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被疑委託調查公司僱神秘顧客盯梢員工

2020-12-14 網易商業

本報就此聯繫麥當勞,截至發稿未收到其任何看法

日前,天涯社區上海城市論壇貼出一個「招兼職神秘顧客,吃飯能報銷,還有錢拿,有興趣的朋友進來看看」的帖子。

經記者調查,發帖者為廣州致聯市場研究公司員工,稱受麥當勞中國有限公司委託,聘請兼職人員隨機到麥當勞各門店內購買食品,在麥當勞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監督他們的生產流程。

昨日,記者致電麥當勞中國公司公關部,該公司公關部經理顧驊表示,該問題歸該公司上海事務部李小姐負責。記者聯繫到李小姐後,她要求記者把採訪提綱發到她的郵箱,她看到郵件後再進行回復。

但截至本報發稿,記者未收到其對該問題的任何看法。

網上發帖尋兼職神秘顧客

「那天俺接待了個神秘顧客,我開始點餐時她按了下手機,我收錢時她又按了一下(估計是計算備膳時間);還有我看見她看我胸牌了。當時俺就反應上來了,來者不善,結果她走時又轉過身,又說幫她開張發票吧。」

這是一個自稱為麥當勞員工的網友在百度貼吧裡寫下的一段自己與神秘顧客的經歷。

5月8日,天涯社區上海城市論壇人才版塊上出現一個帖子,引起了相當多網友的跟帖。該帖子的內容為:「招兼職神秘顧客若干名。到上海市各個麥當勞店裡做神秘顧客,檢查他們的服務……然後填張表發公司。套餐費用由公司報銷,每次還有錢拿!」

發帖人還留下了姓名和電子郵箱。該帖出現後不斷被回復,截至昨日下午5時許,該帖被訪問2633次,跟帖90個。

大多數網友在跟帖時留下了自己的郵箱。一位網名為「阿嘴在後追」的網友跟帖表示:「本人建議你們不要參加的好,我以前就是做這行的,其中奧妙我很清楚。」

為弄清楚其中是否真有「奧妙」,5月14日下午,記者主動發電子郵件給上述發帖人,表示願意兼職做「神秘顧客」。5月15日下午,記者便收到對方回復,稱「關於麥當勞神秘顧客,需要你到我公司來一次,有個簡單的培訓和網上註冊」,並留下了公司的地址和聯繫電話。

依該郵件提供的地址,記者查到該公司為廣州致聯市場研究公司上海公司。

神秘顧客無需市場調研經驗

5月15日下午,記者按郵件提供的地址來到該公司。與記者一同到達的還有兩人,兩人均是從天涯社區上看到帖子後報名參加的,並坦言報名參加是圖個新鮮,順便弄點免費的麥當勞吃。在按要求填下各自的聯繫方式及方便進行調查的區域後,該公司員工王先生拿出一份打分細則對記者等3人進行了簡單的培訓。

打分細則分為友善程度、快速、準確度、質量、清潔、滿意度和其他7方面共37個問題,每個問題提供幾個選項以方便選擇。選項旁邊有神秘顧客進行選擇的標準。如,友善程度欄目中有「呈遞餐飲的服務員是否友善地與您道別?」的提問。

王先生特別要求注意一下「快速」欄目中的「以準確到秒的時間計算從點餐到收到全部所點餐飲的時間」和「從最短一列排隊到收到全部所點餐飲的時間」兩個提問。王先生稱:「客戶很看重這項分數。」

按要求,兼職神秘顧客要先等到該市場調研公司的電話通知。神秘顧客進店調研的時間均為中午11點至下午1點半,且只能消費該公司指定的幾種套餐。市區調研費用為每次30元,市郊為每次45元,但在麥當勞店內的消費和車旅費用不另計酬。

在調研中,神秘顧客要記錄下當時店內店長、店經理和所接觸的店餐員等至少四名該店員工的姓名,以作為神秘顧客在場的證據。

記者留意到,從頭至尾,王先生未詢問工作背景和有無市場調研經驗的問題。

麥當勞員工叫苦

昨日,麥當勞上海公司的一名普通員工向記者表示,他知道公司的神秘顧客制度,因此他在工作中特別小心,生怕一不留神被神秘顧客抓到把柄影響自己的績效考評。

他對非市場調研人員評價的客觀性表示懷疑,稱調研問卷中很多為個人主管判斷設計的問題,沒有量化標準。如果神秘顧客不負責任,「則倒黴的是該分店或者某店員本人」。

他表示,在百度貼吧麥當勞吧裡留言的多為麥當勞中國公司的普通員工,不少人跟帖表達了對神秘顧客制度的不滿。

在該吧中,有網友發帖表示,神秘顧客說他沒有說感謝並歡迎下次光臨。

有網友跟帖說:「其實,我們並不會為真實的神秘訪客成績叫罵,可是這種不負責任的神秘訪客真是叫人氣憤……難道神秘訪客可以來監督我們,公司就不能找人再監督神秘訪客了嗎?對神秘訪客來說,他們是不是就是處在一種無監管的狀態下呢?」

另有人發帖稱神秘顧客「標準不一、不了解標準、缺少培訓、缺少公平。

一個網友留言教人如何分辨神秘顧客。「以後看見手裡拿表、手機等可疑的東西,盯著你胸牌看的人就要小心了!」宋文明

專家:不利於企業文化

滬上一家市場管理諮詢公司的執行長向記者表示,在國外,獨立第三方「神秘顧客」進行零售終端調查的現象很普遍。一般根據不同調研內容,分別聘請專業市場調研人員和無調研經驗的人員。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看,這對商家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環境提供了來自市場的第一手信息,也在無形中督促員工不分對象、不分場合地傾心工作,努力使自己的表現始終處於最佳狀態。這種機制無疑對國內不少快速消費品廠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鑑模式。

但在企業文化方面,神秘顧客制度給員工帶來的每時每刻的壓迫感,不利於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工作氛圍。過於嚴格的考核制度,也會影響到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和企業歸屬感的建立。

還有誰被監控了?:

MSN聊天被公司監控 白領毅然辭去月薪3萬元的工作

誰在監視員工?

CEO的道德問卷

到底怎樣「監控」才好?:

用"心理管理"來管理員工

監控員工應適度

相關焦點

  • 「神秘顧客」出沒杭州 助企業調查員工工作情況
    她的神秘客生涯是從為麥當勞做神秘顧客調查開始的。王燕向記者講述了一次標準的麥當勞神秘客檢測的流程:進入麥當勞,到櫃檯點餐,拿到食品和可樂後,考查食品的溫度是否達到標準。她需要考察的食品包括漢堡、薯條、冷飲和其他甜點,除了溫度外,她還需要考查食物外觀和口味等方面的情況。  「除了食物的部分,餐廳的環境和衛生情況也是考察的重點。」
  • 攜帶錄音筆、攝像機暗訪 「神秘顧客」出沒杭州
    她的神秘客生涯是從為麥當勞做神秘顧客調查開始的。王燕向記者講述了一次標準的麥當勞神秘客檢測的流程:進入麥當勞,到櫃檯點餐,拿到食品和可樂後,考查食品的溫度是否達到標準。她需要考察的食品包括漢堡、薯條、冷飲和其他甜點,除了溫度外,她還需要考查食物外觀和口味等方面的情況。 「除了食物的部分,餐廳的環境和衛生情況也是考察的重點。」
  • 「神秘顧客」不再神秘:商業調研的一種方法
    作為「神秘顧客」,她總是要「悄悄告狀」。「神秘顧客」既是一種職業身份,也是一種調查方式。業內普遍認可,它是由通過嚴格培訓的調查員,在規定或指定的時間裡扮成顧客,對事先設計的一系列問題逐一進行評估或評定的一種商業調查方式。這些經過嚴格培訓的調查員,就是「神秘顧客」了。
  • 「諮詢公司」在肥廣聘「神秘顧客」
    幾家公司都要求兼職者既要會使用電腦郵件,又要會使用照相和錄音設備以便於相關材料的取證。上海和廣東兩家公司的工作人員稱,「神秘顧客」的取證是兼職者填寫問卷以及今後委託方確定調查情況的主要依據,除了正常的取證,兼職者還要具備一些防識破技巧,這些都會在培訓中涉及。 「需要到你們公司去培訓嗎? 」記者問,「不需要,在網上看看就行」。工作人員回答。
  • 中山頻現「神秘顧客」
    進行神秘顧客調查的企業涉及領域廣泛,諮詢公司也要根據品牌的不同氣質,搜尋相符的人群。以在中山銳標市場調研有限公司兼職的神秘顧客來看,大學生一般適合操作相對簡單的麥當勞、藥店、旅行社及街邊調研等,對於檢測汽車4S店,諮詢公司則傾向於派出有駕照或懂行的人,如汽車教練等。「此外,也會優先考慮本地人,他們在自信方面有一定優勢。」負責項目執行的汪小舟說。目前,該公司聘有500餘名「神秘顧客」。
  • 解密「神秘顧客」 暗訪調查工作流程
    此次「神秘顧客」調查將依託專業調查公司的公信力和專業能力,集中專家和智庫的價值判斷,致力於構建一個完善的金融價值評估體系,挖掘金融產品的內涵。「神秘顧客」具備顧客的一切外表特徵「神秘顧客」是指由經過嚴格篩選和培訓的調查員以普通顧客的身份,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地點提出特定服務需求,通過享受服務的過程,對事先設計的一系列問題逐一進行評估或評定的調查方式,是服務診斷和評估的有效工具。「在千千萬萬個顧客中,有一個與顧客一模一樣的人,但他卻不是顧客。」
  • 揭「神秘顧客」真實生活:暗訪調查壓力重重(圖)
    揭「神秘顧客」真實生活:暗訪調查壓力重重(圖) 在節假日,他卻搖身一變,成了自信滿滿、目光如炬的「神秘顧客」。  僱傭「神秘顧客」為企業服務做評估,在歐美國家已風行數十載。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美國有超過810萬家店進行了神秘顧客檢測。在中山,最初只有麥當勞等跨國巨頭及國內大型企業才認可這一監督方式,近兩年,就連中山本土企業也開始聘請「神秘顧客」了。
  • 武漢出現「神秘顧客」 受僱暗訪調查像特工(圖)
    這放在以前,的確只是一個「白日夢」,不過現在還真有可能變成現實——近年來,一種叫做「神秘顧客」的職業在武漢「浮出水面」。這個看來有些誇張的玩笑,正是他們生活狀態的寫照。近日,本報記者就走近了這個特殊的群體,揭示神秘顧客「神秘」所在。
  • 「第七十三行」神秘顧客調查員 檢測走在法律邊緣
    江娜其實是個神秘顧客。神秘顧客,顧名思義,指身份神秘的顧客。他們多是經過嚴格培訓的調查人員,在規定或指定的時間裡扮成顧客,對事先設計的一系列問題或者現象逐一進行評估或評定。  僱用「神秘顧客」為企業服務做評估已是很多世界500強公司的通用做法,並在過去幾十年內迅猛發展,這一行業的世界性協會,神秘顧客檢測協會MSPA目前已有超過150個成員。
  • 揭秘「神秘顧客」職業:高端任務酬勞高達數千
    「神秘顧客」是誰  神秘顧客檢測最早出現在美國銀行與零售業,用來防止員工偷竊行為;二十世紀40年代,「Mystery Shopping」 (神秘購物/神秘顧客檢測) 一詞正式出現,並且開始使用這種方法評估客戶服務;二十世紀70年代與80
  • 麥當勞暫停重新開放美國餐廳 要顧客員工戴口罩
    該公司還將從8月1日開始要求顧客戴口罩。美國麥當勞總裁喬·厄林格(Joe Erlinger)和全國特許經營領導聯盟主席馬克·薩萊布拉(Mark Salebra)在致麥當勞美國運營的一封公開信中說,麥當勞近82%的餐廳分布美國各州及地區,員工和顧客都需要口罩。
  • 麥當勞澄清:張家界天子山餐廳員工鑿冰用於餐廳保潔
    封面新聞記者 盧茜1月29日,一則「麥當勞員工疑採雪製作食物」的視頻在網上傳開,拍攝者楊先生表示,自己在張家界一麥當勞餐廳就餐時發現,餐廳員工在店外採雪後倒入操作臺的容器中。1月31日,麥當勞回應稱,員工採雪是用於餐廳保潔。
  • 美媒盤點麥當勞這些餐點連員工也不吃
    報導首先點名的便是麥克雞塊,根據離職員工爆料,雖然公司有貼心工具,提醒員工將放置過久的雞塊丟掉,但員工承認,他們都會把雞塊拿去重新加熱,繼續販售,並稱「就算時間重設了好幾次,雞塊吃起來依然還不錯」。
  • 銀河270名賭場員工突被解僱 未炒外僱疑涉過界
    銀河270名賭場員工突被解僱 未炒外僱疑涉過界 2008年07月01日 10: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員工代表稱,公司以營運受阻及人手過剩,6月30日上午突然要求僱員選擇自動離職或解僱,雖已按法律賠償,不過,有感公司仍保留外地僱員,卻炒本地工人,故到勞工事務局投訴。這是首次有娛樂場因營運問題,以及如此大規模解僱賭場員工。銀河娛樂6月30日亦發出聲明指,因面對競爭要減賭檯,才作出裁員這個困難的商業決定。
  • 麥當勞標準化的秘密:員工訓練手冊完整版
    都說員工培訓是一樁耗時、花錢,成本大的事情,尤其是時代到了95-00後這一代,職場代溝成了鴻溝,絕大部分新入職場的95後、00後們簡直讓70、80後管理者們撓破了頭,但在麥當勞卻有一串神奇的數字: 截至2018年4月,麥當勞中國員工150000名,其中,95後佔比60%以上,
  • 連鎖企業的神秘顧客體系建立
    對於實體店來講,顧客在門店體驗的滿意度對銷售有直接的影響。
  • 勸退不戴口罩的顧客 麥當勞員工被群毆星巴克員工卻被打賞9萬 這差距
    麥當勞規定,顧客除了坐下用餐時,其他在餐廳內的時間必須戴上口罩。 於是,麥當勞的兩名員工拒絕接待他們,並請他們離開餐廳。
  • 「神秘顧客」合肥扮特工偷拍暗訪 調查通常鎖定大型國企
    公司裡有20多位訓練有素的神秘顧客活躍在市場中,他們一會是「試吃員」,一會是「試睡員」,有時還要化身為銀行客戶或者加油的車主。  有些情況下,神秘顧客是結伴而行,互相照應,如果有人暴露,同伴會補充上來繼續調查。
  • 日本麥當勞做全金麥樂雞促銷 疑要挽回顧客
    原標題:日本麥當勞重「金」促銷   新華社電 快餐業巨頭麥當勞在日本發布一份「通緝令」,邀請顧客協助捉拿一名「神秘麥樂雞竊賊」,作出貢獻的顧客將有機會獲得一塊做成麥樂雞形狀、重50克的18K金塊。   想獲得懸賞,有意者需在6月8日至28日期間關注麥當勞的推特帳戶,留意麥當勞在網上和店鋪發布的線索,據此猜「竊賊」的真實身份。最幸運的顧客將會獲得一盒5塊裝麥樂雞,其中一塊是不能吃的金塊。此外,麥當勞每天會抽出一名幸運顧客,獎品為連續39天、每天一盒5塊裝麥樂雞的兌換券。之所以選擇39這個數字,是因為數字3和9的日文發音連起來像英文「謝謝你」。
  • 麥當勞員工自曝倒賣可樂杯
    淘寶上出售麥當勞可樂杯的店家本報訊 麥當勞發售的玩具不僅吸引小朋友,也令成年人為之瘋狂。為了收集目前正在發售的可樂杯,各家店裡出現很多為集杯子而買套餐的消費者,古時買櫝還珠的一幕又一次上演。正當很多人為湊齊6款顏色四處奔走時,網上出現大批賣家以最低20元一個,最少150元一套的價格出售,記者昨天調查發現,其中還有自稱是麥當勞員工的賣家。麥當勞推出買大號超值套餐送可口可樂罐形玻璃杯的活動接近尾聲,但各家店裡仍有大批消費者奔著杯子而來。昨天中午,記者在東方廣場麥當勞看到,很多顧客的託盤裡都放著玻璃杯,有的顧客一次就買走三個加大套餐。