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

2021-03-01 高考地理

等高(深)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

考點命題規律分析】

[考點趨勢剖析]

3年考情統計

題型示例

考點分析

命題趨勢

3年20考,分值92分

2015上海,15、16,4分

2015福建,10,4分

2015江蘇,11,2分

2015課標Ⅰ,42,10分

2014四川,13,10分

2014北京,11,4分

2014山東,11,4分

2013天津,2,3,8分

2013四川,7,8,8分

2010年——2015年等高線的判讀和應用是高考必考內容,是考查頻率最高的考點之一。選擇題和綜合題並重,難度係數0.6左右,選擇題主要通過典型等高線圖來考查,綜合題主要通過區域圖和背景材料考查等高線的應用

根據對近5年來對這個考點考查的統計,等高線為必考內容,2015年考查等高線地圖的有22幅,主要考查等高線的判讀和應用

[考點分層透析]

【典型例題】(2015·上海地理卷·15~16,4分)

等高線圖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地貌特徵,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單位:m)圖。讀圖,回答⑴~⑵題。

⑴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之間部分表示的地形單元是(

A.山脊B.陡崖C.斷塊山脈D.峽谷

⑵圖中310米等高線相鄰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 崩塌堆積物② 突出小基巖③ 河中的沙洲④ 低矮的山丘

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圖形解讀】【解析】第⑴題,圖中兩條400米等高線處以陡崖的圖例進行標註,則兩條等高線之間為兩側坡度陡峻的峽谷。第⑵題,310米等高線位於圖中陡崖下方,部分與圖中代表陡崖的圖例重合。圖中灰色部分是導致310米等高線與陡崖圖例斷斷續續分開的原因。此灰色部分應是陡崖崩塌後的堆積物或突出的基巖形成。

【答案】⑴D⑵A

【考點透析】

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

1.判讀規律

判坡度

①根據等高線疏密判斷: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根據等高距大小判斷: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根據比例尺判斷:在等高線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判地形種類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於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100米,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高原

判地形部位

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頂;反之,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盆地或窪地;兩個山頂中間的低地——鞍部;等高線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山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山谷;等高線交會處——陡崖

判海拔和相對

高度

根據等高線的特徵即標高為海拔、同線等高、等高距全圖一致等,判斷該地形區的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相對高度:H高-H低≤H相<H高-H低+2d(地形區最高處註記高程為H高,最低處註記高程為H低,等高距為d);陡崖的相對高度為(n-1)d≤H<(n+1)d(重合的等高線有n條,等高距為d)

判水系、水文特徵 

根據等高線數值,判斷地勢特點,進而判斷河流流向(由高處流向低處)。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山谷常有河流發育,等高線穿越河谷時向上遊方向彎曲(即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處有時形成瀑布

2.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⑴選點:

水庫壩址

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出口最窄處;其次還應避開地質斷裂地帶,並要考慮移民、生態環境等問題。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窪地,或小盆地

港口

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等深線密集的海灣地區,即陸域平坦、港闊水深的避風港灣

航空港

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當、易排水的地方;地質條件好;注意盛行風向且保持與城市適當的距離等

氣象站

應選在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

療養院

應建在坡度較緩、氣候適宜、空氣清新的地方

⑵選線:

①公路、鐵路線:選擇坡度平緩、線路平穩、彎路較少的線路,避免通過陡崖、沼澤、永久凍土區、地下溶洞區等,儘量少過河建橋,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並保證運行安全。

②引水線路:線路儘可能短,避免通過山脊等障礙,並儘量利用地勢使水自流。

③輸油、氣管線:線路儘可能短,儘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

(3)選面:

農業生產布局

等高線稀疏,地勢平緩的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等高線密集,地勢陡的地區,適宜發展林業和牧業

工業區、居

民區選址

一般選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處

[考點規律揭秘]

一、等值線的判讀方法

等值線圖一直是高考中最為常見的地理圖像之一。判讀等值線圖要「六看一分析」,即看圖名、看疏密、看走向、看彎曲、看數值、看特殊,分析原因。

1.看圖名:等值線的類型多種多樣,讀圖名明確等值線圖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即等高線、等壓線、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鹽度線、等人口密度線、等震線、等時線、等潛水位線、等太陽高度線和等太陽輻射線等。

2.看疏密:等值線稀疏,說明單位距離內的差值較小;等值線密集,說明單位距離內的差值較大。如等高距一定時,等高線愈密則坡度愈陡,水流愈急;同一幅圖中,等壓線越密的地方,風力越大。

3.看走向:表明等值線數值變化的大致趨勢及其主要受何種因素的影響。如等高線的走向表明了地形的起伏趨勢;等溫線大致呈東西走向表明氣溫主要受緯度影響,等溫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表明氣溫主要受海陸分布影響。

4.看彎曲:確定彎曲部分為高值區還是低值區,一般採用輔助線法和相關推理法。

⑴輔助線法:

①垂線法:在等值線圖上彎曲最大處的兩側作各等值線的垂線,方向從高值指向低值。若箭頭向中心輻合,則等值線彎曲處與兩側相比為低值區;若箭頭向外圍輻散,則等值線彎曲處與兩側相比為高值區(如下圖)。

②切線法:在等值線彎曲最大處作某條等值線的切線,比較切點與切線上其他點的數值大小。若切點數值小於其他點的數值,則該處為低值區;若切點數值大於其他點的數值,則該處為高值區(如下圖)。

⑵相關推理法:①由山頂推出山脊:山脊是山頂向外延伸的部分,即山脊的等高線是由山頂等高線向外凸出的部分;由盆地推出山谷:山谷是盆地向外延伸的部分,即山谷的等高線是盆地等高線中向外凸出的部分。如下圖所示(單位:m):

②同理可由高壓中心的等壓線推出高壓脊,由低壓中心的等壓線推出低壓槽。

5.看數值

⑴通常情況下,據圖中已標註出數值的等值線進行分析,分析時注意:①等值線上數值大小的排列順序反映了該地理現象的變化規律(遞增或遞減),如等高線數值大小可表明該地地勢的高低,從數值變化可判斷出該地地勢升高或降低的趨勢;②相鄰兩條等值線差值的大小。

⑵如果兩條數值不同的等值線中間有閉合的等值線,則要遵循「大於大的、小於小的」規律確定其數值。如下圖中有兩條等值線,數值a大於b,則M地的值大於a,N地的值小於b。6.看特殊

關注等值線圖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線圖中幾條線交會的地方表示陡崖,0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200米線區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線顯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線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線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徵。

[示例1] (2013四川文綜,7、8,4分)圖示意我國黃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狀況,圖中相鄰等高線之間高差均為30米。讀圖回答⑴~⑵題。⑴林木生長與土壤水分條件相關,圖中林木密集區位於

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頂

⑵圖示區域內東、西兩側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B.178米C.220米D.255米

[圖形解讀]【解析】第⑴題,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彎曲狀況可知,林木密集區為山谷或山脊。讀題目材料可知,林木生長與水分條件相關,山谷中最好,排除山脊。第⑵題,圖示區域東西兩側相隔7條等高線,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差為 30米。(7-1)×30〈東西兩側的高差〈(7+1)×30,即其高差在180至240米之間,選項中只有220米符合題目要求。

【答案】⑴B⑵C

二、地形剖面圖的繪製技巧

1.繪製步驟

第一步:確定剖面線。在等高線圖上畫出一條剖面線(可能為已知,如下圖中的A—B)。

第二步:建坐標。縱坐標表示高度,橫坐標表示水平距離。根據要求,選取確定地形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與原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線地形圖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數越大,起伏越明顯。

第三步:描點。將剖面線與等高線的所有交點(或僅描關鍵點,如最高點、最低點)按其水平距離和高程轉繪到坐標圖中。

第四步:連線。用光滑曲線將各點順次連接,注意相鄰兩點間的升降趨勢(如下圖中8、9兩點高度相同,兩者之間為河谷,地勢較低)。AB間的剖面圖如下:2.應用

地形剖面圖可以很直觀地幫助我們判斷和了解某一方向某一區間的地勢高低起伏狀況,常用在生產中估算土石方,也可以幫助人們了解野外考察時觀測點與被觀測點之間的通視情況。

⑴地形剖面圖判斷地勢的情況比分層設色地形圖和等高線地形圖形象而且直觀。如下圖,地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一目了然。⑵利用地形剖面圖可以很好地了解實際地點的通視情況。如下圖,從A點觀察,C點到D點的山坡以及B山北坡通視情況良好,而陰影區表示不可通視的地區。【示例2】(2013·天津,2、3,8分)某中學地理小組對下圖所示區域進行考察。讀圖回答⑴~⑵題。⑴在同學們繪製的地形剖面圖中,依據上圖甲、乙兩處連線繪製的是(  )⑵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當地政府計劃將圖中a、b、c、d四處居民點集中到一處。地理小組建議居民集中建在水源最豐富的地方,該地應選擇

A.a處B.b處 C.c處D.d處

【圖形解讀】【解析】第⑴題,從上圖可以看出,甲位於小山頂上,依次經過了一個山谷的上遊、一個山脊和一個低地,低地中又出現了一個高於300米的高地,然後在一個山脊的坡上到達乙地,全程最低處海拔200米,對照選項中四個圖的剖面線起伏狀況即可得出正確選項。第⑵題,地理小組建議居民點集中建在水源最豐富的地方。根據等高線的彎曲可以判斷a處為山谷,是集水區域,水源最為充足。

【答案】⑴C⑵A

【考點經典試題訓練】

[3年高考真題]

1.(2015·福建文綜,10,4分)讀某地的等高線分布圖。若a、c兩河的支流相連,則流量顯著增大的地點是(A.①B.②C. ③D.④

2.(2015·江蘇地理,11,2分)新疆牧民季節性地轉場在冬、夏牧場之間。下圖為新疆某地冬、夏牧場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圖中四條轉場線路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

3.(2014·北京文綜,11,3分)下圖為「我國北方某冶煉廠周邊土壤中汙染物銅含量等值線圖」。土壤銅含量(  )A.因河水稀釋而逐漸變小B.從冶煉廠向北遞增幅度小

C.高值區沿盛行風向延伸D.在居民點大於200 mg/kg

4.(2014·山東文綜·T11·4分)圖a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實習的觀測點分布圖,①~④為觀測點編號。圖b為該班某小組在其中一個觀測點所做的記錄卡片。根據圖b中記錄的信息判斷,卡片中「觀測點編號」應為圖a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5.(2013山東基本能力,59,1分)下圖是某丘陵區域的地形圖,等高線密集表明坡度較大、地勢較陡;等高線稀疏表明坡度較小、地勢較緩。東部丘陵的森林曾遭受過度採伐。關於該區域的地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E處低於F處B.圖中G處高於H處

C.圖中E處海拔高度大於300米D.由E處到F處地勢逐漸上升

6.(2014·四川文綜,13⑴、⑶)下圖為我國某地等高線圖,下表是該地氣候資料。讀圖、表,回答下列問題。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氣溫/℃

6.5

9.0

13.0

18.0

22.0

25.0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mm

16

17

31

74

118

148

177

139

141

84

39

18

(1)說出該地區的地形類型名稱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稱。

(2)該地計劃在圖幅所示東北部修建水庫,水庫最大蓄水量時水面高程不超過390 m。你是否贊成在該地修建水庫?請依據圖表信息說明理由。

[創新預測試題]

一、選擇題

【2015·黑龍江大慶教學質檢二】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單位:米)示意圖(比例尺1:10000),讀圖回答1~2題。1.圖中的河谷是當地耕地主要分布區,為保證灌溉水源,該地區計劃建一座水庫,在①②③④四個備選地點中,最適宜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圖示地區的甲乙丙丁四個村落中,未來最有可能發展為城市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15·山東臨沂期中考試】某高中研究性學習小組到右面等高線地形圖所示區域實地考察。讀圖,回答3~5題。3.在圖示區域內,擬建一座防火嘹望塔,在①②③④選址方案中,瞭望範圍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研究小組對該區域考察的項目最不可能是(

A.山區植被種類調查B.中心商務區選址研究

C.河流水質取樣分析D.村落空間分布研究

5.小明同學沿a→b剖面線繪製的地形剖面圖,是下圖中的(

【2015·成都畢業質檢一】下圖為某半島沿不同緯線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第6題。6.圖中山脈的走向是(

A.東北—西南走向B.東西走向C.西北—東南走向D.南北走向

【2015·江蘇鹽城中學10月考】為了響應全民健身活動,甲城鎮設計了一條健身線路,如下圖所示。讀圖,回答7~9題。7.這條健身線路的最大相對高度約為(

A.299mB.399mC.499mD.501m

8.M處的地形名稱是________,其適合的運動是_______。(

A.瀑布 低空跳傘B.長城 攀巖

C.陡坡 低空跳傘D.陡崖 攀巖

9.在A、B兩個休息亭休息的人能與N點通視嗎?(

A.兩個亭都能B.兩個亭都不能C.A亭能,B亭不能 D.A亭不能,B亭能

【2015·山東高考模擬五】根據右圖信息,回答10~11題。10.圖中等溫線a的值可能為(

A.18B.20C.22D.24

11.R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和地形可能是(

A.北半球山地B.北半球盆地C.南半球山地D.南半球盆地

二、綜合題

12.【2015·湖南師大附中月考】讀「我國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與龍山之間的溫差範圍。

(2)簡述圖示地區地形、地勢的基本特徵。

(3)依據圖中提供的信息,說明甲、乙兩村所處位置的相同點(最少三點)。

(4)某學校兩組同學進行登山比賽,分別測B、C線路攀登龍山和虎山,有人建議將出發地設在A點。你認為是否合理?並簡述理由。

13.【2015·黃岡測試一】讀我國某地區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P處適合戶外攀巖運動,運動員從崖底攀至陡崖最高處,攀登的最大高度不超過米,陡崖頂高度範圍為米。

(2)簡述圖示區域的地形特徵。

(3)圖中a處附近等高線向右凸出,其地形名稱是,為走向。

(4)若a處附近等高線數值為500,則a處地形為,若b處附近等高線數值為400,則b處地形為

微專題32:等高(深)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

考點經典試題訓練參考答案

[3年高考真題]

1.B【解析】從等高線分析,兩河支流相連處,c河的地勢高,河水應由c河流向a河,又②地位於下遊河段,所以水量會顯著增加;而①④位於上遊,水量不變,③河段位於c河的下遊,水量會減小。

2.C【解析】從圖中等高線可以看出,③線路等高線比較稀疏、均勻且向高處凸出,③線路為河谷地帶,水草相對充足、坡度較平緩,適宜牲畜爬坡遷移。

3.C【解析】依據等值線的數值遞變規律可知,冶煉廠向北土壤銅含量逐漸降低;我國北方地區盛行西北風和東南風,而等值線的高值區分別向西北和東南延伸,這說明風向對土壤銅含量影響大,而河水的稀釋作用影響較弱;依據等值線數值可知,居民點土壤銅含量應在150~200毫克/千克之間。

4.B【解析】此地區位於甲山西南,因此③④排除;根據其高程120米並結合圖(a)等高線分布可知②處為觀測點。

5.A【解析】由等高線圖推知等高距為25m,所以300m>E>275m、350m>F>325m、75m<H、G<100m,E到E間為「鞍部」,地勢先降後升。

【解析】第(1)題,圖中等高距為10 m,最高海拔不超過500 m,最低海拔也在300 m以上,所以地形是丘陵。甲地處在兩個山頂之間,因此是鞍部。第(2)題,從圖中等高線可以看出,東北部沿河地區海拔390 m以下有耕地、居民點、公路,修建水庫勢必將其淹沒,但是修建水庫也會緩解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等問題。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回答「贊成」或「不贊成」均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

6.(1)丘陵;鞍部。

(2)贊成。降水季節變化大,建水庫可調節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地勢低洼、開闊,利於蓄水(或圖幅北部河谷狹窄,利於建壩);鄰近農用地、居民點,便於生產、生活用水。

不贊成。該地已有河流流經,可提供生產、生活用水;遷建公路和居民點,增加建設成本;淹沒大片耕地,人均耕地減少。

[創新預測試題]

1.A2.B

【解析】第1題,結合圖示知,①、②、③都處於盆地峽谷出口處,但只有①河流下遊平原面積廣大,修建水庫可保障耕地灌溉需要。第2題,比較四村落位置知,乙聚落位於河流下遊幹支流交匯處,平原面積廣大,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較為優越,更利於發展為城市。

3.D4.B5.A

【解析】第3題,考查四個選址地點發現,④地地勢最高且四周沒有障礙物阻擋,視野最開闊,建防火瞭望塔瞭望範圍最廣。第4題,結合圖示信息,該地山地面積較大,聚落規模較小,市場欠發育,不適宜建中心商務區。第5題,根據a—b剖面線與等高線關係及穿越區特點即可確定結論。

6.A

【解析】將山脈3個剖面圖的3個高峰點(61°N,8°E)(63°N,12°E)(65°N,16°E )連接起來就是山脈走向。不難看出是東北——西南走向。還能進一步定位是斯堪地那維亞山脈。

7.B8.D9.B

【解析】第7題,這條健身線路最高處的海拔在450 米到500 米之間,最低處海拔在100 米到150 米之間,則最大相對高度在300 米到400 米之間。第8題,根據M 處有幾條等高線重合,可以判斷該處是陡崖,其相對高度在100 米到200 米之間,適合攀巖。第9題,將圖中的A 亭和B 亭分別與N 點相連,可以判斷出兩個亭子均不能與N 點通視。

10.B11.A

【解析】第10題,結合河流流向知R地勢較高,根據地形雨氣溫關係和等值線判讀方法知a為20℃。第11題,根據等溫線分布規律知該區域位於北半球,結合上題分析即可得出結論。

12.(1)自東向西3℃到4.2℃之間(3℃<T<4.2℃)
(2)該地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北、東、南三面地勢較高;中部為谷地,地勢較低。

(3)①海拔高度在300~400米之間;②位於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流過;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

(4)合理。理由:兩條路線的水平距離相同或實際距離相近;攀登的相對高度相同或兩山海拔高度相近。或不合理。理由:C線路等高線比B線路等高線密集,說明該線路的坡度較陡,攀登難度較大。

【解析】第(1)題,結合該區域地勢特徵及指向標判斷河流流向。第(2)題,從地形類型及其起伏狀態進行說明。第(3)題,結合兩村所處地形位置及其與河流等其他地理事物的相關位置進行說明。第(4)題,這是以開放性試題,分別從攀登線路長度、高度和坡度等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合理或不合理。
13.(1)400 1000~1100
(2)圖示區域地形主要為低山丘陵;地勢從南部和西部向東北傾斜;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
(3)山脊 東西(4)小丘 窪地
【解析】第(1)題,根據陡崖的相對高度計算公式計算可知,陡崖的相對高度小於400米;崖頂海拔範圍是1000~1100米。第(2)題,大部分等高線數值小於1000米,大於200米,所以地形主要為低山丘陵,地勢可通過等高線數值變化判斷。第(3)題,根據a處附近等高線向數值低的地方凸出可判斷其為山脊,大致為東西走向。第(4)題,根據等高線「大於大的,小於小的」規律判斷即可。

相關焦點

  • 2 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
    【基礎回顧】 一、等高線的基本特徵 二、地形剖面圖的繪製與判讀 1.繪製步驟   【技能方法】 1.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可視問題   直視問題可以通過作地形剖面圖進行判斷,在地形剖面圖上由觀測點的投射點向目標點的投射點繪直線,若直線沒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斷,表示直視良好,否則不能直視。如下圖所示,由點s′向點c′繪直線,直線沒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斷,表示直視良好。而圖中b′位於陰影區,說明s點不能直視b點,所以村落b對於s點為不直視。
  • 等高線地形圖剖面圖的繪製
    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製的,繪製主要步驟如下:1.確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水平比例尺與原圖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為原來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擴大5~20倍,常見的是擴大10倍。
  • 等高線地形圖剖面圖的繪製及剖面線的判斷
    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製的,繪製主要步驟如下:1.確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水平比例尺與原圖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為原來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擴大5~20倍,常見的是擴大10倍。
  • 【專題突破】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知識點
    :在地形圖上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而成的線。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沿剖面線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狀況和坡度大小的狀況。(7)峽谷:海拔中間低、兩側高,且兩側等高線密集。(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較為平直。(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不大,等高線較稀疏。(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100米,等高線較密集。
  • 高中地理:地形剖面圖的繪製方法
    地形剖面圖的繪製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狀況,它的繪製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線地形圖某條線下切而顯露出來的地形垂直剖面。繪製地形剖面圖的主要步驟有以下幾點。1.
  • 知識解析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戰略篇】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是中學地理學習中的一處重點,更是難點,先試從難點突破方面做點總結。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斷方法:圖中AB線為山谷線,CD線為山脊線方法一:橫向地勢比較法如果對山脊和山谷作橫向比較,即圖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們可以發現,山脊處(XY方向)為中間高兩側低;而山谷處(MN方向)為中間低兩側高。
  • 【一輪專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2.登錄下面網頁,去學科網下載:http://www.zxxk.com/user/44737528/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點精講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來描述某地區地形起伏的地圖,作為一種基礎的、重要的地圖類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線圖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
  • 地形剖面圖的繪製與判讀,你會了嗎?
    地形剖面圖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按一定比例沿著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斷面圖,它能更直觀地顯示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緩。水平比例尺:1:200000垂直比例尺:1:50000步驟:(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選擇剖面線(圖中AB線)。(2)確定剖面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 繪製地形剖面圖分幾步?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有問必答 提個醒繪製地形剖面圖分幾步?第1步:繪坐標,標坐標值一般在等高線地形圖下方繪坐標。橫坐標長度與地形圖的水平長度相等,水平比例尺一般與地形圖比例尺相同,並標數值(亦可不標)。
  • 地形剖面圖專題------2021屆高考專題複習一(2)
    (3)取尺:根據要求選取地形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來說,水平比例尺與原等高線地形圖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可以是原等高線地形圖比例尺的5倍、10倍、15倍、20倍……倍數越大,起伏越明顯,圖示的垂直比例尺就為水平比例尺的10倍。
  • 高中地理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幾個關注點,學霸們都注意到了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坡度的大小隻與等高線的疏密有關嗎?提示 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取決於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線分布的疏密等因素。材料 「蓉歐快鐵」運行線路圖(圖a);甲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b)。據圖b,描述圖a中甲區域的地形特徵。解析 根據圖b中的海拔高度分析,該地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結合圖中經緯網判斷,在西南部和東北部,等高線較稀疏,是高原分布區,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地勢起伏大,西南高,東北低。
  • 【重磅整理】高中地理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幾個關注點,學霸們都注意到了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坡度的大小隻與等高線的疏密有關嗎? 提示 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取決於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線分布的疏密等因素。 在剖面圖中判讀地形類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狀和對應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參照上述方法進行 一. 地形剖面圖的繪製 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狀況,它的繪製是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轉繪而成的,它是沿等高線地形圖某條線下切而顯露出來的地形垂直剖面。
  • 2019中考地理二輪專題之等高線地形圖
    氣象站應建在地勢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點。 療養院應建在地勢坡度較緩、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的地方。 ⑤與農業生產結合: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山地、丘陵地區發展林業、畜牧業。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根據地形剖面圖判斷地形、坡度陡緩
    根據地形剖面圖判斷地形、坡度陡緩     判斷方法     (1)陡坡與緩坡: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處為陡坡;等高線稀疏處為緩坡。不同等高線地形圖中,要根據比例尺確定。     (2)陽坡與陰坡:等高線地形圖中,陽光照射較多的為陽坡,反之為陰坡。
  • 精密進近地形圖解讀-剖面圖
    剖面圖描繪跑道中線延長線的地形剖面及其製圖區域內對無線電高度表讀數有影響或對決斷高度有影響的地形地物。
  • 【高二難點】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九點突破,不會的趕快收藏!
    由等值線:「高高低低」判讀: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彎曲,說明此處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彎曲,說明此處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線地形圖中鞍部的剖面特徵: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對鞍部作剖面圖,可得到兩種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圖。
  • 高中地理:等高線地形圖專題
    /水平實地距離0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 12個等高線地形圖答題技巧,終於看得懂圖了!
    計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 初中地理學習專題:四、等高線地形圖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正確識別坡度的陡緩、山體部位。正確識別五種基本地形。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正確確定水庫壩址、修路等的位置。海拔和相對高度1000米(2)計算:已知兩地的海拔,其相對高度為海拔相減的差值;如甲地海拔-乙地海拔=1500米-500米=1000米地勢和坡度的判讀地勢判讀等高線數值數值大,即海拔高,地勢高;數值小,即海拔低,地勢低坡度判讀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
  • 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判讀及應用
    一、等高線圖的基本特點1、同一條等高線上高度相等。2、等高距全圖一致。3、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圖上完全呈現出來。4、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不重疊,但在懸崖峭壁處,等高線可以重合。5、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陡緩,而等高線之間間距愈大,等高線愈稀疏,則坡度愈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