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要背單詞的時候,第一反應會打開什麼APP?百詞斬的圖解記憶、滬江開心詞場的衝關式學習、扇貝單詞的小組打卡,哪個更吸引你?在一眼望去滿是藍綠色調的背單詞app中,一片亮黃色的麵包形象異常顯眼,脫胎於網易有道詞典的單詞本功能,有道背單詞又會給用戶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本文將從產品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了解有道背單詞的產品特點與未來發展趨勢。
產品版本:「有道背單詞」版本號1.4.3
測評設備:iphone7
測評環境:iOS11.0.3
體驗人:Kita
體驗時間:2018.5.11
根據2017年艾瑞諮詢發布的《中國移動教育行業研究報告》可知:
我國手機網民數量在全部網民中佔比不斷提升,至2016年接近96%的網民是手機使用者,移動網際網路在國內的普及和滲透也帶動了行動網路經濟的飛速發展,其營收規模總量在2016年反超PC網絡經濟。隨著我國網絡經濟重心向移動端轉移,移動教育領域獲得的關注度持續放大。
而對於在線教育領域,越是輕量化、碎片化屬性的產品,越適應移動端的用戶使用習慣,越是知識複雜、具有系統性的教育產品,就越難以承載在移動端。
從這個角度來看,語言學習類產品因其知識難度小、知識間的聯繫相對不緊密、更易實現結構化,天然具有強移動屬性。
在這樣的環境下,各類背單詞軟體層出不窮,如百詞斬、開心詞場、扇貝單詞、知米背單詞、多鄰國、拓詞、不背單詞等。
2017年6月,繼有道詞典、有道精品課、有道雲筆記、有道翻譯官等產品後,網易有道正式推出有道背單詞,由有道詞典原班團隊打造的一款以記憶麵包為靈感的,針對全年齡段的語言能力提升訓練的工具型APP。
根據App store中教育類產品的排名情況,目前主流的背單詞產品有百詞斬、滬江開心詞場和扇貝單詞。通過酷傳網的數據可知,最近一個月內,有道背單詞與其他三款產品的安卓端平均日下載量約為8k、90k、96k、和125k,仍存在一些差距。
但是,有道背單詞是有道詞典中單詞本功能的衍生產品,兩者間存在密切的信息聯動。而從有道詞典的數據可知,其用戶量是遠遠大於百詞斬等產品的。
所以,只要有道背單詞能夠繼續優化其產品體驗,擴大產品優勢,在有道詞典的持續賦能下,將會快速擴大其市場佔有率,佔據領先位置。
觀察行業內同類型產品可知,百詞斬的圖解記憶突出工具性、滬江開心詞場的衝關式學習突出激勵模式、扇貝單詞的小組打卡突出社交氛圍。那麼,有道背單詞的優勢有哪些?
從官網宣傳資料,我簡單列舉一下。
從solgan「快速補充你的單詞食量」中可以看出:有道背單詞目前主推品牌建設,將記憶麵包的形象推廣開,培養用戶好感度。
從App store的版本更新記錄可以看出,有道背單詞自上線以來,比較大的功能更新有:
從這些更新可以看出,這一年間,有道背單詞的功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目前產品形態還處於成長期,未穩定下來。另外,近半年來的功能迭代比較集中在詞單上,據此可以推測,詞單可能會成為有道背單詞與其他產品形成差異化的關鍵所在。
根據艾瑞諮詢《2017年中國成人在線外語教育行業白皮書》可知:中國成人在線外語教育用戶包括兩部分:年輕大學生用戶和以企業白領/專業技術人士為主的職場用戶。
用戶在線學習目的指向性較強,大學生多為升學考試和考分考級,職場用戶多為工作需要和素質提升。由於在線學習給用戶帶來方便、豐富和自主等利益點,能夠提供個性化學習,用戶對AI+教育多持期待態度。
通過分析推斷,有道背單詞的用戶也是以在校大學生和職場人士為主,其場景-需求關係可以總結如下:
用戶使用背單詞軟體的目的性較為明確,大學生用戶主要的訴求集中在:記憶牢固程度、詞庫、學習動力、個性化;職場用戶主要的訴求集中在:記憶效率、碎片學習、減輕學習負擔這幾個方面。
有道背單詞獨創的BREAKI記憶法、趣味記憶麵包、智能高效的學習流程、有道考神的權威詞庫等特點比較完整的覆蓋了用戶需求,功能完善。
這款產品主要圍繞「選擇單詞書」和「記憶單詞」來展開,在強化記憶訓練基礎上融入社交元素,通過「創建詞單」與「分享詞單」聯繫用戶,形成了閉環。
與其他平臺不同,本產品的單詞書分為兩種,「詞書」和「詞單」,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從名稱與來源可以判斷,詞書是由官方權威詞庫,也就是平臺所宣傳的獨家授權考神與新東方的精品資源,其分類標準是單詞書的自身屬性,如四六級詞彙、考研詞彙、雅思詞彙等,這類單詞書的專業性更強,是長期而固定的存在。
而詞單是由官方團隊整理或推薦的詞彙集合,是根據用戶的標籤和場景來分類的,如跟著美劇學俚語、經濟學人高頻詞、認識卻不會讀的單詞等,這類單詞書的自由度更高,會隨著當下熱點或用戶行為而變化,拓展性更強。
那麼,為什麼說詞單帶有社交作用呢?
雖然目前自創的詞單是無法上傳展示的,但從詞單列表的分類和展示可以發現,詞單數量將會越來越多,目測這應該不是由官方團隊創建的,所以應該是由用戶UGC產生的。
而自創詞單明顯與其他類別詞單獨立開來,且一樣顯示了在背人數,這表示自創詞單在未來將是能被其他人使用的,且使用量會影響到其排位。因此,用戶通過創建詞單、被更多人使用、獲得更大曝光獲得成就感,平臺以此可以培養出一批KOL,增強其社交屬性。
可以猜測:詞單在未來將是承載平臺社交活動和衍生更多玩法的重要媒介。
這款產品並不複雜,梳理後得到產品框架如下:
從層級結構來看,有道背單詞總體比較合理,但繼續觀察可以發現,目前的框架仍存在一些問題:
1)主頁-準備階段
視覺:
交互:
2)單詞卡片-背詞階段
視覺:
交互:
3)測試頁面-複查階段
視覺:
一如既往地保持簡單清晰的視覺風格,去除所有幹擾元素,頁面乾淨簡潔,能讓用戶專注於測試不分心。
交互:
選錯答案時立即顯示正確答案並跳回單詞學習頁面,流程設置合理,但顯示正確答案的時間太短,基本來不及看清頁面就跳轉了,建議延長一點顯示正確答案的時間。
4)小結-結束階段
視覺:
根據正確率不同對應出現圖案,增添了查看結果的趣味性;
交互:
5)分析小結
有道背單詞採用橙、黃色為主色調,一方面符合「麵包」的色彩,另一方面也從其他一眾背單詞軟體的藍綠系中脫穎而出,具有一定的差異化和識別性。在頁面中加入了大量的插圖,精緻程度不言而喻,符合網易產品的一貫印象。
在交互方面,有道背單詞也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幹擾元素,增加用戶背單詞的專注度,但同時也有一些可以優化的,例如單詞的提示方式、測試階段正確答案的顯示時間等問題。
1)背單詞
可以看到,在背詞過程中,需要用戶自主判定對單詞的了解程度,但無論選擇「認識」或「不認識」,單詞進度都不會發生改變。而需要通過測試來判定用戶是否真正認識單詞,這一過程增加了用戶背詞時的複雜程度卻沒有帶來實際性的收益(選擇「認識」可以跳過學習單詞,但單詞進度仍舊不變,與選擇「不認識」的進度一樣)。
2)自主創建詞單
創建詞單也是有道背單詞的特色功能之一,用戶自主創建詞單可以有2個路徑:
後者無疑是有道背單詞的獨特亮點,能夠跟其他產品形成差異化的重要功能。而通過對同步有道詞典詞單的流程分析可以發現:兩個單詞本必須先在有道詞典單詞本點擊一次同步,再到有道背單詞的詞單處再點擊一次同步,否則數據無法及時跟新。
可能是有技術上的限制導致這一現象,但是作為有道背單詞的獨特亮點,如果能實現單詞本自動聯動更新,將會極大程度地提升用戶體驗。
在了解有道背單詞的產品情況後,我從App Annie收集並整理了一些典型的用戶建議與差評:
對教育類產品來說,其用戶體驗體現在操作行為和學習認知兩方面。
(1)操作行為方面
1)增加夜間模式
由於產品以明黃色為主色調,在夜間使用時視覺衝擊感比較強,不符合夜深人靜的學習氛圍。在夜間適當降低黃色在色彩使用上的佔比,能夠弱化這種不適感。
2)創建詞單的編輯流程體驗較差
3)在學習一組任務時,一旦退出app,本組學習記錄會被清空
我認為,產品這樣設置是為了鼓勵用戶專注學習,在一組學習計劃中途斷掉,不利於記憶以及後面的測試。但是,好意要能觸達到用戶讓用戶感知到,用戶在退出app前,在產品上要對此向用戶作出提示,一旦離開就會清空本輪學習,不然會對用戶造成困擾,甚至以為這是個bug。
4)釋義裡的單詞無法點擊直接翻譯。
本產品與有道詞典關聯性比較大,很多用戶保留了有道詞典的產品使用習慣,在有道詞典中,可以直接點擊某單詞查看釋義,然而在有道背單詞中卻無法做到,這會給用戶帶來失落感。從用戶特徵上看,這一批用戶恰恰是有道的種子用戶,忠誠度高,對於他們的要求,產品應該要大力滿足。
(2)學習認知方面
1)在未來增加更多題型,將練習功能在產品架構中的層級提高。
豐富的題型能夠激發學習動力,從多維度對用戶進行認知訓練。在其他產品中,可以看到大量練習,如百詞斬擁有英文選意、中文選詞、聽音辨意、聽音速記、拼寫填空等,說明豐富的題型是有效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部分。當然,從產品迭代記錄可以看出,有道背單詞也在做這方面的動作。
2)優化用戶對某單詞掌握程度的自判斷過程
用戶對於自己是否掌握某單詞,在大多情況下是模糊的,因此經常會出現似乎認識但不確定的情況,而本產品中是沒有對這種情況作容錯處理的,用戶在選擇了認識之後,沒有確認的機會,直接跳到下個單詞,這給用戶每次做出選擇帶來一定壓力。
通過為期一天的體驗分析,我對該產品未來可能對迭代方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猜想,認識有限,猜想僅供參考。
(1)將「切換單詞書」的功能優先級提高
目前該功能兩個入口都隱藏的比較深,在操作時不易發現,建議可以在主頁增加一個入口,例如:點擊主頁單詞書名稱,可以跳轉到詞書詞單列表,進行切換。
(2)簡化主頁「詞單刷詞」功能板塊
用戶在同一時間只會刷一本詞單,而目前主頁最多可展示五本,信息量比較多,建議對其進行縮減。例如:假設每個用戶擁有一個默認在刷詞單,該詞單由用戶自行選擇;如未選,則在主頁提示用戶到全部詞單中創建或選擇。
這樣,主頁中就可以僅展示一個默認詞單,簡潔明了,易讀性強。
(3)將「我的記憶日記」放置在「學習計劃」子目錄
這是一個比較直觀的成就展示展示頁面,對用戶激勵來說比較重要,用戶需要方便、快捷地到達該功能。目前該功能混在了個人信息和設置功能中間,不易被發現。從信息組織來看,該功能與「學習計劃」關聯性較強,因此建議將這二者放置在一個模塊。
(4)將練習作為一個獨立的功能,豐富其題型和玩法
豐富的題型能夠激發學習動力,從多維度對用戶進行認知訓練,有效提高產品競爭力的部分。從產品迭代記錄可以看出,有道背單詞也在做這方面的動作,但和其他競品相比,競爭力還不夠。
(1)優化創建和編輯詞單流程
創建詞單有五個步驟,建議將這個比較複雜的流程拆分開,降低用戶操作壓力,增強引導性。
(2)用戶可以上傳展示自創詞單
自創詞單經過官方團隊審核後可以推薦到詞單列表,用戶通過創建詞單、被更多人使用、獲得更大曝光獲得成就感,平臺既豐富了詞單內容,又增強其社交屬性。
(3)學習記錄存檔問題
用戶在一組學習計劃中途推出,平臺保留其學習記錄,或在清空記錄前給予提示。
(4)單詞掌握程度自判斷問題
用戶對於自己是否掌握某單詞,大多情況下是模糊的,經常會出現似乎認識但不確定的情況。產品中需要給用戶猶豫的空間,可以參考扇貝單詞,用戶選擇認識之後,給出例句或其他線索幫助用戶確認。
(5)在單詞卡片中點擊某單詞可以直接查看釋義
本產品與有道詞典關聯性比較大,很多用戶保留了有道詞典的產品使用習慣,如果能夠實現這個功能,我認為對加強本產品的品牌優勢,與其他產品形成差異化有很大幫助。
(6)有道詞典單詞本內容同步
目前兩個單詞本需要先在有道詞典單詞本點擊一次同步,再到有道背單詞的詞單處再點擊一次同步,否則數據無法及時跟新。可能是有技術上的限制導致這一現象,但是作為有道背單詞的獨特亮點,如果能實現單詞本自動聯動更新,將會極大程度地提升用戶體驗。
(1)「添加單詞」交互優化
在手動添加單詞過程中,引導性不強,目前的操作提示語句較長,讀起來比較費力。而且,添加多個單詞時,需要用戶手動添加符號來區分,這一步的操作對與移動端來說難度太大了。
(2)增加夜間模式
由於產品以明黃色為主色調,在夜間使用時視覺衝擊感比較強,不符合夜深人靜的學習氛圍。在夜間適當降低黃色在色彩使用上的佔比,能夠弱化這種不適感。
(3)「詞單刷詞」視覺效果優化
詞單刷詞的卡片中文字內容較多,但標題和內容文字行距沒有拉開層級,不易讀。
(4)「單詞卡片」交互優化
無論在品牌形象、內容還是功能方面,有道背單詞的核心都是情感化設計,針對背單詞這一重複、枯燥的學習行為,用可愛的麵包與用戶對話、陪伴、鼓勵用戶,拉近了工具型產品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但對比百詞斬、扇貝單詞這些發展的比較成熟的同類型產品來說,除了有詞典賦能外,有道背單詞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競爭優勢,或許未來能在詞單功能上開發出更多的玩法,通過高質量的詞單吸引到更多新用戶。
期待有道背單詞的更好發展,圓我一個記憶麵包的夢。
本文由 @ kita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