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是在地質作用下,由一種或多種礦物有規律組合而成的地質體。按照成因分類可以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其中巖漿巖:約佔地殼重量的 94 % ;沉積巖:約佔地殼重量的 5 % ,但佔陸地分布面積的 75 %;3.變質巖:約佔地殼重量的 1 % 。
1.巖漿巖:是由巖漿在地下結晶或噴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巖石。巖漿是來自上地幔軟流圈及地殼局部地段的一種成分複雜的高溫熔融狀物質。巖漿作用可以分為侵入和噴出活動2種。
(1)巖漿侵入活動:巖漿沿著巖石圈破裂帶上升而侵入到地殼中;根據巖漿冷凝的位置和條件的差異,在地殼深處冷凝結晶而成的稱「深成巖」,在接近地表處冷凝結晶成的稱「淺成巖」,深成巖和淺成巖統稱為「侵入巖」 。花崗巖屬於典型的侵入巖,花崗巖堅硬,是良好的建築材料。
(2) 火山活動或噴出活動:巖漿噴出地面;由此冷卻凝固而成的巖石稱為噴出巖或火山巖。其中玄武巖屬於典型的噴出巖。玄武巖一般比較疏鬆,多孔。
2.沉積巖:裸露於地表的巖石在風化作用下產生的碎屑物質經過漫長的歲月,沉積、固結成巖形成的巖石。沉積巖的成層產狀和外動力成因是區別其他2類巖石的最主要特點。最典型的是頁巖,其次為砂巖和石灰巖。
3.變質巖:地殼中原有的巖石,由於經受構造運動、巖漿活動或地殼內的熱流變化等內動力的影響,所造成的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使其礦物成分、結構、構造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稱為變質作用,由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為變質巖。其中最典型的是大理巖,大理巖就是由石灰巖變質形成的。
下面是3大巖石的特徵和形成原因的總結列表,讓你比較清晰的了解他們的關係。
今天的地理小常識就介紹了常見的3大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