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等高線地形圖答題技巧,終於看得懂圖了!

2021-02-14 高中生的日常


1.坡度問題:一看等高線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緩;

計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通視問題:通過作地形剖面圖來解決,如果過已知兩點作的地形剖面圖無山地或山脊阻擋,則兩地可互相通視;注意凸坡(等高線上疏下密)不可見,凹坡(等高線上密下疏)可見;注意題中要求,分析圖中景觀圖是仰視或俯視可見。

3.引水線路:注意讓其從高處向低處引水,以實現自流,且線路要儘可能短,這樣經濟投入才會較少。

4.交通線路選擇: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勢,既要考慮距離長短,又要考慮路線平穩(間距、坡度等),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減少坡度,只有必要時才可穿過一、兩條等高線;儘可能少地通過河流,少建橋梁等,以減少施工難度和投資;避免通過斷崖、沼澤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庫建設:要考慮庫址、壩址及修建水庫後是否需要移民等。①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區,「口小」利於建壩,「袋大」腹地寬闊,庫容量大。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②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儘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③考慮佔地搬遷狀況,儘量少淹良田和村鎮。④還要注意修建水庫時,水源要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處向低處流,發育於河谷(等高線凸向高值),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徵: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成為水系分水嶺。

8.水文特徵: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豐富;河流流量除與氣候特別是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大小有關。

9.農業規劃: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出來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緩急、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農林牧漁業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區發展耕作業,山地、丘陵地區發展林業、畜牧業。

10.城市布局形態與地形:平原適宜集中緊湊式;山區適宜分散疏鬆式。

11.地形特徵的描述:地形類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勢及起伏狀況;主要地形區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圖特徵。

12.地形相關分析:


①地形成因分析:運用地質作用(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風、海浪、冰川的侵蝕、搬運、沉積作用等)與板塊運動(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活躍及板塊的碰撞或張裂)來解釋判讀分析與地形有關的地理知識。

②分析某地氣候特點,應結合該地地理緯度,地勢高低起伏,山脈走向,陰、陽坡,距離海洋遠近等進行綜合分析。

③河流上遊海拔高,下遊海拔低。結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勢,結合迎風坡、背風坡、降水狀況、等高線高差及地貌類型的差異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徵。

④地形類型判讀:第一步看等高線形狀,等高線平直,則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線閉合,則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線的註記,平直等高線註記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為平原,平直等高線註記500米以上的可能為高原;閉合等高線註記內低外高的地形為盆地或窪地;閉合等高線註記外低內高,且註記在200——500米之間的地形為丘陵,註記在500米以上的地形為山地。在剖面圖中判讀地形類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狀和對應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參照上述方法進行。

想不想知道其他地形的讀圖技巧?

快來聽包包老師逐一分析吧

今晚21:00

不見不散

掃碼免費獲取

↓↓↓

相關焦點

  •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技巧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重難點之一。
  • 等高線地形圖剖面圖的繪製
    等高線地形圖剖面圖的繪製及剖面線的判斷等高線地形圖剖面圖的繪製方法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方法,在考題中常以做某條線的剖面圖
  • 高考地理 等高線地形圖相關考題的答題思路指導
    高考地理 等高線地形圖相關考題的答題思路指導 2019-08-28 16:00 來源:高中地理 作者:
  • 【一輪專題】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2.登錄下面網頁,去學科網下載:http://www.zxxk.com/user/44737528/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要點精講等高線地形圖是用等高線來描述某地區地形起伏的地圖,作為一種基礎的、重要的地圖類型,在高考考查的等值線圖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
  • 解析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
    此灰色部分應是陡崖崩塌後的堆積物或突出的基巖形成。【答案】⑴D⑵A【考點透析】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及應用1.判讀規律判坡度①根據等高線疏密判斷: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
  • 【專題突破】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技巧
    2.等高(深)線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有關相鄰點所聯成的封閉曲線,高程都是整數(整米、整分米)。用等高線在地形圖上表示地貌,不僅能正確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山脈走向、山體形狀、坡度大小和山谷寬窄深淺等,而且能清楚顯示一定地區的山勢總貌。
  • 知識解析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九點突破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一直是高考地理的重難點,本文旨在通過總結相關題型作答技巧,為同學們提供更系統的解題思維
  • 等高線地形圖剖面圖的繪製及剖面線的判斷
    地形剖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製的,繪製主要步驟如下:1.確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水平比例尺與原圖比例尺一致(也可放大為原來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擴大5~20倍,常見的是擴大10倍。
  • 中考地理之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技巧
    1.根據等高線數值判斷地勢高低: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海拔相同,等高距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一般是相等的;地勢越高,數值越大,地勢越低,數值分析越小。2.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特別是在山區,地圖上的等高線非常密集;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3.根據等高線的形狀判斷山體的不同部位。①和②是山峰: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
  • 2 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
    【技能方法】 1.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可視問題   直視問題可以通過作地形剖面圖進行判斷,在地形剖面圖上由觀測點的投射點向目標點的投射點繪直線,若直線沒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斷,表示直視良好,否則不能直視。如下圖所示,由點s′向點c′繪直線,直線沒有被任何地物所切斷,表示直視良好。而圖中b′位於陰影區,說明s點不能直視b點,所以村落b對於s點為不直視。
  • 【專題突破】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知識點
    :在地形圖上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而成的線。在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分布越密集,則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則坡度越緩。可根據「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來確定。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則看等高線的疏密程度,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圖中(數值單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A>D>B。
  • 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判讀方法及應用
    高中地理的等高線地形圖,它可以充分考查學生的空間概念,空間想像以及分析計算能力,歷年高考都非常重視對等高線地形圖的考查
  • 初中地理學習專題:四、等高線地形圖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正確識別坡度的陡緩、山體部位。正確識別五種基本地形。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正確確定水庫壩址、修路等的位置。海拔和相對高度數值大,即海拔高,地勢高;數值小,即海拔低,地勢低坡度判讀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地形部位的判讀:
  •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快速掌握等高線地形圖
    而在各種地圖中,等高線無疑又是最為複雜,最讓考生困擾的一類地圖。等高線地形圖之所以困擾著很多考生,一方面是因為等高線地圖比較抽象,理解起來確實比較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多數等高線地形圖線段複雜,符號眾多,信息量普遍比較大。加之在考試的時候,因為紙張印刷的需要,試卷上的地圖一般都比較小,很多考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地圖,立馬頭皮發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
  • 等高線地形圖的特點、判讀及應用
    一、等高線圖的基本特點1、同一條等高線上高度相等。2、等高距全圖一致。3、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圖上完全呈現出來。4、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不重疊,但在懸崖峭壁處,等高線可以重合。5、等高線疏密反映坡度陡緩,而等高線之間間距愈大,等高線愈稀疏,則坡度愈緩。
  • 高中地理等高線地形圖中的幾個關注點,學霸們都注意到了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坡度的大小隻與等高線的疏密有關嗎?提示 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地形坡度的大小取決於等高距、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線分布的疏密等因素。AB間的剖面圖如下:12.地形剖面圖的基本判讀方法(1)判斷地形剖面圖是否準確的關鍵點(如下圖)(2)判讀地形剖面圖,主要抓住以下「三看」①看起止點海拔是否準確:A在200~250m之間,B在250~300m之間。
  • 【專題訓練】三:等高線地形圖
    專題訓練三:等高線地形圖一、單選題圖中X、Y為等高線(等高距為100m),L為河流,對角線為經線。(2)圖中城市欲在甲、乙兩處選擇一處發展攀巖旅遊項目,應選擇________處。圖中最大高差是____________。(3)為解決城市用水緊張問題,圖中①②兩條引水線路,哪一條設計更合理,為什麼?(4)某中學兩組同學進行登山比賽,分別沿L、P線路攀登獅山和虎山。有人建議將出發點設在丙點,你認為L線路和P線路哪條合理,請簡述理由。12.
  • 2019中考地理二輪專題之等高線地形圖
    中考地理二輪專題之等高線地形圖 1、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掌握等高線圖的基本特性 ①數量:讀出任一點的海拔高度;比較兩點的海拔高度可換算溫差;以兩地的水平距離測算地面實際距離;根據兩地的海拔高度可計算出相對高度。
  • 【高二難點】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九點突破,不會的趕快收藏!
    由等值線:「高高低低」判讀: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彎曲,說明此處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彎曲,說明此處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線地形圖中鞍部的剖面特徵: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對鞍部作剖面圖,可得到兩種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圖。
  • 【圖表微專題】等高線地形圖的實際應用分析
    降水迎風坡降水量多,背風坡降水量少;高大的山地或高原對大氣環流有阻擋作用,從而影響不同坡面的氣溫和降水狀況2.等高線地形圖與河流水系特徵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嶺(山脊處等高線彎曲最大處的連線稱為分水線);山谷常有河流發育,等高線穿越河谷時向上遊彎曲,即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