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在現代社會當中,各個國家都實現了新階段的發展,而在這種情況之下,許多封建、腐朽、糟粕的思想也逐漸被人們所拋棄。但是,在了解過日本的國家發展態勢之後,我們也會發現,時至今日,日本依舊存在著皇室,而在日本皇室發展的進程當中,也曾出現過許多特殊的歷史事件。
眾所周知,由於日本皇室十分重視血統的純正,所以,近親繁殖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事情,而在這種情況之下,很多皇室的孩子都沒有健康的身體。曾經,有這樣一位被稱為日本歷史上最「傻」的天皇,他因身體的缺陷而讓日本皇室丟臉,然而,後來的他卻成為了民眾愛戴的對象。那麼,這個日本最「傻」的天皇究竟是誰?在執政的過程中,他又為國民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呢?
這位日本的最「傻」天皇就是大正天皇,他出生於1879年。據了解,大正天皇的父親是明治天皇,由於明治天皇自幼身體條件就不是很好,所以,1912年的時候,他就因病離開了人世。由於明治天皇的皇后始終沒能生育,所以,明治天皇也並沒有嫡子皇太子的出現,而除了三子嘉仁之外,明治天皇的其他兒子也全部夭折。在這種情況之下,皇太子嘉仁便登上了皇位,而在繼任之後,他也改稱為了大正天皇。
據了解,在大正天皇小的時候,他便是一個十分暴躁且容易激動的人。作為一位西方文化的崇拜者,在繼位初期,大正天皇也促使著許多外國商人來到日本地區投資。由於大正天皇執政期間民主、自由的氣息十分濃厚,所以,後來的人們也將其在位期間稱為是「大正民主」。
由於大正天皇在嬰兒時期,曾經患有過腦膜炎,再加上他是近親生育的後代,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的精神狀況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登基之後,許多大臣都希望大正天皇能夠學習到明治天皇的威嚴,而在這樣的壓迫之下,大正天皇的精神狀態也越變越差。
在此後的日子裡,大正天皇的統治發生了許多的問題,而在四十歲時,大正天皇因患有腦血栓,而被轉為了精神病。在病情發作時,大正天皇往往會在公眾場合做出一些十分可笑的舉動。而正因如此,他也被許多人稱為是日本最「傻」的一位天皇。
在晚年期間,大正天皇處於精神混亂的狀態,而在1926年時,大正天皇正式因病離世。雖然說在很多外國人看來,大正天皇的統治是十分可笑的,但對於日本國民來說,他們卻十分愛戴這樣一位「傻子」天皇。
在執政過程中,大正天皇並沒有將自己當成是高高在上的神明,而與之相反的是,他試圖與民眾之間達成更加密切的往來。在當時的日本社會當中,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而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之下,一夫多妻的制度也是日本社會發展的常態。
但是,在大正天皇在位期間,他卻正式廢除了日本一夫多妻的制度,而在民主思想的要求之下,一夫一妻制從此走入了人民的生活範圍之內。雖然大正天皇貴為國家領袖,但與此同時,他也以一夫一妻的制度來要求自己。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社會正在朝向著近代化的方向發展,而對於日本女人的地位提升來說,這樣的政策也是十分有利的。
可以看出,作為一位精神狀況並不是很好的天皇,大正天皇固然不是一個完美的領導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大正天皇在位期間,他也成為了近代歷史上第一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天皇,與此同時,通過他的努力,民主與自由之風盛行。
在整個日本歷史發展的進程當中,這樣的民主發展都是十分少見的。如果說沒有大正天皇的努力,那麼,日本社會的民主意識也很難得到落實。可以說,正是基於他的影響,後來的日本才能逐漸走向近現代化的發展道路。
結語
在對大正天皇的人生經歷進行了解之後就能夠發現,雖然說大正天皇本人精神上存在著一定的缺陷,但如果沒有他的努力,那麼,日本的婚姻制度也將繼續延續封建的形式。
對於日本社會的近代和現代化發展來說,這樣的婚姻變革使得整個日本的發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而正因如此,這位精神有缺陷的天皇才能夠成為眾人愛戴的對象。可以看出,在每一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有著一些屬於自己的成功。
參考資料:《日本大正時代的人文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