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知識點
1、地形剖面圖地形剖面圖,以等高線圖為基礎來繪製,可以表示地面上沿著某一方向的地形起伏。剖面圖的繪製步驟如下:
①定線。在等高線圖中,確定剖面方向,並畫出剖面基線,如下圖AH線;
②找點。找出剖面基線與等高線、山頂、山谷、河流的交點;
③取尺。確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一般與等高線圖相同)、垂直比例尺(與原圖相同,或者放大5、10等倍數,使得地形起伏更明顯),並畫出x-y坐標系;
④定位。將地形圖中的各個交點,在剖面圖(x-y坐標系)中標出,並用平滑的曲線相連(相連時,不要越過上、下的等高線)。
2、山脊、山谷山脊和山谷,在考試中經常出現。通過等高線區分山脊和山谷,主要有兩種方法:
①看凸出方向。等高線凸向低處,為山脊;凸向高處為山谷(凸低為脊、凸高為谷);
②看兩側海拔。沿著等高線彎曲的方向,畫出山脊線或山谷線。垂直於山脊線或山谷線,作一條垂線,與兩側等高線相交。如果中間海拔高、兩側海拔低,則為山脊(下圖中的②),中間低兩側高則為山谷(下圖中的③)。
02例題
某中學地理小組,對下圖所示區域進行考察,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甲、乙兩點連線的地形剖面圖,正確的是( )
2、圖中a、b、c、d為四處居民點,要將他們集中在一處水源最豐富的地區,應該選在( )
A. a處
B. b處
C. c處
D. d處
答案:C、A
精講精析:(1)分析甲乙兩點間的剖面圖。①分析剖面圖,可以從數值、緩陡兩個方面;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從甲點到乙點,地形分別為:山峰-山谷(平緩)-山脊(平緩)-山谷-山谷(有200m等高線)-高處(接近400m);③因此,從甲點開始,先是一個比較緩比較長的山谷、山脊(海拔<400m,排除選項B),然後到一個山谷(海拔<300m,排除選項D),然後海拔上升後快速下降,到達山谷(海拔200m左右,因此排除選項A),然後海拔再快速上升。因此綜合來看,只有選項C符合條件。
(2)分析河流的發育。①山谷是一個匯水區,因此河流一般發育在山谷中;②圖中d位於山脊,b、c雖然位於山谷,但該山谷確實南-北走向,並且南-北相對高差很低,並且c點的西北側(左上方)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匯水(集水)能力有限;③圖中a點位於山谷,中間低兩側高,並且南高北低,因此最容易發育河流。
03總結
山脊山谷、河流的發育本節例題的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等高線圖,分析甲乙兩點間的地形變化,並判斷地形剖面圖的正誤;②根據地形,分析河流發育的位置(山谷)。
山脊和山谷,對河流的發育、流向的影響如下:
①河流的發育:河流一般發育在山谷中,並且山谷有一定的坡度;
②河流的流向:等高線數值大的方向,或者等高線凸出的方向,即為河流的上遊(山脊的等高線凸向地處,但山脊一般不發育河流,因此不適用該規律)。
如下圖所示,河流應發育在左側的山谷,流向為西北-東南(圖中的指北針N指向右上,因此上-下方向,即為西北-東南)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