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公證證言是否可以成為免除證人出庭的依據

2020-12-19 騰訊網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大家好,我是螃蟹。

  【案情】

2007年4月,原告劉樹青以兩被告代其領取82000元貨款,未將領取的貨款交付給其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兩被告及第三人返還貨款。

理由:2005年,原告與他人合夥做生意期間,先後分得12000斤花生和18000斤棉花,原告將花生銷售給了當地一個收購點,因該收購點當時無現金支付,只向原告出具了一張26000元的欠條。

後原告外出打工,將該欠條交給了被告李福田代領,李福田領取該款後未交給原告。另原告將分得的18000斤棉花運回後放置家中,在外出打工期間,被告李福田未經原告同意擅自與其子李貴一起將原告的棉花拉走出售,所得錢款56000元也未交給原告,兩項合計82000元。2006年2月第三人李芳與原告離婚,現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及第三人返還其中部分貨款36000元。

  【審判】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主張成立,在開庭審理時,向法院提供了以下證據:

1、經公證的證人證言兩份,證明兩被告將原告分得的棉花拉走出售,計得貨款56000元,及被告李福田從收購處代領了原告26000元花生款的事實;

2、原告與被告李雲芳離婚民事判決書一份、村委會證明一份,證明目的同上。

兩被告共同辯稱,原告所訴虛假,其與原告之間不存在債權、債務關係,原告的起訴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兩被告為證明其辯稱成立,向法院共同提供了以下證據:

經公證的證人證言一份,證明原告提供的兩名證人向公證處陳述的證言內容虛假,兩被告從未代領過原告的花生款,也未拉過原告的棉花。

第三人張群辯稱,原告所訴不是事實,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三人未向法院提供證據。

法院審理查明後認為,原告主張兩被告拉走了其18000斤價值為56000元的棉花,及李福田持欠條領走了其26000元花生款,但原告劉樹青針對自己的訴訟主張僅提供了經公證的兩名證人的證言及村委會證明,

且兩名證人在不具備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六條規定的情形的情況下,均未到庭接受質詢,該證言雖經公證,但公證不是免除證人可以不出庭的法定情形,故對該證人證言的證明力不予認定;

原告提供的村委會證明僅加蓋了村委會公章,無法定代表人籤名,該證據形式不合法,且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也只是證明原告與被告發生矛盾後,經村委會有關人員調解未達成協議,不能證明兩被告領取原告貨款的事實。

另該證明的內容實質仍屬於證人證言,村委員參與調解的有關成員也未出庭證明客觀事實情況,故對該份證據的證明力也不予認定;原告提供的民事判決書只能反映原告在離婚時曾要求兩被告及第三人返還貨款,但兩被告及第三人當時均否認領取原告的貨款,該證據也不能證明原告所訴事實。

綜上,原告對其訴訟請求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法院據此駁回了原告對兩被告及第三人的訴訟請求。

  【評析】

本案審理的焦點是對當事人提供的經公證的證人證言如何認定?經公證的證人證言是否可以直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證言經公證後是否就可以免除證人出庭接受質詢的義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條規定:「下列事實,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明:………(六)已為有效公證文書所證明的事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十一條規定:「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公證機構辦理下列公證事項:……(九)保全證據;……(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申請辦理的其他公證事項。」。

根據以上規定,證人證言可以進行公證,但證言經公證是否就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筆者認為有待審查。

本案中,原告提供的公證文書僅僅能夠證明兩名證人到公證處陳述看到兩被告多次拉棉花及聽他人說第一被告領取了原告花生款的事實,即對證人所作陳述進行了公證。對證言內容的真實性,沒有其他證據佐證。且在原告起訴後,兩證人也未到庭接受質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五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的「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一)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二)特殊崗位確實無法離開的;(三)路途特別遙遠,交通不便難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無法出庭的;(五)其他無法出庭的特殊情況。……」,

據此規定,公證不是免除證人不出庭的依據,證人在不具備法定特殊情形的情況下,證言雖經公證仍應出庭接受質詢。

本案中,原告除提供公證證言外,提供的其它證據也均不能有效證明所訴事實,而被告針對原告的訴稱也提供了一份公證證言,其內容與原告提供的公證證言相反,用以證明原告提供的證人證言虛假。

法院經審查後最終對上述證據均未予認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來源: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

【喜歡的朋友,麻煩點讚、評論、轉發】

【關注@螃蟹侃法,我會用儘量樸實的語言,為你科普法律】

相關焦點

  • 證人的條件是什麼,刑事案件證人證言格式
    證人證言雖然可以揭示案件的真實情況,但並不是說所有的證人證言都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因為,有的證人證言可能反映的只是案件的表面現象,如證人講那天晚上大約八點鐘,他看見一個非常像被告人的人從被害人家的樓道走出來。還有的證人出於種種原因,故意歪曲事實,出庭作虛假的陳述證明。這些證人證言就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否則就可能造成冤家錯案的發生。
  • 淺議行政訴訟中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證人證言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五十七條第八項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如醉酒狀態、精神病發作期間)的證人提供的證言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第七十一條第一項規定未成年人所作的與其年齡和智力狀況不相適應的證言不能單獨作為定案依據;另外,殘疾人所作的與其身體缺陷相悖的證言也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四、審查證言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定要件。 《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 證人不出庭,證人證言就作廢
    證人證言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確定的一種證據形式,在司法實踐中經常被採用,用來證明案件事實。往常在庭審中,當事人只需要向法庭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證人不必一定出庭。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但是,一旦對證人證言的「三性」 即關聯性、合法性、真實性不予認可時,由於證人未出庭,就沒有辦法對質提問,證明作用也就變得十分薄弱。
  • 哪些證人證言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當事人應當依法對自己主張的案件事實應當提供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如證人證言等。但實踐中,並非所有的的證人證言都能作為獨立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所謂證人證言是指,了解案件情況的人向法院所做的陳述和證詞。如未成年所做的證人證言與未成年的智力狀況相當,則可以該證據可以作為獨立定案的證據,(二)與一方當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關係的證人出具的證言;例如,楊某(15周歲)與何某(14周歲)兩人經常一起玩耍,一次,楊某失手將何某推倒,導致何某成了植物人,當事人何某的弟弟(11周歲)在場目睹了這一切的發生,法院開庭審理時,何某的弟弟以證人的身份出庭作證,何某弟弟的證人證言是否有效呢
  • 哪些人可以成為刑事案件的證人?證人必須出庭嗎?
    導讀:不管是刑事還是民事案件,法官判案都是以證據為主要依據的,而證人證言是證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證人,那麼哪些人可以成為刑事案件的證人呢?作為證人就必須要出庭嗎?證人必須出庭嗎關於刑事案件的證人是否必須出庭的問題?要分情況而定。(一)在司法實踐中,控方證人一般是不需要出庭作證的。
  • 刑事訴訟中證人證言與詢問筆錄的辨析
    下面一段對話,錄自年初在河南某中級人民法院對一起貪汙、挪用公款案件進行法庭調查時,控辯雙方對公訴人作為證據提供的證人證言發表的意見。這段對話集中體現了當前刑事訴訟活動中對這種證據形式的理解和使用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  先是公訴人宣讀作為證人證言的詢問筆錄,爾後,法庭要求辯護人質證。辯護人陳述:「由於案中該證人應當出庭而沒有出庭,辯護人無法進行訊問、質證。
  • 談民事訴訟中證人證言的審查判斷
    它的內容與案件事實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相聯繫,往往能證明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關係中的部分或全部內容,它具有相對較強的客觀真實性,利用證人證言,可以與書證、物證、當事人陳述等證據材料相互印證核實各類證據的真實性,為法院全面、正確地審查判斷證據提供有力的手段。證人證言又是「活」的證據,具有生動、直觀等屬性。在法庭質證過程中,對證人證言的質證往往比其他各類證據的質證更為深入。
  • 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在往常,庭審中經常出現只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而證人不出庭的情況。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尤其對於其合法性不予認可,理由主要是證人未出庭。但是,對於這種證人未出庭的書面證言,法院是否可以參考,或者結合其他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事實,08年《證據規定》並未明確。
  • 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正文小標題下引用的條款均出自新《證據規定》)一、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第68條第3款無正當理由未出庭的證人以書面等方式提供的證言,不得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在往常,庭審中經常出現只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而證人不出庭的情況。
  • 【最新】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
    在往常,庭審中經常出現只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而證人不出庭的情況。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尤其對於其合法性不予認可,理由主要是證人未出庭。但是,對於這種證人未出庭的書面證言,法院是否可以參考,或者結合其他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事實,08年《證據規定》並未明確。
  • 應對證人翻證和翻證證言的三個維度
    第四,辯方認識到證人翻證成本高而收效低,故採取「用腳投票」。庭審改革之初,律師界對證人出庭歡呼雀躍。但經歷了一系列司法個案的打擊,很多律師認識到,證人出庭後不翻證沒有價值,翻證後法庭仍然採信庭前證言成為常態。為了制約法庭,一些辯護律師訴諸輿論,但成本太高,甚至有可能面臨「妨礙作證罪」的指控。與其「偷雞不成蝕把米」,還不如當個「順民」,以認罪態度好獲取輕判。
  • 證人不出庭作證證言是否有證明力
    證人是知道案件事實並向司法行政機關提供證言的人。證人證言在證據裡屬於言詞證據。言詞證據雖然證明力不及書面證據,但是到法院打官司不是每一個案件當事人都可以提供書面證據的,所以這個時候言辭證據就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民事案件還是刑事案件,證人證言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 【最新】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在往常,庭審中經常出現只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而證人不出庭的情況。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尤其對於其合法性不予認可,理由主要是證人未出庭。但是,對於這種證人未出庭的書面證言,法院是否可以參考,或者結合其他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事實,08年《證據規定》並未明確。
  • 證人證言與傳聞證據
    規則定義可以簡化為兩條:第一,法庭外的意思表示(assertion – 包括語言和動作),不管是證人自己或引述別人的,都是傳聞證據。第二,法庭不接受傳聞證據,除非有法定例外。判斷傳聞證據相對簡單 - 定義的關鍵是講話地點是否在法庭內,而不是講話人是否證人。但是法律規定例外情形比較複雜。例一:在一起車禍訴訟中,律師在庭審中問證人:「當時在十字路口發生了什麼?」
  • 【蘭仲微普法】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在往常,庭審中經常出現只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而證人不出庭的情況。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尤其對於其合法性不予認可,理由主要是證人未出庭。但是,對於這種證人未出庭的書面證言,法院是否可以參考,或者結合其他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事實,08年《證據規定》並未明確。
  • 【法條速遞】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在往常,庭審中經常出現只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而證人不出庭的情況。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尤其對於其合法性不予認可,理由主要是證人未出庭。但是,對於這種證人未出庭的書面證言,法院是否可以參考,或者結合其他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事實,08年《證據規定》並未明確。
  • 最高法發文:無正當理由證人未出庭,證言直接不採信!證人作證規則10大變化
    在往常,庭審中經常出現只提交書面證人證言,而證人不出庭的情況。對於這種書面證人證言,律師在質證時,只能從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三方面來分別陳述意見,尤其對於其合法性不予認可,理由主要是證人未出庭。但是,對於這種證人未出庭的書面證言,法院是否可以參考,或者結合其他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事實,08年《證據規定》並未明確。
  • 民事證據規則中,證人證言新變化(內附視頻)
    這是《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施行以來,證人當庭宣讀保證書的上海首案。證人證言作為民事訴訟八種證據類型之一,在民事訴訟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英美法系中,經常會看到證人面對《聖經》進行宣誓。我們則是通過宣讀保證書,保證證人證言的真實性。案件承辦法官表示,這一舉措有助於推動誠實信用原則的落地。
  • 對目前我國訴訟中證人證言現狀分析
    就我國訴訟理論和實際而言,由於證人作證意識較差、法律規定的漏洞或相對籠統、司法人員應有素質的欠缺等原因,致使證人證言的證明力較差。為保證案件質量,實現司法公正,提高證人證言證明力已成為我國司法實踐中的重要課題。
  • 刑事證人如何願出庭敢出庭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會長呂紅兵說,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7條的規定,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呂紅兵認為,上述規定賦予了法院較大的權力,法院一旦拒絕證人出庭作證,辯護人就無法在庭審中對證人進行詢問,進而影響辯護作用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