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三大平原、我國的河流與湖泊、熱量)

2020-09-17 高中地理輔導

知識點

  • 1、高原、盆地、平原的分布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可以劃分為三級階梯,主要的地形單元有:

①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

②四大盆地:準噶爾盆地、塔裡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

如下圖所示,綠色表示平原,淺綠色為盆地。

圖1 我國高原、平原、盆地的分布


  • 2、我國熱量的分布

熱量的多少,取決於氣溫。主要影響因素有緯度下墊面狀況(海洋陸地、地形、植被、水文、洋流)、大氣條件(大氣是否稀薄、冷暖氣團)。

根據熱量條件,我國依次劃分為6個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高原氣候區。各個溫度帶的耕作制度和作物種類如下:

圖2 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例題

多選題】下圖是我國玉米產區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與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產的優勢自然條件有( )

A. 熱量更豐富

B. 地形更平坦

C. 土壤更肥沃

D. 水源更充足

2、提高乙地玉米單產的有效途徑有( )

A. 擴大播種面積

B. 提高機械化水平

C. 選用優良品種

D.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答案:BC、CD

精講精析:(1)分析甲地的優勢自然條件。①甲地為東北平原,丙地為四川平原,因此甲地的地形更加平坦,土壤更加肥沃(甲地為黑土,丙地為紫土,黑土的有機質含量更高);②丙地的緯度更低,因此熱量更加充足;③丙地位於南方地區,大氣降水、河流湖泊等水資源更加豐富。

(2)分析提高乙地玉米單產的途徑。①乙地位於華北平原,旱澇、鹽鹼、風沙等災害較多,影響玉米的產量;②因此應當選取高產、耐鹽鹼的優良品種,並加強農田水利的建設,減小旱澇對玉米生長的影響;③擴大播種面積可以提高「總產量」,但不能提高「單產」;提高機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也不能有效提高糧食單產。


總結

  • 我國的河流與湖泊

本節例題為多選題,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比較東北平原與四川盆地的地形、土壤肥力、水資源的豐歉,並根據兩地的緯度,比較熱量的多少;②根據華北平原玉米種植面臨的自然災害,分析提高玉米單產的措施(優良品種、農田水利的建設)。

水資源的多少,與大氣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冰川、河流、湖泊等)有關。我國的河流湖泊分布圖如下所示,其中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有:

①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

②兩個名字的河流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

③內流河、外流河:不注入海洋的河流為內流河(塔裡木河),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黃河、長江等)。我國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大致為:大興安嶺西側——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部——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其中,需要注意三點:

①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它發源於阿爾泰山,向北流動;

②注入印度洋的河流:雅魯藏布江,怒江;

③瀾滄江,注入南海(太平洋)。

圖3 我國河流與湖泊的分布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降水、湖泊水補給、牛軛湖)
    根據年均降水量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個區域:乾旱區(<200mm)、半乾旱區(200mm~400mm)、半溼潤區(400mm~800mm)、溼潤區(>800mm)。>④地下水:湖水水位較高時(高於地下水的潛水面),湖泊水補給地下水;湖水水位較低時,地下水補給湖泊水;⑤河流水:在豐水期,河流水補給湖泊水;在枯水期,湖泊水補給河流水。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地形、氣候、光照資源)
    (1)「到西寧避暑,請帶上毛衣」。這一說法的主要依據是 。(2)西寧的城市形態呈條帶狀,主要受 、 等自然因素的影響。答案:(1)海拔高,夏季涼爽;氣溫日較差較大。(2)地形、河流精講精析:(1)分析西寧市的氣候。①西寧市的氣候為高原山地氣候(高原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雨少而集中、光照充足、太陽輻射強;②題幹中所說的避暑,應該是夏季,西寧夏季涼爽,晝夜溫差大,因此需要帶上毛衣,保暖禦寒。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等溫線、地形、我國的氣候、河流補給)
    南高北低11、該區域河流的主要補給是( )A. 地下水B. 大氣降水C. 湖泊水D.冰雪融水答案:D、B、A、B精講精析:(1)分析各地的氣溫。因此,圖中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東南部等溫線稀疏,並且溫度高),選項A正確;③也可以由「南寧」,直接判斷出該地為廣西,進而確定該地的地形特點:西北高、東南低。(4)分析河流的補給類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梅雨、洪水災害、等高線、河流流向)
    圖1 梅雨的成因02例題【自然災害與防治】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圖,讀圖回答(1)~(2)題。(1)A地洪水災害多發的月份是_______,其氣候原因是________。(2)在預防洪澇災害時,A地適宜採取的措施是______,B地適宜採取的措施是______.答案:(1)6月;受夏季風影響,進入梅雨季節,降水量大,多暴雨(2)植樹造林、修建水庫;退耕還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我國的河流、水補給類型、世界氣候)
    我國的河流、湖泊分布圖如下所示,其中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有:①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長江中遊)、鄱陽湖、太湖、洪澤湖;②兩個名字的河流湖泊水補給11、該地河流的徑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現在( )A. 1月B. 2月C. 11月D. 12月答案:C、B、A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河流的流向、凹岸、凸岸、三大巖石)
    風化殘積2、圖中可能找到金剛石礦的地點是( )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B精講精析:(1)分析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①河流的支流細、幹流粗、由支流流向幹流。因此圖中的右上角(東北部)為河流的上遊,河流流向為:東北-西南;②金剛石沉積物位於甲地,甲地位於河流的凸岸,依據河流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原理,河流的流水堆積,導致了凸岸堆積物的形成。因此凸岸金剛石堆積物的成因,為流水堆積。(2)分析金剛石礦的地點。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蒙古國、地形、氣候、工業區位)
    (2)羊絨業的發展有賴於畜牧業,從自然因素角度,簡述蒙古國46°N以北和以南地區發展畜牧業的區位條件,並分析水分條件南北差異的主要原因。(3)我國是世界羊絨生產和消費大國,從原料、市場、技術角度分析我國與蒙古國羊絨業發展的互補性。(4)分析蒙古國傳統支柱產業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 我國的河流、湖泊、植被,乾濕分區——2020年江蘇捲地理17~18題
    圖1 例題答案:B、B精講精析:(1)分析各地區的糧食產量。我國的河流、湖泊本節例題的難度較小,解題思路為:①根據柱狀圖,分析1996年~2016年間的糧食產量佔比變化,進而分析對我國糧食安全的貢獻;②分析我國的植被分布,進而確定內蒙古和新疆地區的主要植被類型,並根據乾濕分區(降水情況)和河流湖泊分布,進一步分析糧食生產受到限制的原因。
  • 河流輸沙量、我國的地形、水循環——2020浙江捲地理第29題
    (2)水庫大量攔截河流泥沙;植被覆蓋率顯著提高。(3)①優勢:河谷平原面積較廣,地形較為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②原因:種植面積擴大,單產提高,水利設施改善,農業科技投入增加等。精講精析:(1)分析影響輸沙量的自然條件。
  • 考點83(1):中國的河流和湖泊(1956-2018高考地理真題彙編 )
    【解析】本題考查隋唐及現代中國的糧食問題。第(2)~(3)問主要考查空間定位和河流的水文特徵。從揚州通過水路運輸糧食到長安,經過大運河,黃河和渭河。黃河以孟津為界分為中遊與下遊,下遊流經平原地區,水流平緩,對運輸有利,但河水季節變化大,對運輸不利;中遊,河流落差大,流速大,對運輸不利。5.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天津卷)(32分)結合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南海、中南半島、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即中南半島的山脈與河流,整體為南-北走向,山脈、河流相間分布。②河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紅河。其中湄公河和紅河注入南海。(2)當前,三沙市可開發利用的清潔能源有( )。(3)三沙市的海岸類型,主要屬於生物質海岸中的( )海岸,適合發展的產業為( )。(4)為解決三沙市的淡水資源短缺,可採取的措施有( )。(5)設立三沙市,對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意義有( )。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熱帶季風氣候、洪澇、海綿城市)
    成因1:受赤道低氣壓帶(溼季)、信風帶(乾季)的交替控制。成因2:受東北/東南信風帶(溼季)、副熱帶高氣壓帶(乾季)的交替控制。(1)簡述金奈的地理位置的特點。(2)從自然地理較多,分析金奈洪澇多發的原因。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汙染工廠的選址、城市的功能分區)
    1、ABCD四塊地中,最適宜規劃為居住區的是( ),適宜規劃為化工區的是( ),理由是( )。2、城市空間布局現狀中,影響居民生活的最主要問題是( );該問題的主要影響有( )。3、為保護老城,在城市規劃中應如何處理新新城、老城的關係?答案:1、D;A;處於城市下風向和河流下遊,與主要居住區保持一定距離,與原有工業倉儲區相連。
  • 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萬能地理大題答題模板
    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技巧 萬能地理大題答題模板很多人在寫地理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才能提高成績,往往在地理答題上丟分,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高中地理大題答題技巧,供參考!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GPS、RS、GIS,大氣逆輻射)
    【2020年高考上海卷,16題、18題】知識點1、GPS、RS、GIS地理信息技術,又稱為「3S」技術,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它可以獲取、處理和分析地理的時間與空間信息。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形剖面圖、山脊、山谷、河流的發育)
    ,對下圖所示區域進行考察,讀圖回答1~2題。>C. c處D. d處答案:C、A精講精析:(1)分析甲乙兩點間的剖面圖。(2)分析河流的發育。①山谷是一個匯水區,因此河流一般發育在山谷中;②圖中d位於山脊,b、c雖然位於山谷,但該山谷確實南-北走向,並且南-北相對高差很低,並且c點的西北側(左上方)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匯水(集水)能力有限;③圖中a點位於山谷,中間低兩側高,並且南高北低,因此最容易發育河流。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伯利亞、亞洲地形與氣候、人口遷移)
    亞洲的平均海拔約950m,高原山地和丘陵約佔3/4,平原約佔1/4。市場廣闊答案:D、C、B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區的地理特徵。①該地區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②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豐富),因此選項D正確(地廣人稀、礦產豐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降水的影響因素,光照,季風水田農業)
    (1)剖面線上,東、西部年均降水量的差異是( ),主要影響因素有( )、( )。(2)剖面線上,長江中下遊平原與四川平原相比,年太陽輻射量較低的是( ),原因是 ( )。(3)長江中下遊平原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發展該農業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有( )。(4)你認為拉薩河谷種植水稻是否可行?理由是( )。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北地區、我國的植被、農業區位)
    圖1 我國植被的分布2、農業區位農作物種植的地理位置(農業區位)據報導,俄羅斯建議將遠東的土地(下圖陰影部分)出租給外國投資者,我國投資者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1)如果我國西北地區後備耕地資源開發不當,會引起什麼生態環境問題?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洋流的影響、四大漁場、六大板塊)
    與其他洋流交匯的海域,不易形成漁場答案:D、A精講精析:(1)分析英國的地理位置。①英國雖然位於大西洋沿岸,但其實是在亞歐板塊的內部,因此選項A錯誤;②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額日珊瑚礁生長在熱帶的海域,而不是溫帶,因此選項B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