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活成了一個笑話,大臣怕丟臉,不讓他在公開場合露面

2020-12-12 方家說史

在日本的天皇之中,中國熟悉的有兩位,一位是明治維新的明治天皇,另一位就是發動侵華戰爭的裕仁天皇,他們一個讓日本變強大,一個讓日本成為侵略者。

不少中國人以為明治天皇和裕仁是父子,其實他們是爺孫倆,在明治和裕仁之間還有一個大正天皇,在近代史上大正天皇是最沒存在感的一個天皇,而且活生生是個笑話。

大正天皇是明治天皇的第三子叫嘉仁,明治天皇在位45年,一手把日本從一個落後的國家變成了近代化的強國,在日本人心目中是雄才大略的天皇,可惜他生的兒子不爭氣。

明治天皇的皇后一直不能生育,於是明治和妃子生了5個兒子10個女兒,這樣的產量還是很不錯的,不過皇子的質量不行,除了三子嘉仁以為,其餘的4個兒子都夭折了。

倖存的嘉仁也只是個病秧子,從小還得過腦膜炎,按理說這樣的人是不能當天皇的,可是誰叫其他皇子都死了呢?只能找這個病患兒童將就著用了,據說長大後嘉仁病癒了。

嘉仁成年後娶了個太子妃,生下了4個兒子,幸運的是這4個孩子智商都正常,裕仁就是其中之一,在明治天皇去世之後,嘉仁就繼位了,起初的幾年由於明治餘威仍在,朝政還不錯。

加上明治在位時期推行的一些措施,到了大正天皇時期仍很有效果,加上當時外國人到日本投資賺錢,這一時期的日本仍是向上發展,於是有人歌頌大正時期為「大正民主」。

可後來發生的事就讓人大跌眼鏡了,大正天皇的腦膜炎並沒有完全好,而且隨著年紀長大,腦膜炎留下的後遺症也就越來越明顯,在40歲時嘉仁又患了腦血栓和精神病。

甚至在公開場合幹一些可笑的事,有一次大正天皇參觀軍事演習,他突然就跑下看臺,打開了士兵的背包,在背包裡亂翻東西,這還算是丟人丟大了,而且還是當著那麼多人的面。

還有一次,大正天皇出席國會開幕式,突然在座位上發病了,那手上的演講稿紙捲成一個圓通,然後像望遠鏡一樣拿著紙筒對著人瞄,其中還有不少外國的使節。

大正天皇一邊看還一邊傻笑,這一次讓日本人丟臉丟到外國去了,一時間人們都在傳言天皇是不是得了神經病,,日本元老大臣深感丟人,於是對大正天皇進行了自由限制。

不允許大正天皇一個人獨自活動,更不能讓他參加活動,禁止公開露面,同時讓裕仁太子代為處理國事,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因心臟病去世,時年47歲。

相關焦點

  • 日本天皇活成了笑話,大臣們怕丟面子,不讓他在公開場合露面
    ——歌德(德)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998,閱讀約2分鐘在日本的天皇中,中國比較熟悉的有兩位,一位是明治維新的明治天皇,另一位是發動侵華戰爭的裕仁天皇。其中一個使日本變得更加強大,另一個使日本成為侵略者。
  • 他是裕仁天皇的父親,卻活成了一個笑話,被限制一切行動
    無獨有偶,在近代的日本,也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近代最有名的日本天皇,無疑是明治天皇了,在位時間長達45年,一手將日本發展成了近代亞洲第一強國。名氣僅次於他的日本天皇,則是他的孫子裕仁天皇,在位時間更是長達63年,一手挑起了侵華戰爭,和二戰後的日本重建。
  • 一個被當笑話的日本天皇,他若不早死,不會有日軍侵華|淘天下
    即位初期,正值日本平穩發展時期,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大正民主時期」,但日本宮廷和政界很快發現這位新天皇有點兒不正常。他經常會情緒激動,絲毫不顧忌在公眾場合的形象。他經常把自己打扮成德國騎兵的樣子,並在鬍子上塗抹凡士林油;有時在宮廷中,他還用馬鞭抽打失職的侍從。
  • 日本歷史上的「傻」天皇,讓日本皇室丟臉,為何仍受民眾愛戴?
    曾經,有這樣一位被稱為日本歷史上最「傻」的天皇,他因身體的缺陷而讓日本皇室丟臉,然而,後來的他卻成為了民眾愛戴的對象。那麼,這個日本最「傻」的天皇究竟是誰?在執政的過程中,他又為國民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這位日本的最「傻」天皇就是大正天皇,他出生於1879年。據了解,大正天皇的父親是明治天皇,由於明治天皇自幼身體條件就不是很好,所以,1912年的時候,他就因病離開了人世。
  • 這個日本首相公開反對天皇,天皇卻對他一直非常信任重用
    長久以來,天皇在日本國民的眼中都被視為神明,這種崇拜在今天雖然有所減弱,但仍然是無可比擬的。然而,就在上個世紀初,曾任日本首相的西園寺公望,卻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把天皇當做神來看待是不對的,應該把他當做人來看。」
  • 日本天皇的病歷曝光,難言之隱讓他不得不早早下臺
    今天說的是日本第133代天皇,大正天皇嘉仁,而不是當今天皇明仁。當今天皇明仁,是嘉仁的孫子,他是與他父親裕仁截然不同的天皇。他父親裕仁的一生,與軍國法西斯主義一道,把盛極一時的日本推到戰爭頂端,把國家弄崩潰,把天皇從「神」變成平凡的「人」。
  • 此人本是日本天皇,出席會議時做一動作,大臣羞怒將其廢為太上皇
    ▲明治天皇舊照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全面西化,國力日益強大,但對國家最高統治者明治天皇來說,卻有一個問題時刻困擾著他,誰來當下任天皇?▲明治天皇陵墓嘉仁也不例外,自小身體就不好,在皇室宮內廳大臣的精心照顧下才勉強存活成長,但這並不能改變嘉仁天生智力缺陷的事實。
  • 皇后連生4個女兒,大臣送美女給天皇圓房,皇后第二年生下太子
    今天要扒的這位天皇,估計不少中國人都熟悉,因為他某些臭名昭著的行為,或許很多人並不待見他。他的歷史功過不在此評說,就說說他和皇后的連生四個女兒,差點生不出兒子的故事。這位天皇就是昭和天皇裕仁,他1926年登基,是明治天皇的孫子、大正天皇的兒子。這位皇后就是良子皇后,日本史上最長命的皇后,也是最有福氣的皇后。為什麼呢?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曾下令日本說英語,天皇大臣慌了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於1945年8月30日飛抵日本。9月2日,在組織名垂青史的密蘇裡號投降儀式後,麥克阿瑟開始了戰後改造日本工作。日本投降籤字儀式他的第一道命令在9月3日上午10時籤署。
  • 他是日本天皇裕仁的親弟弟,生前這三句話句句深得中國人心
    他出生於1915年,是臭名昭著裕仁天皇的親弟弟,與哥哥裕仁的狂熱好戰之心截然不同,他堅持反戰思想,他曾說三句關於中國的話,字字如針刺入裕仁的心,三笠宮雖然也在侵華日軍中工作過,但是,他可以算是日軍裡屈指可數的反戰派和平派。
  • 平成最後的日子裡,與日本人談天皇
    提起天皇,如今日本的民眾究竟是如何思考的?4月30日過後,平成時代將正式落幕。2018年12月23日,日本明仁天皇度過了他在位的最後一個生日,並在當天正式宣布退位。85歲高齡的他,在生日當天迎來了超過8萬人的覲見和喝彩,日本媒體稱這是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一次。
  • 他是日本天皇,卻長久以來被人認為是個笑話
    記得去年日本天皇又換屆了。以後再也不是平成廢柴了,改成令和廢柴了。(doge)當時我們老師就問我們說你們知道近代有幾個日本天皇。那還不簡單,明治,大正,昭和。可是,當看著這三個年號時,卻突然對中間的大正感到很陌生。對於大正天皇,似乎知道,又似乎不知道。覺得他的存在感很低很低。
  • 日本天皇為何不願公開皇陵?英專家:日本天皇很可能是中國人後裔
    文丨笑傲天下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日本與中國隔著日本海遙遙相望,和中國類似他也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國家。同樣曾經經歷過封建帝制的日本也有著自己的「皇帝」,不過在他們國家被稱為「天皇」。
  • 日本投降後,美司令問日本天皇:你怎麼不剖腹自殺?天皇說了4個字
    然而這一社會制度讓日本外來使者學會了,傳到了日本。然而日本的最高掌權者不叫皇帝,而叫天皇。裕仁天皇是日本天皇的第124代,他當了62年天皇,是日本歷史上掌權最長時間的,裕仁天皇1921年登基,他是日本軍隊的最高統帥,又是日本政權的最高統領者。中國近代歷史戰爭和世界戰爭多數都與他有關係。中國的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等事件。
  • 「玉音放送」:日本天皇的終戰詔書為何絕口不提「投降」
    天皇統帥陸海軍,規定陸海軍的編制及常備兵額,擁有宣戰、講和以及締結一般條約之權。不過在日本議會政治昌明的年代,政治家更傾向於誘導天皇扮演英國式的立憲君主,以使大權集中於國會和內閣;到1930年代軍人幹政的傾向愈演愈烈之時,陸海軍省部也希望天皇減少直接幹預國是,而讓軍部掌握話語權。故而從表面上看,天皇對內閣的重大決策往往只起批准和確認的作用,而甚少公開表明立場。
  • 日本天皇投降詔書被當「玉音放送」,70年後首次公開,曾引發叛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日本天皇裕仁籤署的《終戰詔書》在當天以錄音的形式正式對外廣播,昭告世界,這也是日本天皇的聲音首次向日本公眾播出,被稱為「玉音放送」。
  • 日本失敗以後,有一位美國高官問日本天皇為什麼不切腹?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日本戰敗後的故事,日本戰敗以後,一位美國的高官問日本天皇為什麼不切腹,日本天皇只說了四個字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在失敗之後都喜歡切腹自盡,因為他們覺得已經沒有尊嚴了,所以更不能死在別人手裡
  • 日本左翼的囂張,在天皇面前說一個月佔領中國,天皇都不信
    日本左翼的囂張,在天皇面前說一個月佔領中國,天皇都不信日本在1937年,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標誌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但是在一開始,並沒有還喊出3個月佔領中國這種口號,在日本國內,也不是沒有反對意見。日本在1931年正式進駐東三省,但是和中國軍隊並沒有太大的衝突。
  • 日本歷史上的8位女天皇,第8位號稱日本最美女天皇,而且很有才
    當時崇峻天皇因不滿權臣蘇我馬子(也就是推古天皇的舅父)的獨斷專橫,與他之間的矛盾不斷尖銳。公元592年,大約是隋朝的隋文帝開皇十二年,日本權臣蘇我馬子獲悉天皇將要剷除他,於是他先下手為強,指使部將將天皇弒殺。崇峻天皇遇弒後,王室子嗣為了天皇之位鬥的你死我活,一場大戰即將爆發。而為避免國家陷入大混亂當中,蘇我馬子居間調停,提議擁立太后也就是推古天皇為天皇。
  • 日本天皇向日本人喊話投降時,為何還帶一個翻譯,他說的哪國話?
    接下來內閣首相鈴木貫太郎開始起草終戰詔書,其實這個詔書不叫《終戰詔書》,存在日本的原件顯示,這個文件就叫詔書,終戰詔書是後來的人給它起的名字。 原來天皇講的卻並不是日語,而是一種專門的語言叫做鶴音。詔書上面的文字都是用的漢語的文言文,讀的方式也是文言文。   後來宣布投降詔書的時候,日本的天皇身邊甚至還站了一個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