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河流流向的方法有多種,例如地勢高低、海陸關係等。具體的判斷方法如下:
①地勢高低。河流從海拔高的地區,流向海拔低的地區;
②等高線的凹凸:等高線凸出的方向,即為河流的上遊;
③幹流、支流。較粗較平直的是幹流,較細較彎曲的支流,河流由支流流向幹流;
④海陸關係:河流從陸地流向海洋,不能從海洋流向陸地。
圖1 河流流向的判斷
一般來說,河流「凹岸侵蝕、凸岸堆積」,但不同半球不同流向的河流,凹岸、凸岸是不同的,因此受到的侵蝕堆積作用也會不同,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判斷:
①判斷左岸、右岸。在判斷左岸右岸時,一定要先判斷河流的流向,再順著河流的流向,左側為左岸,右側為右岸;
②判斷侵蝕、堆積。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河流向右偏轉,即河流右岸受到侵蝕,左岸堆積;
③判斷凹岸、凸岸。受到侵蝕的河岸會不斷後退,即為凹岸;受到堆積的河岸會不斷向河流中央前進,即為凸岸。因此在北半球,右岸受到侵蝕,為凹岸;左岸受到堆積,為凸岸。
圖2 河流的凹岸、凸岸
下圖為某流域地質簡圖,甲、乙、丙三地有礫石堆積物,在甲地礫石堆積物中發現了金剛石。
1、含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是( )
A. 冰川沉積
B. 流水沉積
C. 風力沉積
D. 風化殘積
2、圖中可能找到金剛石礦的地點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B
精講精析:(1)分析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①河流的支流細、幹流粗、由支流流向幹流。因此圖中的右上角(東北部)為河流的上遊,河流流向為:東北-西南;②金剛石沉積物位於甲地,甲地位於河流的凸岸,依據河流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原理,河流的流水堆積,導致了凸岸堆積物的形成。因此凸岸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為流水堆積。
(2)分析金剛石礦的地點。①甲地的金剛石沉積物,是由流水搬運、沉積而成,因此金剛石來自甲地的上遊;②金剛石硬度很高,形成於高溫、高壓、缺氧的環境中,金剛石原生礦僅產於巖漿巖中(例如金伯利巖),因此圖中的②地符合條件,既位於甲地的上遊,又是巖漿巖,因此選項B正確。
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堆積物的位置(凸岸),分析沉積物的成因;②根據河流的流向、金剛石原生礦的性質(巖漿巖),進而分析金剛石礦的地點。
地球上的巖石,按照成因可以分為三類:巖漿巖(侵入巖、噴出巖)、變質巖、沉積巖。各類巖石的形成過程分別為:
①巖漿巖:地幔的巖漿在內壓力的作用下,侵入地殼的上部,冷卻凝結形成了侵入巖(例如花崗巖);如果巖漿繼續向上前進,噴出地表,則冷卻凝結形成噴出巖(例如玄武巖、安山巖和流紋巖)。
②變質巖:巖石受地殼運動和巖漿活動的影響(高溫、高壓),巖石原來的成分和結構發生了變化,形成了新的巖石(例如片巖、片麻巖、大理巖)。
③沉積巖:地表巖石在外力的作用下(風化、侵蝕),被破壞成碎屑物質,並被搬運到地勢較低處沉積、固結,最終形成巖石(例如石灰巖、砂巖、頁巖)。
圖3 「三大巖石」示意圖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