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蘇聯和中國的貢獻毋庸置疑,以「劍橋五傑」為例子

2020-12-11 騰訊網

因為,「劍橋五傑」的資料公開得比較少。1991年,蘇聯解體後,為避免被清算,前國家情報局克格勃(KGB)檔案局局長米特羅欣,攜帶大批克格勃機密文件副本投奔英國,被美英情報機關譽為「史上最重要的單一情報來源」。

據檔案說,當時,蘇聯在英國共安插了近200名間諜,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劍橋五傑」。

「五傑」最傑出的功勳就是向蘇聯提供了英國破譯的德軍密碼,對著名的庫爾斯克會戰的勝利起到了重要作用。鑑於現在否定蘇聯、忽視中國作用在西方仍然很流行,國內用西方眼光看待二戰的人越來越多。

(1)蘇聯和中國的貢獻不容抹殺

對於庫爾斯克會戰的作用,現在西方有一種故意貶低的思路,反正蘇聯已經不存在了。同時,我國對日14年抗戰的功勞也被西方忽視。

1931年到1942年的11年間,中國除了受到蘇聯、德國的或明或暗的幫助下,英法美等國並沒有拿出真正的實際行動。而我國在「二戰」爆發後獨自對抗日軍,其巨大的拖延作用也被英法美等西方主流話語所忽視。

其實,西方學者有意無意地在打造自身的道德優勢。從而告訴今天的中國人、俄羅斯,沒有我們你們就全是被奴役者。然而,知道歷史的人應該反問:沒有我們,你們能勝嗎?

(2)蘇聯是打敗德國的第一功臣

「二戰」中軸心國的軸心無疑是德國,但是德國在莫斯科前,除了在英國受到了強大阻擊外,基本上趟平歐洲。

到了莫斯科城下時,德國軍官內部悲觀情緒就開始。因為該會戰從1941年9月30日開始,打到了1942年4月20日,德軍開始後撤。

蘇德雙方名將對陣,德軍閃電戰失敗後,就已經奠定了德軍的失敗。德國人小心大,只能夠靠閃電戰迅速擊潰敵人的抵抗心理,然而,莫斯科保衛戰卻使得德軍傷亡高達59萬人。當然,蘇軍更多。

緊隨其後是列寧格勒保衛戰(1941年9月9日開始至1943年1月18日,蘇軍戰亡33萬,德軍傷亡39萬、芬蘭10萬)、史達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蘇軍共113萬人傷亡失蹤;德軍共 84萬人傷亡失蹤)。可以說,在東線戰場,蘇聯已經從初期被打蒙、因為清洗導致戰鬥力低下、工業生產不足的情況下緩過勁兒來。但總體來說,蘇聯和德國的軍人素質上還是差一些。

(3)庫爾斯克戰役

庫爾斯克會戰,從1943年7月5日開始,打到1943年8月27日。就在戰鬥正酣之際,7月12日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部分德軍精銳被抽調走。再加上蘇軍的優勢兵力和武器上的數量優勢,因此,最終德軍徹底失敗。也就是從這時開始,西方才真正地打起德國,目的就是怕蘇聯的功勞再大。

從這場戰爭中德軍的損失,沒我們就可以看出蘇聯的功績。

戰前,雙方軍隊規模

德軍:780,900名士兵,2928輛坦克,9966門火炮,2110架飛機。

蘇軍:1,910,361名作戰人員,5128輛坦克,25013門火炮,2792架飛機。

預備隊沒有計算,戰爭中加入或轉移其他戰場等未計算。總兵力雙方總計高達290萬。

戰後,雙方損失對比

德軍統計:德軍損失:75,000人陣亡、受傷或被俘;

蘇軍統計:德軍損失:300,043人陣亡、1,019,109人受傷、122,508人失蹤

德軍統計:德軍損失248輛坦克被擊毀

蘇軍統計:德軍損失700輛坦克

德軍統計:德軍損失被擊傷900架飛機被擊落

蘇軍統計:德軍損失2609架飛機被擊落

德軍統計:蘇軍損失180,000人陣亡、受傷或被俘

蘇軍統計:蘇軍損失141,941人死亡,991,472人受傷

德軍統計:蘇軍損失3,600輛坦克被擊傷或擊毀

蘇軍統計:蘇軍損失3,064輛坦克被擊傷或擊毀

德軍統計:蘇軍損失2,0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蘇軍統計:蘇軍損失1,100到1,2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落

恩格瑪密碼機

在這場戰役中,讓德軍吃驚的是,他們的部署、軍事計劃在實行之前,蘇聯人似乎都有所應對。這是為什麼呢?其原因就在於德軍發明的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恩格瑪密碼機的密碼被英國破譯了。

原來,英國在1941年8月得到了一臺密碼機,經過長期攻堅,密碼被破譯了。而英軍掌握的德軍軍事機密,被「倫敦五傑」之一的菲爾比告知了蘇聯。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聯海軍的輕型巡洋艦們 為衛國戰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二戰蘇聯海軍僅有的重型巡洋艦「塔林」號(原德國重巡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呂佐夫」號),接下來棟哥會繼續帶領大家在二戰蘇聯海軍的巡洋艦大雜燴裡遨遊。之所以說是大雜燴,實在是因為蘇聯海軍在整個二戰前後都屬於一個動亂時期,人員不穩定,裝備更是只能有啥用啥。
  • 盤點那些在二戰中蘇聯使用的汽車
    1935年,紅軍偵察營收到的第一批76毫米由庫爾切夫斯基設計的無後坐力炮,為了提高機動性,軍隊給該炮配套了嘎斯汽車的底盤並命名為嘎斯-TK。福特-A研發的福特D-8 裝甲車屬於輕型裝甲汽車裝備2挺7.62毫米DT機槍,3-7mm裝甲,2挺機槍被放置在兩側不能360度旋轉射擊。
  • 「劍橋七傑」軼事!
    他們就是著名的「劍橋七傑」。七人中除兩兄弟之一的西瑟·端納外,皆是劍橋大學的高材生,他們中大多數出身顯赫,其本人也本有美好的前途。他們真如趙君影牧師所唱「我已撇下凡百事物,背起十架跟耶穌,世上福樂名利富貴,本已對我如糞土....」現略談如下:查理·施達德(1860-1931)。
  • 二戰時期的蘇聯,實則並不正義偉大,信仰利益至上原則
    學者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國的興亡中》羅列的秘密協議包括如下幾條:1、一旦屬波羅的海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的各地區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立陶宛北部邊界同時應成為德國和蘇聯勢力範圍的邊界。2、一旦屬波蘭國家的地區發生領上和政治變動,德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將大體上以皮薩河、納雷夫河、維斯瓦河和桑河為界。
  • 波蘭否定「俄羅斯」二戰貢獻,是出於什麼理由?
    因而說蘇德戰爭是二戰反法西斯戰場的主戰場,蘇聯是二戰的重要英雄之一,是很難說出爭議的。但是對於蘇聯在二戰中的功績,蘇聯的鄰國波蘭,目前有不少政客,提出了異議。
  • 二戰時,美國租借給蘇聯的109億美元物資,蘇聯還了嗎?
    租借法案的正式名稱為「促進美國國防法案」,具體內容為美國無償或有償的向二戰的盟國提供糧食、武器裝備等戰略物資。租借法案從1941年開始,一直到1945年二戰勝利結束,美國向包括蘇聯、英國、中國在內的30多個盟國,提供了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的物資。
  • 蘇聯生產了600萬支波波衝鋒鎗,為什麼二戰後就被蘇聯淘汰了?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在二戰時期有一個武器可以說名聞天下,就是蘇聯的波波衝鋒鎗,他在作戰的時候非常的方便,可以輕易的制服對手。但是這個武器為什麼在二戰之後就在蘇軍中消失了呢?在二戰時期主要使用的武器有機槍、步槍、手槍等,隨著戰爭的演變,人們意識到在手槍和步槍之間缺了一個過渡,那就是衝鋒鎗。在蘇聯打芬蘭的時候,衝鋒鎗的優勢越來越突出,隨後蘇聯就研製了波波沙衝鋒鎗。蘇聯前後生產出了六百多萬支波波沙衝鋒鎗。
  • 二戰蘇聯為何不籤《日內瓦條約》?史達林這句話才是真相
    眾所周知,二戰中的德國和蘇聯不但在戰場上是死對頭,在戰場下,兩國的關係也鬧得非常僵硬。作為飯法西斯同盟中最重要的一員,蘇聯為抵抗法西斯侵略者付出了慘重的犧牲。整個戰爭中,有超過2300萬蘇聯軍民犧牲,這也直接影響到了蘇聯社會的男女性別比例。
  • 二戰中日軍瘋狂成魔,為何遇到蘇聯後就變成了小綿羊?
    二戰中,你要說哪個國家比日本還要更加囂張與瘋狂,那還真的說不出來了,可能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彈丸之地,竟然會有這種想要稱霸世界的想法。中國如此之大的一塊地方,竟然無法滿足日本的野心,還想要北上蘇聯南下太平洋。恨不得整個世界都被他佔據。
  • 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也就是說,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也是挑起二戰的「始作俑者」。這番說辭被不僅被俄羅斯譴責為「偽善、謬論」,連德國都沒法聽了。
  • 在二戰中,蘇聯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
    在二戰中蘇聯為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聯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三位大將分別是:瓦圖京、切爾尼亞霍夫斯基、阿帕納先科。指揮該集團軍在沃羅涅日—卡斯託爾諾耶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強渡傑斯納河、第聶伯河,還有基輔、日託米爾—別爾季切夫、羅夫諾—盧茨克和普羅斯庫羅夫—切爾諾維策等戰役中屢建戰功。升任西方面軍司令,後調任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司令,成為所有方面軍中最年輕的一位司令員。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二戰中蘇軍的另類制勝法寶,蘇聯軍糧大薈萃
    儘管說武器在戰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戰略性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視軍糧對於戰爭的輔助作用,畢竟食物是維持士兵身體機能的保障,士兵打戰沒有食物補給自然也是行不通的。軍隊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後勤補給是最關鍵的一環。後勤保障做的優秀,士兵在作戰時的顧慮會少很多,相反將會大大地影響士兵作戰的士氣和軍力。二戰時期,由於技術和條件的限制,各國對於軍糧的要求也會有很大的不同。
  • 聯合國建立初期,美國同意中國「入常」,但是蘇聯堅決反對
    聯合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組成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主要任務就是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安全、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以及實現世界和平等的合作。「聯合國」一詞最早在《聯合國家宣言》中提及,但是並沒有正式成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才正式成立,用於取代國際聯盟從而防止戰爭的爆發來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
  • 俄羅斯將首次為中國二戰老兵頒偉大衛國戰爭70周年紀念獎章
    據觀察者網查詢,2005年4月,俄羅斯駐中國大使羅高壽向為蘇聯衛國戰爭做出貢獻的27名中國人頒發了「1941-1945年偉大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據俄新社報導,傑尼索夫在以總結二戰為主題的圓桌會議上說,「此前,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慄戰書對莫斯科進行了訪問,這是兩國間少有的新合作方向。會談中的一個主要議題是為習近平主席訪俄做準備。我們目前已經可以肯定地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成為莫斯科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上的主要賓客」。
  • 1941年佔領伊朗的蘇聯,為何在5年後,全面撤離伊朗?
    沙皇俄國,包括後來的蘇聯都對土地有種莫名的執著,可以說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如何擴張自己的領土。即便是在二戰時期,作為正義者的蘇聯依舊自顧自地佔領波羅的海三國,在二戰結束後又強行佔領了波蘭數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據統計,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領土面積都增加了60萬平方公裡。
  • 為何一槍未發的蘇聯和日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04 蘇聯:未直接介入,但是卻撫平了二戰的傷口二戰之後,蘇聯成為可以與美國對抗的存在,美國也將蘇聯視為頭號競爭對手。但是這並不能掩蓋蘇聯在二戰這場全人類最大的災難中的巨大傷亡,據不完全統計,蘇聯在二戰中傷亡人數達到了近三千萬人。
  • 二戰中國陣亡1800萬人,蘇聯2660萬,日本人數令人難以置信
    其中,蘇聯在歐洲戰場的損失最大,有2660萬人死於這場浩劫。中國死亡人數約為1800萬人,其中軍人佔35%。另外加上因為戰爭造成的傷病者,中國傷亡人數超過了3500萬人。在三個法西斯軸心國中,納粹德國死亡人數最多,約為750萬人,包括僕從國的軍隊。其中,德軍死於東部戰場的人數最多,隨後陣亡人數最多的是在本土戰場。可想而知,如果當時沒有蘇聯軍隊誓死抵抗納粹入侵,那全世界將陷入危險境地。
  • 俄將二戰勝利日調整為9月3日,和中國一致!二戰結束日期有幾種?
    根據該法案,俄羅斯的二戰結束紀念日從9月2日調整為9月3日,將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同一天。《日本經濟新聞》15日就趕緊對外宣稱:蘇聯曾宣布9月3日為「戰勝日本法西斯勝利日」,在二戰勝利75周年之際,俄羅斯調整二戰結束紀念日,旨在向日本強調戰勝國姿態。
  • 一個節日映射俄心態:俄改9月3日為二戰結束日 或與中國一起閱兵
    同年,蘇聯出兵中國東北,擊潰了日本關東軍。1945年9月2日,日本和盟軍在東京灣的「密蘇裡」號戰列艦上舉行投降儀式。美國上將麥克阿瑟以盟軍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籤字,接受日本投降,然後是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中國二級陸軍上將徐永昌、英國福萊塞海軍上將、蘇聯傑列維亞科中將等9個盟國代表分別代表本國依次籤字。值得注意的是,受降時蘇聯排在美、中、英之後。
  • 二戰奇怪現象:蘇聯士兵喜歡德國衝鋒鎗,德國士兵喜歡蘇聯衝鋒鎗!
    在1942年的冬天,蘇聯步兵與德國軍隊在史達林格勒的廢墟中戰鬥,蘇聯步兵火力非常強大。,特別是波波沙衝鋒鎗和MP-40衝鋒鎗,德軍士兵特別喜歡用PPS-41衝鋒鎗(中國叫波波沙衝鋒鎗),而蘇軍士兵則特別喜歡用MP-40衝鋒鎗,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二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