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麥克阿瑟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其中有一段描寫的是麥克阿瑟到達日本之後,裕仁天皇拜訪麥克阿瑟的對話,二人會晤時麥克阿瑟直接問道:「日本戰敗,陛下為何不刨腹」?
1951年四月,由於在朝鮮戰場的頹勢,麥克阿瑟遭到杜魯門的解職。與此對應的是麥克阿瑟卸任日本「太上皇」,結束了在日本七年的統治。得到消息的日本民眾,自行組織送行隊伍。在麥克阿瑟官邸到機場的馬路上,聚集了上百萬的日本民眾,為麥克阿瑟送行。
一般來說,只要是作為徵服者的存在,始終無法得到被徵服民眾的支持,更別說是愛戴。更絕的是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受到麥克阿瑟的百般羞辱,日本人誓死為天皇效忠的精神好像也不起什麼作用,麥克阿瑟大有取而代之的味道。麥克阿瑟是這麼做的?
01摧毀敵人的精神和信仰
日本投降之後,麥克阿瑟帶著浩浩蕩蕩四十三萬美軍進駐日本,此時的麥克阿瑟成為了日本的實際控制者,稱其為日本「太上皇」也一點不為過。當麥克阿瑟剛剛踏上日本的國土,第一件事情便是要求所有日本迎接士兵背對著自己的座駕。摧毀日本人精神的第一步,便是要這些日本士兵知道,你們作為戰敗的士兵,連看一眼強者的資格都沒有。第二步便是摧毀日本人的信仰,而這個信仰便是日本天皇。
與紐倫堡審判一樣,日本東京審判也在麥克阿瑟的組織之下順利展開。麥克阿瑟藉此在日本皇室的頭上大做文章,將審判日定在了4月29日,而這一天則是裕仁天皇的生日。這場審判中甲級戰犯共有28人,其中七人被判處於死刑。行刑日期定在了12月23日,這一天是日本皇太子的生日。
麥克阿瑟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將裕仁天皇拉下了聖壇。在過去幾百年的時間裡,天皇是被當作日照大神的後人,是肉身之神。麥克阿瑟要求日本天皇發表《人間宣言》,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天皇否認自身神格的聲明。聲明中寫道:「朕與爾等國民之間的紐帶,始終由互相之信賴和敬愛所結成,而非單依神話和傳說而生。」告訴自己的民眾們,我和你們一樣不是神仙,過去說我們是神的原因,都是忽悠你們的,自此日本天皇也僅僅成為象徵而已。
02打個巴掌又給個糖
麥克阿瑟作為軍人出身,但在政治上的造詣卻十分超乎常人。使用馭人手段也是手到擒來,將日本皇室乃至日本牢牢把控在手中。與之對應的打擊日本皇室,優待日本民眾成為麥克阿瑟能夠主導日本走向的重要手段。
麥克阿瑟雖然騎在日本皇室的頭上拉屎撒尿,但卻依舊沒有直接消滅日本皇室,為的就是讓日本民眾看到希望,支撐自己的信仰並沒有完全崩塌。收回天皇手中的權力,頒布和平憲法,給予每個日本普通民眾選舉權,這一舉動得到了日本民眾的歡迎,打一巴掌給一顆糖。
二戰期間,日本為了維持戰爭的開銷,幾乎全民參與軍工生產,社會經濟面臨崩潰,而麥克阿瑟則向美國國會施加壓力,爭取到了20億美元以及350萬噸的糧食援助。這一手段又拯救了日本瀕臨餓死的國民。此時的日本,儼然回到了日本的幕府時代,而麥克阿瑟則是一位外來的幕府將軍,拯救民眾與水火之中。
之後在麥克阿瑟的主導之下,相繼頒布《工人法》,將工人階級效忠於天皇,改為效忠於自己。頒布《勞動關係法》,第一次將禁止勞動歧視搬上了日本社會。通過以政府名義收購私有土地,然後再將土地低價售賣給日本農民,這一舉動使得日本的農民對麥克阿瑟感恩戴德。
在日本執政期間,麥克阿瑟徹底將日本天皇拉下了神壇。又通過從天皇手中回收的權利,給予日本普通民眾利益,以安撫好日本民眾心中的失落感。從某種角度來說,麥克阿瑟將官場的厚黑學,運用到了改造戰後的日本。
03自古以來日本只崇拜強者
按照日本人解釋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道是極其提倡忠義、信義、廉恥、尚武、名譽的,這五個詞構建了日本武士階層的精神支柱。但通過日本歷次來的對外戰爭便能看出,日本人所謂的武士道從來只尊重強者,對付弱者的手段中,這五個詞幾乎沒有一個能夠有過體現。
從唐朝開始,大唐遠徵高句麗,日本人也想分一杯羹,一千多艘船在海上被劉仁軌一百七艘船給順帶滅了,自此臣服於唐朝,不斷派出遣唐使。明朝時期不死心,露梁海戰又把日本艦隊給滅了,以至於一直到明治維新之前都抬不起頭來。美國黑珍珠號浩浩蕩蕩地開進日本,日本又臣服於美國。
甲午海戰之後,成為遠東地區的霸主,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就覺得而自己要起飛了,這也間接導致了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結語
所以歸根到底,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是可以理解為崇拜強者而欺負弱者。數千年來日本小國寡民的狀態始終無法得到大國的認可,由此要自卑的時候就卑微到塵埃之中,但要自信的時候便自負到唯我獨尊。
而麥克阿瑟則是那個將日本從上到下打到自卑的人,以至於日本人對麥克阿瑟由恨生愛,將其捧到神明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