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慶構皮灘鎮:能人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0 天眼新聞

「能人返鄉創業不僅帶回了資金和技術,更帶回了發展新理念、新模式、新業態」,連日來,在餘慶縣構皮灘鎮齊坡村九洞山茶園,一個個忙碌的採茶身影,一張張洋溢著滿足的笑臉,見證了能人返鄉創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變化。

2013年初,構皮灘鎮齊坡村在外經商的成功人士宋傑認準了家鄉產業發展的前景,並通過多方了解,毅然決定回鄉發展茶產業。 據宋傑介紹:「經過6年多的時間,目前已經在齊坡村發展了1300多畝茶葉,其中有400畝是齊坡村發展的村級集體,我這邊負責管理,收益按成分配。現在茶園正式進入了採摘期,每天大概需要40至60個人,基本上都是周邊的農戶來務工,採摘一斤茶葉的平均報酬在25到30元之間。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1300餘畝的茶產業每年用工需求量差不多是2萬多人次,工期從三月持續到九月,可吸納周邊200至300人就近務工,不但可以及時解決用工問題,還能幫助他們增加收入」。

齊坡村村民任國珍因為家中有小孩需要陪護,不便於外出務工,在茶園建成初期她就一直在這裡務工,得到了不錯的收入。任國珍告訴筆者:「現在是採茶時期,一天怎麼也能採到四五斤,賺個百來塊錢,除了採茶以外,茶園除草、施肥、剪枝的時候我也會來,一天也能賺七八十塊錢,一年下來能賺到兩萬多點」。

據了解,為更好地發揮產業扶貧的作用,2020年,構皮灘鎮齊坡村黨總支牽頭,堅持示範引領,積極引導動員群眾種植了300餘畝茶葉,考慮到後期群眾茶葉外銷困難的問題,齊坡村還與宋傑進一步合作,在該村設置了茶葉收購點,群眾所種的茶葉,凡是根據規定的管理程序生產出來的,都以市場價統一收購,消除群眾銷售方面的顧慮。

在構皮灘鎮,還有很多像宋傑一樣的返鄉創業人士,他們以實際行動為家鄉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為縱深推進產業革命、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通訊員 餘勇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蔣洪飛

編輯 徐春燕

編審 鄭德忠

相關焦點

  • 餘慶脫貧攻堅戰場最美麗的身影!
    餘慶縣脫貧攻堅「夏秋決戰」啟動以來,全縣80%的幹部駐村開展幫扶,移的是駐地,不移的是忠誠;換的是任務,不換的是使命;變的是崗位,不變的是責任。大家按照縣委的要求,做到真駐村、真幫扶、真幹事、真滿意,因戶制宜謀劃脫貧項目,依靠村裡資源做強致富產業,圍繞產業搞好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 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和返鄉下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
    &nbsp&nbsp&nbsp&nbsp河南省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nbsp&nbsp&nbsp&nbsp河南省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縣和返鄉下鄉創業&nbsp&
  • 山東諸城桃園:青年返鄉創業 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欒雪 通訊員 孫愛軍 王菲 尚巖 濰坊報導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特別是青年人,而青年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返鄉創業。今年以來,諸城市桃園生態經濟發展區聚焦聚力脫貧攻堅,積極搭建創業平臺,讓返鄉青年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助力,積極招引青年返鄉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位於諸城市桃園區東紅社區鄭家溝村的返鄉青年創業產業茶園,面積將近1000畝,由7名返鄉青年創辦,帶著知識、技術和資金回到家鄉,發展茶葉種植,為鄉村發展注入活力。鄭家溝村地處偏僻,山嶺薄地居多。
  • 農民創業: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力量
    原標題:農民創業: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新力量 編者按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 餘慶縣構皮灘鎮扶貧扶到群眾心坎上:精準「澆灌」拔「窮根」
    近年來,在餘慶縣構皮灘鎮扶貧實踐中,這些問題正在得到解答。  「扶智+」: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6月23日,齊坡村農民夜校培訓會上,一場關於核桃掛果管護的培訓正在進行。蔡貴祥就是前來聽課的村民之一。  「過去,我們總是找不到核桃愛落果的原因,聽了講解才知道,管護是那麼重要。」蔡貴祥說。
  • 木子店鎮洗馬河村:能人聯手創業,打造中藥材種植特色村
    5月6日,在木子店鎮洗馬河村鄭才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正在務工的貧困戶笑著說道。洗馬河村位於李峰山下,巴水源頭,山清水秀,環境宜人。發展產業是實現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洗馬河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大力支持致富能人鄭才輝、肖思球等人創辦中藥材種植基地,通過發展產業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 保康縣馬良鎮:「能人治村」奔小康
    2018年年初,鎮黨委邀請該村在廣東開辦公司的個體老闆韓飛回村任職。上任後,韓飛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展柿子產業,成立保康縣天之露種植專業合作社,搭載馬良鎮電商平臺,將千百年來無人問津的小柿子送上了全國大市場,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夯實了村集體經濟基礎。  今年3月,合作社引進陝西富平尖柿優良樹種3萬棵,免費發給全村群眾種植,預計三年後全村柿子產值可達1000萬元以上。
  • 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站在徐州市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民革徐州市委會對接示範項目——張集鎮水口村「碧園生態園」正在建設的池塘護坡上
  • 太康「鳳還巢」助力脫貧攻堅
    本報訊(記者巴富強通訊員葛澤周郜敏)「在自己的創業路上,能夠帶動鄉親們致富奔小康,讓鄉親們過上幸福生活,這是我最大的心願。」9月3日,在太康縣豐之禾蔬菜基地,朱自全告訴記者。2007年,朱自全到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打工。
  • 河北省平泉市:築強堡壘樹先鋒 脫貧攻堅黨旗紅
    平泉自覺地、主動地把開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作為檢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效的大課堂,把重點在「學」,關鍵在「做」總要求貫穿於脫貧攻堅的全過程、各方面,明確了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樹旗、亮星、領富」三大目標,細化實化為堡壘示範、致富先鋒、能力提升、能人返鄉、結對幫扶「五大工程」,打出了一套黨建統領、協調各方、全社會齊心協力抓脫貧攻堅的「組合拳」。
  • 海南十名返鄉大學生分享助力鄉村振興的創業故事
    12月17日,全省產業扶貧工作推進會暨百鎮千村建設、大學生農村創業現場會在瓊海舉行。會議指出,我省鼓勵支持大學生農村創業,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本版選登我省10名返鄉大學生創業事跡,號召更多青年紮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
  • 永泰縣實施「五大行動」提高脫貧攻堅質量
    永泰縣以實施「五大行動」為抓手,強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黨建引領和組織保障,保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鞏固擴大脫貧攻堅成果,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眼明年村級組織換屆,實施「能人回引」工程,要求每個村年底前至少儲備3名及以上後備幹部,並摸排出「一肩挑」意向人選。保持駐村幹部隊伍穩定,管好用好60名省市縣駐村第一書記,助力駐點村爭取資金5096萬元,實施增收項目225個。從任職期滿的省市駐村幹部隊伍中聘用44名鄉村振興指導員,配合做好產業發展等工作。
  • 攻堅克難!貴州省把穩就業創業助力脫貧攻堅
    12月8日上午10:00,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貴州就業創業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徐海濤,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林宏,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處長閆誌喜,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吳朝忠,以及省就業局四級調研員蔣驪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扶持青年紮根深度貧困地區創業!「青創10萬+」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心劑
    兩年前,聊城團市委全面啟動「青創10萬+」項目,以創業技能培訓、農村電商培訓、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活動,構建起多樣服務交流平臺。「青創10萬+」項目即「扶持10萬名有志青年紮根深度貧困地區創業」行動,這是團中央面向全國開展的創業扶貧項目。
  • 《中國組織人事報》刊發:貴州餘慶三個精準——選好「頭雁」 群眾...
    萬裡村黨支部書記瞿遠濤,就是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在2019年獲得「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又在今年被評選為「市級領軍人才」。「好幹部、好班子,群眾認可的,才是最好的。」村裡班子越來越強,村民對他們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 90後有志青年返鄉創業 助力鄉村振興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發布,給海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讓越來越多想幹事、敢幹事、會幹事的年輕人看到了農村發展的美好前景;他們選擇回到家鄉、到農村創業,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注入新鮮活力,成為助推新時代農村發展的新生力量。
  • 能人回鄉先行者、龍潭寺村支書姚峰:返鄉創業帶民致富 村建扶貧兩手抓
    2008年,姚峰選擇下海創業,在武漢、黃岡等地承接建築工程,年收入達30多萬元,一家人過著小康富足 ,無憂無慮的生活。歲月更迭,十幾年的異鄉漂泊,讓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姚峰心裡一直放不下歸鄉的思緒,時不時掛念著龍潭寺村的境況。
  • 【黃岡頭條】應勇赴羅田英山調研: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應勇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加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力度,發揮返鄉創業能人、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造血」功能,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助力脫貧攻堅 58同鎮華東首個信息扶貧中心落地安徽潁上
    58同鎮潁上縣信息扶貧服務中心揭牌儀式為進一步推動信息扶貧惠農工作,58同鎮在潁上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開闢了30多平方米空間,打造58同鎮潁上縣信息扶貧服務中心。中心將由3名常駐工作人員和20多名兼職人員負責,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創業方面的信息諮詢、培訓輔導,預計將促進1000多名當地居民創業就業。
  • 安徽無為:脫貧攻堅怎麼幹 創業青年有妙招
    「鄉村振興,需要青年創業者的助力和帶動,我們在農村成長,要盡力反哺當地發展。」回想起當初的創業歷程,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蜀山鎮青年創業者、蕪湖永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玉保感慨萬分。  據悉,長期以來,無為縣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公益扶貧、電商扶貧等方式,動員青年企業家協會等單位積極參與扶貧事業,發揮資源優勢,切實承擔助力脫貧攻堅的社會責任。  在無為縣無城鎮黃汰村,走過300米荒草小道,記者來到創業青年胡志林的家,他正駐足在家門口的池塘邊,將一捆捆青草扔入塘中餵食麻鴨。  「上個月才完成一筆麻鴨訂單,客戶一下要了970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