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河流的流向、凹岸、凸岸、三大巖石)

2020-09-11 高中地理輔導

知識點

  • 1、河流的流向

判斷河流流向的方法有多種,例如地勢高低、海陸關係等。具體的判斷方法如下:

①地勢高低。河流從海拔高的地區,流向海拔低的地區;

等高線的凹凸:等高線凸出的方向,即為河流的上遊;

③幹流、支流。較粗較平直的是幹流,較細較彎曲的支流,河流由支流流向幹流;

④海陸關係:河流從陸地流向海洋,不能從海洋流向陸地。

圖1 河流流向的判斷


  • 2、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一般來說,河流「凹岸侵蝕、凸岸堆積」,但不同半球不同流向的河流,凹岸、凸岸是不同的,因此受到的侵蝕堆積作用也會不同,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判斷:

①判斷左岸、右岸。在判斷左岸右岸時,一定要先判斷河流的流向,再順著河流的流向,左側為左岸,右側為右岸;

②判斷侵蝕、堆積。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轉,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蝕,左岸堆積;

③判斷凹岸、凸岸。受到侵蝕的河岸會不斷後退,即為凹岸;受到堆積的河岸會不斷向河流中央前進,即為凸岸。因此在北半球,右岸受到侵蝕,為凹岸;左岸受到堆積,為凸岸。

圖2 河流的凹岸、凸岸


例題

下圖為某流域地質簡圖,甲、乙、丙三地有礫石堆積物,在甲地礫石堆積物中發現了金剛石。

1、含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是( )

A. 冰川沉積

B. 流水沉積

C. 風力沉積

D. 風化殘積

2、圖中可能找到金剛石礦的地點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B

精講精析:(1)分析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①河流的支流細、幹流粗、由支流流向幹流。因此圖中的右上角(東北部)為河流的上遊,河流流向為:東北-西南;②金剛石沉積物位於甲地,甲地位於河流的凸岸,依據河流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原理,河流的流水堆積,導致了凸岸堆積物的形成。因此凸岸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為流水堆積。

(2)分析金剛石礦的地點。①甲地的金剛石沉積物,是由流水搬運、沉積而成,因此金剛石來自甲地的上遊;②金剛石硬度很高,形成於高溫、高壓、缺氧的環境中,金剛石原生礦僅產於巖漿巖中(例如金伯利巖),因此圖中的②地符合條件,既位於甲地的上遊,又是巖漿巖,因此選項B正確。


總結

  • 巖漿巖、變質巖、沉積巖

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堆積物的位置(凸岸),分析沉積物的成因;②根據河流的流向、金剛石原生礦的性質(巖漿巖),進而分析金剛石礦的地點。

地球上的巖石,按照成因可以分為三類:巖漿巖(侵入巖、噴出巖)、變質巖、沉積巖。各類巖石的形成過程分別為:

①巖漿巖:地幔的巖漿在內壓力的作用下,侵入地殼的上部,冷卻凝結形成了侵入巖(例如花崗巖);如果巖漿繼續向上前進,噴出地表,則冷卻凝結形成噴出巖(例如玄武巖、安山巖和流紋巖)。

②變質巖:巖石受地殼運動和巖漿活動的影響(高溫、高壓),巖石原來的成分和結構發生了變化,形成了新的巖石(例如片巖、片麻巖、大理巖)。

③沉積巖:地表巖石在外力的作用下(風化、侵蝕),被破壞成碎屑物質,並被搬運到地勢較低處沉積、固結,最終形成巖石(例如石灰巖、砂巖、頁巖)。

圖3 「三大巖石」示意圖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梅雨、洪水災害、等高線、河流流向)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圖,讀圖回答(1)~(2)題。(1)A地洪水災害多發的月份是_______,其氣候原因是________。(2)在預防洪澇災害時,A地適宜採取的措施是______,B地適宜採取的措施是______.答案:(1)6月;受夏季風影響,進入梅雨季節,降水量大,多暴雨(2)植樹造林、修建水庫;退耕還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降水、湖泊水補給、牛軛湖)
    根據年均降水量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個區域:乾旱區(<200mm)、半乾旱區(200mm~400mm)、半溼潤區(400mm~800mm)、溼潤區(>800mm)。近年來,月牙泉日趨乾涸,讀圖回答1~2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三大平原、我國的河流與湖泊、熱量)
    】下圖是我國玉米產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答案:BC、CD精講精析:(1)分析甲地的優勢自然條件。水資源的多少,與大氣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冰川、河流、湖泊等)有關。)、怒江(薩爾溫江);③內流河、外流河:不注入海洋的河流為內流河(塔裡木河),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黃河、長江等)。
  • (附真題)地理實踐力——從襄城縣北汝河國家溼地公園看河流地貌
    在學習課本時,很多學生分不清凹凸岸,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既不利於知識的掌握,更談不上解決問題。1.凹凸岸的區分。縣三高附近凹凸岸圖中很明顯可以看出來,A、C、D三處陸地(河岸)凸向了水域,就是凸岸;B、E兩處,陸地(河岸)凹陷,就是凹岸。
  • 地理科普/外力作用之流水侵蝕
    河流侵蝕其流經的沉積物和巖石的過程,叫做河流侵蝕作用。河流侵蝕作用塑造了許許多多形態各異的河流地貌,發育而成的河流哺育了河流沿岸的人民。起初,大氣降水和冰雪融水留存在地表的水體向下沿著地表的自然斜坡流動,流速小,水層薄,形成坡面片流,其無固定流向,通常形成網狀細流,當溝槽雛形出現時,已經形成了溝谷的原始形態,隨著流水量的增加,衝刷能力的增強,片流向溝槽匯聚,轉變為溝槽流水,其具有固定流向,久而久之,隨著侵蝕的加深,衝溝流水與地下水匯合得到水源補充發育成河流,之後隨著一系列發育過程形成河谷。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形剖面圖、山脊、山谷、河流的發育)
    ,對下圖所示區域進行考察,讀圖回答1~2題。>C. c處D. d處答案:C、A精講精析:(1)分析甲乙兩點間的剖面圖。,即為河流的上遊(山脊的等高線凸向地處,但山脊一般不發育河流,因此不適用該規律)。如下圖所示,河流應發育在左側的山谷,流向為西北-東南(圖中的指北針N指向右上,因此上-下方向,即為西北-東南)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汙染工廠的選址、城市的功能分區)
    2、城市空間布局現狀中,影響居民生活的最主要問題是( );該問題的主要影響有( )。3、為保護老城,在城市規劃中應如何處理新新城、老城的關係?答案:1、D;A;處於城市下風向和河流下遊,與主要居住區保持一定距離,與原有工業倉儲區相連。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地形、氣候、光照資源)
    (1)「到西寧避暑,請帶上毛衣」。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是 。(2)西寧的城市形態呈條帶狀,主要受 、 等自然因素的影響。答案:(1)海拔高,夏季涼爽;氣溫日較差較大。(2)地形、河流精講精析:(1)分析西寧市的氣候。①西寧市的氣候為高原山地氣候(高原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雨少而集中、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②題幹中所說的避暑,應該是夏季,西寧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因此需要帶上毛衣,保暖禦寒。
  • 河流地貌的發育
    今天我們來學習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單元第三節的知識——《河流地貌的發育》,老師給大家總結了知識點,並附上了習題,大家好好看哈~
  • 玩轉地理 | 成語中蘊含的地理知識(四)
    地理:該成語指水對巖石的侵蝕作用。2018「超級全能生」高考全國卷26省9月乙卷流水的側向侵蝕導致河岸逐漸崩塌和後退,尤其是在平原地區,這種作用的影響極為顯著。下圖示意某平原地區河流的自然演化過程,據此完成3-5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熱帶季風氣候、洪澇、海綿城市)
    成因1:受赤道低氣壓帶(溼季)、信風帶(乾季)的交替控制。成因2:受東北/東南信風帶(溼季)、副熱帶高氣壓帶(乾季)的交替控制。(1)簡述金奈的地理位置的特點。(2)從自然地理較多,分析金奈洪澇多發的原因。
  • 截彎取直、頂託作用、海平面氣壓——2020上海捲地理6~7題
    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答案:A、D精講精析:(1)分析影響入海泥沙的因素。知識點1、截彎取直(牛軛湖)河流的截彎取直,與河水的侵蝕、流量季節性變化有關。截彎取直會形成牛軛湖,形成過程如下:①河道彎曲。河流一開始流動,便受到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發生偏轉,並「凹岸侵蝕凸岸堆積」,逐漸變得彎曲;②不斷彎曲。凹岸不斷侵蝕、凸岸不斷堆積,河道越來越彎曲;③截彎取直。雨季來臨時,河水流速突然增加,彎曲河道的臨近處,被河水衝破,發生「截彎取直」;④形成牛軛湖。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球五帶的劃分、洋流、搬運、堆積)
    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①暖流:從水溫高的海區流向水溫低的海區,帶來了大量的海洋暖溼氣流,對沿岸氣候「增溫增溼」,帶來充足的水汽和降水。2題。1、根據圖中珊瑚礁(島)的分布狀況判斷,珊瑚適宜生長在( )A. 島嶼周圍的淺海B. 有暖流經過的淺海C. 溫暖清澈的淺海D.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風海流、補償流、季風環流)
    秘魯寒流,墨西哥灣暖流答案:B精講精析:(1)分析風海流。①洋流分為三類: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其中風海流,指的是在盛行風的吹拂下,海水沿著一定的方向流動;②四個選項中,西風漂流(盛行西風)、千島寒流(極地東風)、北大西洋暖流(盛行西風)為風海流;(2)分析補償流和密度流。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漁場、氣候)
    知識點1、世界洋流的分布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海水運動,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質(冷、暖),可以將洋流分為兩種類型:暖流、寒流。圖中a、b、c為等溫線,且a>b>c,箭頭表示洋流流向。讀圖回答1~2題。
  • 水災、旱災、地形與氣候、河流的截彎取直
    (3)①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加固河堤,疏通河道,退田還湖;②江南丘陵地區,加強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建造水庫,削減洪峰。精講精析:(1)分析水旱災害的分布和頻次。(3)分析減少水災的措施。①針對長江中下遊平原,可以加固河堤,疏通河道,退田還湖(增強湖泊的調蓄能力),河流截彎取直(提高河流的洩洪能力);②針對江南丘陵地區,可以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或者在有條件的地區建造水庫,削減洪峰。
  • 高中地理答題套路——歌謠版,句句都是高分法寶
    歌謠對於記憶來說是一個不二法寶,高中知識需要記憶的知識和需要掌握的答題方法有很多,如果你背來背去還是記不住,那就找歌謠吧,一個不行,那就兩個。小編給大家整理出了高中各科知識答題和記憶口訣。記住了這些口訣,你就學會了高中三年大部分知識,你不贏,誰贏?!1.一近快,七遠慢。
  • 【資料分享】高中地理高頻考點整理
    ,地球的形狀, 地轉偏向力, 地球自轉,地球公轉, 地球公轉的意義, 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地質剖面圖的判讀, 背斜、向斜和地壘, 三大類巖石及巖石圈物質循環, 板塊構造學說,熱力環流, 三圈環流, 氣壓帶和風帶, 城市熱島效應,氣象災害, 沙塵暴,沃克環流, 厄爾尼諾現象, 拉尼娜現象,河流階地, 河道演變, 凌汛,城市內澇, 海綿城市, 城市化,人口問題, 老齡化, 性別比,太陽系真實的運動軌跡,
  • 地理視野丨有一種風景叫「蛇曲」(後附高考試題)
    衝向凹岸的表層水流一部分受離心力作用,衝向對岸,另一部分折向河底,形成底層水流,觸及河底後,又變為上升流返回河面,形成環流(圖1、圖2)。與此同時,河水向下遊的縱向流動並沒有停止,橫向的環流與縱向的水流結合起來,構成了一種螺旋向前的水流(圖3)。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南海、中南半島、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即中南半島的山脈與河流,整體為南-北走向,山脈、河流相間分布。②河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紅河。其中湄公河和紅河注入南海。答案:(1)低;多條河流匯入(2)太陽能、風能、波浪能、潮汐能(3)珊瑚礁;旅遊業(4)海水淡化、收集雨水、節約用水(5)加強對南海島礁及海域的管理,強化海洋國土意識,鞏固國家安全,促進海洋資源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