,不至於讓血壓失控,引發相關問題。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會發現自己的血壓有波動,不像年輕時候那麼的穩定,就會產生擔心。很想知道50歲以後,血壓多少是正常的?
  • 測量血壓140/105,是不是血壓波動規律引起的?來看看醫生怎麼說
    人的血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天當中,人的血壓會有一定的節律性變化,而這個變化通常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人體血壓的波動規律。人體的血液在心臟血管的閉合迴路中流動,在流動的過程中,對血管壁形成的壓力,就是血壓。血壓在健康範圍內時,不會對人體造成健康的危害,但是如果血壓長期偏高,則會造成動脈血管硬化,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眼睛等靶向器官的損害。
  • 血壓高於正常值,沒到高血壓正常嗎?在家量血壓,還有這些講究
    此外還應避免經常生氣、激動,保持平和的情緒,多休息,避免熬夜,將血壓慢慢降至正常範圍內。 除此之外,血壓處於正常高值的人也應注意定期監測血壓,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購買一個血壓計,每天在家自行測量血壓。
  • 怎麼測血壓才最準確?快來收下這份血壓測量指南
    2020年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目的是提高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的意識。 如何判斷自己的血壓值是否正常呢? 根據測量地點不同,大致可以分為診室血壓測量和診室外血壓測量。
  • 過了60歲,血壓130/100,算高嗎?專家:控制在這個範圍內就行
    人在過了60歲之後,經常會出現各種疾病,高血壓的出現頻率,也越來越高,不斷地吸引著大家的目光,有專家表明,在中國高血壓的患者,大概能佔了三分之一,體內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出正常值範圍,就是患有高血壓
  • 50到60歲以上的老人,血壓水平多少才算是正常?標準不一樣
    根據數據表明,在60歲以上的人群中,心律失常患病率能達到2%,在80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還能夠高達7%以上。 為了避免以上這些危險,高血壓患者都要注意測量血壓,並觀察血壓水平是否在合理控制的範圍之內。有的人認為,老人和年輕人血壓水平不一樣,老人可以適量放寬下血壓標準,事實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